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分析2004~2008年宾阳县各镇乡医疗卫生单位监测报告,并经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调查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资料.结果 2004~2008年宾阳县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143起,发病5278例,死亡3例,罹患率6.20%,病死率0.06%.以传染病相关信息为主(占70.03%),其次为食物中毒(占20.98%);事件主要集中在3~5月、11~12月(占65.73%);人口密集、免疫规划薄弱的镇乡是事件的高发地区(占64.34%);学校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69.23%),其次为农村家庭(占23.78%).结论 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学校、农村是防控重点和难点,及时、正确、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减少事件的影响及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2~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7年共发生4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2267人发病,10例死亡。20起为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为食物中毒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集中发生在每年的3~6月份,且大多发生在学校,占47.73%。结论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农民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10年广东省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全省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30起,其中未分级事件205起,一般事件20起,较大事件5起,无重大事件发生,发病人数为8219例,死亡22例。其中发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为全国首起本地暴发疫情,发生的水污染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为全国首次从饮用水中检测出诺如病毒。珠江三角洲地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73.04%(168/23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间呈双高峰分布,4—5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分别占报告总起数的26.96%(62起)和18.26%(42起);传染病疫情占总起数的86.96%(200/230);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生的事件数占总起数的63.91%(147/230),学生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3.21%(5195/8219)。结论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学校,提示要重视这些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情况和流行特征,为迎接广州亚运会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予系统收集广州市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59起,各年报告起数分别为112、91、56起。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事件197起,占76.1%,以水痘(91起)、流行性感冒(32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1起)为主;事件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报告142起,占54.8%;全年均有事件报告,其中3-6月是高发季节,共报告137起,占52.9%;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共报告186起,占71.8%,其中又以小学为主(131起)。结论2006-2008年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总体呈下降趋势,防控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传染病暴发疫情频发、学校事件突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置,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结果]2006年威海市共报告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103起,确认分级的突发事件10起。其中,较大突发事件2起,一般突发事件8起,其余93起为未分级突发事件。共波及22916人,病例448例,死亡4例。传染病事件13起,食物中毒事件3起,环境因素事件87起。环翠区报告最多,45起,占43.69%。报告发生突发事件农村82起,占79.61%。12月发生88起,占85.44%。448例病例中,男性174例,女性274例;年龄以2~29岁年龄组居多,占80.58%;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51.79%。[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数发生农村、学校及流动人口聚集区,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农村,应切实落实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简称甲流和季流)突发事件及关联的传染病个案在应急和常态下监测质量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整理2009年广东省流感突发事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筛选出上述事件关联的传染病个案,对其监测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全省共报告流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505起,其中甲流400起,报告发病3 196例;季流105起,报告发病4 414例。县级卫生部门获取甲流和季流事件相关信息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和2 d,进行初次报告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5和9.79 h,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流和季流个案关联总缺失率分别为34.79%(1 112/3 196)和38.15%(1 684/4 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描述的发病数与事件报告发病数不符率分别为3.86%(15/389)和11.11%(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结案不及时率分别为63.00%(252/400)和38.10%(4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个案填报错误率分别为4.46%(93/2 084)和17.03%(465/2 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管在应急状态下甲流突发事件的某些监测质量比常态下的季流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建立长效的培训、质控、评价和通报等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卫生部门的培训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简称甲流和季流)突发事件及关联的传染病个案在应急和常态下监测质量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整理2009年广东省流感突发事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筛选出上述事件关联的传染病个案,对其监测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全省共报告流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505起,其中甲流400起,报告发病3 196例;季流105起,报告发病4 414例。县级卫生部门获取甲流和季流事件相关信息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和2 d,进行初次报告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5和9.79 h,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流和季流个案关联总缺失率分别为34.79%(1 112/3 196)和38.15%(1 684/4 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描述的发病数与事件报告发病数不符率分别为3.86%(15/389)和11.11%(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结案不及时率分别为63.00%(252/400)和38.1...  相似文献   

8.
2006年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2006年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其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接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北京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其中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分别占总数的76.7%和16.4%,5—7月份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季节,学校是突发事件的易发场所,发生数量占总数的60.3%。结论为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应急处理队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郴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2006-2010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市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发病2 204例,死亡32人;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49.28%),其次是食物中毒(占28.99%);罹患率最高的是职业中毒(78.08%),其次是食物中毒(17.87%);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占46.38%);发生在乡村、县、市事件的比重分别为66.67%、21.74%和11.59%,平均罹患率乡村级(7.74%)与县级(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49,P〈0.01),平均罹患率县级(3.24%)与市级(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8,P〈0.01)。结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大学校卫生管理力度是有效控制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生趋势,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哈尔滨市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表明,哈尔滨市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报告事件数以环境因素事件为主,其次为传染病事件、食物中毒。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单位,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感人群。结论应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共同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掌握福建省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态势.方法 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 结果 2004-2007年福建省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304起.其中Ⅱ级事件7起(2.30%),Ⅲ级事件57起(18.75%),Ⅳ级事件240起(78.95%),未见I级事件.波及人群罹患率25.82560,死亡率0.08%,病死率0.32%.事件起数年平均递减2.8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发生169起(55.60%),村落71起(23.36%);传染病类事件233起(76.64%),其中人禽流感、霍乱、登革热是构成Ⅱ级和Ⅲ级事件的主要原因;食物中毒类57起(18.75%).4年中3-4月与9月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两个时间高峰,事件起数占43.1%. 结论 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总体下降,仍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类为主,学校和村落为高发场所,人禽流感、霍乱、登革热疫情得到政府与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安徽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安徽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8起,发病人数为11 321例,死亡4例;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87.1%),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发病主要集中在乡村学校或中小学校;高峰出现在3-6月和9-12月。结论安徽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高发趋势,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应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湖南省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态势及变化,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控制规划、确定控制重点及预测流行趋势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2005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2005年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发生在学校的以传染病暴发为主要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幅度增加,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结论遏制以传染病暴发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频发的趋势是今后一定时期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提示要继续优化系统功能,准确掌握动态,提高报告和反应及时性,是及时有效控制的关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日照市东港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重点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日照市东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东港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2起,发病总数442例,波及人数12 521人,死亡1例,传染病相关事件占事件总数的95.45%,发病424例,占突发事件病例总数的95.93%,死亡1例,占死亡总数的100.00%,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90.91%。结论东港区突发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人口较为聚集的学校及托幼机构,波及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影响因素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福建省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重复测量模型,对福建省2004-2013年报告的282起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4-2013年报告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282起,其中IV级事件264起,主要病因为水痘(69起)、霍乱(59起)、流行性腮腺炎(52起)、流行性感冒(39起)和风疹(21起);各地区报告事件起数和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7,P=0.3942,F=0.98,P=0.4585);在时间分布上呈现2个高峰特点,主峰出现在4-5月份(77起),亚峰出现在11-12月份(55起);事件的好发场所为学校(183起),其中以小学(116起)、中学(38起)最高发。结论 福建省各地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严重性基本一致,以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天津口岸国际邮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对策,进一步提高国际邮轮传染病暴发后的应急处置能力。方法通过天津口岸典型案例引述,分析了国际邮轮自身特点,邮轮传染病的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邮轮疫情暴发后的应急处置程序。结果初步建立天津口岸国际邮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体系。结论加强口岸的核心能力建设是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目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甘肃省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与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甘肃省共报告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07起,传染病事件占学校事件总数的98.4%;报告事件数居前3位的疾病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发生在幼托机构和小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学校事件总数的78.9%,主要报告地区为兰州市;4-6月和10-12月是事件高发季节,分别占全年事件报告总数的49.9%和38.3%。结论甘肃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明显季节性,发生在幼托机构和小学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落脚点始终在于人才培养,要把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根本问题,对标世界一流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注重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注重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融合,全链条培养公共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建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09年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11起。其中Ⅲ级事件12起(5.69%),Ⅳ级事件199起(94.31%),未见Ⅰ、Ⅱ级事件。波及人口219784人,发病11583例,无死亡病例,罹患率52.70‰。事件起数年平均递减19.73%。以传染病类为主,占92.42%;3~5月、11月两个发生高峰,占62.56%;小学和中学发生起数占90.52%;各地区事件分布不平衡,农村报告事件起数是城市的1.81倍。结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稳中有降,教育部门对学校突发事件的认识不足,早期甄别的能力不够,报告途径不规范,特别是向卫生部门报告常常滞后,影响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  相似文献   

20.
在全民健康上升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背景下,加快公共卫生人才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战略研究”,从公共卫生3个阶段教育基础上,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问题,要构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全方位提高公共卫生人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