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切口感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对术后切口感染病例作重点监测。结果:伤口类型、手术方式、外环境因素、个体差异与术后切口感染呈相关性。结论:术前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改善外环境与个体条件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 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 ,设计专门表格调查郴州某医院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情况 ,经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对伤口类型、手术类别、麻醉方式、术中时间等因素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进行调查 ,一类感染率为 0 .72 % ,二类感染率为 2 .5 7% ,三类感染率为 8.96%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急症手术感染率为 3 .0 4% ,非急症手术感染率为 1.87%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全麻感染率为 2 .2 4% ,非全麻感染率为 1.89%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中时间在 2h之内者感染率为1.62 % ,超过 2h者感染率为 3 .4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伤口类型、手术类别、术中时间及个体差异和外环境因素等与术后切口感染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1273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生切口愈合不良23例,发生率为1.81%,常见于切口感染、裂开或脂肪液化;危险因素调查主要与肥胖、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羊膜腔感染、手术技巧及手术时间长等有关。结论对高危人群应采取严格预防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管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血管外科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635例,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35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6例,感染率为2.52%;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占62.96%,革兰阴性菌10株占37.04%;除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外,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结论通过术前纠正并发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彻底冲洗切口、术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血管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外科无菌手术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医院行普外科手术患者116例,分析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切口感染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116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8例,感染率为50.00%;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季节、病房条件、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等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BMI高、手术时间长、多人病房、操作者资历低、切口类型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术前调整患者体质量指数、缩短备皮至手术时间、改善病房条件、提高手术操作者业务水平,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无菌手术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罹患率增高的关键因素,快速控制切口感染.方法 产科发生2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后,立即做当日产科、外科罹患率与2周前15 d的回顾性调查及3个月的目标性监测,对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特别是整个手术操作过程现场调查,分组进行干预对比.结果 2009年2月5日调查当日产科切口感染罹患率45.46%,11例手术中5例切口感染,1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外科术后98例,1例术后切口感染,罹患率1.03%;5例产科切口感染的手术医师均是妇科医师在急诊情况下行剖宫产术,在发现感染患者手术日期1月21日的前3 d妇科有1例切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1月21日-4月5日产科与外科同期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关注过程的目标性监测,采集手术相关的材料和手术环境生物检测113份,合格率100.00%,易感因素和用药与平时无差异;监测18例次手术医师术前外科手消毒时揉搓时间、力度和范围不够,均不合格,监测干预对比,干预组切口无感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P<0.05).结论 剖官产术后切几感染,与手术医师术前外科手消毒密切相关,注重过程的目标监测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引起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5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患者与768例无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5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麦氏切口、体质量指数高、手术时间长、阑尾逆行切除、化脓坏疽穿孔阑尾炎OR值分别为3.124、2.875、2.782、2.329、2.634,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措施,减少与控制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普外科1 207例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 207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81例,感染率为6.71%;原发基础疾病、切口类型、手术性质、年龄、手术时间长、营养状况、术前吸烟、住院时间长及术后未早进食时间等均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及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6.67%及9.1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切口感染。结论增强预防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纠正营养不良、术后早期进食、避免术后剧烈咳嗽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是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医院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2009年10 883例手术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切口感染170例,感染率为1.56%,其中胃肠外科的感染率最高(4.16%);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5.29%,低于择期手术;春季发生的感染最多(32.35%);41例选择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4.12%),52例(30.59%)则选择在术后才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结论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部位、手术季节、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2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血色素、肥胖、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术中术后失血量、剖宫产史和手术时间等7个变量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显著相关(P〈0.05);肥胖、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和术中术后失血量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对肥胖、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和术中术后失血量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