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患有原发性高血压120例年龄>60岁的患者,将患者根据收缩压分组:血压严格控制组(血压<130mmHg),血压一般控制组(血压130~139mmHg)。对每位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层的厚度。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与颈动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负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140mmHg、总胆固醇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血压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血压水平是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2例)和尿酸正常组(86例),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测两组患者有无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并进行比较.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中,斑块形成者37例,检出率88.1%(37/42),三酰甘油(TG)(2.18±0.24)mmol/L.尿酸正常组中,斑块形成者25例,检出率29.1%(25/86),TG(1.69±0.14)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粥样斑块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r=0.824,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相对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易患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促进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老年患者共305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212例)和对照组(93例).每例患者均记录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萎缩的关系.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68例经CT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萎缩患者和60例经头颅CT证实为头颅平扫正常的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两者之间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 [结果]脑萎缩组的稳定斑块数目[中位数M(25-75百分位数)]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0.00~1.00)vs0.00(0.00-1.00),P>0.05,但脑萎缩组的不稳定斑块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3.00(2.00~3.00)vs0.00(0.00~1.00,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萎缩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对防治脑萎缩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方法 对比分析53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组)及202例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结果 复发组患者年龄>60岁、男性、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男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加强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有助于预防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UA)水平关系. [方法]128例高血压病患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分为5组,同时检查血UA值. [结果]5组间血UA值分别为:内膜增厚组(267±52) μmol/L;内膜斑块形成组(325±50)μmoL/L;管腔轻度狭窄组(347±50)μmol/L;管腔中度狭窄组(389±48)μmol/L;管腔重度狭窄组(17±48) μmol/L.5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血尿酸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将1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血浆Hcy水平分为两组:血浆Hcy≤10.5 μ mol/L65例(A组),血浆Hcy>10.5μmol/L67例(B组),分别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结果 B组年龄高于A组[(80.51±5.19)岁比(75.91±8.1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B组[(7.36±2.03)μmol/L比(15.08±5.56)μmol/L],A组颈动脉斑块分级程度显著低于B组[(1.91±1.18)级比(2.51±1.16)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水平增高,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关系密切,高Hcy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指导健康体检实践。方法收集女性体检人群835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中内膜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作为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指标并分为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组、粥样斑块形成组、中内膜增厚或粥样斑块形成组,比较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血压、血糖、体重指数、腰围、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心血管危险因素均对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影响,且随着危险水平的上升,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持续上升;随着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明显增加。增龄、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及糖尿病为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和高LDL—C、低HDL—C是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X2值分别为114.35、16.66、12.23、8.40,P〈0.05),其中增龄对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最强。结论女性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导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基本一致;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适用于45岁以上体检人群的筛查;亚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危险为多因素、多层次,早期干预应多方位、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血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3例围绝经期女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测量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1例)和正常组(162例),比较两组血UA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UA显著高于正常组[(341±86)μmol/L比(293±78)μmol/L](P<0.05);正常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0.49%(17/162),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为40.85%(29/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r=0.233,P=0.028)、体质指数(BMI)(r=0.215,P=0.044)、血UA(r=0.249,P=0.019)、空腹血糖(r=0.214,P=0.046)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24,P=0.03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BMI等影响因素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仍与血UA存在显著相关性(0R=4.805,95% CI 1.700- 11.673,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围绝经期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12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组72例和再发组54例,对两组的年龄、生活习惯(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血压分级进行比较,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强度、数量、部位等,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发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再发组高血压分级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发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IMT 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初发组斑块检出例数为31例,占43.1%(31/72),总数为87个,平均(1.21±0.76)个,再发组斑块检出例数46例,占85.2%(46/54),总数为96个,平均(1.78±0.92)个;再发组斑块检出例数、平均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 0.01).再发组斑块中以软斑为多(占61.5%,59/96),初发组以硬斑为多(占60.9%,5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颈内动脉IMT、软斑数量是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15、2.435、1.072、2.131、3.024、5.162,P<0.01或<0.05).结论 年龄、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颈内动脉IMT、软斑数量是导致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在监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指标的同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程度、斑块的性质可以对脑梗死的再发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明福  马淑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93-379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测定血清hsCRP,并分析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有颈动脉斑块的hs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与增厚的hsCRP。[结论]血清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关,CRP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741名健康体检者(男1193名、女548名)进行分析,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患者.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胱抑素C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颈动脉彩色超声扫描等.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体检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组及颈动脉内膜正常组,用f检验分析两组血清胱抑素C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的关联性.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颈动脉增厚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组的血清胱抑素C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胱抑素C呈正相关(r =0.21,P <0.05),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增高并不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尚不确定,作为其预测指标尚有待队列研究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自愿参与该研究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常住居民412人为研究对象,测定及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25-OH-D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血管B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有斑块组268人和无斑块组144人,比较两组人群血清25-OH-D水平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斑块组血清25-OH-D为(45.18±18.71)nmol/L,无斑块组为(56.12±19.54)n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3,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与收缩压、HbA1c、年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8、0.119和0.128,P值均<0.05);与血清25-OH-D呈负相关(r=-0.365,P<0.01)。血清25-OH-D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OR=0.973,95%CI:0.960,0.985,P<0.05)。结论:低水平血清25-OH-D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血尿酸和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按颈动脉IMT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及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血尿酸水平。对颈动脉内膜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颈动脉IMT与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TG之间的关系。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颈动脉IMT与血尿酸、TG呈现正相关(P均<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与血尿酸呈正相关,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可协助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 纳入ACI患者152例,依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67例和易损斑块组85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ACI患者血清AHSG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itc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探索AHSG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1)ACI患者的AHSG与TNF-α(r=-0.430,P<0.001)、MMP-9(r=-0.403,P<0.001)、IL-1β(r=-0.375,P<0.001)及IL-6(r=-0.445,P<0.001)均呈负相关。(2)高血压病(OR=2.416,95%CI:1.206-4.841)、2型糖尿病(OR=3.019,95%CI:1.398-6.520)、AHSG(OR=0.540,95%CI:0.318-0.935)、MMP-9(OR=1.481,95%CI:1.085-2.022)及IL-1β(OR=1.004,95%CI:1.000-1.009)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3)AHSG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CI:0.736-0.876);DeLong非参数检验示,AHSG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AUC优于MMP-9(P=0.022)和IL-1β(P=0.042)。结论 低水平的AHSG是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预警指标,可为早期防治ACI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防治颈动脉斑块形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4年2月在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23例患者,其中492例伴有颈动脉斑块(斑块组),231例无颈动脉斑块(无斑块组)。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胆固醇(HDL),并用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将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C、LDL、TG和HDL多个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斑块组平均年龄(72.20±11.12)岁,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09,P〈0.01);且血清TC、TG和LDL分别为(5.38±1.41)、(1.63±0.91)和(3.56±1.18)mmol/L,也均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5、2.785、5.261,P均〈O.01),而两组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I.571,95%CI:1.116±2.212)、年龄≥65岁(0尺=3.116,95%CI:2.201~4.410)、高血压(0R=1.699,95%Ch1.184-2.438)、LDL≥3.3mmol/L(DR=1.779,95%Ch1.161~2.726)和TG≥1.8mmol/L(0R=1.575,95%CI:1.064~2.333)5种因素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相关。结论男性、年龄≥65岁、高血压、LDL≥3.3mmol/L和TG≥1.8mmol/L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钙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武警总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48例,排除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和血钙的资料,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根据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硬化组和对照组。结果老年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者39例,收缩压(145.6±6.6)mmHg、C反应蛋白(7.64±3.41)mg/L、血磷(2.1±0.8)mmol/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410.9±520.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P<0.05)。颈动脉钙化者36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磷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是颈动脉钙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收缩压、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是老年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磷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与颈动脉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132例HD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同时应用高分辨彩色B超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分析HD患者AS的危险因素。结果 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的HD患者年龄、病程、HD时间、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阴性患者,而阳性患者血白蛋白(Alb)、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显著低于阴性患者。AS的危险因素为:nPCR、HD时间、CRP、LDL、高血压。结论 HD并AS的患者病程及HD时间长,TCH、LDL、CRP显著增高,血Alb、nPCR低下,HD患者AS的危险因素为nPCR、HD时间、CRP、LDL、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有效预防和控制AS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9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情况.根据IMT值将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DM)组32例,中膜增厚组31例,斑块组3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IMT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载脂蛋白A1(ApoA1)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是T2DM颈AS的危险因素(OR=23.649,95% CI:2.410~232.104),HDL-C(OR=0.008,95% CI:0.000~0.279)、载脂蛋白B(OR=0.000,95%CI:0.000~0.101)是保护因素.结论 T2DM颈AS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血小板比率(the rate of large platelets,PLCR)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在高危脑卒中患者的动脉斑块病变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018年在余姚人民医院就诊的脑卒中高危患者,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数量,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脂、血糖等相关生化指标以及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相关参数包括血小板数量(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VP)、PLCR等指标,并按照PLCR水平为3组。结果 PLCR是脑卒中高危患者动脉斑块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0,95%CI:1.031~1.195,P=0.006)。PLCR高水平组合并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颈动脉斑块的形成率均高于PLCR低水平和中水平合并脑卒中危险因素组(P<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大血小板比率的水平与动脉斑块密切相关,尤其在合并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后将进一步影响动脉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