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床旁胸片的摄片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伯男 《医疗装备》2010,23(8):94-94
由于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加之医疗纠纷不断增加,使得新生儿摄片成为必备的检查项目之一。然而为新生儿进行胸部床旁摄片又是一个难点,因为据临床实践我们发现由于新生儿不能完全配合投照,所以造成重复照射,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放射损害,介于上述一些情况,就要求我们放射科技术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投照技术,同时为了体现X线摄影技术对新生儿床旁胸片的明显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新生儿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和诊断依据,我谈谈自己的摄片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比床旁DR与CR所摄四肢骨折片的质量,探讨床旁DR摄片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方法 用床旁DR拍照四肢片300张,与随机选取的以前床旁CR拍照的四肢片300张进行对比。结果 床旁DR不仅可以减少重新拍摄的几率,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而且可以提供更准确且可靠的图像信息。结论 床旁DR与CR相比,在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在危重急诊患者的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R(计算机X线摄影)在急诊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照片评价标准分析收集整理我科C1L使用近2年来我科急诊床旁摄片病例371例。结果CR照片图像清晰、对比度良好,本组324例患者的CR系统摄影片中甲级片为329张(89%),乙级片为42张(11%),废片为0张(0%)。结论CR急诊床旁摄片成功率高、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后处理功能强大、病变显示清晰、诊断;隹确漏误诊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R在新生儿胸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新生儿胸部床边摄片100例。使用移动式GEVMX+床边X光机,将新生儿置入活动铅房进行摄片。结果100例新生儿胸部床旁片图像清晰,位置合适,无人工伪影,满足诊断的需求。结论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片中具有很大的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R在新生儿胸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新生儿胸部床边摄片100例。使用移动式GEVMX+床边x光机,将新生儿置入活动铅房进行摄片。结果100例新生儿胸部床旁片图像清晰,位置合适,无人工伪影,满足诊断的需求。结论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片中具有很大的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CR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在床旁摄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简述了CR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探讨了CR在床旁摄片的应用。方法 用小型移动摄片机按常规摄片条件共摄CR片700张,并对甲级片、乙级片和废片作了统计。结果 优片率明显提高。结论 CR床旁摄片有明显优势,有着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X线诊断工作中,投照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为了提高摄片水平,笔者对127例儿童胸部X线投照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大容量床旁X线摄影机与小容量床旁X线摄影机在临床应用中成像质量问题,指出了为保证图像质量而选择高容量X线机的必要性,探讨了提高小容量床旁机摄片质量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提高急诊外伤病人骨折诊断准确率的措施。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我院150例疑似骨折病人在采取常规摄片骨折检查外,增加详细询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多角度多体位投照以及透视下点片等相关诊断措施。结果在150例疑似骨折患者中共查出骨折65例,检出率为43.33%;其中27例为常规摄片确诊,24例为加拍切线位或斜位确诊,10例为追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后摄片确诊,4例为复查后确诊。常规摄片的骨折检出率为18.00%(27/150);附加相关诊断措施后骨折检出率为25.33%(38/150),两者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外伤病人给予全面的、详细的、必要的以及动态的检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病人的骨折诊断准确率,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靳龙坡 《医疗装备》2010,23(7):14-15
随着计算机X线摄影(CR)的广泛应用,系统以其信息量多、宽容度大、曝光量较小、辐射量低、强大的后处理技术等优点逐步取代传统的增感屏-胶片组合X线照相系统,提高了影像质量,并逐步应用于床旁摄片中。但仍因为存在操作空间较小、电源电压不稳定、患者病情较重、体位摆放困难、患者不易制动、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诸多不利因素,使其摄片质量不佳。本文对CR影像的质量分析与控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新生儿床旁照相规范化原则,制定投照技术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新生儿床旁DR病例145例,其中按照规范化方案检查的有63例,进行摄影条件及图像分析。结果:按照规范化方案投照后,所获得的甲片率明显高于常规床旁片。结论:规范化移动DR的摄影条件,控制了新生儿科X射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改善图像质量,并提高了临床医师的诊断信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回顾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160例,以自愿为原则将其纳入此次研究,对患者先进行X射线检查,后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摄片质量以及摄片满意率。结果:多层螺旋CT总诊断符合率为98.13%显著高于DR诊断符合率78.13%,同时在肋骨骨折、皮下气肿、气胸、锁骨骨折、胸腔积液诊断中符合率也高于DR诊断,P<0.05。多层螺旋CT摄片中Ⅰ级、Ⅱ级片率显著高于DR诊断,Ⅲ级片率显著低于DR诊断,P<0.05。多层螺旋CT摄片满意率为97.50%,高于DR诊断满意率92.50%,P<0.05。结论:急性胸腹部创伤使用多层螺旋CT作为诊断方法检验符合率高,与常规X射线检查对比摄片质量更高,患者对于摄片的满意率显著提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优良的X线胸片是诊断尘肺的主要依据,欲使拍出的胸片达到优良标准的确不易,故如何提高尘肺摄片质量是保证尘肺诊断正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在提高尘肺摄片质量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使尘肺摄片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满足了尘肺诊断的需要。现将我们在尘肺摄片质量控制方面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建立质量控制组织和规章制度1.1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 选择有多年摄片经验的高年资技师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监控和评定胸片质量。1.2 坚持每天集体阅片制度 对每日所摄胸片逐一进行评阅、  相似文献   

14.
CR和DR是常规X线图像数字化的两种有效途径。本文分析比较了CR与DR各自在床旁摄片的优势,并加以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5.
乳突Sch(u|¨)ller氏位,Mayer氏位像,在投照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没有专用摄片架时,摆位置就更不方便。往往由于患者欠合作或摆体位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摄片失败。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专照乳突位的摄片架,经多年临床实践,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摄影片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因乳腺肿块、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12例,对投照体位进行分类,总结乳腺摄影技术的要点和质量控制.结果:212例乳腺X线摄影检查,双侧对照,常规内外斜位及轴位基本满足诊断要求.结论:乳腺钼靶片的成像质量是临床正确诊断的先决条件,充分的检查前准备,合适的检查体位及摄影参数的合理选择是取得高质量乳腺钼靶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般常规位投照需在摄正位片后,把投照部位转成侧位再摄侧位片。而实施伤、患部位的正侧位转动时,会增加伤、患者的痛苦,且不易很好地配合,常造成摆位不准确,影响照片质量。为此,我们研制了“L”形不动体位多用投照盒,可应用于伤、患后肢体损伤或功能活动障碍、矫形后引克氏针牵引突出肢体  相似文献   

18.
X线诊断的检查方法很多,但不可盲目地应用。一般的原则是能透视的就不摄片,能应用较简单的检查方法如透视、摄片,就不用复杂的检查方法如体层、造影等。在选择透视与摄片时,应首先考虑被检部位是适宜透视还是摄片。当透视不能达到目的时则必须摄片,如脊柱、骨盆等;反之如要了解器官的功能情况则需透视,如观察心脏大血管的搏动,膈肌的运动等。凡需要了解器官的功能和形态两种表现才能做出正确诊断时,则透视与摄片联合使用,如胃肠道的检查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DR摄片和高千伏摄片在职业性尘肺病诊断中的优缺点,为相关机构采用何种摄片方式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0名申请尘肺病诊断的劳动者,分别进行高千伏摄片和DR摄片,对比两种摄片方式的诊断结论,胸片质量以及小阴影的显示效果。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R摄片与高千伏摄片在尘肺病诊断结论上一致率较高(85.71%),且采用DR摄片技术胸片质量优于传统高千伏摄片(χ~2=10.161,P=0.001)。DR摄片对小阴影的显示更加清晰。结论严格按照诊断标准中数字化摄影要求所拍摄的DR胸片与高千伏胸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能够广泛的应用到职业性尘肺病的体检筛查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床旁DR腹平片的表现,提高认识,以便更好诊断该疾病,帮助临床判断病情进展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经床旁DR及临床确诊病例13例,对相应DR腹平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摄片考虑本病12例,经临床观察,间隔6-24h复查,考虑本病1例。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2-21d,平均8d,10例早产儿。腹部X线片早期表现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征象,肠管排列紊乱,肠管扩张4例;典型表现为局限性壁内积气为5例;晚期表现为胃肠壁内广泛积气1例;3例合并少量气腹。所有病例未见门静脉积气。结论:床旁DR腹平片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以及判断病情的进展、转归中有重要价值。但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不明显、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若临床怀疑NEC,X线检查一定要全面细致,以早期诊断、正确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