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函询、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审议等确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21年10月-12月在全国19家三甲医院手术室进行试应用。结果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涵盖结构指标2项、过程指标5项、结果指标1项。19家医院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比例中位数为3.2:1,工作日手术间平均开放时间为9.89 h,手术安全核查正确执行率、手术物品清点正确执行率、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手术标本管理规范合格率、手术间环境卫生消毒合格率、术中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合计率分别为83%、86%、83%、88%、95%、0%。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了工具,为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德尔菲法确定血液透析敏感指标共计11项,并于2017年4月—9月应用在血液透析质量评估中,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项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中,护患比符合国家标准,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透析超滤达标率、透析充分性达标率、门诊透析患者急诊透析率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等5项指标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体外循环失血发生率、假性动脉瘤发生率、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方法基于文献回顾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初步构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经由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专家讨论后,最终确定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21年6月-12月在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14家三甲医院进行应用。结果共确定了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3项、三级指标6项的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应用后,14家三甲医院6项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但血管活性药物规范使用执行率评价项目中,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规范执行率较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评价项目中,肿胀发生率较高。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现了心血管专科特点,可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的影响,降低医院感染,提高血透室感控管理质量。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本院血透室的感控管理,对以往血透室的各项感控指标、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步持续改进的重点,比较2011年科室的各项感控指标及与感染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科室的手卫生、护理操作、物表、感控知识的合格率分别为98.3%(59/60)、98.2%(214/218)、97.4%(76/78)、98%(49/50),显著高于管理前的66.7%(16/24)、89.4%(93/104)、83.3%(30/36)、87.5%(20/24);血透室2011年、2012年、2013年与感染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7%、0.64%、0.33%,呈逐年下降趋势,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显示P<0.0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地区脑梗死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2008年北京地区脑梗死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采用结果评价标准与过程评价标准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北京市12家医院的脑梗死医疗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2007年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8年北京市12家三甲医院脑梗死患者医疗服务质量管理12项过程评价指标平均执行率为67.27%,均高于2007年(43.71%).2008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费等结果指标均低于2007年.结论采用过程与结果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方法,是医院进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的有效工具.2008年脑梗死医疗质量较2007年虽有所提高,但指标总体执行情况仍偏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Donabedian质量理论构建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结构-过程-结果指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探讨在质量理论指导下的三维指标能否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方法 对某医学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前采用常规注重结果指标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干预措施主要在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下,关注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指标,观察该方法与常规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于手卫生影响的差异。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血液净化中心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医生组:52.38%、75.22%;护理组:69.49%、88.17%;护工组:52.72%、73.93%;清洁工组:12.54%、56.83%)、正确率(医生组:80.91%、94.07%;护理组:87.08%、95.49%;护工组:37.74%、56.20%;清洁工组:57.14%、59.49%)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成绩[(78.12±8.37)分VS (88.82±6.57)分],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33.33±2.07)瓶VS (53.50±1.81)瓶],手部细菌检测合格率(58.82% VS 91.18%),患者对工作人员手卫生满意度(88.92% VS 96.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深静脉导管感染率为2.1例次/1 000导管日,干预后未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结论 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下的工作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在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手卫生知识考核成绩,患者对工作人员手卫生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予以质量监管,并将该时间段作为研究组;而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传统质量控制法,将该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0.17%,其投诉率是0.05%;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0.55%,其投诉率是0.29%;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较少手术室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降低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率,可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陕西省县级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制定质量改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陕西省10个地市57家县级医院,通过实地查看、文档查阅、人员访谈、抽查考核等方式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调研的57家县级医院中,66.67%的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54.39%的医院无人力资源储备和弹性调配;45.61%的医院后勤保障支持不到位;61.40%的医院护士排班不合理;31.80%的医院责任护士年资低,50.66%的医院质控员质控职责分工不明晰;15.79%的医院质量标准内容不具体,28.07%的医院护理质量指标滞后;64.91%的医院高危风险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63.16%的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不到位;对于高警示药品管理,10.53%的医院标识不规范,40.36%的医院储存和放置未按要求区分。结论陕西省县级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医院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以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为契机,系统改进问题,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案改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60例进行阶段性分析,通过成立专案改善小组,确定目标,实施专案方案:建立肾内血透微信沟通群,血液透析前减停降糖药物,血液透析中提前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嘱患者适当进食,加强血糖监测及健康宣教等新流程,比较专案实施前后透析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专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发生率为27.5%,专案改善后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发生率为10%,专案改善明显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结论专案改善发挥了肾内科及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团队的合作精神,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降低社会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缺乏对护理环节质量的控制,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没有反映出护理效果和护理行为,只是以最后质量指标为标准.因此本文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实践这个话题做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访谈建立初始指标,邀请来自北京、河南、上海、安徽、山东17家三甲医院的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筛选指标,经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专家审议确定最终指标。收集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6月指标数据验证资料收集可操作性。结果确定了包含过程指标3项、结果指标2项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7,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38、0.336。某三甲医院5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的分子和分母数据均完整收集。结论构建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具有一定可靠性,体现了呼吸内科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陕西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为体检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循证方法初拟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两轮电子邮件函 询,最终确定符合陕西省现状的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84%、75%,权威系数均≥0.80;第2轮专家咨询后变异系数为0.00~0.30,专家协调系数为0.278~0.381(P<0.05);最终 形成了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12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陕西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基于该省健康体检行业现状,符合科学性、可靠性原则, 基本可满足陕西省目前体检质量控制需求。但该体系在今后实践中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与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函询和专家现场论证等构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专家函询形成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评分表。回顾性收集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0月-12月指标数据进行资料收集可操作性验证和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评分表应用。结果共确定了包含结构指标1项、过程指标7项的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为0~0.022 2,指标评分表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0。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0月-12月8项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分子和分母数据均完整收集并计算得出指标值,仅急诊工作年限≥5 a预检护士占比和急诊患者首次疼痛评估率达到满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现了急诊专科特点,指标评分表可量化评价护理质量,能够帮助急诊专科合理设定各项指标改善目标值,有助于不同医疗机构间急诊护理质量比较,但结果质控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陕西省166家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及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深化陕西省优质护理内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西省166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陕西省166家医院中,95.18%已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问卷9个维度评分与期望值相比均有显著差距(P<0.05)。166家医院优质护理落实较差的前3位依次是护理人员福利待遇、护理信息化建设和护理垂直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儿科护理质量指标,为我国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国家护理专业质控中心儿科专科质控组审议等确定儿科护理质量指标。于2019年在全国8家儿童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儿科进行试应用。结果构建的儿科护理质量指标包括结构指标6项、过程指标2项、结果指标7项。8家医院每名住院患儿24 h平均护理时数、护士离职率、住院患儿身体约束率、新生儿院内尿布皮炎发生率、住院患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渗出发生率等总体呈下降趋势,6月龄内患儿母乳喂养维持率明显提升,但床护比和护患比有所下降。结论儿科护理质量指标具有实用性,体现了儿科特色,可用于住院患儿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山东省2014年-2017年三级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项主要院内感染指标现状,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监测与院内感染的预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数据,对山东省3项院内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全国、东部地区比较,分析变化趋势。结果与全国、东部地区相比,山东省三级医院2014年-2017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整体偏高,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整体低于全国、东部地区,3项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促进护理质量改善。应重点关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标的过程质控,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智慧血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函询构建智慧血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临床,应用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份输血病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智慧血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18个和四级指标15个。体系应用后,总体指标完成率从45%提高到84%(χ2=196.02,P<0.05),血液离开冰箱未输注时间从(24.0±2.0)min缩短到(14.0±2.0)min(t=35.36,P<0.05),输血记录合格率从79%提升至98%(χ2=17.735,P<0.05),应用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智慧血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清晰,具有一定科学性,应用价值在于提高了临床输血护理质量,确保了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