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政MDT”管理模式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比较实施医保“行政MDT”管理模式前(2016年度)与实施医保“行政MDT”管理模式后(2017年度)不同质控指标。结果:实施医保“行政MDT”管理模式后,医保患者平均出院时间、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药占比均降低,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医保“行政MDT”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医保患者多科室联动管理,合理控制医保质控指标,节约医疗资源,控制医保基金不合理支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夜间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应用及效果。方法: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2017年)与实施PDCA循环后(2018年、2019年)不同评价指标。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患者停留时间、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运行病历缺陷率、夜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各项评价指标呈良性发展趋势。结论:实施PDCA循环可以排除影响夜间住院患者安全因素,保障夜间住院患者医疗安全,持续改进夜间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质量环在提高医院死因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3年开始在全院临床科室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居民死亡报告卡"填写质量和"死亡登记本"登记情况的管理,并统计在采用PDCA管理前(2012年以前)后居民死亡报告卡填写的合格率,由医院专门负责死亡监测的质控小组进行评价。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居民死亡报告卡"填报的不合格率及死亡病例的迟报和漏报率较PDCA实施前明显下降(P﹤0.05)。"居民死亡报告卡"漏报、缺项、错项、死因链推断、直接死因和根本死因的确定以及迟报和漏报死亡病例等各项得分和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均﹤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理论可以显著提高死因监测工作质量,有效地杜绝漏报和迟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20,(3):404-406
医保局的成立及其职能划定,标志着医院管理进入"卫健委+医保局"新时代,为了顺应新形势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到来,在历经近半年的筹备及试运行后,2019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职能MDT理念的DRGs医保绩效管理模式正式投用于绩效考核,截至2019年6月各项指标正向运行,取得预期效果。笔者介绍了当前形势下推行医保绩效考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医院将临床MDT理念应用于医保管理工作中,建设DRGs为引导的医保绩效管理模式的历程,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的120台多参数监护仪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9月未实施PDCA管理,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实施PDCA管理,比较PDCA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多参数监护仪的检测一次合格率、维修率及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结果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多参数监护仪的检测一次合格率高于实施前,维修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多参数监护仪的故障率,提升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开始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2017年1月-12月,实施后),并与2016年1月-12月院内未开展PDCA管理前(实施前)进行对比,对比实施前后医院感染以及检测指标合格情况。结果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以及一种抗菌药物应用率高于实施前,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应用率低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院内感染控制,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在帮扶藏区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针对藏区医院护理质量存在问题,落实一系列护理质量控制措施。结果总结出藏区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流程:(1)计划阶段;(2)实施阶段;(3)检查阶段;(4)处理阶段。同时取得3点护理体会:(1)思想认识是做好PDCA循环管理法对藏区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2)落实措施是做好PDCA循环管理法对藏区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根本;(3)督导控制是做好PDCA循环管理法对藏区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保证。从而护理投诉明显降低,杜绝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发生。结论在帮扶藏区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不仅提高住院伤病员和患者满意度,而且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医院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与漏报控制方法,分析其实施效果,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监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运用品管圈(QCC)方法,前瞻性监测住院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医院感染漏报进行控制。结果建成"信息化系统智能筛查+移动通讯短信提醒+院感督导"三位一体的前瞻式医院感染病例堵漏监控模式,第一轮PDCA循环后医院感染漏报率由QCC活动前的79.16%降至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821,P=0.000);与第一轮PDCA循环后的医院感染漏报率相比,第二轮PDCA循环后医院感染漏报率降至2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75,P=0.002)。结论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发生前,采取积极前瞻性的防控,可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病例漏报。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9,(4):469-471
新形势下没有多个职能部门的合作很难解决系统性的医院管理问题,兴化市人民医院借鉴临床多学科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设计"行政MDT"管理模式,建立行政MDT专项小组、确定项目成员、制订项目计划书与相关制度、管理控制、总结与检讨、绩效评估与考核,定期开展工作,如医保结算MDT、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MDT、合理用药MDT、不良事件上报MDT等,有效解决了一些长期不能解决的难题,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运用计划、执行、检查以及调整(PDCA)循环理论的实际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医院未实施PDCA循环理论从中选取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医院实施PDCA循环理论从中选取20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就医环境、诊治过程、医疗技术、护士服务态度、医生服务态度和满意度观察组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病历书写合格率和处方书写合格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各维度得分均较高,提升了满意度,且加强了病历书写合格率和处方书写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社会化保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1月在医院社会化保洁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结果:PDCA 循环管理实施后,保洁员消毒隔离知识掌握程度、保洁工作质量、患者对保洁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提高,病房物体表面、保洁员手表面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均提高。PDCA循环管理前后相同指标对比,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社会化保洁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保洁员知识、技能、保洁质量、患者满意度,显著降低院感率,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探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应用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7月-12月将PDCA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选取医院感染管理科成员以及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70名参与,比较PDCA循环管理方案应用前后6个月医院感染质量。结果 2015年1-6月,调查医院患者2 412例,发生感染38例,感染率为1.55%,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调查2016年1-6月份医院患者2 585例,发生感染14例,感染率为0.54%,实施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PDCA实施前手卫生合格率为77.08%,考核成绩合格率为81.48%,实施后手卫生合格率为93.41%,考核成绩合格率为96.43%,PDCA实施后手卫生合格率和考核成绩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采血台、彩超机以及诊断仪在实施PDCA后物体表面菌落数明显降低,且杀菌率明显升高(P<0.05);PDCA实施前空气培养合格率为93.65%,实施后空气培养合格率为99.21%,PDCA实施后空气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消毒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PDCA循环为医院门诊结算中存在的多元化支付现况,进行风险控制。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现阶段门诊结算所存在的问题按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与改进行动(Action)来进行升级改造。结果 2016年采取干预措施后,收费员医保政策知晓率较培训前大幅提高,与2015年相比,"单边账"从25例减少至10例,坏账追回率从80%提高到100%。结论利用PDCA循环法在医院门诊多元化支付中进行风险控制,能实现医院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降低漏费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脑卒中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在提高脑卒中护理质量时的PDCA循环模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脑卒中护理质量作用。结果:开始PDCA循环模式和对策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85.3%;开展护理PDCA循环模式和对策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5.9%,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评分为52.3±2.3分,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评分为72.4±2.5分,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t=5.67,P0.05。结论:对提高脑卒中护理质量进行PDCA循环模式管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检验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未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前的检验样本1421例作为对照组,并把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后的检验样本1456例作为研究组,进而对两组检验样本中的健康体检、住院患者及门诊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健康体检、住院患者及门诊的检验合格率99.56%、99.56%、99.05%均高于对照组96.46%、96.38%、94.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可以保证临床检验程序更加的规范化,在促进检验样本质量合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三级管理组织架构应用于医院医保指标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医保患者的医保住院费用数据,2018年实施常规医保管理,2019年后开始实施三级管理组织架构,对比两年内医保患者住院指标情况、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占比情况及医保查房与培训次数。结果:2019年医保患者住院指标情况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占比情况与2018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医保人员医保查房及培训次数分别为24次和10次,相较于2018年的15次和5次均有明显提升。结论:三级管理组织架构应用于医院医保指标管理中,可有效改善医保患者住院指标,增加医保工作者的医保查房与培训次数,对于改善住院医保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医院在医保控费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中应用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后产生的效果。方法:对医院在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模式管控前后的患者住院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施前(2020年6月-2021年4月),实施后(2021年5月-12月),研究对比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精细化管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材料耗费等)以及医保基金等相关信息的运用效果。结果:实施前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高于实施后,医保基金结余低于实施后,比较统计值P < 0.05;实施前的手术费、麻醉费以及基本医疗外费用与实施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施前后的病患重复住院率比较降低0.1%,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结论:在医院为患者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后,可有效提高医保控费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效率,对医、保、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MDT模式在防范患者VTE风险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7月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的患者为试验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MDT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VTE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VTE护理措施落实率。结果试验组VTE风险评估率、VTE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VTE护理措施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MDT模式,正确使用VTE评估量表和流程,实施防范VTE的精准护理,提高了住院患者VTE的规范评估率,降低了VTE发生率,达到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让医保病人满意。方法成立医保质控小组,采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有效控制了医疗保险拒付率高的现状。结果经过12个月的实施,14个月效果检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医保拒付率由5%降至1i20%。结论经过QC小组活动,使医务人员的医保意识增强了,达到了医院合理使用统筹基金,医保病人满意度提高,医保工作良性运转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DT模式在降低医院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7年7~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23 314例作为MDT组,建立由护理部、医务科、药剂科、信息科、检验科、感染科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药物不良事件行政MDT项目组,实施用药管理措施。将实施MDT模式前,2017年1~6月在我院的住院患者23 51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级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MDT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由0.006 16%降至0.003 41%,差异显著(P<0.05)。结论:MDT模式干预下的医院药物管理模式,对降低医院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较好,促进了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