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调查绝经期骨质疏松症(OP)女性治疗依从性,探讨相应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就诊的绝经期OP女性12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经知情同意后对照组仅给予用药指导与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调查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依从性91.67%,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精力、社会生活、睡眠情感、躯体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可以有效提高绝经期OP女性的治疗依从性,强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老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德清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门诊健康体检的186名中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生殖健康干预。12个月后评价干预前后两组生殖系统疾病知识知晓水平以及老年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中老年女性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孕次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后干预组中老年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总分分别为(58.67±1.62)和(87.01±2.08)分,对照组分别为(59.48±2.36)和(70.03±3.28)分,两组生殖健康知识总分均有所提高,干预组中老年女性总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中老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8.39%和16.13%,对照组分别为56.99%和27.96%,干预组生殖系统疾病总发生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生殖系统疾病健康教育,中老年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上升明显,生殖系统疾病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生素E对围绝经期女性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为预防围绝经期女性血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0例围绝经期女性,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研究组女性口服维生素E胶丸100 mg/d,连续服用120 d。对照组女性不服用任何药物和维生素E补充剂。干预前后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进行血液指标检测。结果干预前,两组女性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外,干预前后两组女性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指标改变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以干预前后血液指标改变的阳性指标作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围绝经期女性血常规测量值的非干预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比较控制混杂因素后维生素E对围绝经期女性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发现维生素E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小板分布宽度。结论维生素E对围绝经期女性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干预对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使用雌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地区所辖9个社区常住人口中1 000名中老年绝经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选取200例确诊为生殖道感染且对雌激素使用依从性不高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联合普罗雌烯治疗,研究组在甲硝唑栓联合普罗雌烯治疗基础上联合MI干预,随访期三个月,在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3个月复查阴道黏膜情况,包括阴道清洁度、细菌性阴道病(BV)和血清雌二醇检测。结果 1 000名被调查者中72.30%对局部外用激素有抵触情绪;通过MI干预,研究组接受雌激素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阴道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1天,两组患者阴道干燥、瘙痒、性交痛、黏膜充血和BV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生殖道清洁度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阴道干燥、瘙痒、性交痛、黏膜充血、清洁度和BV水平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绝经期女性对自身生殖健康关注不够,生殖系统感染率高,通过MI干预,正确引导绝经期女性接受局部激素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病率,且局部使用雌激素可降低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伴式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自护能力及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宣教,观察组开展同伴式健康教育宣教,共6个月,评价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ESCA量表中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概念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疾病知识、透析治疗知识、遵医用药、血管通路、水钠控制、营养饮食知识及运动锻炼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女性围绝经期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洪玉芬  王建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72-4773,4776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作用.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入某院治疗的58例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健康宣教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在人院时和术前后ld以及手术后d7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分别进行SAS焦虑量表和体力状况ECOG评分量表自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干预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后,术前1d、术后1d和术后7d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健康宣教前后两组患者的ECOG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两组在干预后的ECO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健康宣教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围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并探讨干预对策,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围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作为围绝经期组,临床确诊的月经正常的围绝经期前女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围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史及性激素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围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女性脑梗死患者,围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多见,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所占比例更高。围绝经期组的年龄、体质指数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组间民族、居住地、吸烟/饮酒、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组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组的雌二醇(E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组间睾酮(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E2是围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女性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多见,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发病危险因素多样,可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的效果.方法 在临床上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分别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主要临床症状、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结果 干预后潮热出汗、情绪不稳、腰背/头痛、失眠、心悸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总分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实施综合干预后,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及提高围绝经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中老年妇女综合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520例进行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和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对HRT的认知现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HRT认知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对HRT认知率为13.2%,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社区、职业、年收入、是否具有围绝经期综合征。已有6.7%的围绝经期妇女采用HRT,对HRT的接受意愿为16.2%,获取HRT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媒体(7.5%),咨询医生(78.6%),医学书籍(8.7%)其他途径(5.2%)。结论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对HRT的认知率及接受程度低,迫切需要加强HRT知识健康宣教,提高围绝经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BMI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来该院妇科就诊的60例围绝经期女性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非绝经期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女性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BMI水平,通过统计学计算,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女性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非绝经期健康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围绝经期女性BMI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非绝经期健康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BMI无相关性(r=0.30,P0.05),观察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BMI明显相关(r=0.44,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BMI均明显高于非绝经期健康女性,分析与围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氧化与抗氧化失衡有关,雌激素分泌减少,引发机体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加剧,使得BMI增高;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与脂质过氧化有关,氧化应激加重使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二者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分析利用保健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自设问卷对980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道感染症状、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社区医院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保健服务知晓率、保健服务反应性、就诊的便利性、生殖道感染认知、家庭成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等项内容。结果围绝经期妇女RTI的患病率为38.16%,社区保健服务利用率为43.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社区医院有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RTI病情轻者,趋于利用社区保健卫生服务。结论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率偏低,社会重视不够。加大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和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及技术的提高;建立新型的社区生殖健康服务模式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衢州地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现状调查分析及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抑郁影响因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研究组进行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分析各年龄段抑郁评分、抑郁影响因素。结果各年龄段抑郁评分存在明显差异,≥50岁年龄段患者抑郁评分明显高于≤45、46~50岁群体(P<0.05);睡眠质量好、从事体力劳动、婚姻质量好、性格外向、工作压力小、遇到困难诉说、月经正常、伴侣无慢性病、无慢性疾病、经常锻炼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率低(P<0.05);遇到困难、工作压力、关注知识、慢病情况、工作性质、睡眠质量、月经情况、锻炼情况、性格、积极就医、伴侣状况、婚姻质量为抑郁影响因素;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知识知晓率更高(P<0.05)。结论遇到困难、工作压力、关注知识、慢病情况、工作性质、睡眠质量、月经情况、锻炼情况、性格、积极就医、伴侣状况、婚姻质量为抑郁影响主要因素,因素分析有利于治疗方案制定,可进一步降低焦虑抑郁评分。经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后,知识知晓率明显升高,因此该干预方式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医校联合模式在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3至9月,采取知情自愿的原则,随机抽取了深圳市福田区5所中学医校联合模式干预前后,在校高中生1 050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受检学生中有58.02%首次接触性教育的时间主要在初中时期,与学生的需求相符.干预后学生的生殖健康知晓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常见生殖心理健康问题及遗精现象知晓率提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71、12.50,均P <0.05).干预后受检学生异性交往心理状况改善明显,其中选择团体活动的学生百分率由干预前的55.49%上升至66.18%(x2=24.81,P<0.05);对中学生恋爱现象持反对态度的学生由干预前的4.66%上升至34.87% (x2 =296.63,P <0.05),持赞同态度的同学由干预前尚未60.06%下降至28.13%(x2=213.74,P <0.05);在有异性表白的情况下,考虑接受的学生百分率由干预前的54.42%下降至34.78%(x2 =80.71,P<0.05),表示明确拒绝的由干预前的27.89%上升至45.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90,P<0.05).结论 医校联合干预模式对提高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心理健康水平、态度及行为的改变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水平及自身保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388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2388例妇女中有1884例妇女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占78.9%,50岁以上者均有症状,40~50岁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40岁以下者有中度或轻度围绝经期症状.对相关的知晓度和告知度分别为16.7%和35.2%.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健康及保健状况不容乐观,这一现象应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2月565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8例)与对照组(26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x2=97.1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使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实现精细化、个性化管理,推动健康教育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状况,评估综合干预效果,为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基层资料。方法随机选取45—65岁925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取临床筛查和问卷的形式,对生殖道感染的知识、态度和行为;RTIs症状;医疗费用、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保健服务及时性和便利性等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其生殖道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应用方差和多因素Logistic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结果RTIs患病率为31.89%,依次为萎缩性阴道炎(9.30%)、宫颈炎(5.51%)、附件炎(4.97%)、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54%)、慢性盆腔炎(3.78%)、滴虫阴道炎(292%);经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不良卫生习惯和丈夫RTIs自觉症状是RTIs发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和公费医疗则是其保护因素。干预1年后,有关RTIs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及总患病率情况均有所改善(x2值分别为27.948、16.750、82.137、8.256,均P〈0.01)。结论重视围绝经期RTIs,加强社区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同步实施健康教育。12个月后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分别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观察组总体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她们的自我照料水平及配合治疗程度,大大减少其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对比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未婚非意愿妊娠女性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流产的120例非意愿妊娠女性,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60例,给予无痛人工流产,对照组60例给予药物流产,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且于流产前后评估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x2 =8.928,P<0.05),且观察组出血量、出血天数、腹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93、8.821、10.820,均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7.690,P<0.05).观察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23.33%,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1.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67%和35.00%,具有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7.312、6.992,均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x2=9.829,P<0.05).结论 给予未婚非意愿妊娠女性无痛人工流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流产疼痛感,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9.
Women who have experience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are consistently found to have poor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when compared to non-abused women, but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uch associations occur are inadequately defined. Through face-to-face,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e gathered full reproductive histories of 71 women aged 18–49 with a history of IPV recruited from a family planning clinic, an abortion clinic and a domestic violence shel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henomenon which emerged among 53 respondents (74%) was male reproductive control which encompasses pregnancy-promoting behaviors as well as control and abuse during pregnancy in an attempt to influence the pregnancy outcome. Pregnancy promotion involves male partner attempts to impregnate a woman including verbal threats about getting her pregnant, unprotected forced sex, and contraceptive sabotage. Once pregnant, male partners resort to behaviors that threaten a woman if she does not do what he desires with the pregnancy. Reproductive control was present in violent as well as non-violent relationships. By assessing for male reproductive control among women seeking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including antenatal care, health care providers may be able to provide education, care, and counseling to help women protect their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physical safety.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PBL)方法下,育龄妇女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生育相关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探索预防出生缺陷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取类试验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组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PBL)方法,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开展前后的问卷调查了解两组育龄妇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出生缺陷预防相关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国家免费救助政策知晓,对产前检查认知,对国家免费产前筛查政策知晓,对孕前优生检查认知,对生育年龄、预防感染认知,出生缺陷概念,对产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认知,对叶酸预防出生缺陷认知,出生缺陷与夫妻双方有关系认知,对有吸烟或饮酒习惯的夫妇计划怀孕停止不良习惯认知,饮食备孕,关注生活辐射,怀孕(含备孕)期间服用叶酸,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经常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预防出生缺陷,对育龄妇女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模式都能有效提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法(PBL式),能更有效地改善其生育健康相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