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赵青 《中国卫生产业》2014,(30):128-129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口服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RSV感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炎症水平及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RSV感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ECP、IL-8及NO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患儿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儿3个月内喘息发作率和1年后哮喘发作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口服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用于RSV感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下调机体炎症水平,并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成骨细胞特异因子(POSTN)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4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对所有患儿进行鼻咽部分泌物样本采集,检测RSV亚型级基因型,依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1例)、中度组(62例)与重度组(31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组别患儿血清IL-10、POSTN及ECP水平,分析血清IL-10、POSTN及ECP水平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44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检出A亚型88例(61.11%),B亚型56例(38.89%),A亚型病毒感染中NA1为主要感染基因型,重度组患儿NA1病毒感染比例高于中度组与轻度组;B亚型中BA9为主要感染基因型,轻度组BA9病毒感染比例高于中度组与重度组。观察组患儿血清IL-10、POSTN、E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IL-10、POSTN、EC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血清IL-10、POSTN、EC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RSV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IL-10(r=0.930)、POSTN(r=0.895)及ECP(r=0.659)水平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表现为血清IL-10、POSTN、ECP水平上升,且三项水平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显著,对以上水平进行检测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8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抗病毒、布地奈得雾化吸入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消失后停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咀嚼片2.5mg,睡前口服,连用3个月。对照组除不使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外,余治疗同实验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并随访观察治疗后半年和1年内喘息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2.95、2.26,均P<0.05),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t值分别为2.91、2.35,均P<0.05),且实验组患儿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31,P <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1,P<0.05)。实验组治疗后随访观察半年和1年内其喘息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4.50、5.23,均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能明显能减少喘息的复发率,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IL-6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9(Th9)和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4月天津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毛细支气管炎组,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34例)及重度组(24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h9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9水平,分析外周血Th9和血清IL-9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外周血Th9细胞比例和IL-9表达水平[(1.36±0.20)%、(72.86±6.67)pg/ml]均高于对照组[(0.64±0.18)%、(27.58±5.1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37、-36.652,均P<0.05)。重度组患儿外周血Th9细胞比例和IL-9表达水平[(1.79±0.26)%、(106.59±10.83)pg/ml]高于中度组[(1.30±0.1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9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按病情分为重症组(25例),轻症组(72例);纳入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23、IL-22、IL-17)水平。对比上述指标在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之间,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Cox A16型、EV 71型、其他型)组间,重症组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间及重症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间的差异。分析4项细胞因子预测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 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CD8+ T细胞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血清TNF-α、IL-23、IL-22、IL-17水平从低到高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恢复期组相比,急性期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 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 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项细胞因子联合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为83.33%,准确度为71.43%。结论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手足口病病情判断,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6.
吕慧  贠国俊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65-4166
目的:观察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导.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32例设为观察组A,选取同期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22例设为观察组B,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为正常儿童35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L-6的水平.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儿童血清中IL-6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儿童血清中IL-6的水平升高幅度比观察组B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中13例急性期的患儿血清中IL-6水平显著高于19例恢复期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肺炎儿童血清中IL-6水平能够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否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反映出患儿病情的发生及进展情况,为早期进行免疫干预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锌水平与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1例,普通肺炎患儿67例;选取同期在该院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婴幼儿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上述儿童血锌水平及体液免疫指标,比较分析相应检测结果。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普通肺炎组血锌水平分别为(2.53±0.34)mg/L、(3.49±0.81)mg/L,两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11±0.6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血锌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普通肺炎组血清Ig G、Ig 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 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Ig A水平与普通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Ig M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的血锌与Ig G、Ig 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和0.64,P0.05);普通肺炎组患儿血锌与Ig G呈正相关(r值为0.41,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水平较健康儿童降低,且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病原学特征及体液免疫变化特征.方法 将120例广东饶平及广东广州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行呼吸道7种病毒检测,将此120例患儿(毛支组)及另外12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取外周血行体液免疫5项及IgE检测.结果 在120例确诊毛支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7种病毒检测中,57例为阳性,阳性率47.5%,其中以RSV为主,共43例,在病毒检阳性患儿中占75.4%.体液免疫检测中,毛支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支组水平IgG、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gM、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检测阳性者以RSV为主,提示毛支病原谱稳定,预期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明显变化;毛支患儿的体液免疫指标中,IgE水平高于健康儿童,提示其发生与人体超敏反应有关;毛支患儿IgE、IgG变化特点与儿童哮喘相似,提示两者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TREM-1/DAP12蛋白的表达及该通路与炎症反应的潜在关联。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病例组(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REM-1、DAP12表达进行检测。构建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和RSV+siRNA-TREM-1组,并对细胞中TREM-1、DAP12的表达及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轻症组、重症组儿童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含量、PBMCs中TREM-1、DAP12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均P<0.05)。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TREM-1、DAP12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RSV+siRNA-TREM-1组(均P<0.05)。RSV+siRNA-TREM-1组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均低于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均P<0.05)。结论 TREM-1/DAP12信号通路在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高表达。RSV诱导NHBE细胞高表达TREM-1,沉默TREM-1可以下调DAP12表达,抑制炎症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及感染后气道炎症的效果与可能发生机制。 【方法】 将确诊RSV毛细支气管炎120名患儿随机分成雾化组和常规组,记录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喘息持续天数、住院天数及喘息再发例数;检测比较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IL-6、IL-8、IL-10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比较喘息持续天数、住院天数及喘息再发例数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CP、IL-6、IL-8值在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5),IL-10急性期低于恢复期(P<0.05),对比恢复期上述检测指标在雾化组和常规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明显,防治RSV感染后气道炎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激素抵抗性哮喘(SRA)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79例,分为SRA组(31例)和激素敏感性哮喘(SSA)组(48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 Treg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结果 SRA组和SSA组CD4^+CD25^+Foxp^3+ Treg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和绝对值分别为0.0225±0.0063、(1.09±0.23)×10^7/L和0.0345±0.0094、(1.35±0.14)×10^7/L,均较对照组[0.0537±0.0128、(2.06±0.27)×10^7/L]明显下降,且SRA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和SSA组血清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38.12±23.26)、(176.25±40.37) ng/L比(281.22±47.1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16.43±86.33) ng/L比(763.02±90.1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SA组血清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RA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均较SS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和SSA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与CD4^+CD25^+Foxp^3+ Tre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CD4^+CD25^+Foxp^3+ Treg、IL-10和TGF-β1之间的相互作用在SR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通过增加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数量,稳定其功能,增加IL-10和TGF-β1表达,可能是治疗SRA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探讨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观察组IM患儿外周血T、B和自然杀伤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以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对观察组患儿中的10例进行治疗2周后T细胞亚群的测定以观察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IM患儿CD3、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0.52、13.48,均P<0.05);CD19、CD4和CD4/CD8值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5、-15.16、-13.02,均P<0.05);自然杀伤细胞无明显变化(t=-0.37,P>0.05)。10例IM患儿治疗2周后,CD4、CD4/CD8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9、-2.21,均P<0.05);CD8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5);治疗前CD3、CD19和自然杀伤细胞值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1.25、-0.53,均P>0.05)。结论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reg)与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 选择KD患儿32例( KD组)及健康幼儿28例(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幼儿和KD组患儿使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前及治疗后热退3天时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 IL-15)、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KD组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5、IL-17和IL-23水平均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4.35、-3.98和-4.11,P<0.05);经治疗后,血清中IL-15、IL-17和IL-23水平均有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74、2.94和3.06,P<0.05)。 KD组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2.54,P<0.05),经治疗后可基本回升至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13,P<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1.87,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t=2.71,P<0.05)。结论 Treg细胞与Th17细胞之间的失衡可能在川崎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比例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方法 选择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34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小儿35例为对照组,在明确诊断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观察组Th1和Th2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h1/Th2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和CD8+低于对照组(P<0.05),CD4+高于对照组(P<0.05),且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与小儿哮喘的T细胞亚群及Th1/Th2功能变化存在相似性,两者发病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反复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尿白三烯E2(leukotrieneE4,LTE4)和血清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水平,探讨LTE4、LTB4在反复肺炎和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反复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A组)、21例反复肺炎不伴有支气管哮喘患儿(B组)以及22例健康对照者的尿液以及血清。处理后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LTE4和血清LTB4、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并分析LTE4与LTB4、IL-8、中性粒细胞之间以及LTB4与LTE4、IL-8、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尿LTE4表达水平,A组为(385±43)pg/ml,B组为(232±66)P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3±51)pg/ml(P〈0.05),而且A组水平显著高于B组水平(P〈0.05)。②血清LTB4表达水平,A组为(151±28)pg/ml,B组为(86±32)p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5±25)pg/ml(P〈0.05),而且A组水平显著高于B组水平(P〈0.05)。③血清IL-8表达水平,A组为(124±13)pg/ml,B组为(85±13)p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6±25)pg/ml(P〈0.05),而且A组水平显著高于B组水平(P〈0.05)。④血中性粒细胞比例表达水平,A组为0.58±0.07,B组为0.52±0.04,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28±0.08(P〈0.05),而且A组水平显著高于B组水平(P〈0.05)。⑤尿LTE。表达水平与血清LTB4、IL-8、中性粒细胞比例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LTB4表达水平也与尿LTE4、血清IL-8、中性粒细胞比例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LTB4和LTE4在反复肺炎和支气管哮喘之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降低LTB4和LTE4水平或许可以切断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SP)感染的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便临床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2月本院小儿科收治的158例SP感染患儿的外周血进行T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进行测定。另选同期来院做健康体检的儿童40例为对照组。结果 158名SP感染患儿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19+B淋巴细胞较对照组高,NK细胞则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感染的肺炎患儿体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临床上治疗SP感染患儿时,在抗感染的同时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抗变态反应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哮喘患儿(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及2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T细胞,应用ELISA法测定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gE,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G、IgA和IgM。结果哮喘发作组CD3+、CD4+T细胞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T细胞及CD4+/CD8+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P〈0.05);哮喘缓解组CD4+T细胞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IL-6、IL-8及TNF—α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或〈0.01),哮喘缓解组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IgE及IgG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0.01或〈0.05),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IgE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存在免疫失衡,提示哮喘患儿应长期抗变态反应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频率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HBV感染者PBMC中CD4^+、CD8^+T细胞的分布以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CD8^+T细胞以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均显著增高(前者P〈0.01,后者P〈0.05)。HBV携带者CD4^+T细胞显著降低(P〈0.05),CD8^+T无明显改变。三组CD4^+/CD8^+T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HBV携带者不同,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CD8可细胞频数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均明显增高,提示细胞毒T细胞的数量及细胞毒颗粒表达与病毒清除和肝损害相关;急性和慢性患者在增高程度上的差异提示慢性乙肝的细胞免疫和细胞毒反应的不完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及抗感染作用.方法 将3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8例,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及综合治疗.高压氧组68例,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感染发生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后3,6,9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结果 对照组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16例,最终入选52例.高压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59%(65/68)比84.62% (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治疗后1,2,3个疗程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41±2.19)分比(6.29±2.20)分,(8.24±2.26)分比(7.31±2.23)分,(11.25±2.57)分比(9.61±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治疗后3,6,9个月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06%(15/68)比44.23%(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治疗后1,2,3个疗程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早期高压氧治疗能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病死率和感染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