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667-1668
目的探讨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化疗术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结果治疗3 d、 5 d、 7 d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P <0.05)。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有效提升患者化疗后的白细胞水平,缓解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CSF)在肝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再次基础上增加rG-CSF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生存率分别为92.68%和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肝衰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HAG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地西他滨(DAC)诱导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接受小剂量HAG联合DAC治疗的15例老年AML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7例患者接受了MTT法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2个疗程后CR率为33.3%(5/15),PR率为20.0%(3/15),NR率为46.7%(7/15)。9例难治或复发的老年AML中3例获得CR,1例获得PR。所有患者中位OS为10个月,获得CR组较NR组患者OS显著延长(未达到vs 8个月,P=0.006)。小剂量HAG方案联合DAC耐受性好,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7例患者治疗前的药敏结果显示Ara-C和Ara-C+DAC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H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AML取得满意的CR率,显著延长CR患者的OS时间,且耐受性良好。体外MTT药敏实验提示地西他滨不是通过直接杀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共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76.9%,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治疗后均提高,分别为(2.92±0.30)×109/L和(1.52±0.21)×109/L,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2.27±0.28)×109/L和(1.09±0.29)×109/L;两组中性粒细胞100~500/mm3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100/mm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利于提高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5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治疗组(n=75),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防治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患者,并随机抽取同期未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的30例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生理盐水80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利多卡因400 mg(三餐后+睡前)每次20ml含漱。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予生理盐水80 ml+欣粒生300 μg。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后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疗效及转归。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秩和检验显示,在放疗结束时,观察组3,4级放射性粘膜炎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口腔、咽部疼痛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放疗第35天,放疗结束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推迟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时间,降低3,4级放射性黏膜炎的发生率,并能促进放射性黏膜炎的愈合,缓解患者口咽疼痛。  相似文献   

7.
李杰 《健康必读》2008,7(5):11-12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毒性。方法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32例乳腺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与一般升白细胞中药治疗34例乳腺癌化疗导致白细胞减少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一般升白细胞中药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恢复正常范围。但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组白细胞回升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平均3天,而一般升白细胞中药治疗则平均须要11天,两组相比差异显著,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有24例,发生畏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副反应,停药后或口服扑炎痛症状好转。而一般升白细胞中药治疗组无明显毒性。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明显缩短白细胞下降时间,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白细胞降至Ⅲ-Ⅳ度的患者,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比一般升白细胞中药恢复所用时间短,故为化疗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8.
黄花英 《医疗装备》2015,(16):77-78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在呼吸内科就诊的8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金葡素胸腔灌注,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金葡素联合灌注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x^2=4.260,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2,0.464,P>0.05)。结论:胸腔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内病死率、复发率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减少近期死亡、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7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于放疗开始后1wk(Dt10Gy)时给药,治疗组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溶液含漱,对照组予以复方硼酸液含漱。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Ⅲ、Ⅳ级口腔炎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是40%、57.14%和97.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静 《现代医院》2012,12(9):22-23
目的了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肺癌患者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比的方法将60例的VI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地榆升白片为升白药物,化疗前及化疗开始后每日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9×109/L开始使用,白细胞>4×109/L停用,分别计算用药天数。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效果确切,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刘晓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511-5512
目的 探讨对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00例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组)、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3,P< 0.05),随访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x2=4.94,P<0.05;x2=5.77,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不能实施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联合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患者远期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乳腺癌TAC方案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和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入院接受T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0例。30例为试验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30例为对照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结果:试验组化疗间歇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乳腺癌TAC方案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胸腔转移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肺癌胸腔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34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尽量排尽胸腔积液,联合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博来霉素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2.4%(28/34),对照组为57.7%(1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3,P< 0.05).两组治疗前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79.12±8.30)分比(74.62±8.59)分,P<0.05].两组发热、胸痛、恶心呕吐、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液治疗肺癌胸腔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常规TP方案化疗,即紫杉醇150 mg/m2,第1天;顺铂25 mg/m2,第1~3天;同时联合恩度15 mg/d,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41.4%,不良反应较轻微,耐受好.结论:恩度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接受甲巯咪唑治疗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例甲巯咪唑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粒细胞缺乏症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理,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平均退热时间为(7.6±2.1)d,平均粒细胞恢复时间为(6.5±1.8)d。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和粒细胞较治疗前大幅度增长,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于甲巯咪唑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粒细胞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对于慢性盆腔痛(CPP)的近期(治疗结束第6个月时)及远期(治疗结束1年时)总体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临床确诊为CPP,并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这80例CPP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35岁组(n=14)、35~45岁组(n=21)、45~55岁组(n=38)、55岁组(n=7)。同时,根据其腹腔镜下检查的不同病理学类型结果,将其再分为正常盆腔组(n=10)、慢性盆腔炎组(n=16)、盆腔黏连组(n=26)及盆腔淤血组(n=28)。以上疾病类型在同一位患者中若有交叉,则以病理学类型结果严重者,将该例患者纳入相应疾病组。分别对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不同病理学类型组、不同年龄组CCP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对不同病理学类型组、不同年龄组CCP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3%(77/80)与92.5%(74/80),93.8%(75/80)与91.3%(73/80),总有效率均91%。不同病理学类型组及不同年龄组CCP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P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目前临床对CPP的治疗方法尚不统一。采用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CPP,其治疗的近期及远期总有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朱军涛 《现代养生》2014,(20):64-65
目的:比较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口服与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发生贫血的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均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联合口服铁剂治疗,实验组联合静脉铁剂治疗。对比两组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不良反应更小,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DE与DX两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副反应及影像学检查。方法: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DE(23例)或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22例)方案新辅助化疗4周期的乳腺癌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影像学检查分别比较两组方案的近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RR和p CR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E组的毒副反应较明显,Ⅲ/Ⅳ级粒细胞减少,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和DX两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均有一定疗效。DX组不良反应较DE组轻,具有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后,对其医院感染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行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放化疗后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中性粒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放化疗后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5.35±1.21)d短于对照组的(11.21±1.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介素-2(IL-2)水平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细胞的活性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放化疗后身体免疫机制的效能,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进一步提升了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