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医患矛盾不断增加,经探索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从诸多原因中分析,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医患双方的主观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医患双方的心理因素,人的心理是支配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从根本上解除医患双方的心理因素,医患关系很难融洽。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之下,医患双方都增加了很多内在需求,过去医疗体制下的医疗服务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医患沟通方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必须不断优化医院的医疗服务方式,才能够确保医院长远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时期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患纠纷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最重要的、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在医疗领域应当呼吁全社会尊重医患双方权利,督促医患双方切实履行法定的义务,以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CRM对完善医患关系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在分析市场经济时代医患关系实质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施CRM对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认为CRM可改变医生认知的视角和观念,端正其态度;可拓展医疗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可完善医院的服务制度,满足病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可保持病人,与病人建立长久的关系,有助于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使双方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5.
论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呼吁全社会尊重医患双方权利,督促医患双方切实履行法定的义务,建立和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增远 《现代医院》2008,8(6):110-1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疗体制改革也加快了步伐。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从如何加强医疗费用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双方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从医患双求到医患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医疗市场已形成激烈的竞争态势。昔日计划经济下的患者求医已成为医患双求。就医院如何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竞争 ,转变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内涵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实现医患双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玉英  张兵 《现代保健》2011,(22):178-179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关键最具特点的关系,和谐医患关系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基础,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医患双方的关系呈现越发紧张之势,既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如果这种紧张之势得不到有效缓解,势必对建构和谐社会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重点分析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通过理清医疗服务思路,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患沟通”才是实现良好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医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环境中,医患双方都增强了许多内在需要,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方式难以适应这种需要的变化.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反映现代医学模式本质特征并符合国情,能较好地满足新环境下医患双方的需要,也是对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疗服务方式的优化,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构建良性医患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我国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医疗服务行业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深入了解医患关系,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探讨实现适应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良性医患关系的途径,有利于指导医疗服务从业人员加强医患交往,提高诊断治疗水平,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1.医患关系及其现状医患关系是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形成的医务人员与患方(病人及相关人员)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医患关系是医患交往的结果。医患交往有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1.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衡阳市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三个不同级别医院中按比例随机抽取医护人员和患者,调查衡阳市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结果 71.0%医务人员和59.3%患者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以公立医院的医患关系最差,医务人员较患者认为医患关系更紧张(P<0.01)。医务人员认为"医疗费用过高"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其次为"患者看病难";患者认为"服务态度恶劣"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其次为"医疗费用高"。60%多的医务人员认为媒体报道不客观,55%的患者认为媒体报道比较客观。结论衡阳市医患关系较紧张,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过高、服务态度恶劣、患者看病难;医患双方对媒体报道的评价不同。  相似文献   

12.
医患"联系桥"结构和沟通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医患双方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患关系在市场经济急速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正确、有效、及时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是医疗机构必须研究的新课题。通过研究医患沟通。联系桥”结构和沟通方式,提出解决医患双方矛盾、减少医患双方利益冲突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达到医患双方互相理解、相互信任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医患沟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文章从医患沟通的内涵、要素和艺术性等方面,阐述了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和融洽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医患沟通 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丽 《现代医院》2011,11(11):112-113
医患沟通基本含义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在医疗和保健过程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诊疗、健康等相关因素,以医方为主导,各具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良好的医患沟通能科学指引患者诊疗疾病,使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并建立合作关系,达到维护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医患关系双方认知差异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从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性质、现状、责任主体、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认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研究现状,提出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研究应为医疗实践服务,朝着研究特定医师和患者的群体趋势发展的展望,并提出应研制规范的研究量表,应重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对相关政策、医院规章的修改和制定。  相似文献   

16.
社区医疗模式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在这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全方位医疗服务模式中,医患双方有了更密切、更独特的联系,新的医患关系因此产生.分析了社区医疗模式下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全科医生做出的新的人文要求,讨论了如何对当代全科医学教育进行调整和扩充以应对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17.
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医患关系是医院及其管理者、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合作、协调的特殊人际关系,是医患双方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医院组织结构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和医疗费用的逐年上涨,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患者对医疗机构的选择也有了更大的空间。谁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满意,谁就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加强医患沟通,实施医患沟通制度,明确医患沟通的内容,并通过培训改变服务观念,为医患沟通制度的实施提供组织、人员、制度的保障,是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医患法律关系现状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患关系是指医疗方与就诊人在诊疗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医患关系一经相关法律调整,便成为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医患法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医患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医患法律关系也因法律的日臻完善而在内涵和外延上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医患关系和医患法律关系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新型医患关系 增强医院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华 《现代医院》2005,5(3):86-88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的双向人际关系,是尊重彼此权利、义务前提下的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医患关系的模式在不同社会、不同经济条件下以及各个历史阶段,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建立适应不同阶段的新型医患关系,是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和义务、增强国有医院竞争力的首要课题,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因此,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