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不同时段施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对产程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3例无妊娠合并症、骨盆内测量无异常、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分成观察组3组:A组,临产后宫口开大〈1cm;B组,宫口≥1cm且≤2cm者;C组,宫口〉2cm且〈4cm。D组(对照组),同期分娩,条件与观察组相当,未行分娩镇痛者100例。分别记录产程时限,自然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监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B组、C组剖官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其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总产程短于其它3组;A组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其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临产后,宫口开大≥1cm进行分娩镇痛,对分娩过程及分娩结局均无不良影响,既能有效地缩短产程,又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宁宁 《医疗装备》2023,(2):77-79
目的 探讨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2名足月待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名。两组均行自然分娩,对照组不给予麻醉镇痛,试验组给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快速有效地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其产程时间,且对新生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潜伏期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初产单胎头位且无产科并发症的产妇120例,并分为潜伏期(宫口〈3 cm)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组(Q组)40例、活跃期(宫口〉3 cm)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组(H组)40例及非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组(C组)40例。分别观察其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产程、出血量、疼痛效果等)及新生儿结局(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三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H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均多于C组(P〈0.05),其余产程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H组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H组新生儿出生1、5 min Apgar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使产妇能够尽早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又不会对新生儿带来负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于玉玲  李玮 《现代保健》2010,(25):63-64
目的 探讨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经阴道分娩条件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在潜伏期行硬膜外镇痛 Ⅱ组在活跃期行硬膜外镇痛 Ⅲ组:无任何镇痛措施.结果 Ⅰ组、Ⅱ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缩宫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及中转剖宫产率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程与Apgar评分,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伏期给予分娩镇痛,能全产程消除产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镇痛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80例未选择镇痛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率等母婴情况。结果两组在总产程、出血量、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潴留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缩宫素的使用上,镇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对母婴安全无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管法与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儿头位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产妇病例号的先后顺序将该院收治的440例行经阴道试产的胎儿头位异常初产妇分为单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组(A组)和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组(B组),每组各220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B组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14、6.003,均P〈0.05);两组产妇宫口开大程度、第三产程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92、0.112,均P〉0.05)。B组胎位转复分娩率、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均明显低于A组,第二产程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21、5.558、10.394、15.337、13.007,均P〈0.05)。B组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和产程停滞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91、6.667,均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娩出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92、0.290、0.331,均P〉0.05)。结论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胎头位置异常初产妇的分娩结局优于单管法,值得在产科分娩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潜伏期镇痛组186例、活跃期镇痛组220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三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镇痛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镇痛组比对照组的活跃期缩短,剖宫产率降低(P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潜伏期镇痛组的潜伏期有延长的趋势,催产素的使用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阴道助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潜伏期分娩镇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李耿章 《药物与人》2014,(12):64-64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产程及胎儿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6例初产妇,按照产妇的意愿,将其分为2组,即:实施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组(简称观察组)-72例,以及未使用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组(简称对照组)-54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疼痛评分、顺产以及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r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第二产程增加明显,疼痛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64,2.38;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 =6.84;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技术,可有效提高产妇的顺产率,虽可延长第二产程,但对于产妇、新生儿的健康无影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阴道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11月使用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镇痛分娩的产妇151例。选择其中初产妇137例作为镇痛组。随机选择同期、同条件、未采取镇痛措施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程、产后出血、催产素使用情况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有效率100%,两组第二产程均在正常范围内,但镇痛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镇痛组更多使用催产素(P〈0.05)。两组阴道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产后尿潴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镇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肖海瑜 《现代保健》2009,(18):76-77
目的比较产科不同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按产妇意愿选择经阴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分娩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产妇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对分娩的影响,并进行分娩方式、产程、产后产妇舒适度、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产钳助产及剖宫产率低,观察组产妇产后舒适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可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480例产妇为镇痛组,以同期未实行分娩镇痛的48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加了缩宫素使用,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满足整个产程的需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有效方法及其效果,消除产妇紧张情绪,降低剖宫产率。方法以足月头位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分为镇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产程中镇痛组采用药物镇痛,对照组按产科一般常规处理。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满意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及助产器械使用情况,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镇痛组疼痛感、羊水粪染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使用催产素调整宫缩者,镇痛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要求实施剖宫产者、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和对照组产妇均无使用助产器械者。结论分娩镇痛可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对降低因惧怕分娩阵痛而要求剖宫产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单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试验组予双管法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镇痛10 min、镇痛30 min、宫口开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两组镇痛10 min、镇痛30 min、宫口开全时VAS评分均小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镇痛10 min、镇痛30 min、宫口开全时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双管法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镇痛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未行任何镇痛处理。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产程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镇痛组活跃期、第二产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缩短不明显(P>0.05)。两组均无运动神经阻滞。两组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镇痛组宫口开全时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较好,且对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单次腰麻在宫1:7开大4-5cm产妇中的镇痛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宫口开大4~5cm、要求分娩镇痛的孕足月、单胎初产妇2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无自然分娩及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的产妇123例作为镇痛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3例作为对照组。镇痛组给予布比卡因2.5mg与芬太尼10μg混合液2ml单次腰麻;对照组不做任何镇痛干预。记录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和镇痛后的VAS评分,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心率的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镇痛组镇痛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51;剖宫产率降低(P〈0.05);两组产妇血压波动、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有1例发生瘙痒,镇痛结束即消失。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单次腰麻应用于宫口开大4-5cm的产妇可达到分娩镇痛的效果。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2年于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镇痛,比较两组分娩时疼痛程度,新生儿脐静脉和产妇桡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分娩后2h和24h的失血量,随访12个月对婴儿进行智力和运动能力评估,采用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生产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H值以及胎儿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分娩后2h、24h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对婴儿进行智力和运动评估,采用MDI和PDI评分,两组婴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能够减轻产妇的痛苦、安全有效,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氧合状态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谢娅  张颖  彭铮 《现代保健》2014,(11):131-13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联合介入手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一2013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或者胎盘植入的患者40例,2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剖宫产终止妊娠方法,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行产科联合介入科新开展的于DSA手术室进行的腹主动脉球囊放置+刮宫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DSA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别。结果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术中及产后失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放置球囊联合术后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产时产后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持续性指导孕(产)妇进行盆底肌锻炼对围生期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孕妇随机分为持续指导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由一位专职健康教育的护士任教盆底肌锻炼课程,课后对持续指导组采用电话随访,了解持续指导组妇女进行盆底肌锻炼的情况,对照组未进行盆底肌锻炼的专人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持续指导组孕期、产后整体的盆底肌锻炼频率优于对照组(Z=7.554,P〈0.001;Z=8.090,P〈0.001)。持续指导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t=2.101,P=0.040),而第一、第三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1,P=0.081;t=1.142,P=0.263)。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3.446,P=0.076)。两组妇女的孕期母体增重、新生儿体重、会阴撕裂患病率、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指导使孕产妇拥有良好的盆底肌锻炼行为,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但对分娩方式、会阴侧切、会阴撕裂的患病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