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是评估咳嗽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探讨LCQ-MC能否用于客观评价肺部疾病患者术后咳嗽.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单个医疗组收治的例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别于术前与术后填写.分析LCQ-MC值、朗巴赫α系数等统计学方法.结果 ①LCQ-MC值在术前(19.57±1.73)显著高于术后(17.71±2.72)(P=0.041).②克朗巴赫系数α系数在术前(0.87)和术后(0.89)均大于0.7.③术前LCQ-MC值在术后出现咳嗽组(19.31±1.84)显著低于术后无咳嗽组(19.97±1.46)(P=0.038);术后LCQ-MC值在术后出现咳嗽组(16.67±2.91)显著低于术后无咳嗽患者(19.30±1.32)(P=0.001).④肺叶切除术组患者术后LCQ-MC分值(17.75±2.51)和非肺叶切除术组患者(17.79±3.0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36).结论 肺疾病患者胸腔镜术后咳嗽情况可以应用LCQ-MC评估.  相似文献   

2.
刘佳  张曦  雷光焰 《现代肿瘤医学》2016,(10):1555-155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比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36例胸腔镜下与50例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医疗费用。结果:二种方法术后并发症无差异(P>0.05)。胸腔镜组术中失血、术后下地、术后镇痛、术后引流、手术时间、住院天除医疗费用外均优于开胸组(P<0.05),术前及术后第1天CRP、IL-6无差异(P>0.05),术后第7天,胸腔镜组CRP与IL-6下降更快,优于开胸组(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肺癌比开胸手术创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PCT、sTREM-1对肺癌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比较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治疗好转组与未好转组、好转组治疗前后血清PCT、sTREM-1水平以及CRP水平、乳酸水平等.结果 感染组在术后24 h以及48 h后CRP、乳酸、PCT以及sTREM-1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未好转亚组在术后24 h、术后48 h、感染时、感染后24 h以及感染后48 h CRP、乳酸、PCT以及sTREM-1均显著高于治疗好转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好转组CRP、乳酸、PCT以及sTREM-1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患者PCT、sTREM-1能够及时评估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细菌感染的风险,及时诊断肺部细菌感染,并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测75例原发性肺癌、3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32名健康人血心钠素(ANP)、胃泌素和癌胚抗原(CEA).并比较20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上述三项指标变化。结果血ANP、胃泌素和CEA肺癌组高于对照组(P<0.01);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ANP和胃泌素高于鳞癌和腺癌(P<0.01);胃泌素与CEA联检其诊断指数高于三项指标的单项检测的诊断指数;治疗后血ANP、胃泌素和CEA低于治疗前(P<0.01);SCLC患者治疗后血ANP和胃泌素下降程度高于鳞癌和腺癌(P<0.05)。因此,上述三项指标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组织学分型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免疫治疗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0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一线及以上治疗进展后应用帕博丽珠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NLR水平变化。根据ROC曲线,将患者治疗前NLR值分为NLR<2.605组和NLR≥2.605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NLR水平,以及治疗前后NLR水平动态变化与患者近期疗效相关性。采用RECIST1.1评价疗效。结果:共计60例患者纳入统计,NLR<2.605组患者41例, NLR≥2.605组患者19例 ,两组间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2.605 组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2.9%,明显优于NLR≥ 2.605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NLR升高≥30%患者的DCR明显低于NLR升高不明显或下降患者(P<0.05)。结论:外周血NLR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NLR动态变化,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钙粘蛋白(SE-CAD)水平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60例采用BAI治疗的NSCLC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并评价近期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I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ERCC1、VEGF和SE-CAD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过2个周期的BAI治疗,60例NSCLC患者的有效率(RR)为61.7%;其中鳞癌患者的RR为78.4%,腺癌患者为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BAI治疗后1周及1个月,血清ERCC1水平较治疗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ERCC1低浓度组(<75.43pg/ml)的RR为71.1%,明显高于高浓度组(>75.43pg/ml)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VEGF及SE-CAD治疗后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主要的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胸痛,而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BAI是治疗局部晚期NSCLC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血清中ERCC1、VEGF和SE-CAD的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其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后应用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CXCL13及LTBP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法分为观察组(射频消融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化疗组)与对照组(射频消融联合奥沙利铂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消融率以及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XCL13及LTBP2水平,依据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系统开发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评估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生存质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肿瘤消除率无明显差异(P=0.55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XCL13及LTB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XCL13及LTBP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25.00% vs 30.00%,P=0.617)。观察组患者肺癌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后应用奥沙利铂、替吉奥可有效治疗中晚期肝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复发转移,降低血清CXCL13及LTBP2水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106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分别予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答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两组治疗前、治疗8d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d1、术后d3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两组术前、术后3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d1、术后d2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术后认知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七氟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应用吉非替尼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生活质量分析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简体中文版EORTCQLQ-C30和QLQ-LC13问卷对治疗前、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进行评价。结果68例患者完成了问卷调查。治疗后患者5种功能状态(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值显著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乏力症状评分的均值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肺癌相关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评分的均值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疾病控制相一致。生活质量改善者生存延长。结论吉非替尼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肺癌患者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33例肺癌患者及43例正常人红细胞内谷光甘肽(GSH)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临床近期疗效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治疗前后的GSH值与正常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5例可观察近期疗效的患者中,有效者8例,其治疗前后的GSH及其与正常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而治疗无效者17例,其治疗前后的GSH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人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转移与无转移患者治疗前GSH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患者治疗前GSH高,临床治疗无效与治疗前GSH低临床治疗有效的总符合率为6667%(16/25)。结论肺癌患者GSH的高低与患者的有无转移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即GSH高治疗有效率低,GSH低治疗有效率高,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CRP、PCT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中选取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路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组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变化,统计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天视觉模拟评分(VAS)、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治疗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低于术前,但呈不断增高趋势,且治疗组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24.32%(P>0.05);两组术后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增高,治疗组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肿瘤复发例数及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I、II期肺癌患者手术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各项手术指标,加快患者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复发率及生存率与传统路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并无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对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180例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FTS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补液量、术后胸管拔除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下床时间、术后3 d VA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FTS应用于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联合中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20年05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PCa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歇性内分泌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血清PSA及VEGF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性功能、泌尿功能、肠道功能及激素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性功能[(85.50±4.38)分 vs (78.80±4.72)分]、泌尿功能[(41.74±4.05) 分 vs (32.37±3.70)分]、肠道功能[(87.35±8.46)分 vs (80.62±7.72)]及激素功能[(78.35±7.62) 分 vs (70.48±7.28)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SA及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SA[(4.42±1.26) ng/mL vs (4.80±1.37)ng/mL]及VEGF[(69.83±7.50) ng/mL vs (73.25±8.18) ng/m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7.5% vs 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9.2% vs 2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联合中药治疗PCa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PSA 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中医辩证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52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4例.单纯化疗组采用紫杉醇加奈达铂(TP方案)化疗,紫衫醇,175 mg/m2,第1d;奈达铂25 mg/m2,第1~3d,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纯化疗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加用中药方剂治疗,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服用,连续服用2个疗程,每个疗程21 d.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疾病稳定率(SD)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疾病进展率(PD)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胸痛、气短、乏力和纳差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KPS评分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消化道反应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控制疾病进展,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化疗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郭俊  宋书红  张丽  杨靖 《现代肿瘤医学》2019,(14):2501-2505
目的:探讨深吸气训练在肺癌开胸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134例,根据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深吸气训练,两组训练观察时间为14 d,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训练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和10.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两组的最大通气量与用力肺活量都显著高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厚度都高于术后1 d,也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时间点不同,数据间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情绪、认知、躯体、角色、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领域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吸气训练在肺癌开胸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呼吸肌功能,使肺功能恢复正常,尽量减少出现肺部并发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敷技术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5天中药热熨敷技术干预。使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结束后, 实验组RP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RPFS得分较5天前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RPFS得分较5天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药热熨敷可延缓随化疗进行而导致的癌因性疲乏的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肺癌根治术后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及对肺栓塞的预防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98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及观察组术中分别采用传统补液方式及目标导向液体补液。分别测定并计算术前(T0)、单肺通气30 min(T1)、恢复双肺通气即刻(T2)、双肺通气30 min(T3)、术毕(T4)时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记录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晶体液量、总输入量、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T1-T2时RI值显著升高,OI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T1-T4时刻两组患者IL-6、TNF-α、PT、APTT值显著升高(P<0.05);FIB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肺脏功能损伤,减少术中凝血功能波动,在减轻术后肺功能下降及肺栓塞预防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加味金黄膏穴位贴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及对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物理疗法)与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加味金黄膏穴位贴敷治疗),各40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患侧与健侧水肿周径差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上肢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上肢水肿、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纳呆、心烦易燥等中医证候积分、患侧与健侧水肿周径差值、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KPS评分、上肢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加味金黄膏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及改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