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单胎早产儿与自然受孕(NC)单胎早产儿出生结局、婴儿期认知发育水平的差异,为ART受孕单胎早产儿的早期全面健康发展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期间纳入28例ART早产儿与34例NC早产儿并收集相关信息,并于6月龄、12月龄进行体格检查和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测评(儿心-2016版)。结果 ART单胎早产儿父母生育年龄(t=2.536、2.055)、妊娠合并症发生率(χ2=11.442)、剖宫产率(χ2=6.115)、低出生体重率(χ2=4.736)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早产儿出生体重、身长以及6月龄和12月龄身长、体重及增长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单胎早产儿6月龄总发育商、精细运动、语言发育商(92.23±8.15、88.38±7.64、89.95±12.35)均低于NC组,警示行为发育商(3.57±3.12)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6、2.163、2.142、2.467,P<0.05); 12月龄时两组早产儿认知发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受孕单胎早产儿胎儿期面临更多不良高危因素,婴儿期体格发育水平与NC类似,婴儿早期应加强精细运动和语言能力促进,注意孤独症可疑行为筛查,以促进其早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36月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神经发育特点,为后期评估、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2019年因语言问题首次就诊的18~36月龄婴幼儿,根据“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结果分为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与多能区发育迟缓组,比较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早期语言水平,以及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结果 共有700例婴幼儿入选,两组间月龄(t=-1.73,P=0.09)、性别(χ2=2.06,P=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年龄构成比存在差异(χ2=9.124 ,P=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能区均更为落后(t=15.08,20.26,25.68,18.76,39.79,P<0.001)。在早期语言水平方面,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总的早期语言发展水平、语音和语言表达、听觉感受理解、视觉相关语言方面较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均更低(t=8.20,10.23,9.18,11.39,P<0.001)。单纯语言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DQ存在相关性(r=0.127,0.146,0.238,P<0.001),而多能区发育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各能区DQ均存在相关性(r=0.154,0.392,0.390,0.435,P<0.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更高(χ2=61.69,105.17,P<0.05)。结论 早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合并多能区落后时存在语言发育的显著落后,应进一步完善检查,注意识别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1岁内运动和认知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高危儿出院后的系统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将2018年1-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16家社区建册体检的高危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按《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开展高危儿常规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高危儿运动和认知发育情况。结果 6月龄时干预组动作能(细)高于对照组(t=2.074,P<0.05);12月龄时干预组应物能高于对照组(t=2.353,P<0.05);6~12月龄应人能增长速度干预组高于对照组(t=2.474,P<0.05)。结论 开展医院家庭联合的综合干预对高危儿的早期运动和认知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必要开展进一步随访研究以探讨综合干预对高危儿远期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1岁内运动和认知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高危儿出院后的系统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将2018年1-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16家社区建册体检的高危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按《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开展高危儿常规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高危儿运动和认知发育情况。结果 6月龄时干预组动作能(细)高于对照组(t=2.074,P<0.05);12月龄时干预组应物能高于对照组(t=2.353,P<0.05);6~12月龄应人能增长速度干预组高于对照组(t=2.474,P<0.05)。结论 开展医院家庭联合的综合干预对高危儿的早期运动和认知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必要开展进一步随访研究以探讨综合干预对高危儿远期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近三年北京市顺义区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评估预警征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Gesell发育评估的儿童1 360例,检索相应儿童在社区体检中预警征的结果,对两种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esell发育评估儿童1 360例中男童约占69.9%,女童约占30.1%,男童比例显著高于女童(χ2 =214.412,P<0.05),男童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显著低于女童(t=4.201、2.186,P<0.05)。预警征筛查中12月龄以内的儿童阳性项目以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落后为主,而12~36月龄儿童阳性项目以语言发育落后为主,各年龄段预警征阳性项目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6.750、5.762、9.966、8.895、57.731、231.749、105.385、56.919,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预警征与Gesell发育评估结果一致性为中等(Kappa=0.559,P<0.05)。预警征2项及以上阳性的儿童其适应性DQ值低于1项预警征阳性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8,P<0.05)。结论 需关注男童心理行为发育,注重儿童早期发育促进,尤其重点关注婴儿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幼儿的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早期干预效果,为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康复中心收治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且符合标准的患儿101例,按不同训练方案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早期运动干预训练。根据PDMS-2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早期干预训练下进行相应Peabody配套运动训练,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早期干预训练。训练1个疗程后采用PDMS-2对两组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再次评估,比较两组的运动评估结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体运动商(TMQ)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评估显示干预组患儿较治疗前GMQ、FMQ、TMQ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17、3.97,P<0.01),且干预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2.13、2.04、2.44,P<0.05)。干预前,两组精细运动或粗大运动偏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P>0.05)。结论 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训练中使用PDMS-2及其配套运动训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语言障碍儿童的睡眠状况以及睡眠问题的发生情况,为从睡眠角度指导语言障碍的综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招募语言障碍儿童78名,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94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编写的睡眠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儿童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采用t 检验、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56% vs. 37.23%,χ2=4.062,P<0.05)。其中,入睡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44% vs. 31.91%,χ2=4.318, P<0.05)。病例组夜间就寝显著晚于对照组(21.91±0.73 vs. 21.51±0.55,t=4.070, P<0.001),夜间睡眠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9.29±0.86) h vs. (9.67±0.76 h),t=-3.162,P<0.05]。病例组中独立入睡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需要帮助入睡的儿童(41.30% vs. 68.75%,χ2=5.701,P<0.05)。夜醒后家长给予适当应答者,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应答及立即应答者(33.33% vs. 61.53% vs. 62.50%,χ2=6.359,P<0.05)。结论 语言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高,夜间就寝时间晚、睡眠时间少。入睡方式、夜醒家长反应可影响其睡眠。在语言障碍儿童的综合干预中,需要充分关注其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和分析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 年11月—2020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语言专科门诊就诊的126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病例组,2020 年5—7月在闵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就诊的18~48月龄的10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病例组儿童进行发育评估。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儿童一般情况和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儿童出生胎龄、生育间隔、生产方式、出生体重、开始独走月龄、主要照顾者、电子屏幕暴露时间、母亲文化程度等。结果 病例组儿童初诊年龄为(29.2±4.5)月,男童∶女童为2.7∶1。Gesell评估中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和个人社交的DQ值分别为49.9±16.3、73.5±15.4、72.4±18.1、70.2±16.2和60.4±16.4。病例组儿童中,早产儿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73,P<0.05);开始独走月龄为(14.7±2.4)月,明显晚于对照组的(12.6±2.0)月(t=5.766, P<0.05);其电子屏幕暴露时间为(3.6±1.9) h/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0) h/d(t=10.587, P<0.05)。对照组儿童母亲受教育年限长于病例组患儿母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3,P<0.05);两组间分娩方式、主要照顾者和生育间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语言发育迟缓就诊的儿童不仅语言问题突出,还可能同时伴有其它能区的发育落后。早产、电子屏幕暴露时间长、母亲文化程度低是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发育迟缓儿童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特点,为发育迟缓儿童的脑功能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1日-2020年6月应用8通道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检测13名发育迟缓儿童(发育迟缓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9例健康儿童(正常组)的脑功能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儿童各通道多尺度熵(MSE)及前额区MSE均值的差异。结果 发育迟缓组和正常组儿童前额区MSE均值分别为1.570±0.491、2.075±0.79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28, P=0.034)。两组儿童的MSE均值在3通道和8通道差异统计学意义(t=2.513、2.868,P<0.01)。结论 发育迟缓儿童前额区自发脑信号的复杂性较正常健康儿童明显偏低,发育迟缓儿童存在前额叶双侧脑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与自然受孕双胎早产儿临床特征的差异,为母婴围生期保健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河南省17地市53家医院产科分娩的2 900例双胎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受孕方式不同分为ART受孕组(n=604)及自然受孕组(n=2 296),收集其一般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治疗和结局情况及其母亲妊娠期情况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RT组早产儿母亲平均年龄、高龄比例、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及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t=7.254,χ2=10.319、7.735、4.855,P<0.05),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χ2=23.664、54.040,P<0.01);ART组早产儿平均胎龄低于自然受孕组,胎龄<34周比例及窒息率高于自然受孕组(t=-2.298,χ2=8.780、6.315,P<0.05),两组早产儿主要并发症、治疗及结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受孕双胎早产儿母亲平均年龄、高龄产妇比例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自然受孕者高;ART未增加双胎早产儿近期不良结局的风险,但其出生胎龄较小,窒息率较高,因此围生期保健及管理时需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行早期干预对早产小于胎龄儿的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为早产高危儿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小于胎龄儿做为观察组(n=103), 分别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给予早期干预, 将此前在本院住院的早产小于胎龄儿但并未实行早期干预措施的患儿做为对照组(n=89), 记录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指标, 并于关键年龄行0~1岁20项神经运动评估(INMA)及贝利婴幼儿发育(BSIDⅡ)评估, 将两组患儿上述检查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矫正年龄6、12月龄时, 体重、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12月龄时两组间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 P=0.032)。矫正年龄18月龄时, 体重、身长及头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2, -3.381, -2.627, P<0.05)。矫正年龄6月龄时体重及头围的追赶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χ2 =3.891、4.444, P<0.05), 矫正年龄18月龄身长的追赶率观察组亦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16, P=0.034);矫正年龄6月龄前行INMA提示观察组矫正年龄4月、5月时INMA异常率较对照组低(χ2 =4.401、4.786, P<0.05), 矫正年龄12月龄及18月龄时运动发展指数(PDI)及智力发育指数(MDI)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45、3.492、2.427、2.437, P<0.05)。结论 对早产小于胎龄儿进行早期干预, 可以促进其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 有利于早期实现追赶生长, 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实现此类高危儿健康生长轨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ABCD快乐育儿法对婴儿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出生的婴儿, 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42 d体检时, 自愿参加ABCD快乐育儿法指导的婴儿61例作为干预组, 另选取同期出生并在本院进行保健的61例作为对照组。随访至9月龄, 测量两组婴儿的体重、身长、头围, 并采用“0~6岁儿童智能筛查测验量表(DST)”评估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通过《安徽省马鞍山市儿童保健管理健康检查表》获取社会人口统计学和儿童信息。使用χ2检验、t检验、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I)的得分分别为99.25±12.13和102.98±10.10, 比对照组平均高6.45分和5.7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0、3.174, P<0.05), 且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ABCD快乐育儿法的早期教育理念是婴儿智能发育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DQ:B=0.263, 95%CI:1.96~10.51, P<0.05;MI:B=0.243, 95%CI:1.37~8.73, P<0.05)。但两组婴儿在9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2、-0.254和-1.873, P>0.05)。结论 婴幼儿保健融合ABCD快乐育儿法的早期教育理念对智能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方法适于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生后近远期影响,为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8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干预组128例、对照组161例。按胎龄(GA)分成3个亚组:GA<30周、30~33+6周和>34周。对研究对象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0周:干预组点状脑白质损伤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PWMD+DWM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93、4.493、4.305,t =2.454、5.832,P<0.05);1、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599、4.231、4.626、8.552、9.171、6.742,P<0.05)。30~33+6周:干预组PVL、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82、3.852,t=3.431、2.867,P<0.05);1、2、3、6岁的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46、2.975、6.446、5.392、2.541、4.683、1.871、6.043,P<0.05)。>34周:干预组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及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6、3.184、6.130、2.569、5.506、5.131,P<0.05),3、6岁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73、2.315,P<0.05)。结论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早产儿远期运动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对早产儿远期个人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生后近远期影响,为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8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干预组128例、对照组161例。按胎龄(GA)分成3个亚组:GA<30周、30~33+6周和>34周。对研究对象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0周:干预组点状脑白质损伤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PWMD+DWM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93、4.493、4.305,t =2.454、5.832,P<0.05);1、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599、4.231、4.626、8.552、9.171、6.742,P<0.05)。30~33+6周:干预组PVL、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82、3.852,t=3.431、2.867,P<0.05);1、2、3、6岁的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46、2.975、6.446、5.392、2.541、4.683、1.871、6.043,P<0.05)。>34周:干预组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及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6、3.184、6.130、2.569、5.506、5.131,P<0.05),3、6岁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73、2.315,P<0.05)。结论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早产儿远期运动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对早产儿远期个人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4区0~5岁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为本地区儿童健康促进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择上海市4个区的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点,以2018年7月-2019年4月前往调查点进行健康体检的0~5岁儿童及其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Z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除36~60月龄组外,其余各月龄组男童身长/高、体重均大于女童(P<0.05);女童HAZ值在各月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6,P=0.004),不同月龄组男女童WAZ值及WHZ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童χ2WAZ=25.192、χ2WHZ=25.368;女童χ2WAZ=24.378,χ2WHZ=24.690,P<0.001)。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超重和肥胖儿童检出率分别为3.4%,2.0%,2.0%,11.4%和9.5%。结论 上海市4区0~5岁儿童生长发育总体水平正常,仍存在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超重和肥胖问题突出,应加强本地区儿童健康促进和营养改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4区0~5岁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为本地区儿童健康促进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择上海市4个区的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点,以2018年7月-2019年4月前往调查点进行健康体检的0~5岁儿童及其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Z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除36~60月龄组外,其余各月龄组男童身长/高、体重均大于女童(P<0.05);女童HAZ值在各月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6,P=0.004),不同月龄组男女童WAZ值及WHZ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童χ2WAZ=25.192、χ2WHZ=25.368;女童χ2WAZ=24.378,χ2WHZ=24.690,P<0.001)。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超重和肥胖儿童检出率分别为3.4%,2.0%,2.0%,11.4%和9.5%。结论 上海市4区0~5岁儿童生长发育总体水平正常,仍存在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超重和肥胖问题突出,应加强本地区儿童健康促进和营养改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及其与辅音发音错误相关性,为FAD干预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FAD儿童61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儿童9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构音障碍检查、构音器官、听力检查以及口部感觉-运动评估,比较辅音发音错误与口部感觉-运动功能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儿童的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0.85±0.08 vs.0.94±0.03)、口部感觉(0.96±0.08 vs.1.00±0.00)、下颌运动(0.80±0.15 vs.0.91±0.05)、唇运动(0.86±0.09 vs.0.93±0.04)、舌运动(0.82±0.12 vs.0.94±0.03)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07,4.471,6.595,5.865,9.626,P<0.001);双唇音、舌尖中音与下颌、舌部分运动之间有相关性(P<0.05),唇齿音与下颌、唇部分运动之间有相关性(P<0.05),舌面音与舌部分运动之间有相关性(P<0.05),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