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整合素αvB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OF)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寻求卵巢癌可能的肿瘤标记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卵巢癌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骨桥蛋白、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骨桥蛋白、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卵巢癌组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良性肿瘤组(X^2值分别为41.302、28.544、28.848,均P〈0.05)。在晚期卵巢癌中的骨桥蛋白、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早期的卵巢癌(X^2值分别为7.728、23.000、9.432,均P〈0.05);分化差卵巢癌中骨桥蛋白和整合素αvβ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分化好的卵巢癌(X^2值分别为6.542、12.167,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中,骨桥蛋白、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X^2值分别为6.629、13.782、4.726,均P〈0.05)。骨桥蛋白与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均显著相关(,值分别为4.973、5.821,均P〈0.05)。骨桥蛋白、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共表达与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X^2=9.343,P〈0.05)。结论骨桥蛋白、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卵巢癌的浸润转移,骨桥蛋白表达与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分别具有正协同作用。联合检测骨桥蛋白、整合检测骨桥蛋白、整合素αv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浸润转移及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亚型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检测4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4例良性卵巢囊肿及1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 mRNA亚型的表达.结果 ①检测出3种VEGF mRNA亚型121、165及189.恶性肿瘤中VEGF 121、165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χ2值分别为4.90、9.84,均P<0.05);VEGF 189仅在恶性肿瘤中表达;②VEGF mRNA亚型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③大量腹水(≥1 000mL)患者VEGF 165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少量腹水者(<1 000mL,χ2=9.84,P<0.05);④淋巴结阳性者VEGF 165和VEGF 18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9%及50.0%,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χ2值分别为9.08、5.60,均P<0.05);大网膜转移者VEGF 189阳性表达率为50.0%,明显高于大网膜正常者(χ2=7.19,P<0.05).结论 VEGF mRNA亚型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EGF 165与恶性腹水产生密切相关.VEGF 165、VEGF 189表达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因此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Ⅰa~Ⅱa期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S-P法检测44例Ⅰa~Ⅱa期宫颈癌组织中骨桥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水平。[结果]①宫颈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均与临床分期有关。②骨桥蛋白的表达在小于或等于1个淋巴结转移患者与大于1个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骨桥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骨桥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宫颈癌中呈阳性表达。二者的阳性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筛选宫颈癌高危患者的手段之一。检测宫颈癌组织骨桥蛋白表达可为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PTE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收集12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石蜡标本(良性35例、交界性32例、恶性62例),免疫组化法检测Skp2及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①Skp2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中表达阴性,分别为(0/35,0/32),在卵巢癌中阳性率40.32%(25/62),其在卵巢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和交界性肿瘤(χ2值分别为8.25、6.72,均P<0.05);②PTEN蛋白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82.86%(29/35)、59.38%(19/32),在卵巢癌阳性率40.32%(25/62),明显低于良性和交界性肿瘤(χ2值分别为11.15、9.23,均P<0.05);③Skp2、PTEN蛋白在卵巢癌的表达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及不同组织学类型中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01、0.04、0.21,P>0.05).Skp2在卵巢癌Ⅲ~Ⅳ期、中低分化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高分化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χ2值分别为10.05、11.21、8.54,均P<0.05),PTEN在卵巢癌Ⅲ~Ⅳ期、中低分化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低于Ⅰ~Ⅱ期、高分化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χ2值分别为8.23、12.15、7.65,均P<0.05);④Skp2和PTEN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1,P<0.05).结论 Skp2表达上调与PTEN下调可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kp2和PTEN表达水平可能对卵巢癌预后分析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48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_9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X2分别为31.995、32.585,33.190、34.482;均P<0.05);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腹水量有关(X2分别为11.429,8.513;均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X2分别为9.600,11.429,4.509;均P<0.05).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升高,在卵巢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两者在卵巢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整合素α2β1和CD44V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宫颈鳞癌标本36例(宫颈鳞癌组)、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切除的良性病变宫颈黏膜组织标本36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检测宫颈组织中的整合素α2β1、CD44V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整合素α2β1mRNA的表达值(0.09±0.03)低于宫颈鳞癌组(0.52±0.08)(t=30.197,P=0.000),整合素CD44V3mRNA的表达(0.13±0.02)低于宫颈鳞癌组(0.65±0.11)(t=27.906,P=0.000);整合素α2β1和CD44V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率(66.7%、72.2%)均高于对照组(27.8%、38.9%)(χ~2=10.923、8.100,P=0.001、0.004);整合素α2β1和CD44V3的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但与宫颈鳞癌患者的PTNM分期、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均存在相关性(P均0.05)。整合素α2β1和CD44V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69,P0.05)。结论:整合素α2β1和CD44V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PTNM分期、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整合素α2β1和CD44V3联合检测可为宫颈鳞癌患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6mRNA和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35例卵巢恶性上皮性癌,(其中11例卵巢恶性上皮性癌同时取转移病灶组织),行整合素αvβ6mRNA及蛋白的定量和定位分析. 结果整合素αvβ6基因及蛋白在正常及良性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不表达,而在恶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出现表达;Ⅲ、Ⅳ期恶性上皮性卵巢癌中αvβ6mRNA表达量为(0.735±0.115) μg/ml,显著高于Ⅰ、Ⅱ期(0.534±0.062) μg/ml;蛋白强阳性染色Ⅲ、Ⅳ期占77.8 %(21/27),显著高于Ⅰ、Ⅱ期37.5 %(3/8),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情有进展患者,αvβ6mRNA表达量为(0.726±0.121) μg/ml,显著高于病情无进展患者(0.565±0.098) μg/ml;病情有进展患者蛋白强阳性染色占94.7 %(18/19),而病情无进展者仅占37.5 %(6/16),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整合素αvβ6mRNA表达量分别为(0.742±0.019) μg/ml和(0.751±0.093) μg/ml;蛋白强阳性染色分别为45.5 %(5/11)和54.5 %(6/11),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整合素αvβ6m基因和蛋白仅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出现表达,并且其表达量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和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22例不典型增生及8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FF3、ERα及ERβ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 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子宫内膜癌中TFF3阳性率分别为28.6%、36.4%和65.9%,ERα阳性率分别为92.8%、86.4%和53.7%,ERβ阳性率分别为78.6%、72.7%和48.8%,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202、13.702、7.127,均P<0.05).TFF3的表达与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值分别为11.709、10.125、4.840,均P<0.05),与浸润程度无关;而ERα、ERβ则与组织分化及肌层浸润程度有关(均P<0.05),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检测TFF3、ERα和ERβ的表达,有助于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TFF3的检测更有可能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又一指标,并且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意义和相关性及对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的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51例子宫内膜腺癌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运用图像灰度分析系统对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并对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5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及微血管密度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χ2分别为14.387和19.636;t=34.254,均P<0.05);Survivin和微血管密度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χ2分别为7.845、8.924、6.024;t分别为10.173、15.806、8.080,均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法表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生存时间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以及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表达有关(χ2分别为4.227、9.575、11.528、6.627、4.539、7.082,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表明,肌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微血管密度表达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χ2分别为8.695、5.625、8.142,均P<0.05).结论 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高表达及其协同作用可能是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肌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微血管密度是其较危险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整合素α_5β_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定性及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整合素α5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蛋白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淋巴结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上皮性癌54例、交界性肿瘤26例、良性肿瘤2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整合素α5β1的蛋白表达,运用计算机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定性表达:整合素α5β1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0%和61.11%(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53.85%、58.82%和12.50%,1、2级和3级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75.00%和37.04%,前2者与后者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②定量结果:整合素α5β1表达的阳性细胞面积,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的顺序呈递减趋势,其中,良性与恶性肿瘤3级的阳性细胞面积为11 576.479 5和1 960.917 83,(P<0.05);良性与恶性肿瘤3级的灰度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整合素α5β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低表达和失表达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 检测2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3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及3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组中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χ2分别为29.30、13.16,均P<0.0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中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χ2=12.52,P<0.01;χ2=5.15,P<0.05);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在位内膜中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同组的异位内膜表达(χ2分别为4.43、χ2=3.86,均P<0.05),在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阳性表达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表达(χ2分别为3.97、3.85,均P<0.05);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位内膜分泌期阳性表达较增殖期显著升高(χ2分别为3.90、3.87,均P<0.05).结论 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异常表达对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②根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表达差异,推测这两种疾病可能是同一病因在不同部位、不同环境的不同结果 .  相似文献   

12.
骨桥蛋白和整合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和整合素αv亚基、β3亚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OPN、整合紊αv亚基、β3亚基的表达,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OPN、整合素αv亚基、β3亚基的表达作为对照。结果异位内膜组织只能简单地分为增生期与分泌期,68.2%与在位内膜一致。OPN在正常子宫内膜分布于腺上皮及腔上皮细胞内,腺腔表面表达明显,分泌期强于增生期,间质几无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OPN的表达规律与正常子宫内膜相似。异位内膜OPN的表达失去周期性。异位内膜OPN的表达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于腺上皮的细胞膜上,增生期均强表达。分泌期腺体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整合素αv亚基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亚基主要表达于分泌中期、晚期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及血管内皮,增生期无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增生期整合素β3亚基也有弱表达,分泌期的表达下调。异位内膜整合素β3亚基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OPN、整合素β3亚基显著高表达,提示整合索αv、β3及配体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良性肿瘤、40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EOC)中E-cad与β-cat的表达。结果E-cad、β-cat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正常表达,在良性卵巢肿瘤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0.0%,10.0%。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异常表达显著增高,分别为72.5%、100%,卵巢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正常组织及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着卵巢癌的病理分级增加,异常表达逐渐提高,在G1-G2,G3(P<0.05),在I期~Ⅱ、Ⅲ、Ⅳ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节转移组(P<0.05)。结论E-cad与β-cat的异常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与卵巢癌的临床生物特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S100A4蛋白在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了解S100A4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S100A4蛋白在宫颈癌表达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100A4蛋白在15例正常宫颈组织、81例宫颈癌原发灶和24个盆腔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分析S100A4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S100A4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不表达,在宫颈鳞癌、腺癌原发灶的阳性表达率均比正常宫颈组织高(χ2分别为13.827、7.398,均P<0.05),在腺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χ2=11.689,P=0.010).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线>2cm、间质浸润深度≥1/2和治疗后复发者的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线≤2cm、间质浸润深度<1/2和治疗后无复发者(χ2分别为6.902、5.744、5.274、4.982、8.938,均P<0.05).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灶(χ2=7.206,P<0.05).结论 S100A4蛋白的表达升高与宫颈癌的进展、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可望作为宫颈癌进展、转移和预后的潜在预测指标及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5.
HIF-1α、VEGF-C及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李代强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328-133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C及VEGFR-3的表达,并在显微镜下记数VEGFR-3标记的脉管。结果淋巴结转移组HIF-1α的阳性率(85.71%)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5.56%)(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率(90.4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7.22%)(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脉管数(7.62±1.1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27±0.96)(P<0.05);VEGF-C的阳性表达与VEGFR-3阳性脉管数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HIF-1α、VEGF-C及VEGFR-3与乳腺癌的生长,淋巴管的生成及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患者标本78例,其中48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30例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同时选择良性溃疡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和正常胃黏膜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阳性表达率受淋巴结转移影响。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受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对术前判定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异位组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0.3047±0.0157)明显高于在位组(0.2867±0.0122)和对照组(0.2836±0.0168),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位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0.3029±0.0204)明显高于在位组(0.2854±0.0196)和对照组(0.2829±0.0185),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的侵袭力增强及血管生成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整合素αvβ3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S)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因ADS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0例为ADS组,同期因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8例为对照组,获取子宫内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CTGF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结果 (1)CTGF、整合素αvβ3在ADS组异位内膜的表达(0.24±0.04、0.22±0.07)高于在位内膜(0.16±0.03、0.11±0.04)及对照组子宫内膜(0.19±0.02、0.14±0.03)(P0.05);且两者在ADS组及对照组中均呈正相关(ADS组r=0.55,对照组r=0.59,P0.05);(2)CTGF、整合素αvβ3在ADS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增殖期(0.24±0.04、0.21±0.03和0.16±0.03、0.09±0.04)与分泌期(0.24±0.03、0.22±0.09和0.16±0.03、0.12±0.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GF和整合素αvβ3在ADS表达失去月经周期性,异位内膜中表达异常增高且两者存在正相关,提示CTGF和整合素αvβ3可能共同参与了AD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血栓调节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变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并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栓调节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血栓调节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34例宫颈鳞癌、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8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 血栓调节蛋白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7.65%、50%、62.5%,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Ⅱ级、Ⅰ级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5%、70%、85.7%,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宫颈鳞癌组,血栓调节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70.6%、44%、25%,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无关(P>0.05).血栓调节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栓调节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能作为宫颈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发生分别起抑制和促进作用,在宫颈鳞癌的筛查中,血栓调节蛋白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骨桥蛋白mRNA表达与不明原因不孕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和整合素β3在正常人子宫内膜mRNA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不明原因不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65例分别取自正常月经周期第6~27天的内膜、妊娠45~56天的蜕膜及20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种植窗内膜骨桥蛋白和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骨桥蛋白在增生期、分泌早中晚期和妊娠早期均表达,且妊娠早期的表达较分泌中晚期增强(P<0.05);与正常妇女相比,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内膜骨桥蛋白的表达减弱(P<0.05);整合素β3在增生期和分泌早期不表达,分泌中晚期和妊娠早期均表达,且妊娠早期的表达较分泌中晚期显著增强(P<0.01);与正常妇女相比,不孕患者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骨桥蛋白和整合素β3均参与了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种植窗内膜二者均表达减弱,比例失调,可能通过影响内膜的蜕膜化而致内膜容受性低下,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