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铅、汞、锰中毒伴发周围神经损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铅、汞、锰中毒对周围神经的损害。方法 对病例组73人和对照组39人进行了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病例组的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的检出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铅、汞、锰对周围神经均可产生损害。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可用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苯系物中毒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苯系物中毒的患者及60例健康者分别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苯系物中毒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42.3%,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68.1%,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相比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于苯系物中毒的神经损害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应早期行此项检查。  相似文献   

3.
锰对人体神经传导速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锰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对病例组40人和对照组48人进行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结果:病例组所检测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锰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同时对周围神经系统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以慢性锰中毒的诊断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慢性正己烷中毒92例神经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神经肌电图表现特点。方法对92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人和31名无接触职业危害的健康成人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结果①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AL)延长,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下降,且各指标随着中毒程度加重而下降明显,严重的可出现对刺激无反应;MCV总异常率97.83%,SCV总异常率96.74%。对照组MCV异常率2.15%,SCV异常率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肌电图(EMG)结果呈神经源性损害,异常率38.04%,对照组3.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EMG主要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程度与临床病情平行,建议对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分级诊断,可以结合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分别对175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末梢感觉定量检查(OST)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5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率为7%(13/175),QST异常率为45%(79/1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比较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ST阈值中的冷觉、温觉、热痛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QST较NCV的诊断敏感性高,提示其早期以小神经纤维受损更常见.  相似文献   

6.
砷作业工人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50名砷中毒、25名砷接触工人进行了肌电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对42名对照者仅作了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发现慢性中毒组纤颤波的检出率为34%,砷接触组为8%。砷中毒组的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和尺神经SCV 显著减慢;尺神经MCV 延长;而砷接触组仅见尺神经MCV 减慢。以神经传导速度最低限((?)-2SD)进行分析,其减慢的检出率较高。长期接触砷可致周围神经源性损害,恢复较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似为多见。神经电生理的测定可作为砷中毒的一项诊断指标,可检出早期砷对周围神经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轻度溶剂汽油中毒患者精神与神经肌电图的改变.方法 采用精神科SCL-90症状白评量表与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慢性轻度溶剂汽油中毒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进行评定、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SCL-90症状量表评定:治疗前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组因子分均升高,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除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外其他因子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神经肌电图检查:所检24块肌肉静息自发电位(纤颤)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轻收缩时左、右胫前肌运动单位电佗时限延长,重收缩时左、右胫前肌及右拇短展肌波幅增高,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神经肌电图检查:治疗前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近端诱发电位波幅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26.02±7.19)m/s,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治疗后腓肠神绛感觉传导速度为(37.00±8.97)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与正常参考值、治疗后比较,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性慢性轻度溶剂汽油中毒患者精神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明显,精神量表和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患者的诊断、病情的动态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及神经-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对病例组14例及对照组10例作神经-肌电图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4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条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减慢(P〈0.01),大部分周围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肌电图检查显示,放松时部分病例出现纤颤电位或正锐电位,肌肉大力收缩时,部分病例出现单纯相或混合相。结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肌电图表现为周围神经MCV及SCV的显著减慢,远端潜伏期的延长,部分病例肌电图表现为失神经支配。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端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职业性急性二硫化碳中毒病例特点。
  方法  基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收集、筛选国内外职业性急性二硫化碳中毒病例,并将其分为二硫化碳中毒组与二硫化碳、硫化氢混合中毒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72例职业性急性二硫化碳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步态蹒跚等症状,检出率分别为94.8%、79.7%、69.8%、41.3%。三颤试验、共济失调阳性率较高,其检出率分别为29.1%、27.9%。辅助检查主要为脑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心肌缺血),其检出率分别为9.9%,9.3%。二硫化碳中毒组与混合中毒组三颤试验、脑电图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二硫化碳急性中毒可导致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及周围神经损害,职业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27-728
目的研究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入住我院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具有加速周围神经修复再生、提高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总体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