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正确掌握术前、术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从而降低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6月580例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及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结果 580例患者中有15例术前1d使用抗菌药物,占2.6%;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占13.3%;485例患者在术前30min1h使用抗菌药物,占83.6%;术后发生切口感染7例,占1.4%;50例患者在术中使用抗菌药物,占8.6%;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占4.0%;30例患者在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占5.2%;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占6.6%。结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应选择在术前1h,其术后切口感染率最低,故而合理把握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能显著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医院2008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57例,占71.2%,其中下呼吸道31例,占38.7%,上呼吸道26例,占32.5%,其次为胃肠道感染11例,占13.7%;患者的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以及住院时间>14d是胸外科术后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结论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是胃肠道;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外科医师在临床中应充分的给予重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采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要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等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 32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切口及引流管相关感染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手术类型、疾病类型、术后有无引流管放置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 324例行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为1.59%(37/2 324),其中切口感染37例,31例浅部组织感染、6例深部组织感染;428例放置引流管患者术后22例发生引流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5.14%;术后引流管相关性感染中15例引流管病原菌定植、6例引流管创口感染、1例引流管部位深部组织感染;年龄、手术部位、Ⅲ类手术、恶性疾病、合并糖尿病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及引流管相关性感染率相对较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付克 《现代养生》2014,(8):62-62
目的:分析我院发生内源性感染的情况,为预防内源性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胃肠道患者共258名,其中男性159例,女性99例。发生术后感染15例,感染率为5.8%。外伤患者感染率最高,为8.7%,其次为小肠/结肠切除术和胃空肠吻合术,分别为4.9%和4.2%,感染率最低的为胃切除术,为3.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有10株,占66.7%。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医护人员意识,妥善管理手术器械,能有效预防胃肠道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心脏直视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心脏直视术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率及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7.33%,其中切口浅表感染11例、切口深部感染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纵膈感染1例,分别占50.00%、27.27%、18.18%、4.55%;22例感染患者局部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14株为主,占63.64%;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术后ICU住院时间>2d、有外物置入时为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有外物置入是与心脏直视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直视术后感染主要以手术部位切口浅部感染为主,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找出病原菌及导致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胃肠道科收治的268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33.21%,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75.28%;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占42.16%,其次是革兰阴性菌占35.29%,革兰阳性菌占22.5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β=0.956,OR=5.762)、侵入性操作(β=1.253,OR=7.328)、感染前化疗史(β=1.121,OR=6.563)、重度贫血(β=1.020,OR=6.053)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应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降低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腹部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4年10月胃肠道手术11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仅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0.9%。结论术中手术切口的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腹部Ⅱ、Ⅲ类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前不同的呼吸道准备方法对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影响,为临床上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性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2年2月-2014年12月于医院行胃肠道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术前仅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观察组术前在对照组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呼吸和咳痰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7例,肺部感染率为14.58%;观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例,肺部感染率为4.1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痰阻9例、呼吸衰竭1例,观察组患者发生痰阻1例,均无呼吸衰竭发生,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术前不同呼吸道准备方法的联合使用能够很好地控制术后肺部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胃肠道准备对于降低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7月-2013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40例骶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按围手术期准备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术前2d开始胃肠道准备及术后7d内禁食,并行肠外营养;对照组为未行围手术期胃肠道准备患者;术后714d观察两组患者局部感染指标以及引流物细菌培养,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值分别为(7.8±1.2)×109/L、(11.0±3.0)mm/h和(9.2±1.4)mg/L,均明显低于未进行胃肠道准备的对照组(13.5±2.6)×109/L、(43.0±8.0)mm/1h和(18.3±4.9)mg/L;并且治疗组术后出现伤口分泌物的患者仅为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引流物只有1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有6例培养出细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骨肿瘤围手术期充分的胃肠道准备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术后医院感染7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术后发生的 79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报道。1 临床资料统计我科近两年内所行手术 90 8例 ,发生医院感染 79例 ,其中剖宫产术 16例 ;产切 盆腔淋巴清扫术 17例 ;阴式手术 (修补、成形、子宫切除 ) 15例 ;附件切除术两例 ;会阴侧切缝合 18例。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9岁 ,平均年龄 44岁。2 结 果2 .1  医院感染与原发病的关系 妇科恶性肿瘤 74例 ,术后感染 2 0例 ,占 2 7% ;功能性子宫出血 2 2例 ,术后感染 3例 ,占 13.6 % ;子宫肌瘤 16 0例 ,术后感染 6例 ,占 3.8% ;宫外孕 15例 ,术后感染两例 ,占 13.3%。2 .2  医院感染与年龄的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大肠癌的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外科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4例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占42.4%.其中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2例,心功能不全1例,切口全层裂开1例.吻合口瘘2例,二重感染1例,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不典型心肌梗死.结论 对老年大肠癌患者行外科治疗应持积极态度,要重视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预后干预措施,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6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32例,冠状动脉搭桥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大血管手术3例,先心病矫治术2例)术后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胃粘膜保护机制削弱、损伤因素作用增强及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三方面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1例原有消化溃疡病史,因大量出血,死于休克;其余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55例患者进行为期12013年10月收治的56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32例,冠状动脉搭桥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大血管手术3例,先心病矫治术2例)术后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胃粘膜保护机制削弱、损伤因素作用增强及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三方面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1例原有消化溃疡病史,因大量出血,死于休克;其余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55例患者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均无复发和死亡情况。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病死率高,对术前有胃肠道病史、术前心功能差等高危患者术前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术后对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生率,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普外科1 207例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 207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81例,感染率为6.71%;原发基础疾病、切口类型、手术性质、年龄、手术时间长、营养状况、术前吸烟、住院时间长及术后未早进食时间等均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及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6.67%及9.1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切口感染。结论增强预防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纠正营养不良、术后早期进食、避免术后剧烈咳嗽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是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普胸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普胸外科术后感染的相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461例普胸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资料,采用χ2检验对进行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意识障碍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61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8.4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6.7%,其次为胃肠道占1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相关(χ2=5.237、7.739、5.18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是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16、5.326、6.532,P<0.05)。结论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种类较多,临床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普胸外科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8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均手术治愈出院,手术治愈率100%;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9.1%),肠粘连2例(2.3%)。结论及时诊断,及时手术切除阑尾,把握老年、肥胖、异位等特殊阑尾的特点,注意手术切口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急性阑尾炎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宗军 《中国卫生产业》2012,(32):100-100
目的?了解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12月收治的5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5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30例,占6%.其中经呼吸道感染12例,占40%;泌尿系统感染9例,占30%;消化系统感染6例,占20%;其他因素感染3例,占10%.采用Logislic回归方程分析出感染并发症部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为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结论?严格控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执行无菌操作手术,是降低术后感染的关键,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院 1998~ 1999年 2 6 9例上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34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2 6 9例 ,男 2 0 0例 ,女 6 9例。年龄 19~6 0岁 197例 ,>6 0岁 72例。急诊手术 181例 ,常规手术 88例。2 诊断标准 以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3 调查方法 查阅 2 6 9例上腹部手术患者的原始病历记录 ,统一列表登记进行综合分析。结  果1 感染率 :本组 2 6 9例上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34例 ,感染率 12 6 4 %。2 不同手术条件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从调查发现 ,急诊手术组…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 1975年 12月至 1998年 3月收治的 118例不同大小的腹部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18例中男 51例 ,女 67例。年龄最大 86岁 ,最小 4 0岁 ,平均 63岁。原手术类型中 ,阑尾切除手术 39例 ,胃肠道手术 2 6例 ,胆胰手术2 1例 ,妇科手术 17例 ,其他手术 15例。 79例患者可找到引起切口疝的确切原因 :切口感染 58例 ,呼吸系统疾患 19例 ,造瘘口间隙过大 2例。其余 39例原因不明。术后发生切口疝的时间 <1个月的 4 3例 ,1个月~ 1a的 51例 ,>1a的 2 4例。腹壁缺损(切口疝的横径 ) <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对照组采用术后全量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探究组采用术前术后半量抗生素治疗,对比术后预防感染情况。结果:探究组的50例患者中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为2.0%;对照组术后感染3例,感染率为6.0%,探究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90,P0.05)。结论:术前术后半量抗生素的方式能有效预防感染,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医院接受宫腔镜手术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感染类型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对其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中6例术后发生盆腔感染,感染率为6.00%;共检出病原菌6株,其中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各1株,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各2株;糖尿病患者18例发生感染4例,感染率22.22%;贫血患者16例,感染3例,感染率18.75%;Ⅲ类手术患者39例,发生感染2例,感染率5.13%;Ⅳ类手术19例,感染4例,感染率21.05%;手术1h患者14例,感染5例,感染率35.71%;有不良生活习惯11例,感染6例,感染率54.55%;患者患有糖尿病、贫血、Ⅲ、Ⅳ类手术类型、手术时间1h和有不良生活习惯与盆腔感染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