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和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探讨合并肝硬化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手术感染因素防治措施。方法:随机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预定的原则在围手术期全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发生感染时抗生素可升级使用或根据药敏结果使用;对照组则只在术后发生感染时对症使用抗生素;由此比较两组病例的术后感染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的术后感染率13.6%,显著低于对照组29.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有明显不同。结论:合并肝硬化的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肝硬化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部位是腹腔,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减低和肠道内G^-杆菌的腹腔移位;术前加强保肝治疗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2.
李华喜  林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93-339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144例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2.2%,明显高于平均医院感染率;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肝功能状态、伴并发症合并症、机体抵抗力、侵入性操作等相关,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感染率;感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对预后有明显影响。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危险因素等,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 10 2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A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环丙沙星或哌拉西林 )至出血停止后 3d;B组除常规治疗外 ,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统计两组在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A组医院感染率为 2 0 .4 % ,B组医院感染率为 5 8.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医院感染者再出血率为 6 1.5 % ,高于无感染者的 17.5 % (P<0 .0 0 1) ,表明医院感染与再出血率有关 ;A组死亡率为2 0 .4 % ,低于 B组的 4 7.9% (P<0 .0 0 1)。结论 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组(预防组)和对照组两组.预防组患者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头孢曲松或氟喹诺酮类);对照组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统计两组在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预防组医院感染率18.0%,对照组为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者再出血率为53.6%,高于无感染者的13.2%(P<0.01),表明医院感染与再出血率有关.预防组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22.0%,对照组发生率50.0%(P<0.01).预防组死亡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37.0%(P<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因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哌拉西林或环丙沙星),对照组患者尽给予常规治疗不使用抗生素,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内感染率、再次出血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内感染率为11.67%,患者再次出血率为11.67%,平均住院时间为(15.6±3.6)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为6.67%,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可以明显降低医院内感染率、再次出血率,并且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向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的测定,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儿童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影响。通过维生素K1预防性治疗,改善抗生素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状态。【方法】选择2005年10~12月间38例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住院患儿,分为A组24例(抗生素治疗组)及B组14例(抗生素治疗+维生素K1干预)。ELISA法测定血浆中PIVKA-Ⅱ。PIVKA-Ⅱ≥2μg/L为阳性(正常参考值〈2μg/L)。【结果】A组治疗前8例PIVKA-Ⅱ≥2μg/L,阳性率为33.33%,抗生素治疗后20例PIVKA-Ⅱ阳性,阳性率为83.33%(χ^2=12.343,P=0.001)。B组治疗前PIVKA-Ⅱ〉2μg/L者8例,阳性率为57.14%,使用维生素K1后全部转阴。【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引起小儿维生素K缺乏。抗生素治疗期间给予维生素K110 mg预防性治疗可改善维生素K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胶囊在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时的药物疗效以及其药物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间患有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对照组中的患者给予保肝支持对症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的药物治疗。在于一定时间段的治疗过后,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的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以及乙肝病毒DNA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结论阿德福韦酯胶囊在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的治疗的过程中,有改善肝脏功能等积极意义,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8.
氧氟沙星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预防性氧氟沙星治疗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者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1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者纳入研究,A组50例预防性使用氧氟沙星200mg静滴,每日两次,共7d,B组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医院感染率。结果:A组医院感染率(20%)显著低于B组(58%),P=0.0001;自发性腹膜炎、下呼吸道感染例次率,A组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氧氟沙星可有效地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治疗1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情况和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和HBV-DNA转阴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在常规抗生素及一般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经临床确诊的50例老年脑卒中后遗症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生素及一般对症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肠内营养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控制感染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项营养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肯定,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方面的疗效。方法分组前将已并发细菌感染需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患儿除外,随机选取本院80例来使用抗生素普通型手足口病分成治疗机对照2组,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及维生素c等,对照组予利巴韦林及维生素c等。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疗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脑室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7例化脓性脑室炎患者行双侧脑室置管后,给予脑室持续抗生素溶液灌洗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 7例患者治愈5例,随访1~2年无复发.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 化脓性脑室炎患者采用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洗侧脑室疗法配合全身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室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7例化脓性脑室炎患者行双侧脑室置管后,给予脑室持续抗生素溶液灌洗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7例患者治愈5例,随访1~2年无复发。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化脓性腩室炎患者采用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洗侧脑室疗法配合全身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性脑炎医院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对53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未合并感染的519例患者中282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A组),237例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B组),A组医院感染率11.3%,明显低于B组18.9%的医院感染率(P<0.05);A组中发生医院感染者抗生素使用时间(14.1±8.3d)明显长于无感染者(10.4±5.6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真菌感染率(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减少医院感染有一定作用;抗生素使用应早期、短程,限于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4例HBeAg阴性或阳性/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一般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72例患者加用国产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48周。结果在治疗48周结束时,治疗组患者血清生化学指标改善、HBVDNA水平明显下降,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仅有13例病情改善,基本无病毒学改善。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院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所提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n=122)和对照组(n=12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肝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采取常规的保肝对症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相关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死率为12.30%,肝性脑病发病率为20.49%;对照组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死率为22.13%,肝性脑病发病率为36.89%.病死率与肝性脑病发病率组间比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干预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院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所提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预防肝性脑病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我们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及无肝病史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两组病人HP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组4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男34例,女14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1.4±12.8岁,均经临床表现、肝功检查、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B超检出扩张的门静脉而确诊。对照组为无肝病史的功能性消化不良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8.5±12.1岁。以上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前一个月内无口服抗生素、铋剂及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两组年龄…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与肝脏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肝脏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998-2005年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糖尿病引起肝损害18例,肝硬化引起糖尿病10例,糖尿病、病毒性肝炎同时发病2例,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及保肝对症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糖尿病和肝脏之间有3种关系:一是糖尿病引起肝损害,二是肝脏引起糖代谢紊乱及肝源性糖尿病,三是糖尿病和肝病同时存在。治疗首选胰岛素降糖,同时保肝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867例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5统计软件,对医院感染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86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3例,感染率为29.18%;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和呼吸道,分别占28.85%和29.25%;共检出病原菌103株,阳性率为40.71%,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84%,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普遍较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HBVDNA病毒载量、出血多少、三腔两囊管的使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Child-pugh评分、腹水、血清白蛋白等因素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积极抗病毒治疗,加强保肝、利尿、支持治疗,采取套扎止血等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口服汤剂中药,静滴丹参注射液。同时应用利尿荆及一般护肝对症支持治疗;西医组采用西药护肝、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4例中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单纯西医组治疗17例,治愈5例,有效5例,无效7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