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应用妈咪爱,单纯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以探讨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对门诊母乳性黄疸患儿分为两组,每组130例,治疗组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应用妈咪爱,对照组单纯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结果:茵栀黄口服液、妈咪爱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7.69%,单纯茵栀黄口服液组总有效率8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茵栀黄、妈咪爱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蓝光光疗、单纯停母乳喂养、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3种方法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58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观察治疗。结果:治疗3 d后,蓝光光疗组有效率为51.8%,单纯停母乳喂养组有效率为71.6%,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组有效率为85.4%,组问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5 d后,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9%,78.4%,91.2%,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蓝光光疗效果最差,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是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曾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499-1500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发病与胆汁淤积的关系。方法:诊断为母乳性黄疸患儿62例,按发病先后分为①早发型母乳性黄疸(A组)33例;②迟发型母乳性黄疸(B组)29例;同时选取正常组(C组)25例。对所有患儿均抽取静脉血4ml检查肝功能及TBA、GGT、LAP、ALP。结果:两组母乳性黄疸患儿TBA、GGT、LAP、ALP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迟发型患儿TBA、GGT、ALP较早发型患儿显著增高,两者LA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胆汁淤积是母乳性黄疸的发病因素之一,且迟发型较早发型更甚,因此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加以疏肝利胆、保护肝功能的治疗,并建议对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做肝功能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王琳  赵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2):98-99
目的比较蓝光光疗、单纯停母乳喂养、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3种方法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58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观察治疗.结果治疗3 d后,蓝光光疗组有效率为51.8%,单纯停母乳喂养组有效率为71.6%,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组有效率为85.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5 d后,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9%,78.4%,91.2%,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蓝光光疗效果最差,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是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4例母乳性黄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对照组停用母乳5天,治疗组除停用母乳外另添用"妈咪爱"口服。结果:5天后监测血胆红素水平,治疗组(122.3±32.7)umol/L,对照组(190.7±25.2)u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01),降至102.6umol/L以下所需时间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杨玉俊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346-3347
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加金双歧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胆红素水平在220.6μmol/l(12.9mg/dl)以上的母乳喂养儿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6,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部分乳汁分泌不足发生。结论:口服茵栀黄加金双歧治疗母乳性黄疸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患儿效果。方法我院56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辅助治疗。结果经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27/28)、75.0%(21/28);P〈0.05。结论对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辅助治疗,有效地改善患儿在临床上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晚发母乳性黄疸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 TB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晚发母乳性黄疸患儿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8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两组的血清TBA、血清总胆红素( TB)、谷丙转氨酶( ALT)、γ-谷氨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 ALT)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TBA、TB、GGT、AL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931、24.591、29.224、13.768,均P<0.01),两组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39,P>0.05)。晚发母乳性黄疸患儿治疗后TBA、T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7.814、26.382,均P<0.01)。结论 晚发母乳性黄疸患儿因胆汁有不同程度的淤积导致血清TBA水平升高,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曾远超 《现代保健》2011,(1):161-162
目的 探讨金双岐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金双岐和思密达。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双岐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活菌制剂和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小光  王斌  许华  王卓  王运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23-4125
目的:探讨活菌制剂和思密达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联合应用活菌制剂和思密达,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4.26±2.38)天和(6.53±2.4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值治疗组为(115.96±38.72)μmol/L,对照组为(71.16±24.37)μmol/L。结论:活菌制剂和思密达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母乳性黄疸 5 4例随机分两组 ,思密达组及光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检测新生儿大便中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 (β -GD)的活性浓度 ,探讨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机理。结果 思密达效与光疗组 ,无显著性差异。每日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36 2 6± 10 12 )。平均疗程 (4 82± 1 10 ) ,7天治愈率 10 0 % ,均在门诊治疗 ,不需中断母乳喂养 ,无任何毒副作用。结论 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 ,不中断母乳喂养 ,利于巩固爱婴医院成果 ,普及母乳喂养。β -GD不单纯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波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257-525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观察患者血清胆红素,并记录药物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疗程结束后均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治疗过程中黄疸逐渐减轻,并完全消退,但观察组胆红素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对照组,开始治疗后各个时间段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临床应用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作用。将母乳性黄疸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予常规处理,对照组单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组予联服妈咪爱,用药4d后,复查胆红素值,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106例母乳性黄疸的治疗经验,探讨分析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方法:将某医院2007~2011年收治母乳性黄疸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妈咪爱治疗,同时停喂母乳喂养;对照组44例继续给予母乳喂养,适当增加哺乳次数,未予特殊治疗。结果:治疗组62例患儿均有效,平均起效时间1~3d,黄疸消退时间5~10d。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56.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妈咪爱可促进母乳性黄疸的消退,配合停喂母乳可加速黄疸的消退。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围生期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对母乳性黄疸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探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方法 ] 对 4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分成治疗组 (2 8例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2例 )。治疗组用微生态制剂在婴儿生后第 5天开始治疗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 ,同时作血清胆红素值治疗前后比较。 [结果 ] 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胆红素指数为 133 .6 8μmol/L和 136 .6 0 μmol/L ,治疗后 112 .78μmol/L和 6 8.2 0 μmol/L ,P <0 .0 5。[结论 ] 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母乳性黄疸有满意的疗效 ,不需停母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汁胆汁酸含量与晚发性母乳性黄疸(BMJ)的关系。方法选取纯母乳喂养、出生10 d后、无黄疸及有母乳性黄疸儿,留取母乳汁,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胆汁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乳汁胆汁酸含量无黄疸组为(44±27.75)μmmol/L与母乳性黄疸组(231.3±181.17)μmmol/L,2组乳汁胆汁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P<0.01)。结论乳汁胆汁酸含量高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胆他片对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口服胆维他片,对照组63例常规治疗(口服鲁米那、尼可刹米、维生素C),两组均服药5天,治疗过程中经皮测定胆红素值。结果:两组新生儿的皮肤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口服胆维他片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临床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成为儿科门诊的常见病种。自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50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在喂养方式改变、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茵陈汤口服治疗,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对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的疗效,探讨母乳性黄疸综合征与胆汁淤积的关系,并调查停喂母乳对母婴的身心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3例患儿分为A,B,C 3组。A组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停喂母乳;B组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不停喂母乳;C组停喂母乳,期间不用任何药物。3组治疗时间均为3 d,治疗过程中经皮测定胆红素值,并调查喂养方式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 3组患儿皮肤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在黄疸消退时间及减轻程度上,A组,B组优于C组,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汁淤积可能为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病理机制之一,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暂停母乳喂养对母婴均有不同程度的身心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中西医联合应用与单纯停母乳喂养对母乳性黄疸退黄效果的临床观察,探讨儿童保健医生在新生儿访视中预防病理性黄疸,并针对现在多发的母乳性黄疸,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方法本科室对自2 0 1 2年4月~2 0 1 3年9月来诊的婴儿,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1 8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 0例,未服药单纯停母乳喂养。观察组9 8例,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退黄治疗。结果观察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中西医联应用并继续母乳喂养,总有效率9 2.9%,未服药仅停母乳喂养对照组,总有效率6 2.2%,两组治疗效果有效率比较,χ2=25.82,P0.0 1,说明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母乳性黄疸效果与单纯停母乳喂养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母乳性黄疸,治疗前的经皮胆红素值与标准差比较,两治疗组治疗前经皮胆红素值相似,P0.0 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下降,F=3 4.45,P0.0 5,而单纯停母乳组治疗后经皮胆红素值无变化,F=1.1 1,P0.0 5。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中西医联合用药对治疗母乳性黄疸,方法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并且不停用母乳喂养,成为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最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