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我院口腔科门诊拔牙并发晕厥34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拔牙患者发生晕厥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护理配合.方法 对34 例拔牙并发晕厥的患者,采取现场询问式调查方法 ,对其全身情况、拔牙时的心态、患者对拔牙过程的了解,以及晕厥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归纳分析晕厥发生的原因,总结预防晕厥发生的术前准备,晕厥发生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体会.结果 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是预防拔牙晕厥的重要环节,34例晕厥病人经妥善处理后均很快恢复.结论 护士拔牙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拔牙术中主动积极配合医生操作,仔细观察、默契配合可有效预防拔牙晕厥的发生;晕厥发生时,针对病因和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好抢救工作和术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药灌肠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娟  宋珊珊 《职业与健康》2003,19(7):116-117
灌肠是疾病护理中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近年来我们把具有泻下、攻逐、润下药性的中药制成汤剂,采用灌肠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中风病急性期的抢救治疗中,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其病位在脑,但与脾胃关系密切。中焦雍塞不通,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是其中心病理环节,故宜调  相似文献   

3.
任成升  刘鹏 《健康天地》2009,3(12):67-69
中凤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气机逆乱,痰瘀互阻是急性期的基本病机,化痰活血,泄热通腑是其治疗大法;脏腑虚损,痰瘀互阻是恢复期的基本病机,补肾活血,化痰兼益气通络为之治疗大法;气虚血瘀是后遗症期的基本病机,补气活血化瘀是其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肿瘤治疗已经进入综合治疗时代,国际上流行评价中晚期肿瘤治疗获益的关键指标是提高生存质量、稳定肿瘤病灶、延长生存期、改善相关症状.膏方是最能集中体现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用药方式之一.膏方治疗恶性肿瘤是在中医"调平"理论指导下,着重纠正机体失衡状态,建立新的动态平衡.多数肿瘤患者存在着气机逆乱现象,加上化疗、放疗、止痛等治疗,可导致气滞.中医认为,"气"具有推动、温煦、营养、防御、气化、固摄等作用,气机的调畅是肿瘤防治的关键."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升清,脾气衰弱则药物、食物无法被人体吸收,也无法将营养物质和药物的有效成分输送到全身.另外,膏方中的补益药也有可能会壅遏脾胃之气.因此,肿瘤患者的膏方中应注意健脾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注射过程中发生晕厥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的晕厥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判断准确,处理及时,36例患者全部康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晕厥是注射过程中常见的急症,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晕厥的临床特点,做好预防,并及时治疗和护理是可以很快康复的。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省新乡市刘女士我咳嗽三四年了,干咳无痰,总觉得嗓子痒,有异物感,平躺时会缓解,而在情绪激动时会加重。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没?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情志异常易导致人体气机逆乱。您的症状也是由身体气机紊乱造成的。气机是否条畅与肺气、肝气密切相关。只有肝气升发与肺气肃降相协调,人体气机才能条畅。干咳、咽痒等与肺气不足、肺失宣降有关。长期咳嗽必定损伤肺气,使得肺气虚弱,  相似文献   

7.
董晓靖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314-5315
目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在门诊注射时发生晕厥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整理门诊中大学生因注射而晕厥的病例,根据30例病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研究发现大学生门诊注射晕厥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血糖值过低、药物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疾病、血管抑制因素。结论大学生门诊注射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明确诱发注射晕厥的原因,做好防范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尽量降低晕厥的发生率,并把晕厥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呃逆又名"哕"、"发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该病证是由胃气上逆,上冲咽喉而致喉间呃呃连声,有声无物,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其中虚证性呃逆多见于久病和术后等正虚气逆患者,每由其胃气衰竭、身体虚弱、脏腑阴阳俱损、气机运化失常而至.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1例结核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观察抗结核药物副作用;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实施全身支持法,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做好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等,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基本痊愈。  相似文献   

10.
进入5月份正值春夏相交,冷热空气交锋,今天艳阳高照、明天阴雨连绵。同时早晚温差大,环境温度的忽高忽低犹如“过山车”,易引起气机逆乱,阴阳失调,阻滞全身气机.导致自身免疫能力下降。气滞血瘀的人.则往往会出现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身体有寒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 体寒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外寒是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肌体,使肌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  相似文献   

12.
呃逆俗称“打咯”,古称“哕”、“咳逆”。《内经》中有:“胃为气逆为哕为恐”之记载。西医学称“隔肌痉挛”。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不治自愈;而重者则昼夜不停,甚至间歇发作数日之久迁延不愈,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治疗时以宽胸利膈、和胃降逆、调畅三焦气机为原则。现就徒手按压法治疗呃逆之术介绍如下: 1、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为八会穴中之血会,  相似文献   

13.
失音系指声音不扬或语声嘶哑,甚至不能发声.《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将失音分为10个证喉类型,即风寒闭郁、风热上壅、寒包火证、火邪壅盛、痰郁窒塞、忧恚气逆、肺燥津伤、心脾肺气虚、肾气虚、肺肾阴虚.笔采用中医法、饮食调理配合体育锻炼,治疗7例教师职业失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射室晕厥患者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注射室引起56例患者晕厥的因素,并针对相应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引起注射室患者晕厥的因素主要有过度紧张及恐惧、低血糖反应、单纯性药物过敏以及体位性降压药物;除去药物过敏引起晕厥的患者需要病情稳定进一步观察外,其他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处理后均康复出院,所有患者并未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晕厥是注射室一种比较多见的急症,根据引起患者晕厥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就可以很快恢复。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及生产工作中时可见有人“晕倒”,医学上称为晕厥。在基层做好晕厥的及时救护尤为重要,它可以使许多人转危为安。为了弄清“晕倒”是怎么一回事,应对晕厥、眩晕、昏迷和休克加以区分。不借助临床上其它检查手段,单从概念上来说:  相似文献   

16.
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缺乳是指孕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或全无。本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常给产妇、婴儿及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病因复杂,哺乳方法不当、新生儿不能吸吮乳头、产妇健康和营养不良或情绪紧张、代乳品的频繁应用、乳房刺激减少等原因均可能引起乳汁分泌减少。中医认为缺乳多由于产妇气血化源不足,无乳可下,或因气机不畅、气血失调、经脉涩滞以及痰湿壅阻气机所致。在临床工作中,对产后缺乳的产妇进行辨证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光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36-3937
目的研究分析肌肉注射时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肌肉注射发生晕厥患者24例,与同期未发生晕厥患者45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晕厥组6岁以下患者与60岁以上患者更多,饥饿患者多,注射表现有恐惧情绪者较多,与未晕厥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注射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包括饥饿、恐惧,幼儿和老年患者多见,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恐惧情绪,避免患者在饥饿下注射,并对高危患者给予重点关注和护理。  相似文献   

18.
<正>产后晕厥是指产妇在产后起床活动时产生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两眼发黑的暂时意识障碍,时间一般很短,只持续1~2 min,之后自然清醒[1]。这种现象在产科时常发生,发作前一般无明显征兆,但因晕厥而引起的跌倒是常见的护理突发事件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外伤甚至危及生命,并可引发护理纠纷。因此,如何为产妇提供细致化的服务,做好预见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和避免此类意外事件的发生,一直是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少产后排尿性晕厥发生率,提高产科护理安全.方法:将900例产妇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全程的心理、生理、营养支持,产后2 h内给予温热食物等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按产科护理常规,观察产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排尿性晕厥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大多数于产后2~3 h已排尿,产后排尿性晕厥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降低产后晕厥的发生率,保证产妇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有的妇女,阴道经常有气排出,状如放屁,自己无法控制。严重时簌簌有声,连续不断,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吹”。患者常因羞于启齿而隐忍不肯就诊,常使病情越来越重。那么,阴吹究竟是咋回事呢?祖国医学所说的阴吹之疾,多指阴道壁和盆底组织松弛及一些神经官能症。常发生于身体虚弱,精神抑郁,气机不畅的经产妇。中西医认为,引起阴吹的病机主要是睥胃功能失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逆乱,胃气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阴,而致阴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