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中体温保护对产妇凝血功能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产妇术中常规体温管理,观察组(75例)产妇加强体温保护。比较两组产妇的体温变化、凝血功能变化及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术前30 min体温均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30 min、术后30 min体温均降低,但观察组产妇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术后PT、APTT、TT均较术前有所增高(P<0.05),FIB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PT、APTT、TT低于对照组(P<0.05),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324.6±20.8)ml,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367.4±31.9)ml,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3%,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3%,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体温保护能够维持产妇体温稳定,改善手术创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减少术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基于无线传输的体温监测预警系统,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密切接触群体的体温筛查、集中隔离人群的体温监测及疫苗临床志愿者不良反应的监控等。方法:通过临床调研患者体温数据及环境温度数据,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确定体温阈值设置的关键因素和范围,采用体温监测模块、预警模块、无线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和佩戴模块对体温监测预警系统进行设计。结果:体温监测预警系统可分解为个体体温监测单元和系统监控单元,以2.4 GHz频段传输技术作为数据传输的方式,除能够将单个监测端体温>37.3℃作为触发报警的阈值外,还可将个体监测端体温上升过快(5 min内体温升高2℃)和>20%监测端体温偏离正常值多个监测端体温异常作为预警依据。结论:设计的体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传输稳定,体温预警灵敏、准确和真实,系统设计既可满足重点单元的监测需求,又能够适应群体的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温CO_2建立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寒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腹腔镜子宫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腹机常规处理以建立气腹。干预组患者采用加温CO_2建立气腹。比较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建立气腹前、建立气腹30min、建立气腹60min、关闭气腹时的鼓膜温度;比较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寒颤、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进入手术室、建立气腹前、建立气腹30min时,2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气腹60min及关闭气腹时,干预组患者体温分别为(36.76±0.09)℃及(36.65±0.14)℃,对照组患者体温分别为(36.33±0.11)℃及(36.02±0.08)℃,2组患者体温均低于进入手术室时,但干预组患者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22±2.89)mL,少于对照组的(13.45±3.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寒颤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0%及2.0%,均低于对照组的18.0%及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加温CO_2建立气腹有利于维持机体体温恒定,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寒颤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产后发热的疗效。方法:82例产后发热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抗菌素,治疗组服用加味小柴胡汤。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1.28±1.12)天,3天内体温正常率为98.08%;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1.73±1.26)天,3天内体温正常率为77.33%。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产后发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高静  李玉芝  边立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31-5033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对全身麻醉后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进行手术的同时采取电子加温毯、充气温控毯及输液加温器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并保持手术间的温度,对照组26例,按常规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变化、凝血功能(PT,APTT)、麻醉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术后发生寒战和躁动发生率及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的体温为36.8℃±0.4℃,对照组为35.6℃±0.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T、APTT和麻醉拔管时间分别为(13.5±1.2)s, (34.4±3.1)s和(18.2±11.3) 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寒战,有5例手术部位感染,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寒战,有6例手术部位感染.[结论]术中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地维持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36℃~37℃),术中监测体温变化,对改善术后凝血功能、缩短拔管时间和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疗方案,双氯酚酸钠栓塞肛门,8 h后如仍发热,可重复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医辨证治疗发热,分为热毒炽盛型、气阴两虚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水煎服,日1剂,3次/d。两组均治疗1周,对比两组的疗效、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87%,对照组为51.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4.48±1.33)、(72.31±22.38)、(107.24±33.20)h]均短于对照组[(30.21±10.24)、(157.36±40.17)、(167.54±23.64)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微小切口辅助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钢  肖云  金鸿  刘中文  张扬  胡鹏  周浩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733-4734
[目的]探讨采用微小切口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在提高一期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手术人员放射线的接触时间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同期73例需行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7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建立通道。[结果]实验组建立穿刺通道顺利,无输血病例,一期取石成功率100%,一次穿刺成功率91.9%(34/37),操作人员X线下暴露时间(8±3)s。对照组穿刺建立通道过程中,损伤集合系统4例,发生严重出血2例,导致一期取石失败共计6例,一期取石成功率83.3%,需输血2例(5.6%),一次穿刺成功率44.4%(16/36),操作人员X线下暴露时间(60±16)s。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手术人员X线下暴露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无积水肾结石改良的穿刺建立通道方法安全、精确、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手术人员接触放射线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洛芬栓辅助治疗对高热惊厥患儿惊厥控制时间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6例高热惊厥患儿的病历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增加布洛芬栓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氨及血清hs-CRP、免疫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血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s-CRP:6.83±1.06 vs.14.56±2.01)mg/L,血氨水平:35.25±3.62 vs.44.60±5.1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IgA、IgG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gA:0.65±0.06 vs.0.77±0.11)g/L,IgG:6.25±1.02 vs.9.98±1.1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体温和心室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0.5 h、1 h及2 h,体温均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心室率均下降(100±12 vs.113±14)℃,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趋近正常水平(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81%,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5.8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洛芬栓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hs-CRP和血氨水平,提升体液免疫,在有效控制温度和心室率的基础上,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入院24 h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WBC;每日测量体温34次,取其平均值;采用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盒,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CRP的正常上限为8 mg/L。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CRP>8 mg/L者占95.0%,WBC>10×109/L者占20.0%,体温>36.8℃者占71.7%;对照组CRP、WBC、体温均正常。观察组CRP、WBC、体温分别为(48.31±20.34)mg/L、(9.88±2.34)×109/L、(38.10±0.62)℃,对照组分别为(4.62±2.17)mg/L、(5.34±1.29)×109/L、(36.83±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P是辅助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敏感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常规西医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以退热为主,预后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分析柴芩清热汤对结核性胸膜炎发热患者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4-01-2018-03-31在鞍山市千山医院接受治疗的154例结核性胸膜炎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和性别均衡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芩清热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为93.51%,高于对照组的7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4,P0.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9%,与对照组的5.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8,P=0.862。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4.41±2.35)d,少于对照组的(5.62±1.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5,P=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2.62±2.24)d,少于对照组的(30.41±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4,P0.001;观察组胸腔积液时间为(10.11±2.89)d,少于对照组的(19.39±2.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1,P0.001。观察组胸腔积液抽取量为(2 493.43±257.39)mL,少于对照组的(5 383.49±272.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693,P0.001。结论结核性胸膜炎发热患者在西医常规化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柴芩清热汤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病房+伤口门诊联动管理模式在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效果。方法:以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03月-07月56例为对照组,2018年08月-12月5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病房+伤口门诊联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肾造瘘管护理及时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肾造瘘管维护及时率观察组为43/56(76.8%),对照组为20/56(33.3%);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0/56(35.7%),对照组为34/56(60.7%);护理满意度得分观察组为53.82±6.29分,对照组为39.45±53.5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病房+伤口门诊联动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肾造瘘管患者护理及时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老年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74例老年患者作为该次实验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沟通能力(93.15±6.78)分、应急能力(94.79±6.39)分、操作熟练程度(93.64±6.37)分、服务态度(98.25±4.32)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68%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管理风险应用于老年病房中,能够确保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改善患者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防止有不良事件发生,具有临床意义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护理行政查房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本院住院患者,入选时间2018年4月-2019年5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80例行护理行政查房管理。对两组满意度、护士能力评分、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50%、护士能力(86.53±4.15)分、健康教育(16.24±1.24)分、病房管理(75.42±3.25)分、护理技术操作(97.46±2.75)分、专科护理(95.82±5.86)分、基础护理(95.65±5.40)分、管理水平(41.64±3.15)分均高于对照组81.25%、(75.52±11.90)分、(13.89±1.29)分、(66.23±3.09)分、(91.32±3.03)分、(87.72±5.82)分、(84.37±5.02)分、(36.43±5.51)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护理行政查房后,各科室人员自我素质有所提升,管理水平有所改善,服务认可度、护理质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构建与实施并观察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科住院患者16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住院患者18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以及对本科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本科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刘琼  吕天花 《现代保健》2014,(26):80-8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本院肝胆科病房收治的24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8.18±3.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30±3.16)d,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5.83%(115/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7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确实保障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规范化培训在干部病房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4月干部病房新入职的2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方式带教3个月;2014年6月—2015年6月新分配、轮转到干部病房的2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采取规范选择带教老师,制定和严格执行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建立个人技术档案的系统规范化培训方法;观察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为63.24±2.84分,操作考核成绩为76.18±2.65分。经过为期4个月的系统规范化培训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4.57±3.17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2.46±1.79分,独立上岗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均达95.36±2.02分。规范化培训后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通过系统规范化培训,提高干部病房新入职护士独立上岗后的工作能力,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显著提高干部病房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7年1月-2018年3月该院收诊的160例手术室患者,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细节护理管理)80例与对照组(传统护理管理)80例,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收缩压。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后的护理安全(82.23±6.14)分、体征监测(93.46±6.23)分、体位协助(87.32±4.65)分、器械准备(91.57±6.21)分、文书记录(90.24±4.92)分、护理满意率(98.7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50%)、感染发生率(1.25%)、收缩压(121.37±6.26)mmH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其感染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94例胸外科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98.25±0.36)分、护理文书书写(97.25±0.34)分、实践技能(97.25±0.33)分、病区管理(97.25±0.36)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2.7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7%高于对照组85.11%(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质量,减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刘秀芳 《现代保健》2014,(32):85-87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的12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舒适护理干预组(简称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64例,护理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总分为(22.9±4.1)分,精神性因子分为(10.3±3.3)分,躯体性因子分为(14.5±3.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总分为(13.2±5.1)分,精神性因子分为(5.6±4.0)分,躯体性因子分为(7.0±2.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为(25.8±5.6)分,精神性因子分为(14.2±4.7)分,躯体性因子分为(12.7±3.9)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为(14.7±6.0)分,精神性因子分为(7.4±5.4)分,躯体性因子分为(8.2±4.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19%,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PF得分(71.5±11.0)分,RP得分(74.1±13.7)分,RE得分(76.3±15.3)分,随访6个月时患者的PF得分(87.4±12.6)分,RP得分(86.5±11.7)分,RE得分(84.2±13.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益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骨外科住院的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9±6.4)分,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为(80.4±5.4)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为(83.9±6.7)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7.2)分,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为(92.6±6.3)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为(96.2±5.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在骨外科病房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