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一些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需要治疗,但她们害怕用西药,一直坚持用中药治疗,认为中药副作用小,还有的想一边吃中药一边怀孕。我国的中药没有像美国FDA那样把中药都做动物试验,进行妊娠的安全性分级,但这并不代表这些药物都安全,有许多中药也是不能在怀孕时吃的。我下面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2.
王付 《家庭医学》2004,(19):4-5
长期以来,多数人认为中药是没有毒性的,广告上也常说“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其实并不尽然。可以肯定地说,有极少数中药毒性是非常明显的,如砒霜、马钱子等;有一部分中药毒性是比较小的,如半夏、杏仁等。当然,也有部分中药没有毒性,如人参、黄芪、百合、麦冬、鹿茸等。为了使人们在运用中药时既不因中药无毒而滥用,也不因中药有毒畏而不用,我们拟将中药分分类。  相似文献   

3.
张继东 《现代养生》2012,(11):29-30
我国自古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相对药性强烈的西药,中药常以其温和的药性、较少的副作用,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选择中药也并非“万无一失”,毒副作用小,并不代表没有任何危险性。事实上,根据调查,在中药临床治疗中,“吃错药”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使用中药也要十分小心。正确认知自身的体质和各种药材的药性很关键,切忌乱服中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弄巧成拙,良药变毒药。  相似文献   

4.
一位权威人士调查研究后说,新中国成立后,十痨九死的结核病,虽说其死亡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常规疗法中的抗药、中毒、过敏等副作用却是临床一直未能解决的难题。然而,山西运城市中医结核病医院研制的“回生灵”系列中药,却使这一临床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走出中医治疗结核病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何裕民 《家庭健康》2006,(10):34-34
3年前,50岁的张女士不幸得了乳腺癌.确诊时已经肺转移,经过放疗、化疗等创伤性治疗后身体状况非常差。后来我们采用“王道”调整的原则,运用温和的中药对其进行调理,她的身体慢慢地恢复,病情也相应得到了控制。她一直坚持服用中药,没有用其他治疗方法,3年来病情一直很稳定。但在今年5月初.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检查发现肝脏出现转移病灶而且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此时我们便想到了可能是中药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药也有毒副作用不少人有这么一种概念──“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用”。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古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亦不例外。诚然中药大多属天然植物,相对说比较安全些,就常用的近200多种中药为例,具有毒性的不过10余种。但是,无毒性的中药不一定没有副作...  相似文献   

7.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6,19(4):50-51
我们知道,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药品,是具有治疗作用的特殊商品,在使用时应该由专业医药师来指导应用。目前,我国在西药的应用上还是比较规范的,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分,有效地避免了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但在中药的使用上做得还很不够,特别是“中药属于天然药物,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广告宣传害人不浅。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前几年,因中药“关木通”在比利时造成数十例的肾中毒,使得全世界医药学界都对中草药毒性引起了高度重视.国内也出现因中成药使用关木通而引发官司,教训惨痛.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吴志 《大众健康》2010,(5):65-65
人们常认为中草药药性温和,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甚至有一些患者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所以对中药情有独钟。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专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中医科欧阳学农主任指出,临床使用的许多抗癌中药是有毒副作用的,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脏器伤害或中毒。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注意到西药的副作用 ,往往忽视了中药也有副作用 ,甚至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其实 ,中药之间配伍有“十八反”、“十九畏”,如违反了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中药炮制不当、超量服用或误服等也会中毒。而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时 ,也要注意因为相互之间的加强功能或产生毒副反应。1 使用不当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制定“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则 ,假若临床使用不当 ,不但影响疗效 ,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即使补虚药 ,使用不当 ,往往有害而无益 ,如阴虚有热者用鹿茸、附子等补阳药 ,阳虚有寒而用黄…  相似文献   

10.
何裕民 《家庭医学》2006,(15):24-24
张女士50多岁,不幸得了乳腺癌,确诊时已经有肺转移,经过西医放化疗等创伤性治疗后,身体状况非常差。为控制病情,于2003年3月求治于我院。我们以“王道”调整为原则,运用温和的中药对其进行认真的调整。张女士身体很快得到了恢复,病情也被相应控制。三年来一直坚持服用中药,没有用其它治疗方法,病情一直很稳定。但在今年5月初突然感到浑身不舒服,检查发现肝脏出现转移病灶而且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张女士想到可能是中药的问题,回头一查果真吓一跳:原来是她去医院抄方时,  相似文献   

11.
中药在肿瘤治疗上的作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有的肿瘤患者总是询问有没有哪种中药能根治肿瘤;也有的患者抱怨说,用了宣传得挺神的中药制剂后效果不尽人意。那么,中药在肿瘤治疗上有哪些好处和局限性呢?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肝脏是人体代谢中心,几乎所有药物(包括中药)要经过肝脏进行合成代谢。而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之一,一方面肾脏功能改变会影响某些药物排泄,另一方面许多药物排泄也会引起肾脏损害,即药物的肾毒性。若为了追求疗效而不加选择地盲目过多地使用药物,必然加重肝肾负担,对肝肾多有损害。近年来,人们对西药毒性的认识越来越重视,而忽略了中药的毒性,认为中药大多是动植物,药性平和,安全价廉,所以喜用中药的患不断增加。其实中药的毒性并非现代才有,我国历代中药献对中药毒性早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中就将所载的365种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有“有毒”,“无毒”之分。所以中药(中成药)同样存在毒副作用,如应用不当,便会发生中毒。近来中药毒性事件的报道也日趋增多。最近又见报道,有个十几岁的女孩,为了预防流感,连续服用了两个星期的板蓝根冲剂,突然出现头昏、胸闷、呕吐等过敏反应。板蓝根是清热解毒药,应该说毒副作用很小。但近年来,服用板蓝根造成过敏反应及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的却不少,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也有统计发现,药物性肝病中,近1/3病人是由于中草药所致。所以,“中药无毒副作用”、“吃中药最安全”、“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观点需要改变了。有的毒副作用只是没有西药明显罢了。所以应该走出中草药的用药误区,防“毒”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
李颖 《药物与人》2001,14(8):19-19
中医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即晨人、因病具体地进行治疗,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儿童服用中药防病治病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特点,但同时也因中药的苦涩和刺激性气味儿童不易服用。怎样给孩子煎用中药,说起来颇有学问:  相似文献   

14.
63岁的谷大伯吃了三年的西药降压药,血压控制得还不错。但最近听朋友说草决明、葛根、野菊花等中草药可以降血压,也没有副作用,于是想服用中药来代替西药。自己到药店买了这些中药,服用两个星期之后,谷大伯开始感到血压高的头昏不适等症状,一量血压,真的  相似文献   

15.
若是家有癌症病人,一家人都会四处咨询,千方百计地寻找好的治疗方案。有的说只有手术切除才能“根治”,有的说一做手术癌就“跑了” (转移 ),有的说照光 (放疗 )只是暂时有效,也有人说只有吃中药“从内消”才能“断病根”。七嘴八舌,意见难以统一。那么,治癌有没有好的方案呢 ?当然有。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肿瘤的所在部位、病人的体质情况、病程长短及病期、有无转移等情况为病人确定一个最佳治疗方案。这种最佳治疗方案往往是施行恰当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就是将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 )、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 )、中草药…  相似文献   

16.
老陈一年多前查出患有糖尿病,用上口服降糖药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后来,他从一家医疗单位在某电台举办的“健康讲座”中得知,西药副作用大,而中药“没有副作用”,还能“根治”糖尿病,所以就开始邮购服用这家医疗单位自配的降糖中药治疗。可是刚服下,就发生了严重的低血糖.到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  相似文献   

17.
园丁 《药物与人》2006,19(7):15-15
“中草药有没有保质期?”刘大妈对这个问题显然没有准备。刘大妈一家向来有中药养生的传统。在她的家里,还珍藏着爷爷传下来的几棵人参和灵芝。压在箱底下。她一直不舍得用。她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啊。  相似文献   

18.
程林江 《现代保健》2009,(16):155-155
在不少关于中医药的广告甚至报导中,有人总是喜欢将“中药没有毒副作用”之类的观点挂在口头,以显示中药的安全性。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多少都带有一部分对人体起不良作用的“毒性”。这种毒性,往往就是所说的药物的副作用。传统的医药理论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药在治病与保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有些人对中药的认识还有一些误区,一部分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一部分人从龙胆泻肝丸等不良反应事件报道中认为中药毒性非常可怕。实际上“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古代以来就有,并且对中药的毒副作用有较全面的认识。因此对中药的毒副作用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谈虎色变”,而是应该正确认识,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0.
炎炎夏日,人们贪食生冷,食物容易变质,因此夏季成了腹泻的“重灾季”。黄连素是许多老百姓家里常备的止泻荭,因其价格便宜、服用方便而被大家熟知。但专家却指出,虽然是中药制剂,但黄连素也有副作用,而且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