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校女大学生对口服避孕药(OCS)的认知、态度,为提高女大学生对OCS的认知水平,减少误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桂林市3所高校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80.58%的女大学生仅对OCS了解一点,完全不了解的占17.50%。OCS中紧急OCS的知晓率最高(62.67%)。对紧急OCS作用时间的知晓率为60.38%。73.46%的女大学生知晓OCS的不良反应为月经不调。女大学生对OCS不良反应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60.01%的认为OCS可导致不孕。仅1.66%的认为OCS安全有效,34.41%的认为OCS有不良反应而不去使用,72.93%的认为OCS弊大于利,81.25%的认为不可以经常服用OCS。医学生对OCS的认知和态度好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P0.05)。88.21%的女大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OCS相关知识。女大学生了解OCS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网络等。结论女大学生对OCS的认知情况不甚理想,对OCS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对OCS的态度存在较明显的误区,高校的健康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应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及教育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杨斌 《中国校医》2005,19(2):133-135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行为的形成情况及对危害健康行为所持态度,为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6 4名高校教职工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36 4名高校教职工对健康概念和标志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缺乏了解。结论对高校教职工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矫正不良卫生行为和态度,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薇 《中国校医》2014,28(4):252-253
目的对高校女教职工常规妇科体检,了解女教工的健康现状,为校医院今后开展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搜集整理某高校2011年参检的1 900名女教工及2012年参检的2 973名女教工(包括在职与退休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高校参加体检的女教职工中,各种妇科疾病检出率依次为:子宫肌瘤2011年为16%,2012年为17.79%;宫颈炎2011年为14.2%,2012年为17.79%;阴道炎、附件囊肿、盆腔积液、CA125增高、子宫腺肌症。结论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女教职工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定期体检,对异常情况跟踪随访,提高女教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及大学生对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情况,为引导高校师生合理正确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6年3-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某高校教职工及学生共4 980名进行抗生素不良反应认知调查。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的知晓率为98.2%;知识获得途径占首位的为医务人员,占32.89%。每个年龄段都有60%以上的人对抗生素的认知存在误区;有16.16%的人自己选择药物,有16.95%的人听他人建议选择药物;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有2.27%的人选择自行更换药物,0.38%的人选择继续用药。结论高校大学生及教职工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认知度较低,应该大力加强对高校社区内民众的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宣传及教育,严格医生对抗生素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运动与健康的知识、态度、行为特点,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高校714名教师运动与健康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80.0%以上的教师在运动与健康知识上,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在运动与健康的态度方面,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男性(64.7%)显著优于女性(51.3%)。男教师(22.3%)和女教师(10.4%)在过去一年每周锻炼超过3次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校教师运动与健康知识水平高,态度、行为较差。应采取有效干预,增加其运动行为,降低健康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市高中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健康教育及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约1,000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健康相关知识总体认知平均知晓率为60.3%;坚持吃早餐者为75.2%;每日饮水量不足600m L的为47.1%;坚持开展"每天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者为34.3%;从未吸过烟者为92.4%;睡眠在7h以上的为35.4%;认为有必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的为86.8%。健康知识得分和性别、地区有关(P0.05);健康行为得分和地区有关(P0.01);健康态度得分和性别、开设健康教育课有关(P0.01)。结论南京市高中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低,睡眠、饮水、体育锻炼不足。在农村地区学生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比较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理工类、医科类、综合类及财经类4所高校的873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体育锻炼阶段的人数分布整体呈倒U型,意向阶段(32.8%)和准备阶段(23.5%)的人数最多,意向前阶段(21.0%)和维持阶段(7.9%)的人数最少.4类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量表及行为认知、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3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49,8.31,6.78,5.75,P值均<0.01),且财经类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最差.4类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变化程序除互助联系外,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最差.结论 在实施行为干预时,结合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可有效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但须考虑性别、专业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高校教职工的代谢综合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宝鸡文理学院879名教职工的代谢综合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不同性别、年龄段和岗位在生活方式方面的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在生活细节、特殊爱好和体育锻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岗位在生活细节、特殊爱好、体育锻炼和主观感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男性教职工代谢综合征人数比例最高,为16.9%;60岁以上比例最高,占22.7%;工人比例最高,为18.6%;③代谢综合征与生活方式可建立的回归模型为:代谢综合征=1.593-0.039×生活细节-0.029×特殊爱好+0.023×体育锻炼。结论高校教职工不同性别、年龄段和岗位代谢综合征的人数比例不同,代谢综合征与生活细节、特殊爱好和体育锻炼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卢虎 《职业与健康》2014,(15):2138-2140
目的了解宝鸡文理学院教职工生活方式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校教职工健康、快乐的生活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医学检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宝鸡文理学院743名在岗教职工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经常吸烟(47.8%)和饮酒(33.4%)的男性教职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教职工(x2=13.707,P〈0.01),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教师(47.8%)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每周锻炼不足2次的其他岗位的教职工(x2=5.541,P〈0.05);结论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较差,应采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对教职工的身体健康进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0.
梁巧莹  王清  黄丽霞 《现代医院》2012,12(2):153-154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肥胖症患病情况及患者认知状况,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健康体检人员16 428人进行肥胖症患病情况统计,并对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对肥胖症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肥胖患病人数为1 025例,患病率为6.24%,男7.83%,女3.83%;男性和女性对肥胖症相关知识掌握无统计学差异(p>0.05),学历对知识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对肥胖症的认知和态度比男性好,接受教育程度对肥胖症的认知和态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肥胖患者性别和学历不同,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对肥胖症的认知和态度,降低肥胖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某高校女教职工妇科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提高职业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护女性健康.方法 对某高校611名女教职工的常规妇科检查、宫颈涂片、乳腺外科、妇科B超检查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1名参检人员中,有487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患,占参加体检人数的79.71%.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占患病人数的84.81%.结论 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患病率偏高,应定期体检,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常保荣  王萍  周子玉 《职业与健康》2013,(19):2523-2525
目的调查与分析陕北部分企业职工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为陕北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诸多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北恒源电厂等19家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次调查的276名陕北企业职工中,在调查之日的近几年内,偶尔生小病的占92.4%,经常生病的占6.1%,患过大病的占1.4%。5.7%的职工偏瘦,56.8%在正常范围内,31.8%偏胖,5.7%超重。睡眠状况很好、一般、不太好的分别占17.4%、46.3%和36.3%。90%多的职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文明病”。10%以上的职工年治病费用在1000元以上。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跑步以及球类运动是广受大众喜爱的。企业职工喜欢在相对好的环境中,选择相对安全,不受场地器材限制,且具有趣味性的项目,职工对体育锻炼的投资范围是在每年1500元以下。结论要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鼓励职工在下班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解决职工的看病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ity in exercise programs and athletic instructors in a corporate physical fitness program. Subjects were 717 Japanese chemical factory employees (male 524, female 193) in Japan who were surveyed using a questionnaire, with a resultant response rate of 84%. Many employees who participated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ies on a voluntary basis were motivated to exercise for reasons other than health, with a variety of motivating factors suggested. The total number of sports programs in which male and female employees participated voluntarily were 31 and 15, respectively. For employees not yet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activities but expressing interest in joining a company sponsored sports class, the total number of programs in which interest was shown was 40 for males and 22 for females. Professional athletic instructors from outside fitness clubs appeared to have far more appeal to employees than athletic instructors who were recruited from company employees and given a short athletic instructor course to become health care leaders at the same factory in addition to their regular job. In order to enhance participation in and adherence to a corporate fitness program,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number of exercise programs be increased and that outside professional athletic instructors be employed.  相似文献   

14.
高芳  张巍  钱玲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771-773
目的了解初中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初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大同市随机抽取一所普通中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GSHS问卷调查该校初中部所有学生。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646份。初中生运动不足率68.1%,女生高于男生;运动不足率随年级升高显著提高,而参加运动队比例随年级升高显著降低。过去一年内,26.7%的学生有过抑郁,16.1%的学生认真想过自杀,自杀意愿女生高于男生,初三学生高于低年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不足与性别、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有益有关,孤独感与是否参加运动队有关,自杀意愿与运动频率有关。结论初中生运动不足率和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好处是运动足量的保护因素,体育运动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学校应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加强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吴萍  王昭  王云鹏  李娜  李晓枫  陈俊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1970-1972,1983
目的了解大连市居民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与需求。方法抽取大连市市内4区及周边区市共计14个社区802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认为偶尔的性生活而不采取避孕措施的话不会怀孕的占13.1%,不知道的占27.4%;在避孕节育中,安全套使用率为71.5%,男性结扎手术采用率极低,仅为1.2%;在有过性行为的被调查者中,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占24.5%,使用过安全套的占80.4%;经常接受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的占52.5%,而87.3%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结论大连市居民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不高。大连市居民实际接受的生殖健康服务情况与对生殖健康服务的期望值还有差距。有关部门要做到多方协作,加大宣传力度;培训从业人员,发挥专业人士在生殖健康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变化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实施高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法对268名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2 a的追踪调查,并进行常模比较和自身比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入学时,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遍低于常模,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国内常模;二年级结束时,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SCL-90各因子均分普遍低于入学时;体质健康标准与SCL-90各因子得分间均呈不同程度负相关.结论适当的体育锻炼是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超  聂朋朋 《中国校医》2010,24(9):647-648
目的探究医学院校大学生不同体育锻炼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对935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体育锻炼参与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参与程度较低者,以混合类运动项目为主要锻炼手段者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以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项目为主要锻炼手段者。结论周锻炼次数3次以上且每次锻炼时间〉30min者,并且经常参与混合类项目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方敏  孙影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00-101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锻炼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和自编锻炼问卷对1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进行锻炼与不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锻炼持续1a及以上,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在锻炼方案上,每周2次或3-5次、每次30-90min、主观体力感觉强度量表在11-14等级的锻炼心理健康效应明显。结论 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维持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某高等学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及需求,为制定维护教职工健康利益的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预试验修订的问卷,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教师和行政人员共696人进行健康状况、健康需求、愿意参加的体能活动等问题的定量调查,所得资料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2.64%的人睡眠质量差,68.97%的人经常感到疲劳,56.03%的人不能做到每天有规律地放松。49.86%的人有一种或多种疾病的困扰,主要是咽炎、口腔科疾病。90.80%的人对自己健康评分大于60分。愿意参加登山/爬山、球类运动、慢跑、旅游、游泳等体能活动,期望学校定期组织体检、户外活动、旅游活动等,传播身体锻炼知识、健康饮食知识、疾病预防知识、健康生活知识等信息。结论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有待改善,他们喜欢的方式有定期体检、户外活动等,但未形成固定的行为方式,学校需要制定定期体检、组织户外集体活动等的政策和规划,支持教职工的行为改变,促进教职工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PurposeEvidence from small-scale studies suggests that transgender youth are less physically active than nontransgender youth, putting them at risk for worse health outcom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modal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education (PE), and sports teams in a multistate sample of high school youth and assessed whether bullying impacted this relationship.MethodsMultiple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data from the state and loc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 from 2017 to 2019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der modal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PE, and sports teams. The sample was stratified by sex and adjusted for demographics and in-school and online bullying victimization.ResultsTransgender participants who reported a male or female sex, respectively, reported lower odds of physical activity (adjusted odds ratio [aOR] 0.46, p < .001; aOR 0.46, p < .001, respectively) but similar odds of PE participation. Female transgender students were less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OR 0.55, p = .007);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was not seen in adjusted models. Adjusting for demographics, male transgender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OR 2.1, p = .002). Adjusting for bullying experienc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se results.DiscussionTransgender youth are less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y but participate similarly or more than cisgender peers in PE and sports. Factors other than bullying may limit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ransgender youth, and the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 may not capture experiences of trans-specific victimization. Increased inclusion and safety may help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and amplify its benefits for transgender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