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称MV)强化免疫活动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称AEFI)发生特征,探讨MV强化免疫活动的安全性及减少AEFI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湖北省2009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130例AEFI,发生率为16.62/100万剂次;男性多于女性,发生年龄组以8月龄~3岁为主,占38.46%,各年龄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97,P<0.01);接种后<2 d出现反应的占90%以上;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后发生AEFI的占发生总数的62.31%;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多见;所有病例预后良好.结论?MV强化免疫活动的AEFI发生率低,低年龄组儿童和各年龄组儿童在接种MV后<2 d是监测的重点.应加强监测,提高AEFI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海口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为改进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取AEFI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2011年全年的海口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病例特征,并统计分析AEFI报告发生率、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等。结果 2011年共报告AEFI 386例,报告发生率为3.89/万剂次,各区县间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7,P<0.05)。及时报告率98.45%,及时调查率98.78%,个案调查率及完整率100.00%,3日内调查表报告率76.69%。病例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其中≤1岁组占72.8%),男女性别比为1.47∶1.87。31%的AEFI个案发生在疫苗接种后1d内。一类疫苗报告发生率为4.65/万剂次,二类疫苗报告发生率为2.57/万剂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P<0.05)。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57.77%,异常反应占35.23%;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占80.88%。结论海口市AEFI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敏感性较高,但监测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扬州市2008-2014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评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方法 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4年报告中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358例,报告发生率4.35/10万。发生异常反应疫苗构成前3位的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分别占报告数的15.64%、13.13%和12.01%;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和不同疫苗间异常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7、38.12、691.07,均P<0.01);异常反应56.15%发生在<1岁儿童、64.53%发生在接种24 h内、78.21%发生在接种第1剂次。 结论 扬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8年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接种率水平,以及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情况,为评估麻疹疫情和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报告发病率排序,随机抽取9个县,每个县选择2个调查点,开展8月龄~6岁儿童的MV接种率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情况调查。结果对586名儿童调查结果显示,MV接种率为88.57%,其中流动儿童80.82%,低于本地儿童(9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1,P0.01)。对544名儿童的流动情况调查表明,近6个月居住地有≥1次变化者占20.96%,其中流动儿童为22.56%,高于本地儿童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P0.05)。结论流动儿童MV接种率较低,且流动性大,是麻疹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建立能常态化的查漏补种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麻疹疫苗接种后发热出疹性疾病发生情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接种麻疹疫苗(MV)后发生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的情况。方法:对靖江市2005年~2006年32例RFIs随访报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RFIs的发生多呈散发状态,且相互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以MV接种人次数进行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0.8/万;87.5%的病例发热>38.5℃,出疹时间在MV接种后7~12 d(平均为8 d),出疹顺序基本同麻疹病例,皮疹较为典型;全部病例均为8~10月龄首次接种MV者;风疹IgM阳性率为3.6%,麻疹IgM阳性率为39.3%,差异非常显著(χ2=8.59,P<0.01)。结论:接种MV可引起RFIs,其发生与疫苗首次接种有关。RFIs病例是否与接种MV有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从病毒基因型别上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6.
2009年深圳市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探讨MV强化免疫活动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2009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33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2.30/10万剂次;女性多于男性,7岁以上年龄组异常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年龄组(χ2=12.912,P〈0.01);接种后1 d内出现反应的占60.60%,2 d内出现的占84.84%;临床损害以过敏性反应为主;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低,各年龄组儿童在接种MV后2 d是异常反应监测的重点。应加强监测,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海安县2008-2009年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预防接种过程中使用的一、二类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率进行监测,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利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AEFI管理模块,收集一、二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进行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2009年共接种疫苗53.4万剂次,报告AEFI 184例,报告发生率34.44/10万。AEFI发生率位于前三位的是无细胞百白破、23价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该3种疫苗AEFI报告发生数占总报告数的51.09%。反应分类集中在一般反应,占86.96%。预防接种副反应以常规免疫接种儿童为主,主要集中在3~9月份,89.47%发生在接种24 h内,经对接种第一针次发生一般反应与异常等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χ2=2.323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调查表明,发生AEFI因素多种多样,要改进疫苗制备工艺,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掌握疫苗禁忌症,规范接种流程能减少AEF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细胞基质制备的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后常规免疫安全性。方法 EV71灭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数据来源于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为2017年接种EV71灭活疫苗后江苏省报告的监测数据;受种儿童人口学信息和接种剂次数来源于江苏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2017年江苏省共接种EV71灭活疫苗316 889剂,报告AEFI 208例,报告发生率为65.64/10万剂(95%CI:56.72/10万剂~74.56/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55.54/10万剂(95%CI:47.34/10万剂~63.74/10万剂),异常反应7.89/10万剂(95%CI:4.80/10万剂~10.98/10万剂);不同细胞基质的疫苗AEFI发生率(χ2=35.61,P0.01)和一般反应发生率(χ2=34.0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常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P=0.17),均未见严重异常反应,208例AEFI均未住院且均痊愈。EV71灭活疫苗(Vero细胞)首剂接种一般反应发生率高于第二剂(χ2=6.94,P0.01),不同季度接种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一般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6,P0.01)。结论不同细胞基质的EV71灭活疫苗在常规免疫接种中AEFI发生率均不高,有良好的安全性;一般反应以发热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斑丘疹等过敏性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宁波市两种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主动监测发生率。方法选择宁波市接种门诊2016-2018年6-59月龄儿童接种Vero细胞EV71疫苗(EV71-Vero)或人二倍体细胞EV71疫苗(EV71-HD),采用主动监测方式收集接种后30d内发生的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儿童EV71疫苗总AEFI发生率为19.42‰(197例),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别为18.63‰(189例)、0.79‰(8例)。EV71-Vero、EV71-HD AEFI发生率分别为22.39‰、14.17‰(χ~2=8.31,P=0.004),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21.77‰、13.08‰(χ~2=9.67,P=0.002),异常反应分别为0.62‰、1.09‰(Fisher确切概率法,P=0.471)。两种疫苗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2.97‰、7.63‰(χ~2=6.12,P=0.013)。所有AEFI痊愈或好转。结论两种EV71疫苗AEFI发生率均在预期范围内,未观察到严重AEFI。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宁波市两种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主动监测发生率。方法选择宁波市接种门诊2016-2018年6-59月龄儿童接种Vero细胞EV71疫苗(EV71-Vero)或人二倍体细胞EV71疫苗(EV71-HD),采用主动监测方式收集接种后30d内发生的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儿童EV71疫苗总AEFI发生率为19.42‰(197例),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别为18.63‰(189例)、0.79‰(8例)。EV71-Vero、EV71-HD AEFI发生率分别为22.39‰、14.17‰(χ~2=8.31,P=0.004),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21.77‰、13.08‰(χ~2=9.67,P=0.002),异常反应分别为0.62‰、1.09‰(Fisher确切概率法,P=0.471)。两种疫苗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2.97‰、7.63‰(χ~2=6.12,P=0.013)。所有AEFI痊愈或好转。结论两种EV71疫苗AEFI发生率均在预期范围内,未观察到严重AEFI。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市2009-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共收集呼和浩特市2009-2010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呼和浩特市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120例个案,其中≤1岁占40%,男女性别比为0.82:1,集中在9月份。AEFI以强化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主,占62.5%;一般反应占72.5%,异常反应占22.5%,偶合症占5%;临床损害以发热最为多见。120例均治愈或好转。全市9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2009年48h报告率为60%,48h调查率为93.33%;2010年48h报告率92.38%,48h内调查率为96.67%。结论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全市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较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Program,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国截止2009年3月25日报告的2007~2008年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7~2008年报告AEFI32120例,其中95.02%来自10个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32120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1:1,≤1岁儿童占77.53%,集中发生在4~10月。发生AEFI前三位的疫苗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第1~2剂次发生的占65.86%,接种≤1d发生的占75.05%。10个试点省NIP疫苗估算报告发生率在7.99/100万剂~322.77/100万剂。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79.93%,异常反应占14.65%,其他〈5%。临床损害前三位为过敏反应、无菌性脓肿、BCG接种异常反应。91.2%的病例治愈或好转,仅1.93%的人住院,2/3的人住院时间≤10d。结论总体上,全国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比2005~2006年有所提高,但仍需提高监测质量。AEFI主要发生的疫苗为NIP疫苗,尤其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AEFI集中在小年龄组、首剂接种以及接种早期。试点监测显示,NIP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大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以及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系统,收集全市2009—2013年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9—2013年报告AEFI病例218例,男女性别比为1.51∶1,≤1岁儿童占77.53。AEFI报告病例前3位的疫苗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第1~2剂次发生的占70.18%,接种≤1 d发生的占75.69%。NIP疫苗估算报告发生率0.32/100万剂。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79.82%,异常反应占15.6%,其他〈5%。99%以上的病例治愈或好转。结论总体上,大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需进一步完善,加强可操作性。AEFI主要发生的疫苗为NIP疫苗;AEFI集中在小年龄组、首剂接种以及接种早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7-2008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探讨MV强化免疫活动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四川省2007-2008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59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4.13/100万剂次;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组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0.53,P〉0.05):接种后〈2d出现反应的占3/4:临床损害以过敏性反应多见;绝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结论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低,各年龄组儿童在接种MV后〈2d是监测的重点。应加强监测,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价,为今后消除麻疹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抽取的1686名适龄儿童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28%,保护率73.13%,几何平均滴度(GMT)1:551.30;不同居住形式、不同接种剂次、不同年龄组、不同县儿童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抗体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流动儿童是免疫薄弱环节,在流动儿童中全面落实MV常规免疫对消除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都市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探讨MV强化免疫活动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措施。方法对成都市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10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57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28.9/100万剂次;男性多于女性,0岁组异常反应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大异常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接种后<2 d出现反应的占71.93%;临床损害以过敏性皮疹为主,绝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低,各年龄组儿童在接种MV后<2 d是监测的重点。应加强监测,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在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为评价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省4个县(市、区)选择3—5月龄的初免儿童3235人,18~2,4月龄加强免疫儿童3198名,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本次研究观察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进行接种后安全性观察。结果初免儿童3剂次基础免疫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8%、6.39%、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基础免疫平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1%,与加强免疫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4.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9,P〈0.01)。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在接种后30min内。全身不良反应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局部反应以注射处触痛为主。各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均以轻度和中度反应为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结论本次观察研究中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临床反应轻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孝感市2008-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疫苗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孝感市2008-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8-2012年报告AEFI个案804例,AEFI发生率10.71/10万,其中一般反应652例,占81.09%,异常反应134例,占16.67%,偶合反应10例,占1.24%,待定8例,占1.00%,无疫苗质量事故、差错事故及心因性反应报告。≤2岁年龄组435例,占报告数的54.10%,涉及疫苗31种。结论监测数据表明,全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AEFI主要发生在首剂接种早期小年龄组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章丘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近期高发原因,更好地控制疫情。[方法]对章丘市2007-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共报告麻疹141例,排除24例,实验室确诊117例,死亡1例。2007-2009年发病率分别为1.39/10万、7.93/10万、2.27/10万(P〈0.01),平均为3.87/10万。年均发病率,城区为10.04/10万,乡村为3.36/10万(P〈0.01);男性为4.53/10万,女性为3.21/10万(P〉0.05);〈1岁为162.97/10万,≥1岁为2.34/10万(P〈0.01)。117例中,2-6月发病的占64.96%,3-11月龄的占40.17%,散居儿童占54.70%,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占88.03%。[结论]2007-2009年章丘市麻疹疫情有所升高,城区为高发地区,婴儿和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开展情况,收集2009与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并对强化免疫接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龄儿童接种报告接种率98.66%,调查接种率99.21%,各年龄组儿童接种率均在97%以上;2009年与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45/10万和0.53/10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率下降了93.73%;发病人群麻疹IgM抗体阳性率2009年80.00%,2010年28.57%。结论2009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显著,应进一步研究麻疹免疫策略,以适应消除麻疹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