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危妊娠102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因而.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是围产期保健的重点。本文对蛟河市2004年1月1日~10月30日发生的1029例高危孕妇的高危情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提高围产保健的质量,防治高危妊娠的发生,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有某种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 ,可能危害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为高危妊娠。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中 ,认真仔细筛查高危孕妇 ,使其及时得到相应的保健医疗服务 ,及时纠正异常情况 ,改善妊娠结局 ,对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降低服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和病残儿的出生有重大意义。本文对 135 6例高危妊娠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利用 2 0 0 1年 10月 1日~ 2 0 0 2年 9月 30日期间共182 6例产妇的《围产保健册》,并结合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设计的高危情况报表进行分析。2 结果在这期间共有产妇 182 6人 ,孕产妇死亡为 0…  相似文献   

3.
2000~2004年高危妊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隽  吴玉钗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612-2613
孕产妇围产保健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状况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健全及加强产前管理,尤其给予高危者较多的保健,以减少对生命健康的威胁,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降低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目的,是医务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方向〔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门诊建卡及住院分娩的高危孕产妇。1·2方法。按《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分类分析评定。1·2·1建卡及筛查。从早孕确定妊娠之日起,即动员其建立围产期保健卡,详细询问病史,确认预产期;进行体格检查、妇产科检查及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天津市18个区县1994年1月~2007年12月的孕产妇死亡病例,经市级专家评审诊断为妊高征的25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死亡相关的高危因素是初产妇、文化程度低、不重视围产期保健。重度妊高征孕妇终止妊娠方式选择剖宫产手术,可提高围产儿成活率。结论妊高征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围产期保健的质量,降低妊高征的发病率是保障孕产妇健康,提高围产儿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加强孕产妇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照《武汉市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武汉市硚口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系统管理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情况、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武汉市硚口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孕妇总数为9639人,早孕建卡3571人(占37.05%),高危孕妇1387人(占14.39%),高危因素前三位2009-2010年为人工流产(人流)3次以上、剖宫产史、高龄,2011年为剖宫产史、人流3次以上、高龄,2012年为剖宫产史、高龄、人流3次以上,2013年为高龄、剖宫产史、人流3次以上。结论广泛宣传围产期保健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对高龄孕妇心理卫生指导,适当增加产检次数,发现并积极对症治疗动态高危因素,促进高危因素的转归,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妇女围产保健现状,探讨围产保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2001~2004年在武汉市江岸区妇幼保健院建册的1987名孕产妇的围产保健手册,采用SAS9.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武汉市城区妇女早孕检查率城区为34.25%,郊区为12.50%;城市产前检查次数高于8次的占51.11%,郊区产前检查次数高于5次的占70.35%。因素分析发现产前检查次数可以影响妊娠结局,足够的产前检查次数为其有利因素。结论:武汉市城区妇女早孕检查率较低,城区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好于郊区。围产保健服务利用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城市尤其是城市郊区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的利用,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加强高危孕产妇监护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方法:按照广西省高危妊娠监测评分标准,收集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围产保健门诊及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手册和高危妊娠监测结局评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总数3369例,高危孕产妇1480例,发生率为43.93%,前5位高危因素为不良孕产史、胎位异常、胎儿窘迫、过期妊娠、孕期出血.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监测管理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南昌市卫生保健机构为已怀孕者及已孕流动人口建围产期保健卡,并通过围产期保健卡记录的诊疗信息对孕产妇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及时筛查高危孕产妇,并加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同时探讨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规范化、信息化孕产妇围产期管理,争取建立妇幼保健数据库,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孕期系统的健康教育在孕妇妊娠结局中的意义。方法:以2006年1~12月住院的孕产妇为对照组,2007年1~12月住院的孕产妇为实验组,两组均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发送《孕产妇保健手册》;对实验组进行产前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两组结束妊娠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49%,低于对照组的68%。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降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孕产妇死亡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吉林市9个区县1995年1月~2004年12月的孕产妇死亡病例经市级专家评审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2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死亡相关的高危因素是初产妇、文化程度低、不重视围产期保健。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在36孕周时终止妊娠可避免病情恶化,可提高围产儿成活率。结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围产保健的质量,引入心理健康,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是保障孕产妇健康,提高围产儿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安徽省六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79例孕中晚期死胎病例,对与死胎有关的母婴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因素115例,占41.22%,居死因首位;羊水因素63例,占22.58%;母体因素46例,占16.49%;胎儿因素39例,占13.98%(其中畸形36例,占12.90%,双胎3例);原因不明16例,占5.73%。结论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和监测,建立孕妇保健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教会孕妇自数胎动,自我监测胎儿宫内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就诊寻求解决办法,以期降低胎死宫内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加强孕中晚期出生缺陷监测,降低畸形儿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甲胎蛋白值持续增高与胎儿宫内缺氧及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6年7月~2010年6月门诊建立孕妇保健手册、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持续增高的76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监测组),随机抽取同期建卡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监测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剖宫产率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妇甲胎蛋白持续增高提示胎儿存在宫内缺氧,需及时予以改善宫腔内环境及缺氧状态,临产时应放宽手术指征,尽快结束妊娠并对新生儿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围产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不同性质助产机构产妇的围产保健获取情况,分析在孕产妇系统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明确围产保健工作重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4~6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机构、三级综合公立医院、一级综合公立医院和民营助产机构各一间住院分娩产妇共1406例,回顾性分析其围产保健获取情况。结果高危妊娠三级转诊得到较好落实,一级医院(27.61%)和民营医院(7.46%)高危壬辰比例明显低于妇幼保健机构(61.07%)和三级医院(53.65%)。妇幼保健机构分娩产妇围产保健获取情况整体优于其他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2.03%,产妇围产保健获取比例较低。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和流动人口管理,提高群众孕产期保健意识,针对不同性质助产机构产妇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孕产妇的生殖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杨青  杜秉新  陈秀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190-4193
目的:探讨《全覆盖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对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影响。方法:开展全社会孕情排摸提高早孕建册率、评估孕期妊娠风险加强重点孕妇管理、设立危重抢救中心提高抢救技能与设立抢救"绿色"通道积极应对危重抢救、政府经济支持设立外来孕产妇住院分娩点及免费产后访视、开展孕产期全程健康教育等方法。结果:评估项目前后(2008年、2011年)非本市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早孕建册率、产前检查(产检)≥5次率、产后访视率、围产儿死亡率均有明显改变,经χ2检验,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效果明显,对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指标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胜英  汪玲  吕军  曹彬  万红  刘晓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76-1478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江西省1999年与2005年的妇幼卫生保健年报表,并对随机抽取的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后期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低体重患病率均有所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1999年与2005年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结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农村地区孕妇与围生儿在围产期医疗保健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6.
李秋玲  刘彩霞  胥数  崔红  那全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657-2659
目的:分析及探讨盛京医院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高盛京医院产科质量,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盛京医院46例死亡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了解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盛京医院,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是造成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因素,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终原因的前3位顺位是MODS、D IC、艾森曼格综合征,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疾病顺位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结论:加强社区和乡村孕产妇保健管理,加强各阶层产科医务人员业务素质,保证绿色通道的通畅,加强盛京医院产科与其他学科的共同协作,可明显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郑在激  龚勋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61-3262
目的:分析海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探索影响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对2005~2010年海南省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 483例围产儿中发生出生缺陷28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91‰;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7‰。出生缺陷前5位疾病是:唇腭裂、多指畸形、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发育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产妇年龄呈正相关,年龄35岁以上是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分娩出生缺陷新生儿的孕妇以城乡低收入、低文化人群为主。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优生优育教育,营造优生优育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任菲菲  刘沫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01-1703
目的:探索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辽宁省锦州市区由三级医院管理的某社区395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孕产妇对保健知识和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的需求。结果: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及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均不同。结论: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妇幼保健作为一种新的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服务模式,能增强医院对妇幼保健服务的支持,加快妇幼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护理人员对妇幼保健护理的主动服务意识,为促进更加有效的妇幼保健管理模式和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原因并探讨其死亡相关因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医院68份于2000~2009年期间死亡的围产儿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围产儿死亡68例,均集中于流动人口,死亡率为7.78%。围产儿死因分类中,死胎占61.76%,死产占14.71%,早期新生儿死亡占23.53%,死胎明显高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死亡(χ2=39.3846,P<0.01;χ2=23.3103,P<0.01);死亡原因以先天畸形、脐带因素、母体因素为主要原因;接受产检5次以上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5次以下,有显著性差异(χ2=67.7647,P<0.01)。结论重视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扩大免费产检、婚检目标人群,增加社区医院先进设备的投入,提高社区医疗单位产科质量,来预防早产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围产保健技术规范模式的推广及其主要成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西省创立的农村围产保健技术规范模式——三“十”措施,由卫生部列为1992年面向全国推广的10项科技成果之首。该省自1989年起在省内推广这项技术,至1992年已有69个县、287个乡镇实施,并进行了质量跟踪。推广这项技术取得的主要成绩是:全省农村围产保健工作达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工作重点转向了高危妊娠管理,系统地普及了适宜围产监测技术,建立了围产质量的质控体系,显著降低了农村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