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鲁圆圆  杨帆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0):944-948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精准淋巴结切除提供了选择,极具应用前景,但仍有部分问题和争议亟待解决,如SLN检测在高危患者中的标准临床应用规范、SLN最佳算法、评估SLN的最佳方式、低体积转移的临床意义,均值得探究。目前子宫颈注射吲哚菁绿为最常用的示踪方法,病理学超分期可提高对低体积转移的检出率,但病理学超分期操作流程、应用指征及低体积转移的临床管理需进一步规范。此外,高危型子宫内膜癌并非SLN检测的绝对禁忌证,但此类患者行SLN检测的标准临床应用规范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就近年来子宫内膜癌SLN检测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检测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于子宫前壁、后壁、宫底两侧共4点处注射纳米碳混悬液,识别黑染的淋巴结,并记录前哨淋巴结相关信息,淋巴结分开单独送病理检查行HE染色。结果: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出现子宫浆膜面黑染,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4%(21/25),共计114枚,其中盆腔双侧检出率为81%,盆腔一侧检出率为19%。3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均为SLN转移。结论:纳米碳作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具有可行性,对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饶阳  曲芃芃 《中国肿瘤临床》2009,36(24):1426-1429
虽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在子宫内膜癌领域还属于探索阶段,但多项研究表明SLN检测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可行的.蓝染和放射性胶体联合检测方法可以提高SLN检出率;子宫体多点注射法和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注射法较宫颈注射法比较,可以提高SLN检出率和主动脉旁SLN阳性率.此外SLN检出率还与示踪物剂量、注射到检测的间隔时间以及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有关.连续切片及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SLN微转移(MM)的检出率.SLN的重要意义不仅是替代淋巴结切除术,更多在于它能够检测出传统的病理学检查不能发现的MM.其"超"分期作用可以诊断出中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并对其提供及时的辅助治疗,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海静  杨静  王文翔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084-1087
摘 要:[目的] 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研究,行亚甲蓝注射液前哨淋巴结显影探查;记录SLN检出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①前哨淋巴结检出率(SLN阳性率)为94.32%。②肿瘤直径≤2cm 的患者SNL检出率为100.00%,肿瘤直径>2cm 的患者SLN检出率为87.00%。SNL检出率在不同注射位置及不同年龄段中无明显差异。③SLN与盆腹腔淋巴结分布:45.76%SLN分布在髂外,其次为闭孔(23.99%);37.99%的盆腹腔淋巴结分布在髂外,29.06%分布在闭孔。④亚甲蓝注射液示踪SNL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95.58%和100.00%。 [结论] 示踪前哨淋巴结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能清晰显影淋巴管,能辅助判断盆腹腔淋巴结是否转移,对淋巴结精准清扫、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注射纳米炭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索最优化的SLN示踪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03月至2021年06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宫颈注射组(39例)及宫底注射组(37例),以纳米炭作为示踪剂多点注射于宫颈或宫底部,在腹腔镜下观察显影的第一站淋巴结并切除后送病理检查,再采取标准的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系统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SLN检出率、检出部位、敏感度、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结果:两组患者总体SLN检出率为81.5%,检出位置:最常见于髂外区21例(33.8%),然后依次为闭孔区16例(25.8%)、髂内区14例(22.6%)、髂总区7例(11.3%)、腹主动脉旁区域3(3.9%)、骶前1例(1.6%)。宫颈注射组在盆腔SLN检出方面更有优势,宫底注射组在腹主动脉旁区域SLN检出方面更有优势。7例(9.2%)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在宫颈注射组,敏感度为75%(3/4),假阴性率为25%(1/4),阴性预测值97.1%(34/35)。3例在宫底注射组,敏感度为66.7%(2/3),假阴性率为33.3%(1/3),阴性预测值为96.9%(32/33)。结论:纳米炭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内膜癌SLN活检安全高效、操作简便,宫颈注射组更方便,有更好的盆腔SLN检出率,但宫底注射组有更好的腹主动脉旁SLN检出率,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访4年,观察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随访4年后,死亡13例,死亡率16.25%。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组织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脉管癌栓、肌层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手术病理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肌层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手术病理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肌层浸润深度及合并脉管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全面的手术分期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冰冻病理是唯一能术中描述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的检查手段,可以指导术者决定是否进行系统的淋巴结切除,以进行全面的手术分期。术中冰冻病理的准确判断对是否行全面的手术分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近年来对于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一致性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手术治疗的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资料,旨在探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以评估其在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潘婷  张平  朱滔 《肿瘤学杂志》2021,27(1):22-26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手术为全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绝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尚处早期,病情仅局限于子宫,淋巴结转移风险小,若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可能未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反而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检测肿瘤区域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评估预后,适合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可避免过大的手术范围,提高生存质量。随着淋巴解剖、定位技术、病理评估等不断改善,前哨淋巴结的识别率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很多研究指出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病理超分期可以明确转移淋巴结位置和判定淋巴结转移与否,并被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低,然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和预测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SLNB与病理超分期等检测手段结合可发现更多的淋巴结转移类型,尤其对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检出效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诊疗提供更多依据。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早期子宫内膜癌SLNB技术、影响SLNB准确性相关问题、淋巴结微转移问题三方面进行简述,为促进早期子宫内膜癌精准手术治疗,减少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宫颈受累及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为非内膜样癌、肌层浸润及脉管浸润程度深、病理分期程度低及宫颈受累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术中将示踪剂亚甲蓝分多点注射于子宫浆膜下,进而追踪识别蓝染的淋巴结为SLN切取SLN后再行其它淋巴结切除,SLN与其它淋巴结分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31例中4例(12.9%)在注射亚甲蓝过程中发生泄漏,无淋巴管着色。其余27例(87.1%)均有子宫浆膜面及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内的淋巴管着色,其中22例盆腔内淋巴管同时着色,27例淋巴管着色的病例中23例(85.2%)识别出SLN,共计90枚,平均每例3.9枚(1~10枚)。除1枚(1.1%)SLN位于腹主动脉旁区域外,其余89枚(98.9%)分布于盆腔的各组淋巴结中,主要为闭孔38枚(42.2%)、髂内19枚(21.1%)。本组中27例(87.1%)患者接受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例(12.9%)行盆腔淋巴结取样术31例中7例(22.6%)同期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手术共切除淋巴结926枚,平均每例29.8枚(14~55枚)。3例(9.7%)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SLN转移,另1例转移患者无SLN捡出未发现与本研究相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亚甲蓝在子宫内膜癌术中进行SLN识别具有可行性,此技术简便、安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早期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Zhang WJ  Zheng R  Wu LY  Li XG  Li B  Chen SZ 《癌症》2006,25(2):224-228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实体肿瘤的治疗方案设计中,特别是乳腺癌和体表恶性黑色素瘤。若SLN阴性,则可视为该淋巴区域无肿瘤转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放射性核素定位法、活性染料定位法及二者联合法探测宫颈癌SLN和评价SLN对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27例欲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术前16h注射^99mTc-右旋糖酐,进行SLN显像:手术时.注射亚甲蓝约4ml,寻找监染淋巴结;同时术中用1探针探测放射性热点。SLN全部被切除后,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切除的SLN及非SLN(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分别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染料法、核素法、联合法对27例患者的SLN检出率分别为96.3%(26/27)、100%(27/27),100%(27/27);27例患者中染料法、核素法、联合法分别检出SLN61枚、69枚、70枚;核素法中,术前SPECT/CT融合显像较平面显像多检出4枚宫旁淋巴结。病理结果示7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占25.9%(7/27)。SLN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分别为85.7%(6/7),96.3%(26/27),95.2%(20/21),14.3%(1/7)。结论:术前SPECT/CT三维断层显像检出SLN的敏感性优于平面显像,并且能够对SLN进行准确定位,联合应用放射性核素定位法和活性染料识别法提高了SLN检出的准确性;SLN的病理结果可以准确的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季瑞  陆云燕 《现代肿瘤医学》2019,(19):3491-349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9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 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O Ⅲ 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2 cm、治疗前CA125水平高于正常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FIGO分期、病理类型、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FIGO分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治疗前CA125水平、盆腔淋巴结与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4例手术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6-MVX线加速器盆腔照射,4500~5000cGy/4.5~5周,外照射后均联合192Ir腔内后装治疗。参考点:阴道黏膜下0.5cm。DT16~20Gy,每次4~5Gy,每周1~2次。结果子宫内膜癌手术后联合放疗2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1.9%和81.1%,其中ⅠB~ⅡB期患者2年DFS为90.7%。子宫内膜癌手术后联合放疗2年内阴道复发率和盆腔复发率分别为8.1%和6.8%,远处转移率为9.5%。单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明显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2年OS;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明显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2年DFS。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明显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2年OS,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明显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2年DFS。Ⅲ期病例术后单纯放疗和放疗联合化疗比较,2年OS和DFS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内膜癌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根据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对病变范围及影响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已成为当前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5.
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明确诊断、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并为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充分的临床资料。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常规进行淋巴结切除仍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对于低危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而言,因为低危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非常低,且不影响患者的预后,但目前没有全面的划分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其危险程度的统一标准。本文就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淋巴结切除的并发症,淋巴结切除术对预后的影响,淋巴结切除的临床意义及淋巴结切除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加以综述,我们认为对于内膜癌患者应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注重术前的全面评估,对于G3,透明细胞,浸润肌层≥1/2,病灶>2cm,宫颈受累等应进行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在内的系统淋巴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分期的相关性(附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罗来敏 《肿瘤》2005,25(5):481-48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术前有临床分期的67例患者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分析两种分期的差异,并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因素.结果67例术前有临床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48例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误差为28.36%.分析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影响因素中绝经前后、孕产次对内膜癌肌层浸润及浸润深度影响有临床意义(P<0.05),而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则对病灶肌层浸润及浸润深度影响无临床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临床分期应综合多因素评估,以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正确指导治疗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价值一直有争议,国内多数医院仅对部分高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淋巴结活检或选择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罕有妇科医生对子宫内膜癌行系统的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本文探讨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痛治疗决策中的价值以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行系统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128例子宫内膜癌,对其临床病理特点、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治疗决策改变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28例患者中19例(14.8%)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15例(11.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1例(8.6%),7例患者同时出现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仅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以及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例患者因淋巴结转移分期升级,术后需要辅以化疗和/或放疗;另50例中危、中高危早期患者因手术排除了子宫外转移免去术后辅助治疗。8例(6.3%)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盆腔感染3例,阴道残端出血2例,不全性低位肠梗阻、深静脉血栓伴淋巴囊肿和腔隙性脑梗塞各1例。中位手术时间为150min.中位出血量为300mL,其中27例(21.1%)患者接受输血治疗。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足安全可行的,通过全面的手术分期可以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提供预后相关信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蔡红兵 《肿瘤》2001,21(5):394-394
子宫内膜癌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对 15 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或活检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 1994~ 1999年间手术治疗的 15 6例内膜癌患者资料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年龄在 37~ 72岁 ,平均年龄 5 5 2岁 ,按 1971年FIGO临床分期 ,Ⅰ期 96例 ,Ⅱ期 6 0例。腺癌 119例 ,腺鳞癌 2 5例 ,透明细胞癌 12例。所有病例首次治疗均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为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子宫次广泛切除或筋膜外子宫切除加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意义。[方法]对102例经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进行临床分期与手术 病理分期对照 ,分析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0 8% ,其中Ⅰb 期(20 0%)高于Ⅰa 期(4 8%) ,内膜样腺癌、浆液性腺癌、腺鳞癌及透明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为8/88、1/4、1/5、1/5,盆腔淋巴结转移还与肿瘤细胞分级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相关(P<0 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与手术 病理分期有较大差异。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明确分期 ,尤其对Ⅰa(G2、3)期、Ⅰb(G1、2、3)期及特殊病理类型(如浆液性腺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核素法、染料法以及二者联合法检测cN0喉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并评价SLN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41例cN0喉癌患者采用核素法、染料法和联合法示踪SLN.核素法为手术前于喉镜引导下在肿瘤周围注射99TCm-硫胶体(SC)进行SLN显像,手术中用γ探针探测放射性"热点";染料法为手术中注射亚甲蓝,示踪蓝染的SIN;联合法为将核素法和染料法联合应用的方法.结果 核素法、染料法和联合法对SLN的检出率分别为87.8%、70.7%和92.7%(P<0.01);核素法与联合法、染料法与联合法检出SIN数目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核素法与染料法检出SLN数目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示,有9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占22.0%.联合法检测SLN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97.4%和96.7%.结论 联合应用核素法和染料法可提高SEN检出的准确性,SLN的病理结果可以准确预测cN0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