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冬梅  陈梅  张文静 《癌症进展》2021,19(24):2485-2488,2499
精准的分子靶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并已成为敏感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近年来,罕见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基因融合突变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虽然不足1%,但该基因家族中任何一个基因与其他基因发生融合突变,均会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常活化,从而驱动肿瘤的发生.靶向NTRK基因的药物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抑制剂能够为NTRK阳性的多种实体瘤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好.本文从NTRK基因、一代和二代TR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可能的治疗模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摘 要: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重排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种新的肿瘤驱动基因,促使肺癌发生和进展。近年来针对ALK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崭露头角,相关药物研究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中有较大进展,成为靶向治疗的热点。全文就治疗ALK阳性NSCLC脑转移的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c-MET被认为是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融合之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又一个重要的驱动基因.MET的激活包括突变、扩增和蛋白质过表达,是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并提示与预后相关.临床证据表明,MET既可以作为肺癌的原发致癌驱动基因,也是EGFR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对c-MET通路在NSCLC中的活性形式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除少见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及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OS1)阳性敏感融合外,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脑转移患者目前无有效的全身治疗药物,整体预后较差。由于传统药物血脑屏障透过率低,脑转移的局部治疗尤其是放疗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认识EGFR突变阴性NSCLC脑实质转移的特点,本文从脑转移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发病部位、病灶数目及大小、发病症状、治疗疗效和病情演变等方面综述了EGFR突变阴性NSCLC脑实质转移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为脑实质转移局部治疗的介入时机以及局部治疗技术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靶向治疗为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伴随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的开展及阳性结果的获得,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也迎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更优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基于过去1年的研究进展更新指南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本版针对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的更新包括:伏美替尼和莫博赛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NSCLC治疗中的相关更新,布格替尼、洛拉替尼和恩沙替尼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晚期NSCLC治疗中的相关更新以及其他靶向药物的更新。本文将对2023年CSCO NSCLC诊疗指南中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的诊疗更新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极差.目前,局部放疗仍然是NSCLC脑转移的标准治疗选择.此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了福音,其中抗血管生成药物在NSCLC脑转移的治疗中主要发挥伴侣作用,与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联合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已有较多探索,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ICIs)在NSCLC脑转移患者尤其是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综述新药物时代下NSCLC脑转移瘤治疗策略的改变,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生率约为2%~7%,此类肺癌更易出现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ALK-TKI)的不断研发,ALK-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本文对ALK-TKI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强有力的致癌驱动基因之一,伴ALK重排的NSCLC患者应用第一代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的治疗疗效要远远优于化疗.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ALK抑制剂在伴有脑转移的NSCLC患者中的颅内有效率.然而尽管第一代ALK抑制剂治疗ALK阳性NSCLC脑转移有初步的临床数据,但在获得性耐药后,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给肿瘤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新的挑战.新一代ALK抑制剂如艾乐替尼、色瑞替尼、AP26113和PF-06463922的相继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癌和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常见的两种病理类型。一些诱发和维持恶性肿瘤的分子改变被称为驱动基因。随着多重基因分型和高通量基因组分析等下一代(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测序技术的推广运用,使得从微小的肿瘤活检标本中检测病患者的癌症基因组成为可能,基于基因特征的临床研究也相继开展,进一步推动对NSCLC的分子分型。肺腺癌中约60%的驱动基因被确定,肺鳞癌驱动基因的检出率也在逐步提高,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A(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等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有效的驱动基因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EGFR、ALK等。本文将对NSCLC驱动基因的意义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约1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初诊时出现脑转移,而脑转移为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脑放疗(WBRT)仍为脑转移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疗效已达平台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NSCLC脑转移治疗中取得了可观的疗效.TKI联合WBRT可能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伽玛刀分期与分次治疗最大直径大于3 cm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探寻大于3 cm脑转移瘤伽玛刀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两家伽玛刀中心治疗的128例最大直径大于3 cm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伽玛刀分期治疗组和伽玛刀分次治疗组,每组64例。比较2组的局控率,生存期,脑转移相关死亡,放射性脑坏死。结果:伽玛刀分期治疗组、伽玛刀分次治疗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9.1%、68.8%;伽玛刀分期治疗组、伽玛刀分次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个月、13个月;伽玛刀分期治疗组、伽玛刀分次治疗组的脑转移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2.5%、35.9%;伽玛刀分期治疗组、伽玛刀分次治疗组放射性脑坏死分别发生3例和1例。结论:伽玛刀分期治疗大于3 cm脑转移瘤疗效更好、毒副反应相当,是合适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部病灶活检难度大或者肺部活检组织较少等情况下,转移灶穿刺活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接受淋巴结、骨、肝脏等转移灶穿刺活检的20例肺癌患者。对转移灶活检的必要性、转移灶活检的手段、准确性、标本质量、病理诊断及相关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从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共20例患者于肿瘤中心行转移灶穿刺,其中行肾上腺转移灶穿刺1例、骨转移灶穿刺3例、肝脏穿刺4例、皮下包块穿刺5例、淋巴结穿刺7例,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均考虑肺来源(其中肺腺癌13例、肺鳞癌2例、肺小细胞癌4例、1例最终只能确定为肺低分化癌)。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分子检测,其中3例患者因穿刺组织较少难以行分子检测,余12例患者分子检测结果显示EGFR敏感突变阳性率75%(9/12)、ALK融合基因阳性率16.7%(2/12)。所有转移灶穿刺患者均未见严重出血、感染或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对临床高度怀疑肺癌并且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在肺部病灶活检难度大或活检组织取材不能满足分子检测时,转移灶穿刺活检可作为重要补充手段,达到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呼吸系统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属于神经内分泌癌,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方式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治疗措施多,治疗效果差异大。随着各种诊断、治疗措施进展,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效果较前明显改善,对不同患者如何选择个体精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延长脑转移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脑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效果有差异,对于不同患者如何选择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脑转移患者选择更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阐述并分析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文章检索了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SooPAT(中国专利)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肺癌靶向治疗的相关文献,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并归类了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与时效变迁的趋势。结果:在万方数据库3 744篇肺癌靶向治疗的中文文章中,发现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是中国学者近10年的主要研究热点;在近1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的810篇英文文章及参考文献显示,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纳武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环唑替尼为这10年肺癌治疗领域靶向治疗的热点药物,而多种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效果和肺癌靶向治疗后的脑转移也成为近5年该领域的国际关注热点;中国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254项有权专利的分析显示,申报了专利的主要药物包括酸敏感的吉非替尼-氟硼二吡咯衍生物、顺铂抗肺癌主动靶向隐形类脂质体等。结论: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量化分析技术,呈现出近10年肺癌靶向治疗已成为该领域专业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热点,而如何选择正确的靶向药物或药物组合方案来解决肺癌治疗中的耐药性问题,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应是未来集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30%-50%,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NSCLC一旦发生脑转移预后极差,未经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个月-2个月。基于肺癌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为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它能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抗肿瘤免疫效应。临床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结合运用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7.
ROS1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的又一潜力靶点,随着相应靶向药物的使用,ROS1阳性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改善。越来越多针对ROS1融合基因的治疗药物面世,让这类患者有更多的选择。但持续性用药后的获得性耐药问题仍无法避免。本文就ROS1融合基因的检测方法、靶向治疗情况及耐药的机制和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高达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出现脑转移,且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常为多发转移。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脑转移的放射治疗已经从全脑放疗逐渐发展到多种放射治疗策略广泛应用的时代。目前已证实单纯全脑放疗、手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放射治疗、同步调强全脑放射治疗等对比未治疗患者能提高总生存期。近年来,全脑放疗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受到广泛关注,针对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采取何种放疗模式尚存在争议。本文将分别论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不同的全脑放射治疗策略及治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ROS1(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融合基因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差异表达。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162例,其中配对转移灶13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OS1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4.3%(7/162),配对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2.6%(5/139),配对转移灶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2.2%(3/139);原发灶较转移灶ROS1融合基因检出阳性率显著增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3.517,P=0.000);ROS1融合基因阳性表达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性好(κ=0.479,P=0.000)。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与病理类型存在密切关系(χ~2=5.195,P=0.031),与患者性别、年龄等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配对原发灶以及转移灶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以及病理类型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OS1融合基因的阳性表达在原发灶中与病理类型有关,其在配对原发灶和转移灶中阳性表达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检测ROS1融合基因的备选手段。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其中超过40%的晚期NSCLC患者在疾病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导致预后不良。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单纯放疗,化疗,外科手术对于改善肺癌脑转移的预后非常有限。近些年来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的发展,尤其是化疗联合靶向,放疗联合靶向等交叉领域的联合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得以延长。然而对于NSCLC脑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针对NSCLC脑转移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对肺癌脑转移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