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需要放置心脏起搏器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30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植入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的变化. 结果(1)两组植入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59.6±3.2)、(60.2±3.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X线曝光时间延长(P<0.01).(2)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植入术中及术后1个月的起搏阈值高于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P<0.05或<0.01),但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植入术后1个月及3个月,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阻抗明显低于右室心尖部被动同定组(P<0.01或<0.05).(4)心室100%起搏时QRS时限右室间隔部主动同定组较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采用主动固定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在术中及术后随访参数的差别.方法 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主动固定电极组4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术,被动固定电极组32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起搏术,记录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三个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植入电极后即刻可以达到理想起搏阈值,比被动固定电极组高[(0.553±0.269)V比(0.421±0.268)V,P<0.05],被动固定电极组植入电极后即刻阻抗比主动固定电极组高[(899±232)Ω比(654±173)Ω,P<0.05],术后两组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起搏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52例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22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组),30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术中及随访期间两组各项起搏参数.结果 RVOT间隔部起搏定位成功率100%,主动电极组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电极组[(56.13±1.18)min比(15.42±1.24)min,(18.77±6.14)min比(10.12±8.14)min,P<0.05].主动电极组的QRS波时限短于被动电极组[(0.14±0.02)ms比(0.16±0.04)ms,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起搏参数稳定,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将主动固定型螺旋电极用于心室间隔部起搏之中的临床效用。方法将27例RVA(I~IJ为:右室心尖部)起搏者划为一组:右室心尖组。将26例RVS(即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者划为一组:右室间隔组。比较右室心尖组和右室间隔组病人的起搏动态变化与起搏参数。结果在右室间隔组中,QRS时限以及E/A、LVEF数值在术前术后差异不突出,P〉0.05。在右室心尖组中,QRS时限以及E/A、LVEF数值在术前术后差异突出,P〈0.05。结论RVS(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可使起搏病人的左室功能、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1958年世界上首例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用于临床,起搏器的发展经历了50多年的历程,起搏器的电极导线在材料、绝缘性能、形态、固定方式、起搏部位上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上由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有着到位容易,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等优点,因此一直是起搏器植入时最常用的导线.随着人们对右心耳、右室心尖部起搏危害性及心脏特殊部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高位房间隔、低位房间隔等)起搏有益作用认识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这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2例有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植入VVI起搏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RVS)起搏24例为实验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18例为对照组.术后1周复查心电图,术后3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观察各个起搏参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QRS间期 (0.11±0.02)s与术前(0.10±0.01)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QRS间期(0.15±0.03)s与术前(0.10±0.02)s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LVEF、E/A比值(0.61±0.06,1.4±0.3)较术前(0.63±0.07,1.5±0.2)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对照组(0.62±0.05,1.30±0.25)较术前(0.66±0.10,1.45±0.30)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RVS起搏极大地改善了起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830主动固定电极植入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通过3830传送鞘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21例,经用3830电极传送鞘将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房间隔部,右心室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结果:3830主动固定电极植入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结论:3830主动固定电极的应用是更为生理性起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58年世界上首例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用于临床.起搏器的发展经历了50多年的历程.起搏器的电极导线在材料、绝缘性能、形态、固定方式、起搏部位上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上由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有着到位容易.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等优点,因此一直是起搏器植入时最常用的导线。随着人们对右心耳、右室心尖部起搏危害性及心脏特殊部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高位房间隔、低位房间隔等)起搏有益作用认识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这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室间隔部(RV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3例置入VVI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11例),一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1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随访6个月通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患者QRS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比较,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右室心尖部起搏QRS波明显增宽,LVEF、E/A值明显降低,右室间隔部起搏无显著变化,6个月随访RVS组QRS波增宽程度小,LVEF、E/A均显著高于RVA组(P〈0.05)。结论:VVI起搏器选择RVS起搏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电极采用螺旋固定[1]其脱位率低,效果好,操作安全,费用相对较低[2,3],据研究[4]右室流出道 (right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VOT)起搏由于起搏位点距离希氏束较近,具有改善心室间电和机械活动同步性的潜在优势,并且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后植入过程简单、阈值稳定、安全可靠,因而成为最有可能替代RVA的起搏部位.室间隔起搏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成为目前一种方兴未艾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