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新生儿脊膜脊髓膨出合并脑积水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脊膜脊髓膨出合并脑积水的发病机理和手术时机。方法 头颅CT6例。腰骶部CT2例,腰骶部X线照片6例。1例分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脊膜脊髓膨出修复术,5例一期手术,分流术中测量颅内压。结果 4例颅内压正常,2例颅内高压,1例分二期手术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脊膜脊髓膨出体积明显缩小。6例伤口愈合良好,随访半年至3年无复发,CT未见脑积水,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脑积水可促进腰骶部脊膜脊髓膨出,在新生儿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膨出修补手术疗效良好。显微手术能防止术后脊髓栓系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因为.腰痛前来就诊的患者,有的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的考虑是腰肌劳损,有的考虑是椎管狭窄,进行磁共振检查后,报告显示骶管囊肿。很多患者会问:“骶管囊肿是什么?腰痛是它引起的吗?要手术吗?囊肿会自行吸收吗?会癌变吗?”其实骶管囊肿并不少见,只是以前磁共振检查没有普及,不容易被发现而已。骶管囊肿,顾名思义就是位于骶管内的囊性肿物,这类囊肿多属于硬脊膜的囊肿,起源于脊髓的被膜。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1年手术治疗先天性腰骶椎裂、脊膜膨出引起的尿便失禁共14例现予报告。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仅限于先天性腰骶椎裂、脊膜膨出引起的尿便失禁的病人(下肢运动障碍为主的病例未统计在内)。本组中男12例,女2例。4~15岁13例,20岁1例。单纯先天性腰骶裂1例,脊膜膨出4例,婴幼期在地方医院已做过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者9例。14例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胎儿先天性脊柱裂产前超声诊断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超声医学科行产前超声检查的256例孕妇,对比、分析不同脊柱裂患儿与正常胎儿超声影像。结果:256例孕妇中,发现脊柱裂胎儿36例(14.06%),正常胎儿220例(85.94%)。脊髓脊膜膨出患儿超声影像以脊髓圆锥处于L3以下、后颅窝消失、混合性包块表现为主,脊髓外露患儿以脊髓圆锥处于L3以下、后颅窝消失表现为主,脊膜膨出患儿以背部囊性包块表现为主,隐性脊柱裂患儿以脊髓圆锥处于L3以下表现为主,正常胎儿均未出现脊髓圆锥处于L3以下、后颅窝消失、背部囊性包块、混合性包块超声征象。结论:在胎儿先天性脊柱裂诊断与预后评估中产前超声的应用,均可起到良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脊膜神经膨出及脊膜脊髓膨出所致神经损伤,造成逼尿肌,膀胱颈外括约肌痉挛,排尿神经功能丧失,排尿的不协调,以致充盈性尿失禁,近来年我科对14例此类患者进行气囊扩张膀胱颈外括约肌的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4例患儿中,10例为先天性脊膜神经膨出,4例脊膜脊髓膨出,10例女性,4例男性。14例充盈性尿失禁,其中2例并发单侧输尿管积水,3例并发单侧肾盂输尿管积水,1例并发双侧输尿管积水,2例并发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1·2 治疗方法 10例采用气囊扩张,4例采用金属扩张器扩张,气囊扩张直径达3~5cm ,随意调…  相似文献   

6.
福建漳州读者胡女士来信说:她怀孕十月生下的宝宝,臀部有条“尾巴”。并寄来了婴儿出生记录的复印病史。病史记载,在婴儿臀部的骶尾骨处有一只乒乓球大小,摸上去软软的,按下去有波动感还透光的肿块。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脊髓膨出”。胡女士问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7.
陈斌 《家庭医学》2006,(17):60-61
福建漳州读者胡女士来信说:她怀孕十月生下的宝宝,臀部有条“尾巴”。并寄来了婴儿出生记录的复印病史。病史记载,在婴儿臀部的骶尾骨处有一只乒乓球大小,摸上去软软的,按下去有波动感还透光的肿块。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脊髓膨出”。胡女士问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骶段脊髓圆锥及终丝室管膜瘤的MRI影像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和对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腰骶段脊髓内室管膜瘤,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生长方式和信号特点、强化方式、有无囊变,观察有无含铁血黄素沉积。结果:肿瘤发生在脊髓圆锥2例,终丝12例,10例可见囊变,11例T2W1见低信号,13倒不均一明显强化。结论:MRI可以反映脊髓内室管膜瘤MRI特征,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含铁血黄素沉积时倾向于诊断室管膜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囊壁部分切除并脂肪、生物胶修补交通孔在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囊壁部分切除并脂肪、生物胶修补交通孔治疗的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及感染,随访3~54(28.60±8.64)个月,优9例,良4例.1例患者术后原有尿失禁症状加重,1个月后尿失禁症状消失.术后均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 囊壁部分切除并脂肪、生物胶修补交通孔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的理想术式,疗效较 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椎爆裂骨折伴硬脊膜破裂、马尾神经嵌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3 0例腰椎爆裂骨折伴马尾神经嵌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 0例CT示椎体及椎板爆裂骨折并伴有神经损伤表现。 3 0例中 2 6例有大、小便功能障碍 ,手术证实硬脊膜破裂、马尾神经嵌压于骨折块之间 ;4例仅有感觉障碍 ,手术证实 2例硬脊膜破裂小于 1cm ,无马尾神经嵌压 ,2例无硬脊膜破裂 ;伴有神经损伤的无硬脊膜破裂患者占 6.7% ,有硬脊膜破裂患者占93 .3 % ,伴有马尾神经嵌压患者占 86.7%。结论 腰椎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且CT示椎板骨折时 ,应高度怀疑硬脊膜破裂、马尾神经嵌压于骨折块之间 ,须尽快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栓系松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脊髓栓系松解术,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中5例骶管内粘连均彻底松解,脊髓予以还纳,包块得到切除.术后随访6~20( 13.2±1.1)个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8例(22.9%);中度改善11例(31.4%);12例(34.3%)术后整体症状同术前,无进行性加重;症状加重4例(11.4%).结论 脊髓栓系松解术中进行电生理监测有利于保护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鞘膜原是腹膜的一部分,在胎儿睾丸下降时成为腹膜鞘突,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腹膜鞘突在胎儿出生前,从腹股沟管内环处和睾丸之上两处开始闭合,使精索部鞘突逐渐形成一纤维索——鞘状突管,仅睾丸部的鞘突保留为一鞘膜囊。正常情况下,睾丸鞘膜囊内仅有很少量的浆液。鞘腹闭合的反常,使鞘状突管,鞘膜囊的位置、形状发生变化。如果腹腔内脏器进入未闭的鞘状突管,就形成了腹股沟斜疝。如果未闭的鞘状突管较细小,仅有腹腔液体进入并积聚,就形成了鞘膜积液。在临床上根据积液部位不同分为:①精索鞘膜积液;②睾丸鞘膜积液;③交通性鞘膜积液。本病在社区基层医院并非少见,现将诊治与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定量分析颈段脊髓缓冲空间的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变化及机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健康志愿者行中立位、前屈位、后伸位MRI检查,分别测量C2~7各椎间盘层面的脊髓横断面积、硬脊膜囊横断面积,计算二者比值.结果 C3~7各椎间盘层面硬脊膜囊横断面积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7各椎问盘层面脊髓横断面积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3~7各椎间盘层面脊髓横断面积与硬脊膜囊横断面积比值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3~4椎间盘层面分别为:0.4464±0.0500、0.4769±0.0600、0.5286±0.0800;C4~5椎间盘层面分别为:0.4543±0.0400、0.4983±0.0300、0.5538±0.0500;C5~6椎间盘层面分别为:0.4552±0.0500、0.4969±0.0600、0.5729±0.0700;C6~7椎间盘层面分别为:0.4450±0.0600、0.5100±0.0900、0.5764±0.0900,P<0.05).结论 颈椎屈伸位动态MRI检查以一种无创而简便的方法证实了前屈位硬脊膜囊增宽,脊髓变细,脊髓缓冲空间增大;后伸位硬脊膜囊变窄,脊髓增粗,脊髓缓冲空间变小;C5~7各椎间盘层面后伸位脊髓缓冲空间最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症的手术治疗。方法脊髓栓系综合症患者5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切除脂肪瘤,松解粘连,切断增粗的终丝,扩大椎管腔,重建硬脊膜囊。结果患儿术后均恢复顺利。结论脊髓栓系治疗的唯一手段是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脂肪组织,松解粘连,解除栓系,扩大椎管腔,扩大修补硬膜囊。脊髓栓系综合症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使正常的脊髓的回缩被病理改变束缚,致使圆锥低位,脊髓发生慢性进行性病理改变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综合症。患儿主要表现为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间收治的50例脊髓栓系综合症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3岁,因“继发性痛经1年半,加重,伴月经量增多2个月”于2006年11月18日入院。妇科查体:外阴未婚未产式,发育正常,无色泽缺失,无赘生物。肛查子宫,如孕3个月。后壁饱满,活力,压痛,形状规则,双侧附件均增厚,无压痛,边界不清。宫骶韧带质韧,未及结节。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前后径约5.4cm,内膜厚0.3cm(单层),后壁肌壁间查见3.4cm×3.1cm×4.3cm稍强回声,边界不清。右附件查见4.4cm×4.6cm×4.3cm囊性占位,内充满细弱光点。左附件查见4.8cm×4.1cm×4.5cm囊性占位,内充满细弱光点。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双附件囊性占位(疑为巧克力囊肿)。治疗:全麻下行“子宫全切术+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盆腔异位结节清除术”。术中见子宫如孕2^+个月,形状规则,丰满,以前壁为主。双卵巢均有约6cm×7cm×7cm囊性包块,内容巧克力样液。左侧为分隔状,包块均与同侧输尿管粘连,屈曲于子宫后方与子宫后壁、阔韧带后叶及后腹膜粘连。阔韧带下段及后腹膜近骶韧带侧及宫骶韧带均粘连增厚,解剖结构欠清。双骶韧带表面粗糙质韧。打开后腹膜,游离部分输尿管,见右侧闭孔淋巴结增大,内容巧克力样液,表面0.5cm紫蓝色结节。切除后送病检,病检证实右闭孔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有宫内膜异位。术后诊断:子宫腺肌症,双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后出院。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3岁,以咳嗽、气急3个月,抗炎治疗半月余无效入院.查体:仅于吸气时右肺上部可闻及哮鸣音.肺CT示:右肺上叶主气管上段气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双肺野未见异常.肿块大小约2.5 cm×2.5 cm×2.5 cm,CT值为20 HU.纤维支气管镜示:右肺上叶主气管上段黏膜充血、毛细血管增生显著、管腔有新生物长出、将管腔阻塞约2/3.病理示腺样囊性癌.手术治疗右肺上叶袖状切除、端端气管吻合术.术中所见:右肺上叶萎缩不张,肿块位于右上肺主支气管,质硬、边界尚清、距离隆突约4 cm,大小约2.4 cm×2.0 cm×2.0 cm.术后残端无残留,予以常规化疗4周期.一直随访5年至今无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7.
脊髓纵裂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因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闭合不全所引起的脊髓先天性畸形.脊髓被椎管内骨性间隔或纤维性间隔分为两半,并产生一系列脊髓功能障碍,多伴背部皮肤异常、脊柱畸形、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等表现.本病于1837年由Ollivie首次发现并命名,其发病率占先天性脊髓畸形的4%~9%.1992年Pang等[1]建议用脊髓纵裂代表整个双脊髓畸形的范畴.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将脊髓纵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CT扫描检查骶管囊肿的检出率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6例骶髂关节CT扫描患者的骶管改变情况.CT扫描包括骨算法重建及标准算法重建.结果 骶髂关节CT扫描阴性的1 025例患者中发现骶管囊肿36例,检出率为3.5%(36/1 025).其中单发囊肿34例,多发囊肿2例.囊肿位于S1水平5例,S1~2水平4例,S2水平22例,S2~3水平4例,S3水平3例.囊肿最小短径0.5 cm,最大长径3.2 cm,平均1.2 cm.CT表现为类圆形密度均匀的囊性低密度影,伴有骶管扩大19例.CT扫描采用骨算法重建29例,采用标准算法和骨算法重建7例.临床发现并正确诊断11例,仅占30.6%(11/36),约69.4%(25/36)病例出现漏诊.结论 骶髂关节CT扫描阴性患者骶管囊肿检出率约为3.5%,CT扫描宜同时采用标准算法和骨算法重建,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型超声诊断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6月~2011年6月的7例先天畸形胎儿进行产前B型超声诊断,观察其声图像特点和临床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中,确诊4例无脑儿与1例颈椎脊膜脊髓膨出和2例唇腭裂胎儿.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广泛应用.此外,对终止妊娠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2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2例TCS患者的MRI资料。结果22例中,脊髓圆锥尖部位置均低于L2椎体以下,脊髓受牵拉、固定;终丝增粗10例;脂肪堆积16例;脊膜膨出8例;脊柱裂20例;脊髓纵裂5例;脊髓空洞2例;脊柱侧弯半椎及融合畸形4例;合并神经鞘瘤1例,表皮样囊肿2例。结论MRI能明确显示脊髓圆锥位置形态及伴发畸形,对明确诊断TCS及指导手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