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脂多糖(LPS)激活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以LPS激活BV2细胞构建神经炎症模型。分别采用0.1、0.5、1.0、5.0 μg/mL原花青素预处理后,1.0 μg/mL的LPS刺激BV2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BV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结果: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原花青素及LPS对BV2细胞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1.0 μg/mL LPS可引起BV2细胞各炎症因子NO、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原花青素(0.1、0.5、1.0、5.0 μg/mL)预处理能使激活的BV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O释放量减少(P<0.05),TNF-α、IL-1β和IL-6含量降低(P<0.05),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在体外实验中,原花青素对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介导SH-SY5Y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p38 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0 μmol/L的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建立体外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并分别设立对照组(只含细胞和培养基)、Aβ25-35染毒组、Aβ25-35+不同浓度(0.1、1.0、2.5、5.0 μg/mL)的原花青素处理组以及p38通路阻断剂SB203580组、Aβ25-35+SB203580组、Aβ25-35+5.0 μg/mL原花青素干预组。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SH-SY5Y细胞存活率,TBA法检测细胞内MDA含量,WST-1法检测细胞内总SOD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tau、tau蛋白的表达及应用p38通路阻断剂后p-tau、tau、p38、p-p38相应的蛋白表达。结果:原花青素对SH-SY5Y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不同浓度Aβ25-35均使SH-SY5Y细胞存活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1.0 μmol/L Aβ25-35组SOD水平降低,MDA含量升高(P < 0.05),p-tau (Ser396)和p-p38蛋白表达亦增加(P < 0.05);给予不同浓度原花青素干预及p38通路阻断剂后,与1.0 μmol/L Aβ25-35组比较,原花青素提高SH-SY5Y细胞生存率及细胞内总SOD水平,降低细胞内MDA含量(P均<0.05),抑制Aβ25-35介导的p-tau (Ser396)和p-p38蛋白过度表达(P均<0.05),且Aβ+阻断剂组同样抑制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P均<0.05)。结论:原花青素能够抑制Aβ25-35介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提高细胞生存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此外,原花青素可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其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对肠道上皮IEC-6细胞中炎症因子表达及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IEC-6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0.0(对照组)、5.0、10.0、15.0、20.0 μg/mL的nano-TiO2培养24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内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p-JAK2和p-STAT3)水平;Image J软件分析蛋白条带灰度值。结果:nano-TiO2处理组IEC-6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个nano-TiO2处理浓度下,IEC-6细胞IL-6和TNF-α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10.0、15.0、20.0 μg/mL nano-TiO2浓度处理后,细胞分泌IL-1β显著增加(P < 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nano-TiO2处理组IEC-6细胞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升高,且其蛋白磷酸化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JAK2,IL-1β=0.561,P < 0.05;rJAK2,IL-6=0.711,P < 0.01;rJAK2,TNF-α=0.675,P < 0.01;rSTAT3,IL-1β=0.782,P < 0.01;rSTAT3,IL-6=0.532,P < 0.05;rSTAT3,TNF-α=0.668,P < 0.01)。与对照组相比,15.0、20.0 μg/mL nano-TiO2处理组IEC-6细胞中p-JAK2/JAK2和p-STAT3/STAT3灰度值比值明显升高(P < 0.05)。结论:nano-TiO2可诱导IEC-6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和促进JAK2/STAT3蛋白磷酸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对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活力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为探讨其诱导凋亡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1、3.75、7.5、15、30、50 μg/mL)微囊藻毒素-LR处理人正常食管上皮HEEC细胞24 h,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确定后续实验的MC-LR浓度。进一步用0、6、12、24 μg/mL微囊藻毒素-LR处理细胞,采用PI-Annexin V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75~50 μg/mL的微囊藻毒素-LR均可使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活力降低(P均 < 0.01),测定得出IC50为24 μg/mL。因此,选择6、12和24 μg/mL的MC-LR用于后续实验。用6~24 μg/mL微囊藻毒素-LR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 < 0.05或P < 0.01),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增加(P均 < 0.01)。结论:微囊藻毒素-LR可以诱导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凋亡,且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分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戊唑醇对模式生物秀丽线虫的生殖毒性作用。方法:L2期的N2、him-5(e1490)雄虫分别暴露于0.1、1.0和10.0 μg/L浓度的戊唑醇中到L4期。通过测定野生型N2线虫的后代数目与世代时间判断戊唑醇是否存在生殖毒性,通过突变体him-5(e1490)与fog-2(q71)杂交的后代数目判断是否具有雄性生殖毒性;通过检测him-5(e1490)雄虫有丝分裂区细胞、减数分裂区细胞、精细胞数目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戊唑醇对精子发生过程的影响;通过对him-5(e1490)雄虫精子细胞的形态、畸形率、活化能力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研究戊唑醇对精子形成过程的影响。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暴露后的L4期秀丽隐杆线虫在戊唑醇剂量为10.0 μg/L时后代数目显著降低(P < 0.05);1.0和10.0 μg/L戊唑醇剂量组可以使him-5(e1490)与fog-2(q71)的杂交后代数目降低(P均 < 0.05),并可致秀丽线虫的有丝分裂区细胞数、减数分裂区细胞数、总生殖细胞数以及精细胞数目降低(P均 < 0.05),daf-2、akt-1、daf-16 mRNA在1.0和10.0 μg/L剂量组的表达量均上升(P均 < 0.05);age-1 mRNA在0.1~10.0 μg/L染毒剂量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 < 0.05或P < 0.01);与对照组相比,0.1、1.0、10.0 μg/L剂量组精细胞的直径与精子横截面积均明显减小(P均 < 0.05),1.0、10.0 μg/L剂量组精细胞的活化能力均明显降低(P均 < 0.05);try-5,spe-4,spe-6,fer-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上升(P < 0.05或P < 0.01),swm-1 mRNA在1.0 μg/L剂量组基因的表达量上升(P < 0.01)。结论:戊唑醇通过影响秀丽线虫精子的发生以及精子的形成过程产生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对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胫骨内注射20 μL PBS)、模型组和华蟾素干预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与华蟾素干预组大鼠胫骨内注射20 μL 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构建骨癌痛模型。华蟾素干预组于造模第7天开始腹腔注射华蟾素注射液,其余各组每天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造模前以及造模后第2、5、7、9、13、15天分别测定热缩足阈值和机械缩足阈值,造模第7天行胫骨X线摄片观察骨质破坏程度,末次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大鼠,取外周血、L4~L6节段脊髓,利用免疫组化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外周血及脊髓中相关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果:X线显示模型组大鼠胫骨骨皮质破坏明显、骨质连续性缺乏、骨组织肿胀明显,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未见明显骨组织肿胀、骨连续性较好,提示造模成功。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干预可明显缓解骨癌所诱发的机械痛敏、热痛敏(P < 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活化明显增强(P < 0.05);与模型组相比,华蟾素能显著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活化(P < 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脊髓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增强(P < 0.05);与模型组相比,华蟾素能降低TNF-α和IL-1β表达(P < 0.05)。结论:华蟾素对骨癌痛大鼠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其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漆姑草醇提物(HSJ)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NB4)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以NB4细胞为研究对象,设HSJ低(30 μg/mL)、中(60 μg/mL)、高(120 μg/mL)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共4组;HSJ作用NB4细胞48 h后,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NB4细胞形态;硝基四唑氮(NBT)还原实验检测NB4细胞分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周期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4和CD11b细胞的表达率;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c-f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fos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个不同剂量HSJ处理组NB4细胞胞核均缩小,胞浆呈空泡状,核形呈肾形或蚕豆形;各HSJ处理组NB4细胞的NBT还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SJ处理组NB4细胞中G2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S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SJ处理组CD14和CD11b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HSJ低剂量组cfos 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SJ中、高剂量组c-f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SJ可能诱导NB4细胞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体外培养的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在纳米氧化石墨烯(NGO)染毒后细胞DNA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和5-甲基胞嘧啶(5-mC)比例的变化规律,探讨DNA氧化与DNA甲基化的关联性。方法:分别以1.25、2.5、5、10 μg/mL的NGO溶液染毒16HBE细胞24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技术分析细胞DNA中8-OHdG比例,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检测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在2.5、5、10 μg/mL的NGO溶液染毒后,细胞DNA中8-OHdG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以10 μg/mL浓度时为最高。NGO可引起16HBE细胞甲基化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2.5、5和10 μg/mL NGO组分别降低37.1%、49.7%和46.3%,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DNA氧化水平与DNA甲基化水平间呈负相关(r=-0.69,P < 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体外NGO可导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DNA氧化水平升高,DNA甲基化水平降低,我们推测细胞DNA氧化程度可能影响DNA甲基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M2.5对人肾上皮细胞(HK-2)部分癌基因和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CCK-8试剂盒测定PM2.5混悬液对HK-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实验设阴性对照组、PM2.5混悬液低剂量(10 μg/mL)、高剂量(50 μg/mL)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Cr6+ 10 μmol/L),分别对HK-2细胞处理24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癌基因(c-mycc-fosp53)和凋亡基因(Caspase-8Caspase-9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M2.5混悬液对HK-2细胞的IC50为95.98 μg/mL;经PM2.5混悬液染毒24 h,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M2.5混悬液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c-myc、c-fos、Caspase-8、Caspase-9 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53和Bcl-2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M2.5混悬液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c-myc、c-fos、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53和Bcl-2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M2.5可引起HK-2细胞中部分癌基因表达上升、抑癌基因表达下降、促凋亡基因表达上升和抑凋亡基因表达下降,提示PM2.5对HK-2肾细胞部分癌基因和凋亡基因具有一定的促进与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淬灭胃癌SGC-7901细胞内活性氧(ROS)对维生素E琥珀酸脂(VES)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1、5、10和20 mmol/L)N-乙酰半胱氨酸(NAC)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2 h,再加入20 μg/mL VES处理12 h,经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ROS水平。另将20 mmol/L NAC作用SGC-7901细胞2 h,再加入20 μg/mL VES处理细胞12 h,经DCFH-DA染色后,流式细胞术进一步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将20 mmol/L NAC作用SGC-7901细胞2 h,再加入20 μg/mL VES分别处理15和24 h后,分别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CHOP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单纯VES处理组相比,20 mmol/L NAC预处理组胃癌细胞内ROS下降最为明显(P < 0.05)。与对照组相比,20 μg/mL VES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内GRP78和CHO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 < 0.05);而与单纯20 μg/mL VES处理组相比,20 mmol/L NAC对VES诱导GRP78和CHOP mRNA及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 0.05)。结论:在体外,淬灭胃癌细胞内ROS能够抑制VES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38MAPK基因对PM2.5染毒人肾上皮细胞(HK-2)部分癌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p38MAPK mRNA序列,设计合成干扰序列,将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HK-2细胞,构建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株。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鉴定沉默效果。用50 μg/mL的PM2.5混悬液分别染毒正常HK-2细胞和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24 h,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癌基因c-myc,c-fos、p53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8Caspase-9Bcl-2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HK-2细胞比较,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中p38MAPK mRNA的表达下降了58.50%,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了51.33%(P<0.01)。PM2.5混悬液对HK-2细胞和p38MAPK基因沉默HK-2细胞染毒后,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HK-2细胞未染毒组比较,正常HK-2细胞PM2.5染毒组中c-mycc-fosCaspase-8Casepase-9基因表达分别升高39.89%、15.12%、19.47%和15.45%,p53和Bcl-2基因表达分别下降21.54%和31.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HK-2细胞PM2.5染毒组比较,p38MAPK基因沉默HK-2细胞PM2.5染毒组中c-myc、c-fos、p53、Caspase-8和Caspase-9 mRNA表达分别下降了84.55%、63.55%、34.49%、37.19%和54.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HK-2细胞未染毒组比较,正常HK-2细胞PM2.5染毒组中的c-myc和Caspase-8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与正常HK-2细胞PM2.5染毒组比较,p38MAPK基因沉默HK-2细胞PM2.5染毒组中的c-myc、Caspase-8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均为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株,PM2.5可引起HK-2细胞癌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38MAPK基因可能参与PM2.5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氯喹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和40 μmol/L)氯喹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DAPI染色观察氯喹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核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喹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氯喹对HepG2细胞中Caspase-3、Bcl-2、Bax、P-P53、P38MAPK和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上述3个时间点10、20、40 μmol/L氯喹(10 μmol/L氯喹作用24 h组除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均 < 0.05);荧光显微镜下发现,10、20、40 μmol/L氯喹处理24 h后均可引起HepG2细胞不同程度的核浓集、固缩等典型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10、20、40 μmol/L氯喹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P均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和40 μmol/L氯喹作用HepG2细胞后,P-P53、P-P38MAPK、剪切后活化型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量增加(P均 < 0.05),Bcl-2表达下降,Caspase-3和P38MAPK表达无明显变化(P > 0.05)。结论:氯喹能够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紫铆花素(butein)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应,并探讨JAK2-STAT3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用40 ng/m L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7 d,诱导为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采用500 ng/m L的LPS刺激BMDM 12 h建立炎症模型,butein干预组采用5、10、20μmol/L butein与LPS共处理,butein单独处理组为20μmol/L的butein处理12 h,并设立空白对照组。ELISA法检测BMDM培养液中TNF-α、IL-6和NO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i NOS、p-JAK2、JAK2、p-STAT3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P-JAK2/JAK2和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变化。结果:ELISA实验结果显示,LPS刺激BMDM后,培养液中的TNF-α、IL-6和NO含量显著升高,而5、10、20μmol/L的butein干预可抑制上述促炎因子的分泌,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butein抑制了LPS活化BMDM的ROS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LPS刺激后BMDM内i NO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虽未明显变化,但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而butein干预可有效抑制JAK2和STAT3蛋白磷酸化。结论:Butein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这一效应,提示butein是一种炎症相关疾病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紫铆花素(butein)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应,并探讨JAK2-STAT3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用40 ng/mL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7 d,诱导为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采用500 ng/mL的LPS刺激BMDM 12 h建立炎症模型,butein干预组采用5、10、20 μmol/L butein与LPS共处理,butein单独处理组为20 μmol/L的butein处理12 h,并设立空白对照组。ELISA法检测BMDM培养液中TNF-α、IL-6和NO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iNOS、p-JAK2、JAK2、p-STAT3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P-JAK2/JAK2和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变化。结果:ELISA实验结果显示,LPS刺激BMDM后,培养液中的TNF-α、IL-6和NO含量显著升高,而5、10、20 μmol/L的butein干预可抑制上述促炎因子的分泌,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butein抑制了LPS活化BMDM的ROS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LPS刺激后BMDM内iNO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虽未明显变化,但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而butein干预可有效抑制JAK2和STAT3蛋白磷酸化。结论:Butein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这一效应,提示butein是一种炎症相关疾病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磷酸三苯酯(TPHP)对巨噬细胞的毒性和机制,为评估TPHP暴露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毒性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12.5、25、50、100、200、400 μmol/L)的TPHP作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24、48或72 h后,采用CCK-8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丝/苏氨酸激酶(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TPHP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TPHP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960,P<0.05)和时间依赖性(r=0.980,P<0.05);50~400 μmol/L组细胞培养基中LD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当TPHP浓度为25和50 μmol/L时,FITC-A+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说明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增加(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2.5~50 μmol/L TPHP处理组TLR4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并可触发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结论:TPHP对Raw264.7细胞呈现明显的细胞毒性,导致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并促进了TLR4、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介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方法:用200 ng/mL鸢尾素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0、24和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抗炎因子(IL-10、Arg-1、CD206),抗氧化基因(HO-1、SOD2)和PPAR-γ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抗炎因子含量;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PPAR-γ的表达和定位。另用200 ng/mL鸢尾素预处理细胞4 h,100 ng/mL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24 h,采用qPCR检测促炎因子表达,DCFH-DA和Mito-LX染色检测活性氧(ROS)水平。进一步用PPAR-γ抑制剂T0070907(30 μmol/mL)预处理细胞4 h,200 ng/mL鸢尾素培养24 h,采用qPCR检测抗炎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ng/mL鸢尾素可促进IL-10、Arg-1和CD206等抗炎因子的表达(P<0.05),并抑制LPS诱导的TNF-α和IL-6 mRNA表达升高(P<0.05),表明鸢尾素具有抗炎作用。并且200 ng/mL鸢尾素处理RAW264.7细胞4 h后Nrf2发生核转位,HO-1和SOD2表达和酶活性显著增强,GSH含量也升高(P<0.05)。此外,鸢尾素刺激下细胞内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并发生明显核转位,PPAR-γ抑制剂T0070907可阻断鸢尾素介导的抗炎因子表达升高(P<0.05)。结论:鸢尾素通过PPAR-γ启动巨噬细胞M2型极化发挥抗炎作用,并增强Nrf2及下游抗氧化酶谱表达,有望成为炎症疾病候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苯乙烯苷(TSG)介导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30、60和120 μmol/L的二苯乙烯苷预处理4 h,然后以1 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12 h,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100 nmol/L)阳性对照和Nrf2抑制剂寒鸦子酸(brusato,50 μmol/L)干预组,其中地塞米松和brusatol预处理RAW264.7细胞4 h。观察光镜下RAW264.7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并统计其被激活比例;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和IL-6的水平;通过DCFH-DA和Mito-SOXTM荧光探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内的ROS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的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核内Nrf2蛋白水平变化;Real-time PCR测定Nrf2下游抗氧化酶HO-1、SOD2、SOD1、CAT和GPX-1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LPS处理后RAW264.7细胞活化,胞体增大,形成大量伪足,培养基中TNF-α和IL-6增多。二苯乙烯苷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激活,降低培养基中TNF-α和IL-6,且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地塞米松。同时,二苯乙烯苷可促进Nrf2核转位,并促进下游抗氧化酶HO-1、SOD2和CAT表达,减轻细胞内ROS生成。而brusatol可通过阻断Nrf2活性抑制二苯乙烯苷的抗炎作用。结论: 二苯乙烯苷可激活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酶的表达,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是一种炎症相关疾病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