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县辖区内铸造企业生产环境职业卫生状况,为制定该行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县铸造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工人进行个体采样,并检测生产环境空气中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结果对84名作业人员进行个体采样,矽尘浓度范围0.5~19.9 mg/m3,平均浓度为(2.11±2.84)mg/m3;总体合格率26.2%,合格率最低的是型砂工(8.3%);不同铸造类型矽尘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49,P〉0.05);不同工种矽尘浓度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7,P〉0.05)。结论崇明县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依然严重;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防治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近年上海市宝山区矽尘作业场所中矽尘浓度,为制定矽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2017年间宝山区内涉及矽尘作业的所有29家企业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采用个体采样方法,对矽尘总尘和呼尘进行采样和检测分析。其中2013—2014年仅监测矽尘总尘情况,2015—2017年同时监测矽尘总尘和呼尘。
  结果  总尘采样227人次,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合格110人次,合格率为48.46%,CTWA中位数为1.10 mg/m3。五年间矽尘总尘CTWA合格率呈上升趋势(P < 0.01),总尘CTWA中位数也呈下降趋势,其中位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矽尘的呼尘进行个体采样80人次,CTWA合格62人次,合格率为77.50%,CTWA中位数为0.24 mg/m3。三年间矽尘呼尘CTWA合格率呈上升趋势(P < 0.05)。各工种矽尘总尘、呼尘CTWA浓度及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近年来宝山区工人矽尘接尘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容忽视。应继续进行技术革新,加强相关监测,降低作业场所中矽尘的浓度;做好职业健康宣教,加强个体防护,以预防矽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2014年上海市矽尘接尘工人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 方法 选择2014年上海市所有涉及矽尘作业的181家企业中从事矽尘作业1年以上的2 196名劳动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X线胸片等医学检查。运用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状态、职业史等信息。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其中169家企业的619名矽尘接尘工人进行矽尘总尘个体采样,计算矽尘总尘的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并进行评价。 结果 矽尘总尘的几何均数和几何标准差分别为1.4 mg/m3和3.3 mg/m3。矽尘总尘的总体超标率为66.4%。矽尘接尘工人X线胸片中可疑尘肺病或观察对象检出率为0.4%;FVC、FEV1和FEV1/FVC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1.3%、13.4%和0.1%。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总体检出率为19.6%,随接触矽尘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加(趋势χ2=9.2143,P<0.05)。不同行业、不同工种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以及造型、型砂、清理、熔化、铸造、抛(磨)光等工种的异常检出率较高。 结论 上海市目前作业场所矽尘危害基本保持在历史的低水平,但整体普遍超标,矽尘接尘工人肺功能损伤明显,尤其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建议加强对高危行业和工种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闫革彬  崔宝璋 《职业与健康》2007,23(23):2147-2148
目的对某玻璃制品厂职业卫生工作状况进行评价。方法对1999—2006年该厂配料车间空气检测资料及近3年该车间接尘(接触粉尘下同)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厂配料车间控制室粉尘浓度1999年为28.0mg/m3(15.5~49.8 mg/m3),以后逐年降低,2006年为1.4 mg/m3(1.1~1.9 mg/m3);体检结果:59例接尘者中,检出Ⅰ期尘肺1例,无尘肺(0 )5例,轻度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3例,轻、中度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各1例,轻度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1例,有自觉症状比率随接尘工龄延长而增加。结论矽尘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程度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接尘作业时间等因素有关,改善除尘措施,从源头上改善空气质量,合理地确定接尘工龄,是防止尘肺病发生的有效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天津市东丽区矽尘作业企业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及时掌握辖区内尘肺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辖区11家矽尘作业企业基本情况、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矽尘(总尘)个体采样粉尘浓度总体合格率为36.4%,矽尘(呼尘)个体采样粉尘总体合格率仅为9.1%,劳动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体征。提示,矽尘作业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作业现场粉尘浓度和对工人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某大型人造宝石厂矽肺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某大型人造宝石加工厂工人矽肺的发病特征。方法对某大型人造宝石加工厂接尘工人进行矽肺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厂作业场所52个矽尘浓度检测点中36个超过卫生标准,最高超标9倍,矽尘浓度平均为3.2mg/m3,游离SiO2含量为51.5%。该厂矽肺发病率为4.65%(79/1700),发病年龄21 ̄35岁,接尘工龄为3 ̄13年。作业场所无任何防尘措施,工人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结论大批工人暴露于无任何防护的接尘作业,必然会导致尘肺病人的群体性暴发,必须进行技改,防止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在新工艺、新技术及实施综合性防尘措施的条件下,大型汽车制造公司工人粉尘接触情况。方法连续6年对广西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浓度进行检测,采用个体采样和定点短时间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并测量空气中粉尘游离SiO2含量。结果铸造工艺造型和落砂岗位的粉尘游离SiO2含量最高,平均50%左右。大多数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是矽尘,浓度在1.58~7.25 mg/m3。其次是金属粉尘,浓度在3.41~6.80mg/m3。造型工、落砂工、熔炼工、感应炉工、气割工、工具磨工、司炉工和抛丸工接触的矽尘TWA浓度超标,其余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浓度合格。结论大型汽车制造行业粉尘性质主要是矽尘和金属粉尘,粉尘危害以矽尘为主,应将矽尘的控制列为职业卫生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火电厂粉尘危害现状和防治措施,对某大型火电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作业场所中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以及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接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合格率为89.3%(75/84),点合格率为66.3%(61/92)。输煤系统1个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超国家标准,4个点超限倍数超国家标准;该系统个体采样检测合格率为90.0%(27/30),定点采样检测合格率为61.0%(36/59)。燃烧系统3个岗位测定及22份定点煤尘和矽尘样本全部合格。除灰系统2个岗位TWA超过国家标准,2个点超限倍数超过国家标准,该系统个体采样检测合格率为83.3%(30/36),定点采样检测合格率为27.2%(3/11);除灰系统矽尘样本检测合格率为27.3%(3/11),细灰库粉尘粒径<2μm所占的比例为54.5%,对人体危害较大。2005年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及2006、2008年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均未有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发生。提示,该厂的粉尘危害主要存在于输送系统和除灰系统,应对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区域加强粉尘治理,做好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奉贤区2009-2011年5家蓄电池生产企业铅浓度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解电池行业生产环境的职业危害情况,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点多次(2次)短时间采样法估算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和个体采样实测(TWA)浓度.结果 铅烟平均浓度为0.036 mg/m3,最高浓度为0.260 mg/m3,合格率70.4%;铅尘平均浓度为0.058 mg/m3,最高浓度为0.270 mg/m3,合格率为67.0%.铅烟与铅尘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55,P>0.05);总的定点与个体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87,P>0.05).结论 对铅烟与铅尘作业工人的岗位不同和生产环境不同,应采取不同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减少铅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掌握上海市金山区矽尘作业场所中矽尘总尘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区安监局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和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全面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共核查确认矽尘作业企业30家,对所有确认的企业进行个体采样和监测。现场通过观察和询问调查影响矽尘浓度的因素,运用描述统计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作业环境中矽尘总尘浓度。结果 30家企业共采集105份样品,企业合格率为36.7%,采集样品点合格率为33.7%,总尘平均浓度为1.40 mg/m~3;不同影响因素监测结果显示半密闭、手工、间歇、固定、远距离、通风良好作业现场检测合格率较敞开、机械化、连续作业、流动作业、近距离、通风不良的高。结论上海市金山区矽尘暴露水平合格率较低,企业应在全密闭、间歇、固定、远距离、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作业,同时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2009年11月对该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检测及分析。[结果]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甲醇、尿素和噪声是该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粉尘浓度(1.2~9.6mg/m3)、一氧化碳浓度(4.1~52.6mg/m3)、二氧化硫浓度(3.9~12.7mg/m3)和氨浓度(2.3~39.2mg/m3)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二氧化碳浓度(775~1517mg/m3)、甲醇浓度(2.0~9.1mg/m3)、尿素浓度(1.6~7.4mg/m3)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噪声强度(〈85dB(A))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该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某些指标偏高,应着重改善作业环境,提高防护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擎芝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469-1470
目的了解栾城县某铬酸盐厂的职业卫生现状,有效控制由于铬酸盐危害而导致的铬鼻病的发生。方法对该厂铬酸盐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对接触铬及其化合物的工人(接触组)和其它岗位的人员(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后比较其铬鼻病的患病率。结果车间铬酸盐粉尘浓度为0.054mg/m3,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铬酸盐的最高容许浓度(0.05mg/m3);健康检查接触组和对照组铬鼻病患病率分别为45.6%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1)。结论某铬酸盐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铬酸盐粉尘,根据其对防尘除尘设施不到位现状,应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工人对铬鼻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了解开封市某化工厂女性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制定预防苯中毒和进一步改善苯作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开封市某化工厂女性苯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职业史调查,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异常率为16.1%,血小板异常率为1.2%,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10.1%;接害工龄越长,苯中毒的发生率越高(χ2=9.830,P〈0.05)。结论应加强接苯女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改善工作条件,调换工种,减少接害工龄,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周成光 《职业与健康》2014,(19):2786-2788
目的了解聊城市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对该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检测及分析。结果氯气、粉尘和噪声是该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氯气浓度为〈0.04-1.68 mg/m3,部分岗位氯气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0.8-2.7mg/m3)、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2.3-3.7 mg/m3)和噪声强度[〈85 dB(A)]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该化工企业工作场所中氯气浓度超标,会对工人健康造成影响。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防止发生职业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5.
陈冰霞  龚利强 《职业与健康》2014,(14):1973-1975
目的了解常熟市模特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相关标准规范对作业场所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7家模特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树脂粉尘、滑石粉尘、混苯、苯乙烯。树脂粉尘空气浓度合格率为52.8%,滑石粉尘合格率为26.0%;混苯合格率为100.0%,苯乙烯合格率为75.8%。经统计学分析,壳体成形和修补岗位的苯乙烯浓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P〈0.05),壳体成型岗位苯乙烯浓度合格率偏低,危害较重。结论树脂粉尘、滑石粉尘、苯乙烯超标率较高。壳体成型、切边修磨等岗位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危害。模特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和加强防护措施和工艺改造。  相似文献   

16.
殷伟  杨培记  李魁中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26-2727,2730
目的了解某甲醇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该厂5个粉尘作业点进行总粉尘浓度检测,对24个工段中33个岗位的和工种进行噪声检测,对18个工段中的21个岗位或工种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氨和甲醇浓度检测,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变换车间煤炉上料操作工、脱碳车间上料处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噪声检测最大声强为113.0 dB(A),最小声强为68.6 dB(A),平均87.2 dB(A),其中16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48.5%。一氧化碳、氨和甲醇浓度检测结果显示接触氨和甲醇浓度岗位或工种均符合国家标准职业卫生限值,接触一氧化碳浓度岗位或工种除压缩车间、造气车间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外,其余所测岗位作业工人接触一氧化碳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结论某甲醇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噪声和毒物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干法普通过磷酸钙生产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调查结果,对该企业产生的职业危害程度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该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化学毒物(硫酸、氟化氢等)和噪声,粉尘检测结果合格率为80.0%,硫酸检测结果合格率为100%,氟化氢检测结果合格率为零,氟化氢作业分级为Ⅲ级(重度危害作业),工作岗位噪声检测合格率为55.6%。结论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能有效地将粉尘、氟化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内,应着重改善作业环境,完善防护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某特大型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投产12年来工作场所铅烟和铅尘及接触人群血铅进行动态分析,评价其预防职业性铅中毒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和基本职业卫生情况;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的铅烟(尘)浓度,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潘法检测接触人群的血铅水平,并分别依照GBZ2.1—2007和GBZ37—2002进行评价。结果该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投产以来(2001--2012年)铅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的检测值范围为0.002—3.105mg/m3,中位数0.047mg/m3,合格率45.0%~83.3%,平均合格率61.7%(187/303);铅烟CTWA为0.002~2.523mg/m3,中位数0.039mg/m3,合格率20.0%-100%,平均合格率49.0%(73/149)。铅烟(尘)合格率31.8%~88.9%,平均合格率57.7%(260/452),不同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铅烟(尘)合格率从2002年度的31.8%上升至2011年的88.9%。12年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共7893人次,血铅浓度为0.080~4.213μmol/L,平均为(1.098±0.464)μmol/L;男性、女性血铅分别为(1.131±0.440)、(0.727±0.340)μmol/L,男女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份的增长,人群血铅均值有下降的趋势(R=-0.755,P〈0.01)。12年间血铅〈1.9、1.9~2.9、〉2.9μmol/L人群构成比分别为94.83%、4.78%、0.39%。将血铅分为〈1.9(血铅正常)和≥1.9μmol/L(血铅偏高)2个等级进行构成比的卡方检验,不同年度间接触人群的血铅等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铅〈1.9μmol/L接触人群的构成比从2001年的80.99%上升至2012年的100.00%。共有7人诊断为慢性职业性铅中毒,其中轻度、中度中毒分别为5、2例。结论该企业投产以来铅烟(尘)浓度与接触人群的血铅水平逐年下降,血铅超标率和慢性职业性铅中毒发生率低,预防慢性职业性铅中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陈兵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8-2611
目的评价某汽车、摩托车用铸锻毛坯件生产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性有害因素共16种,其中粉尘5种,定点检测60个点位,个体检测27个岗位,合格率100%。检测化学毒物5种,共计30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定点检测60个点位,合格率48.3%;噪声个体检测56个岗位,合格率为23.2%。高温、工频电场、紫外线、照度、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噪声是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0.
邓敏  周伟  杨光涛 《职业与健康》2014,(14):1898-1900
目的了解深圳2家板式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探讨可行的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2家板式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A企业刨边清洗工位苯的浓度为6.4~13.1 mg/m3,电子锯工位木尘浓度为2.64~4.06 mg/m3,自动钻床机工位木尘浓度为2.65~3.25 mg/m3;电子锯工位噪声强度为84.4~86.3 dB(A),倒角机工位噪声强度为85.3~86.2 dB(A),自动钻床工位噪声强度为83.1~85.9 dB(A),贴边机工位噪声强度为85.9~86.0 dB(A),刨边清洗工位噪声强度为86.1~86.8 dB(A)。B企业打磨工位混合胶水使用处丙酮浓度为418.5 mg/m3,喷油工位的其他粉尘浓度为15.5 mg/m3,打磨工位(人工石料)的噪声强度为86.2 dB(A)。结论深圳市A、B 2家企业均有部分作业点的化学毒物、粉尘和噪声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板式家具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证防护设施的有效运行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合理佩戴,定期组织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板式家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