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为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学术论文邮件精准推送的经验,实现论文高效传播,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基于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SCPMA)期刊文章邮件精准推送实践,介绍了邮件精准推送的优势、查找文章相关领域小同行的方法以及充分挖掘有效推送群体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一些切实的建议。【结果】 具体实例和统计数据表明论文邮件精准推送对SCPMA文章被引频次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邮件精准推送是高效传播学术论文、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方法,应该成为学术期刊编辑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闵甜  孙涛  赖富饶  侯湘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2):1549-60
【目的】 研究科技期刊利用参与视角用户画像实现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的可行性和实践策略。【方法】 针对不同的用户,结合线上/线下访谈、公众号问卷调查、授权数据公司管理3种方法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用户标签提取,形成不同的用户领域组,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进行画像;根据画像结果进行精准推送,并通过公众号后台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全用户推送和精准推送的效果。【结果】 精准推送对于提升科技期刊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显著的、积极的影响,“总阅读次数”和“总分享次数”均有大幅增加,且更容易产生“引导关注”,“分享产生的阅读次数”也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参与视角用户画像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可操作性强,且精准推送的效果优于全用户推送的效果,有利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高质量运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期刊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力提升和宣传范围扩大为准绳,基于价值导向原理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地学期刊供需主体价值导向差异。【方法】 借助调查问卷形式,从编辑角度了解地学期刊编辑精准推送价值导向,从读者角度分析需求主体精准推送价值取向,并分析二者的协调程度。【结果】 在阅读方式与出版形式、精准推送意愿、推送途径方面,供需双方价值导向高度协调;在推送内容及推送形式、推送时效方面,供需双方协调程度较低;供需双方对收费推送的价值导向不同,供需基本失调。【结论】 按需出版精准推送是一种适合供需双方的形式,并将逐步向个性化、精细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符合个性化期刊出版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广告经营的发展机遇及经营策略。【方法】 基于科技期刊广告经营工作的实践与经验,结合文献调研,分析科技期刊广告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行量大幅下滑以及期刊媒介形态的变化等因素导致广告投放数量减少,纸本期刊广告在视觉效果、表现形式、传播效率等方面已难以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广告效果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期刊编辑部广告经营意识淡薄。【结论】 科技期刊应借助期刊的品牌影响力来做好期刊的广告经营,通过赠阅期刊等方式以及借助新媒体手段实现内容信息的有效传播,确保广告经营所需的发行规模,同时通过建设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或手机客户端平台等丰富广告传播渠道,优化广告表现形式,利用刊物的学术资源和出版资源为广告用户提供有特色的增值服务,同时加强广告业务的审核与管理,不断提升广告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找出我国林业类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所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水平提供参考,助力期刊数字化转型和媒体融合发展。【方法】 采用网络调研和统计分析方法对69种林业类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对比分析期刊网站的不同建设情况和5年内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调研国内外多个顶级科技期刊网站的功能特点及优势。【结果】 林业类头部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和新技术应用比例更高且影响力更大,尾部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滞后,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低。【结论】 林业类科技期刊可能存在较大的网站建设和功能升级需求;科技期刊应运用新技术,加强自身网站建设,助力期刊创新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地学科技期刊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地学科技期刊的宣传能力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围绕期刊网站、优先数字出版、邮件推送、微信公众平台、专辑论文推送、精品论文推送和期刊App 7个技术服务设计问卷,面向所提取的中国地学科技期刊定向发放问卷;同时利用网络搜集、定向咨询的方式完善调查结果。【结果】 85%的地学科技期刊拥有自建网站,全部样本期刊实现在线投审稿服务。应用最多的前三个服务依次是优先数字出版、邮件推送和微信公众平台,但后两个服务的应用以基本内容和基本功能为主;期刊独立App的应用基本空白。SCI期刊和CSCD核心库期刊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应用现状更好,地理学期刊次之,CSCD扩展库期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用效果方面,影响因子提升以及获得奖励和项目资助排在前两位,而CSCD核心库期刊最突出应用效果是被核心数据库或者其他主要数据库收录。【结论】 当前我国地学科技期刊对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尚不充分,仍有较大的推广和挖掘空间,但其促进期刊发展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可,而专业人力资源问题是技术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JME学院直播实践为具体案例,通过总结直播活动传播实践各节点的经验,为科技期刊开展直播活动提出建议,为我国科技期刊同行的融合出版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采用用户调研、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JME学院开展的直播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活动定位、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学术媒体直播活动策略。【结果】 JME学院通过直播活动积累私域流量,使期刊的服务水平得以提升;通过构建新型“期刊-用户”关系,与用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传播关系。【结论】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需要不断革新传播观念,坚守融合出版理念,以直播活动为推手加大全媒体运作力度,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并稳步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网络平台在科技期刊出版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结合《菌物学报》有计划地将稿件分类出版、征集专题文章及主动宣传出版内容等工作实践,阐述在数字出版时期网络技术和平台在各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结果】《菌物学报》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期刊网络平台组织自由来稿出版专辑、利用网站和微信平台征集稿件、加强网站建设、主动推送、制作电子专辑、推动移动阅读,提高了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结论】科技期刊编辑要抓住机遇,善于运用网络技术、重视网络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期刊主动适应数字出版潮流。  相似文献   

9.
胡强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8):880-114
【目的】为科技期刊提供系统化运营微信的策略参考。【方法】应用扎根理论方法,以41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科技期刊微信应用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对其中有关运营经验和建议的文本通过编码分析提取运营策略。【结果】科技期刊微信运营包括平台定位、用户分析、信息结构、功能结构、用户体验、推广、商业模式、组织、安全性和评价十种策略,并通过用户识别、平台结构、价值实现、保障优化四个范畴整合为一个运营策略框架。【结论】科技期刊应根据用户识别结果来设计和实施微信平台结构,依赖优良用户体验促进价值目标实现,采取有力保障优化措施为全部运营工作提供持续性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为更多期刊应用微信技术积累可资借鉴的经验。【方法】以2015—2016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手机搜索法,结合期刊网站、纸质期刊等公告信息的浏览,从中选出271个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为讨论源刊,并于2015年6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手机应用测试。【结果】多数微信公众号基本资料展示良好,特色创新服务有所体现;按“对话框式”“消息推送式”“分类导航式”及“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等四种情形进行讨论。其中,“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是目前最优服务方式;今后应注意栏目设置与内容优化、创新服务项目开发以及多刊共用微信号等问题,基本资料展示要准确、简明、易记。【结论】微信公众号是科技期刊宣传推广的新途径,必须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面向读者的调研数据分析,识别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为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总结科技期刊传播力的概念和相关评价指标,并将相关评价指标转化成问卷调查题目,通过读者问卷调查识别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结果】通过SPSS和Mplus软件统计发现,读者关注的科技期刊传播力可归纳为传播效果、传播能力和传播资源3个评价要素,且这3个要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从期刊学术影响力、期刊知识传播能力和论文信息3个方面被读者感知并反映出来,建议科技期刊从传播资源入手提升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研我国传统媒体跨界融合特征,探析我国科技期刊跨界融合的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跨界融合的概念及研究现状,结合案例分析传统媒体跨界融合特点。【结果】 科技期刊要坚持从平台、内容、传播3个方面进行跨界发展,围绕用户需求提供优质内容与跨界服务,增强科技期刊的引领作用。【结论】 科技期刊可通过增强出版跨界关联更多的知识点及服务;也可以在平台上提供更多围绕科研过程的知识服务;还可以拓宽服务对象及范围,通过跨界教育、跨界科普等扩大社会影响,惠及大众,从而实现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3.
尤笛  李薇  边钊  闫珺 《浙江预防医学》2022,33(1):24-115
【目的】 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对科技期刊用户服务方式进行创新,以期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用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遥感学报》新媒体运营实践,采用问卷调查、用户访谈、数据分析3种方法,多维度调研用户对新媒体服务的需求,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为学生、青年学者、资深专家等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结果】 通过实践,《遥感学报》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收获了大量新的用户和粉丝,在吸引优质稿源、组织学术活动、扩大期刊影响力等方面均有所提升。【结论】 科技期刊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提供差异化服务,加强各媒体平台的互联互动、互促互补,实现新媒体与科技期刊的融合创新,助力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探索高校科技期刊获得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学术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诊断分析,并依据《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一年内的业务流程再造实践,总结和设计普适性较强的高校科技期刊业务流程再造方案。【结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在学术用户群体服务与管理、学术资源挖掘和利用、缩短出版周期和媒体融合等方面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论】 高校科技期刊要想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必须基于用户日益增长的学术需求进行业务拓展,同时基于技术和机制,与时俱进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科研环境下科技期刊的数字学术服务,选取爱思唯尔(Elsevier)为典型案例,对其所开展的数字学术服务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开展数字学术服务提供借鉴。【方法】根据科研全流程理论,从科研准备期的知识服务、论文写作及发表中的出版服务、科研成果发表后的学术交流与传播服务3个方面出发,采用案例研究法,对爱思唯尔的数字学术服务项目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结果】爱思唯尔针对科研全流程中的用户需求,开展丰富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数字学术服务,可较为全面地支撑数字学术活动的各个环节。【结论】爱思唯尔所开展的数字学术服务涵盖科研全流程,服务方式与服务工具已基本成熟。我国科技期刊应在国家良好政策环境下,抓住从学术出版向科研服务的转型机遇,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缩小与国际优秀期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毛殷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6):690-147
目的 考察科研人员的论文移动阅读行为,为学术期刊更好地规划论文移动传播策略,提高学术传播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金数据平台,对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系统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栏目投稿的323位作者的学术期刊微信平台论文阅读行为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大多数读者愿意使用手机阅读论文;与社会性相比,论文的专业相关性是读者更关心的内容;精简论文和论文原文都是读者学术移动阅读的重要信息来源;读者对感兴趣论文主要采取浏览阅读与“小屏+大屏”的深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学术论文移动阅读会产生较高的潜在引用意愿,有深阅读行为的读者引用论文的概率更高。结论 学术论文移动阅读具有大众性和学术性的双重特性,微信平台可以成为论文传播的有效平台,学术期刊可从论文移动传播体系、论文原文传播途径、读者潜在引用行为等方面改进微信平台论文移动传播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微信平台学术论文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中文学术期刊审稿专家诚信制度建设现状,探讨中文学术期刊在审稿专家诚信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学术期刊进一步优化期刊出版诚信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据收集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角度调研期刊审稿专家的诚信制度建设现状。数据收集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中采用线上专家审稿系统的中文科技期刊网站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网站公开发布的有关审稿专家诚信制度内容,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文学术期刊审稿专家诚信制度的实际执行方式及效果。【结果】 许多中文学术期刊存在缺少审稿专家诚信制度、制度发布位置不合理、内容不全面、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或奖惩制度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结论】 中文学术期刊应提高对审稿专家不当行为的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审稿专家的诚信制度,防范、杜绝审稿专家的学术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科技期刊与相关领域数据库相结合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多资源、多层次的知识服务内容,为科技期刊探索知识服务的范围及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以整合生物学期刊网的3种中文学术期刊——《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报》《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分析科技期刊基于学科领域专业数据库提供知识服务的可能性及意义,提出设计思路及整体架构,探索科技期刊与不同类型数据库的合作方式。【结果】 经过实践,所提出的知识服务模式已在3种中文期刊中全面应用,促进了知识传播,提升了期刊影响力。【结论】 基于领域数据库的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实现了多资源、多层次的“网络化”“立体化”出版,可为读者提供广泛而精准的专业知识服务。此模式可供其他学科领域科技期刊、期刊群、期刊全文数据库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展望科技期刊发展未来图景,加强科技期刊的理论建设。【方法】从作者、读者、编辑三个基本要素入手,对科技期刊发展动力进行哲学分析。【结果】作者、读者与编辑三者的矛盾运动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动力,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变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的动力,科技期刊创新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直接动力。【结论】未来科技期刊更加重视学术共同体的需求和读者的信息获取倾向,传播技术高度整合,科技信息服务更加精准,期刊出版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