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在中国传染病实时监测中的应用。文中介绍该方法的原理,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例,探索关键参数如K、H、n0和τ的设定、模拟监测过程及解释结果等。结果表明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能够连续不断地监测传染病疫情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同时确定传染病病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能够做到实时和动态监测,克服多重检验问题,为传染病早期防控提供可靠信息,因此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和实时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一起县城学校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流脑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收集、现况调查方法,对新疆某县学校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实验室检测及病例的诊断参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 295-2008).结果 本次流脑疫情共报告流脑患者8例,以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均为8例).病例分布在县城内4所学校,第三中学流脑罹患率最高为1.41‰.发病年龄在14~16岁之间,以寄宿男生为主(罹患率为5.39%).密切接触者脑膜炎奈瑟菌阳性率达49.71%.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该起疫情为A群流脑聚集性疫情.结论 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易感者积累,加之浮尘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和学生住宿条件拥挤等因素综合导致.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应急接种,同时重点开展教育宣传、加强室内的通风是控制流脑暴发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聚集性疫情的现场处置情况,为提高流脑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并分析2006~2011年全国流脑聚集性疫情的概况、流脑病例、主动监测、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等信息。结果共调查到71起流脑聚集性疫情,村级(45起)占63.4%;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疫情各占18.3%,检测结果阴性和未检测的分别占39.4%和16.9%。47起(66.2%)是经流脑病例聚集性分析发现的;55起(77.5%)开展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现场调查、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等与首例发病日期间隔中位数均约为4.0d;63起(88.7%)开展了预防性服药,21起使用含氟喹诺酮类和/或磺胺类药物;53起开展了应急接种疫苗。结论多数聚集性现场处置措施较好,应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合理开展预防性服药和应急接种,尽早控制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4.
周丽君  张兴裕  马越  殷菲  李晓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068-1070,1077
目的探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成都市2009年5、6月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为例,分别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运用SaTScan9.0软件进行聚集性探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扫描结果与成都各区县实际发病轨迹较接近,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发病率较低的区域扫描结果有相对较多的误报。结论由于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考虑了人口数据信息,在低发病区域,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聚集性探测。  相似文献   

5.
检测A群流脑抗体方法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疫情监测、预测、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简称菌苗)效果评价以及血清学诊断方面,都需要可靠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七十年代国内测定A群脑膜炎双球菌抗体(简称抗体),多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本法虽具有简便易行、微量快速等优点,但由于它主要反映IgM抗体,不能全面代表机体的免疫水平,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981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建立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杀菌力试验(BCA)等方法,在此期间国内外已相继建立了能定量检测流脑的多种放射免疫测定法。为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贵州省一起学校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聚集性疫情发现和处置情况。方法: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病例的脑脊液、瘀点瘀斑组织液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分离培养、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本起疫情为一起学校C群流脑聚集性疫情,通过适当疫情处置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提高流脑疫苗接种率,实施查验接种证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才能有效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避免学校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疾病的空间聚集性(spatial clustering)是指疾病的发生在空间上表现出的聚集倾向或趋势及疾病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1]。近年来,在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空间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疾病的空间聚集性研究。其中,Sa TScan,即圆形扫描法在传染病研究中应用多于其他软件[2]。2008年,Takahashi等[3]提出了适宜于监测不规则区域疾病暴发的时空扫描统计方法,即Fle XScan。手足口病是由肠道  相似文献   

8.
报导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SPRIA)在健康人群A群流脑血清APS-IgG抗体水平的监测、A群流脑菌多糖菌苗免疫持久性的观察以及临床血清学诊断的应用结果。用IHA、BCA和ELISA等常用的流脑抗体测定方法比较。SPRIA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可以精确定量。显示SPRIA在流脑防治和科研工作中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江西省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时空聚集性,为流感暴发和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传染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中2017―2019年江西省报告的流感病例个案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7―2019年江西省存在流感冬春季季节性流行高峰; 以赣南地区高发,年发病率均在全省平均发病率的2倍以上; 15岁以下人群占比逐年升高,自2017年的53.90%升至2019年的72.24%。探测到四类时空聚集区域:一类聚集区域为2018年12月19日至2019年4月25日赣南地区的16个县区(RR=9.72, LLR=15 061.27, P < 0.001),二类聚集区域为2019年12月18日至2019年12月31日赣北地区的13个县区(RR=20.68, LLR=3 867.86, P < 0.001),三类聚集区域为2019年1月9日至2019年3月27日赣东北地区的18个县区(RR=3.13,LLR=1 297.439,P < 0.001),四类聚集区域为2019年12月2日至2019年12月31日赣西地区的17个县区(RR=5.09, LLR=1 233.47, P < 0.001)。结论  2017―2019年江西省流感发病呈现较明显的时空聚集性,但是不同地区的聚集时段有差异,聚集时段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砂岩碎屑的野外统计,发现碎屑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发现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砂岩碎屑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别,在围压很小或没有围压的实验中,砂岩碎屑的分布不具有分形特征;在高围压的实验中,出现了砂粒的压碎现象,砂岩碎屑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随着围压的啬,砂岩碎屑分布的分形维数明显增加,文中给出了分形维数增加的物理解释,本文还给出了一种计数碎屑颗粒数的方法和对浙江丽水松坑口断层构造演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准确评价A群流脑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对靖江市部分10-22月龄儿童进行A群流脑多糖疫苗基础免疫效果检测。[结果]检测73名幼儿,免疫前抗体阳性率为15.0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15;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9.04%,GMT为1∶4.40。62名免疫前无抗体幼儿全程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为87.10%,73名幼儿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长率为83.87%。[结论]靖江市A群流脑疫苗基础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衢州市自建市以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遵照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和《业务技术措施要点》选取<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4~19岁,≥20岁7个年龄段人群采集咽拭样本,开展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监测。流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数据整理、汇总采用Excel 2003,统计结果处理采用SPSS 13.0,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85-2010年衢州市共报告流脑病例985例,死亡39例。发病主要集中在1985-1990年,发病877例,占总病例数的89.04%,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2~4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居多,其次为农民和学生。监测结果显示:人群总带菌率23.04%,所有阳性菌株中,B群占83.26%(1 467/1 762)。结论加强流脑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流脑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3.
1990-2002年四川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 了解四川省流脑流行特征 ,为巩固防治成果 ,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0 - 2 0 0 2年四川省累计发病 84 5 2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0 79/ 10万 ,死亡 6 0 8人 ,病死率为 7 19% ,年平均死亡率 0 0 5 / 10万 ;全省 2 1个市州均有发病 ,年平均发病率居前 3位的地区分别是 :巴中市、遂宁市、绵阳市 ,其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 1 0 2 /10万、 1 0 0 / 10万、 0 93/ 10万 ;2~ 4月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 5 6 6 2 % ,年龄组发病率居前 3位的是 5~ 9岁、 0~ 4岁、 15~ 19岁 ,分别为 2 2 4 / 10万、 1 76 / 10万、 1 0 0 / 10万 ;学生发病最多 ,占33 0 1% ,其次为学龄前儿童 ,占 32 6 0 % ;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 ,B群、C群病例散在发生。结论 流脑发病呈高度散发 ,改变了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规律 ,发病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虽仍以 15岁以下人群为主 ,但发病年龄出现了明显高移 ,流行菌群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004~201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脑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4~2012年流脑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新疆2004~2012年累计报告流脑发病数794例,死亡7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42/10万,病死率8.94%;88.21%的病例发生在冬春季,2~6月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1.91%;散居儿童和学生病例数为517例,占报告病例数的65.11%。〈15岁儿童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24%。南疆地区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8.01%。结论新疆南疆地区是流脑高发地区,应加强对流脑的监测,做好适龄儿童脑膜炎球菌疫苗常规免疫,提高覆盖率和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水痘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痘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水痘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来源于中国CDC。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水痘发病的空间聚集性,采用SaTScan v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水痘疫情的时空聚集性。结果 广西2014-2016年水痘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2.48/10万、43.56/10万和61.56/10万。在县级水平发病整体上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Moran''s I在0.24~0.35之间,P<0.01),高发病、高-高聚集区较为一致,均分布于广西西北部地区。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发病主要聚集时间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每年的一类聚集区主要分布于河池市全部和百色市大部分地区,基本覆盖了广西西北部地区,2016年在广西东北部地区以灌阳县为中心和南部地区以海城县为中心,分别出现1个波及范围较广的二类聚集区。结论 广西水痘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在整体上呈现较明显的时空聚集性,西北部地区聚集性高,需重点防治。此外,在水痘高发季节需加强对其周边地区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都市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成都市青羊区、成华区、青白江区和邛崃市作为流脑监测点。各监测点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1~5、6~10、11~15、16~20、21~岁共5个年龄组人群静脉血,进行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检测,每组50人,共调查1019人。结果成都市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为94.60%(964/1019),平均滴度为1∶25.36;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为78.21%(797/1019),平均滴度为1∶7.34。结论成都市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大部分人对A群和C群流脑有免疫作用,但是可能存在C群脑膜炎球菌的自然感染危险,应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并做好15岁以下人群的流脑疫苗免疫接种,防止流脑疫情局部暴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7-2009年宿迁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C群抗体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结果2008年健康人群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3.50%,2007年、2009年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均大于75%;2007-2009年健康人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均低于75%,小于3岁的低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均较低。结论宿迁市存在C群流感暴发或散发的可能,尤其是低年龄组儿童。因此应该加大流脑的防控力度,做好低年龄组儿童A+C流脑疫苗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减少流脑的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新疆莎车县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脑流行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研究该次流脑疫情分布特点和流行原因。结果该次暴发疫情的发病率为3.36/10万,死亡率为0.28/10万,病死率为8.33%。结论该次疫情是由于长年未接种流脑疫苗而引起的一起以县城为中心的A群流脑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山市2004~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辖区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调查,并采集脑脊液用乳胶凝集法进行特异性抗原的检测,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的培养;用Excel录入每例个案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市报告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散发病例,其中1例为输入性病例,余均为本地感染病例,散发于该市4个镇区,除1例为本市籍的患者外,余均为外来流动人员;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均为阳性,血清分型以A群为主,同时发现A B群、B群和C群。结论应加强冬春季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知识的教育,加强菌群监测及疫情预测预报,切实做好流脑多糖体菌苗的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定期在外来人员和易感者中开展流脑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