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3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186例阴道试产,对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86例进行对照。结果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29例,成功率69.4%,再次剖宫产(RCS)57例,手术产率30.6%;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36例,阴道分娩率73.1%,手术产50例,手术产率26.9%。两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分娩教育对160例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分娩教育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的作用。方法 80例初次妊娠的孕妇,在妊娠晚期接受分娩教育(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条件相同,但在妊娠晚期未接受分娩教育的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分娩各产程时间、产程中用药、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明显下降,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程中用药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娩教育使产程中医疗干预减少,自然分娩率提高,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孕7个月后自愿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的孕妇57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的60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程度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68.33%(χ2=11.24,P<0.01),剖宫产率为7.02%,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10.11,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 t=8.94,8.16,9.96, P<0.05);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z=3.02,4.57,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8.33%(χ2=5.70,P<0.05)。结论孕后期进行拉玛泽分娩减痛呼吸法训练,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计划分娩在提高产科质量的临床意义及方法。方法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对150例头位初产妇应用综合措施实行计划分娩,并与同期随机抽样条件相似者1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产妇日间分娩率明显增高至93.33%,新生儿窒息(轻度窒息降至2%,重度窒息降至1.33%,无新生儿死亡),手术产率降至6.67%,软产道裂伤(Ⅰ度裂伤占40%,Ⅱ度裂伤占9.33%,宫颈裂伤占0.67%)。产后出血率降至2%。总产程时间缩短。结论 由于计划分娩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产科质量,其优越性日益受到产科界的重视和认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将10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1例及剖宫产组6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P〈0.01),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P〈0.01);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体重≥2500g者,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组活产儿82例,剖宫产组活产儿119例.共发生新生儿窒息28例(13.93%,28/201),第一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36.59%(15/41)显著高于剖宫产组5.1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龄≥37周或围生儿体重≥2500g者以剖官产为宜。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84例疤痕子宫产妇分为阴道分娩成功组及割宫产组,测定两组产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比较及分析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重等.结果 阴道试产32例,22例成功,成功率为68.75% (22/32),62例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占73.81% (62/84).两组患儿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成功组产妇出血量显著低于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的情况下,对产程进行严密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宗立  蔡琳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45-1347
目的:探讨贲门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深入进行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对福州市6所医院2000年和2001年4月至7月的住院病人603例进行多组病例对照研究。贲门癌组为病理、手术和胃镜确诊的贲门癌191例,非贲门部胃癌190例,健康对照组为与肿瘤病例同期住院的骨科、泌尿外科的非肿瘤病人222例。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床边询问,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贲门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一一级亲属患肿瘤(OR=4.286 95%CI:2.431-7.554)、进食速度快(OR=2.028 95% CI:1.142-2.912)、三餐不按时吃(OR=1.909 95% CI:1.396-2.610)、饮用井水(OR=1.741 95%CI:1.042-2.910)每日吸烟量多(OR=1.347 95%CI:0.989-1.835)。主要保护 因素有:常吃新鲜水果(OR=0.645 95%CI:0.439-0.945)、使用冰箱年数长(OR=0.731 95%CI:0.536-0.997)、化程度高(OR=0.468 95%CI:0.276-0.74)。结论: 贲门癌与非贲门部胃癌可能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疤痕子宫妊娠的分娩状况。方法对我院1997年至2008年住院分娩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非疤痕子宫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率、剖宫产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997年-2008年疤痕子宫分娩率变化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8年的疤痕子宫分娩率为1997年的26倍;疤痕子宫的剖宫产率在69%-100%之间,平均为88.5%;疤痕子宫妊娠再次分娩时与总体分娩水平相比,前置胎盘、植入性胎盘、子宫(不完全)破裂、切除子宫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1),而产后出血及胎盘粘连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VBAC)成功率92%。结论尽量控制剖宫产率,有利于减少二次剖宫产比例,并可减少前置胎盘、植入性胎盘、子宫破裂或不完全破裂、及产科因素切除子宫的发生率;尽量提高基层医院B超技术人员的妇产科专业水平,为VBAC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不同时段施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对产程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3例无妊娠合并症、骨盆内测量无异常、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分成观察组3组:A组,临产后宫口开大〈1cm;B组,宫口≥1cm且≤2cm者;C组,宫口〉2cm且〈4cm。D组(对照组),同期分娩,条件与观察组相当,未行分娩镇痛者100例。分别记录产程时限,自然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监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B组、C组剖官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其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总产程短于其它3组;A组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其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临产后,宫口开大≥1cm进行分娩镇痛,对分娩过程及分娩结局均无不良影响,既能有效地缩短产程,又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疤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研究,并对其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治子宫疤痕妊娠患者9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比较分娩方式不同,对新生儿评分、产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93例患者中,采用阴道分娩36例(38.7%)。选择再次剖宫产57例(61.3%)。两组新生儿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取吾q宫产进行分娩在出院时间、产后并发症等方面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在无禁忌的情况下,采用阴道分娩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比率低等优点,同剖宫产比较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晚期开展互动式模拟分娩方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试产的初产妇采取自愿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互动式模拟分娩方式,对照组采用产前、产时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总产程、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总产程9.2±2.3小时、hpgar评分〈7分者3例,产后出血168.5±44.6ml,剖宫产率28%,对照组总产程15.3±6.1小时,Apgar评分〈7分者10例,产后出血226.2±52.3ml,剖宫产率6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孕晚期实施互动式模拟分娩方式能显著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独立分娩室联合家属、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瑞安市人民医院独立分娩室联合家属、导乐陪伴分娩的初产妇300例(观察组)和普通分娩的初产妇29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6.6%,与对照组相比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7,P<0.01);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二、三产程较对照组缩短,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612、8.426、3.546、5.867,均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 t=3.656, P<0.01);观察组产妇产时的疼痛得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4,P<0.01)。结论独立分娩室联合家属、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分娩结局可产生积极作用,可加快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且能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是目前临床上安全的、值得推广的分娩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与并发症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重新认识产钳助产的利与弊,提高阴道助产能力,降低剖宫产率。方法使用黄维新等人根据胎头双顶径及先露部(骨质最低部)的位置的新分类法,按照李巨主编的产科学有关产钳助产的手法进行操作。结果产钳助产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胎头位置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并发症与合并症、疤痕子宫和羊水栓塞;母体并发症依次为阴道裂伤、宫颈裂伤、产后出血、阴道壁血肿、会阴伤口裂开、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并发症依次为头皮血肿、头面部皮肤擦伤和新生儿窒息;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的新生儿窒息率与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产钳的新生儿窒息率与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和出口产钳助产不能被其他产科手术完全取代,在阴道分娩中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晚期早产的高危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胎龄34~40周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将其分为晚期早产组(34~36周)738例,足月分娩组(37~40周)4 380例,分析晚期早产的高危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晚期早产的高危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2)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儿(P0.05)。(3)晚期早产儿中,剖宫产分娩儿转入NICU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儿(P0.05);足月儿中,剖宫产分娩儿转入NICU率、高胆红素血症、RDS及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儿(P0.05)。结论晚期早产与足月分娩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剖宫产分娩儿多种疾病的发生率比顺产分娩儿高,故应依据胎龄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选择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微量镇痛泵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5月接收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将其基于奇偶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进行常规分娩,试验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微量镇痛泵进行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以及顺利生产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完全无痛患者24例(55.82%)、微痛患者15例(34.88%)、疼痛患者4例(9.30%),对照组患者中完全无痛患者0例(0.00%)、微痛患者3例(6.98%)、疼痛患者40例(93.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的顺利生产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6.05%(3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量镇痛泵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镇痛可以起到有效缓解疼痛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顺利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比较,证实阴道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富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分娩的活产新生儿68例,按分娩方式将阴道分娩34例设为观察组,剖宫产分娩34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抵抗素浓度、免疫球蛋白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及新生儿质量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血抵抗素浓度、免疫球蛋白IgG、C3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及新生儿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IgA、IgM、C4等3种免疫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具有脐血抵抗素浓度高、免疫球蛋白IgG、C3水平高、细胞免疫水平高等优势,临床中应大力倡导产妇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7.
住院分娩与安全分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河北省4个项目县1992年1月1日~12月31日共1042例分娩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资料,重点分析研究住院分娩和安全分娩的关系。结果显示:住院分娩率为20.25%,住院分娩者均经受过专门培训的各级医务人员接生;而在家分娩的接生者有18.41%是来经过培训的。接生操作包括洗手戴手套,用消毒液清洗外阴及用消毒产包等,住院分娩与非住院分娩比较差异显著。在家分娩和住院分娩发生危急情况分别为92例和16例,前者死亡10例,后者死亡1例,两者差异显著。死亡11例中,死于家中5例,途中2例,乡医院2例,县医院2例。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产褥感染、重度好高征及心脏病。死于分娩期占27.27%;产褥期中,分娩后<2h占18.18%,<3天占54.54%。结果揭示:住院分娩是安全分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微量镇痛泵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5月接收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将其基于奇偶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进行常规分娩,试验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微量镇痛泵进行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以及顺利生产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完全无痛患者24例(55.82%)、微痛患者15例(34.88%)、疼痛患者4例(9.30%),对照组患者中完全无痛患者0例(0.00%)、微痛患者3例(6.98%)、疼痛患者40例(93.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的顺利生产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6.05%(3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量镇痛泵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镇痛可以起到有效缓解疼痛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顺利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对产科质量的作用。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正常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产妇均行基础产前准备与护理,观察组施行全程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术前生理应激指标、出血量、术后抑郁情况、母婴保健知识和对产科服务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前生理应激水平和术后抑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母婴保健知识和对产科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对于提高产科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其可以降低产妇围产期应激水平、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程度、提高产妇对于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度,增强其对产科服务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助产责任制和丈夫陪伴分娩两种产时服务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愿接受全程助产责任制和丈夫陪伴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80例全程助产责任制产妇作为观察组和133例丈夫陪伴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产程短、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阴道助产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助产责任制有利于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