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初步探讨手足口病流行规律。方法现场调查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基本情况,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暴发病例均发生在幼儿园,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发生的聚集病例较多。疾控部门对聚集病例介入越早,疫情结束越快,规模越小。注册园班级幼儿较多,发生暴发可能较大。普通聚集和暴发疫情的病原学分类无统计学关联。结论注册园手足口病防控应以限制班级人数,减少暴发为重点,对于非注册园,应以及早介入,防止续发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现场调查北京市西城区2010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基本情况,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报告手足口聚集性病例42起,其中暴发疫情2起。聚集和暴发疫情均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2010年,西城区44家托幼机构中,有47.73%的托幼机构报告了手足口聚集病例,其中注册园占91.43%。聚集疫情主要发生在5—7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处理越早,疫情结束越早。密切接触者便标本检测阳性率为30.30%,高于咽拭子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普通聚集和暴发疫情的病原学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些综合性措施能够推迟、减少手足口病在幼儿中的扩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密云县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及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密云县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现场调查密云县2011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及暴发疫情(聚集性疫情)基本情况,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密云县报告24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其中家庭聚集2起,托幼机构18起,学校4起.城区及城郊结合部共报告22起,山区报告2起.聚集性疫情自4月起每月均有报告.结论 密云县2011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具有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差异,应加强城区及城郊结合部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从根本上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室内环境等因素和手足口病疫情暴发之间的关系,为科学改善环境状况减少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2010年1~6月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32个班级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存在聚集性病例的19个班级和30个无病例班级,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室内环境危险因素与手足口病暴发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疫情暴发班级、聚集性病例班级及无病例班级间窗地面积比(AC/AD)、室内紫外线照度和室内照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室内紫外线照度为手足口病暴发的保护因素,室内温度较高可能与手足口病暴发有一定关联.结论 加强室内照度,特别是紫外线照度对预防手足口病暴发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了解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济南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病原分布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疫情342起,其中托幼机构疫情214起(包括1起暴发疫情),累计病例734例.市区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发病率(15.61/10万)显著高于郊县(7.73/10万)(x2=92.823,P<0.01).4月托幼机构聚集病例开始上升,5-6月报告起数达到高峰.病例以3~4岁为主,占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病例总数的81.20%.聚集性疫情主要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56.77%).结论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5-7月是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昌平区7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及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方法,标本检测采用RT-PCR方法。结果 7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共报告病例103名,平均罹患率为7.44%,公立园罹患率低于民办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病例以2~4岁幼儿为主,均为轻症,首发病例所在班级病例较为集中,2家公立园控制效果较好,B园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C园老师对手足口病认识不足,G园晨午检流于形式。咽拭子标本肠道病毒CoxA16及EV71均有检出,阳性率为50%。结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应以早介入,防止续发、暴发为重点,加强民办园的管理,加强晨午检,对疫情早发现、早隔离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环节,7起暴发疫情的优势株为CoxA16,探讨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及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推迟、减少甚至杜绝手足口病感染蔓延,减少发病和暴发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起民办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进行分析,发现民办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讨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为今后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某民办幼儿园共发生15例手足口病病例,罹患率7.94%。病例均发生在1个潜伏期内。发病主要集中在托班年级,有明显班级聚集性。未及时发现、隔离首发病例,未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是疫情发生、蔓延的主要原因。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对民办托幼机构新入园幼儿家长的防病宣教;需进一步规范民办托幼机构保健老师的配置,并定期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培训和考核;卫生部门应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在手足口病流行前期加强对民办托幼机构的督导,重点关注易致疾病传播的隐患。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后,采取得当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8.
了解2012年北京市西城(北)区托幼机构及学校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预防手足口病聚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北京市西城(北)区托幼机构和学校内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规模、分布特点、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北京市西城(北)区托幼机构及学校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35起,波及14 038人,共报告病例105例,平均罹患率0.75%;其中1人为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来源以校医或园医报告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2 d(1O~21 d);疫情报告时间以5-7月为主,占报告总数的80.00%.35起疫情中,实验室检测阳性21起.结论 托幼机构及学校是手足口病疫情高发场所,早期发现手足口病疫情是防止手足口病局部暴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学校及托幼机构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的传染病聚集和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病原检测,对全年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调查处置聚集性和暴发疫情200起,其中病毒性胃肠炎疫情73起,流感引起的发热疫情69起,手足口病疫情42起,疱疹性咽峡炎疫情2起,腺病毒发热疫情8起,猩红热疫情4起,水痘疫情2起;共计病例1 591例,总罹患率为12.54%,不同疫情平均罹患率为2.82%~29.25%;流行时间2~29 d;共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人群标本898和175件,总阳性率分别为63.59%和23.43%.结论 小学和幼儿园是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重点,特别是多种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威胁着学生和幼儿的健康.学校和幼儿园应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加强学生和幼儿卫生行为干预,减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2009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2009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特点,为预防托幼机构内手足口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2009年托幼机构内手足口病报告数据与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上海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发病672起,发病人数2 993例。托儿所和私立幼儿园的聚集发病情况明显高于其他托幼机构;部分区(县)聚集性病例发病率较高;当托幼机构内发生手足口病病例时,幼儿年龄越小越易发生聚集性病例;聚集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和11月。结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内幼儿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无锡市2009-2014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4年无锡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9-2014年无锡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 035起,累积报告病例4 959例,占同期总发病人数的6.2%(4 959/79 571),其中12起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聚集疫情每年发病高峰在4~6月和11月;聚集性疫情和病例数均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77.6%(803/1 035),且地区间托幼场所发生频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1,P<0.001);疫情发生后1 d内报告的占21.3%(220/1 035),罹患率为0.02%~100.00%,中位数为1.6%,疫情持续时间1~46 d,中位数为4.0 d;疫情发生报告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及发病人数均呈正相关(均有P<0.001)。共采集病例标本阳性率为42.2%(1 008/2 389),阳性标本中以EV71型(45.3%)和CoxA16(40.1%)为主。结论 无锡地区城乡结合部的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应加大对托幼机构的监管,可以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特征,为暴发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年的暴发疫情资料,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年北京市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81起,病例数875人,累及70家托幼机构和1所小学。8起疫情发生在城区(占9.88%),49起发生在近郊区(占60.49%),24起发生在远郊区(占29.63%)。发病率最高的是托幼机构3岁组儿童(212.44/10万)。城区、近郊和远郊疫情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近郊疫情续发病例数构成比高于城区和远郊。结论近郊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暴发疫情高发区;托幼机构的3岁儿童是日常防控的重点人群;远郊区应完善监测网络,加强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怀柔区民办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英  闫雪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89-1390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分析民办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现住址是怀柔区2009年的所有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例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316例手足口病病例发生在托幼机构中,其中民办幼儿园发病250例,公立幼儿园发病66例,分别占托幼机构手足口发病例数的79.11和20.89%。结论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托幼机构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是降低手足口等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2009—2015年发表的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文献资料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共获得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事件39起,其中2008—2012年发生35起,2007、2013、2014、2015年各1起。发生时间:5月份和4月份暴发疫情数较多,分别占疫情总数的33.34%和23.08%。疫情持续时间为5~52 d,中位数为11 d,30.77%的疫情持续两周以上。幼儿园全园罹患率为1.90%~39.74%,65.79%的疫情全园罹患率介于5%~15%,13.16%的疫情全园罹患率20%。85.71%的暴发疫情波及到全园20%以上班级,其中25.71%的暴发疫情覆盖所在幼儿园全部班级。EV71、Cox A16均可造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部分暴发疫情中可检测到两种病毒;EV71和Cox A16组疫情全园罹患率、发病最高班罹患率、班级波及率和疫情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幼儿园内一旦出现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强度大,EV71、Cox A16均可造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在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中,班级规模与罹患率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东莞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2010-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东莞市2010-2012年托幼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7起,累计报告病例130例,涉及2 909人,罹患率介于3.26%~6.48%之间。4月为高发月份,3岁及以下儿童占77.69%,疫情持续时间介于7~14 d。首发病例至事件报告的时间间隔和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830,P0.05)。结论 3岁以下托幼儿童是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重点人群,托幼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尽早识别病人,及早报告有利于疫情得到及时地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东省东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东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东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1 238例,重症653例,死亡14例,年均发病率为292.62/10万;各月均有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集中在4-7月,呈单峰型曲线;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5.75%;散居儿童占77.57%,托幼儿童占19.25%;流动人口占61.25%,本地人口占38.75%;聚集病例多发生在托幼机构;普通病例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占60.08%;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占81.48%;死亡病例100%由EV71引起。结论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以及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起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分析,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历时8天,共涉及14例手足口病病例,均为托二班儿童,该班罹患率为63.6%,引起本起暴发疫情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16。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重庆市巴南区2016—202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建立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手足口病的发病月份、年龄和地区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重庆市巴南区2018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最高,2020年最低。不同月份、年龄组报告发病数、镇/街道年平均发病率无序聚类分析均聚为3类;有序聚类分析对不同月份报告发病数聚为6类,对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数聚为5类。5—7月、10—11月是发病高峰,0~4岁组儿童是好发人群,李家沱街道、龙洲湾街道为高发地区。 结论 重庆市巴南区需持续加强针对新冠肺炎的各项防控措施,在重点时段、对重点人群和地区采取预防手足口病的针对性措施并警惕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