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对头颈部鳞癌合并同时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2014年收治的 30例头颈部鳞癌合并同时性食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综合同时诊断的 24例,异时诊断的 6例。21例采用放疗±化疗,9例采用手术+放疗 ±化疗。 结果 头颈部鳞癌合并同时性食管癌多发于有重度吸烟饮酒史的老年男性,以下咽癌合并中段食管癌最为常见,其中下咽癌 23例(77%),合并中段食管癌 12例(40%)。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2年OS率分别为83%、37%。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管癌分期、重度吸烟饮酒史和肿瘤家族史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09、0.044、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癌分期、重度吸烟饮酒史和家族史是影响预后的因素(HR=3.53、2.33、2.78,P=0.008、0.049、0.026)。 结论 头颈部鳞癌合并同时性食管癌以下咽癌合并中段食管癌最为常见,患者预后与分期、重度吸烟饮酒史显著相关,但Ⅰ、Ⅱ期患者经以放疗为基础综合治疗仍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86例早期食管癌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和远期生存率的体会。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86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部分早期食管癌症状大多轻微,自觉不适病程长短不一,X线检出率为84.9%(73/86),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率为100%(86/86)(其中尚有1例经过3次镜检获得病理诊断)。手术切除率为100%(86/86),并发症发生率为14.0%(12/86)。术后均未再行辅助治疗,定期随访,5年生存率为94.2%(81/86)。结论:早期食管癌的病程进展比较缓慢,症状轻微,呈非特异性,容易忽视,应高度重视早期食管癌的症状,采用内镜结合碘染色等检查方法多次检查(必要时采用多项检查方法和定期复查),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被用于食管癌的实验室诊断,亦将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佳,手术治疗(食管次全切除并常规区域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法。术后复发与转移是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食管癌手术治疗不能完全达到治愈目的,且术后患者生存期较长,应定期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对食管复友癌或转移癌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邰旭辉  孙兴和  徐振明  张萍  唐桥斐 《肿瘤》2006,26(1):88-89,103
目的:探讨颈前胸舌转门肌皮褥在下咽癌外科治疗中喉功能保留的应用。方法:总结1991年3月~2001年5月共收治的4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40例应用颈前胸舌转门肌皮瓣一期重建喉及下咽,保留喉功能。另8例中,3例直接拉拔缝合修复创面,5倒患者因全身状况不允许(心肌梗死3例,严重肺气肿1例及本人拒绝行喉功能重建1例)未保留喉功能。结果:应用颈前胸舌转门肌皮瓣保留喉功能的40例患者全部恢复发音及吞咽功能,部分(15/40)恢复经喉呼吸功能。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31.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15/40)。结论:在下咽癌的外科治疗中应用颈前转门肌皮瓣,可以在重建下咽同时大大提高患者喉功能保留的机会,而且并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不增加并发症,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下咽及颈段食管鳞癌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下咽及颈段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初治下咽及颈段食管鳞癌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总3年生存率为60.0%,术前放疗原发灶达到完全缓解与非完全缓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45.0%。术后发生并发症27例(23.1%)。死亡47例,其中局部复发未控15例(31.9%),颈部复发未控11例(23.4%),远处转移6例(12.8%)。术前放疗喉功能保留率为46.3%,而单纯手术或术后放疗者为27.3%。结论:术前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下咽颈段食管鳞癌的生存率及喉功能的保留率;术前放疗完全缓解者生存率较高。局部复发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是下咽颈段食管癌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咽癌合并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构建评分体系用于评估下咽癌合并食管癌的高危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年 12月至 2018年 4月在我院内镜诊治部初诊下咽癌患者 355例,筛选后最终纳入 216例,分析性 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指标与下咽癌合并食管癌相关性,单因素分析中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 独立样本的 t检验,对单因素分析中 P<0.05者进行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并计算比值比(oddsratio,OR)及 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根据进入 Logistic回归方程的 OR值对各个危险因素进行赋值,构建简单评分系 统。结果:216例下咽癌患者中合并食管癌 99例(45.83%),将 216例患者相关资料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均 提示年龄(<60岁)、酗酒、肿瘤位于梨状隐窝、肿瘤侵犯部位≥3个解剖分区是下咽癌合并食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 OR值将危险因素年龄(<60岁)、酗酒、肿瘤位于梨状隐窝、肿瘤侵犯部位≥3个解剖 分区分别赋值为 2,3,2,3,患者评分 >4为高危组,Hosmer Lemeshow检验(χ2 =3.407,P=0.906);AUC=0.705, Youden指数 =0.2968;敏感性 =81.82,特异性 =47.86。结论:下咽癌患者合并食管癌的发生率较高,对于下咽癌患 者应常规行精细胃镜筛查。年龄(<60岁)、酗酒、肿瘤位于梨状隐窝、肿瘤侵犯部位≥3个解剖分区是下咽癌合并 食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高危组患者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下咽鳞癌患者治疗前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 2009年11月至2019年 10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50 例下咽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同时纳入650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 21.0对下咽鳞癌患者治疗前和对照组两组间的免疫细胞数进行比较。根据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对下咽鳞癌患者治疗前机体的免疫状况进行分类,运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 检验对不同免疫状态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免疫状态对下咽鳞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下咽鳞癌组 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NK 细胞、CIK 细胞数显著降低,CD8+T细胞显著升高。650例下咽鳞癌患者根据治疗前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分为5类∶第Ⅰ类免疫耐受型(221 例,34%)、第Ⅱ类免疫低下型(143 例,22%)、第Ⅲ类肿瘤反应型(169 例,26%)、第ⅣV类免疫消耗型(6 例,10%)、第V类免疫亢进型(52 例, 8%);免疫细胞特征分布为第1~V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6个月(95% C∶14.11~17.88)、11 个月(95% CI∶ 9.11~12.88)、32个月(95% CI∶29.9~34.41)、29个月(95% CI∶23.39~34.61)和23个月(95% CI∶15.%~ 30.04)。结论∶下咽鳞癌患者机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不同免疫状态的下咽鳞癌患者预后不同,免疫细胞分布为第 ⅢI 类的患者预后最好,分布为第 Ⅳ 类、第Ⅴ类的患者预后较好,分布为第 1类、第Ⅱ类的患者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7.
下咽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平章 《中国肿瘤》1998,7(3):16-17
一、下咽癌的诊断与治疗的特殊性下咽癌,包括侵犯下咽的颈段食管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一类在诊断与治疗中困难较大的疾病,表现为:1.下咽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十分不易,其早期症状,如:咽部异物感、咽部疼痛、颈淋巴结肿大等,常常被病人忽视或被接诊医生误诊为慢性咽炎、咽神经官能症、淋巴结核等,在我们的一组128例资料中,从上述症状出现到确诊多数需3-n个月,最长的延误时间达2年。因此,大部分病人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2.下咽癌的生物学行为恶劣,其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浸润范围较广,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率较高,一般在4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 66 例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2 月至 2022 年 9 月经内镜及病理确诊的 66 例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对 ESD 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病灶大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66 例 76 处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接受 ESD 治疗,ESD 整块切除率 100%(76/76),完全切除率 90.8%(69/76)。 病变直径 10~50 mm,中位直径 22 mm。手术时间 15~218 min,中位手术时间 60 min。ESD 术后喉水肿发生率 21.2%(14/66),无 1 例行临时性气管切开;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9.1%(6/66);下咽病变直径大于 30 mm,ESD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33.3%(5/15),且易合并多种并发症。ESD 术后病理提示 4 处基底切缘阳性,其中 1 处存在脉管浸润;2 处水平切缘阳性;1 处脉管浸润、基底切缘及水平切缘均阳性;1 处脉管浸润,治愈性切除率89.5%(68/76)。患者术后随访时间 1~77 个月,中位时间 25.5 个月,2 例患者出现咽部管腔狭窄;1 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追加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消失。5 年总生存率为 72.0% 及无复发生存率为 97.1%。结论:ESD 治疗下咽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颈段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军  董铭锋 《癌症》1997,16(5):361-363
目的:研究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疗效及术后胃肠营养的维持。方法:自1985年至1995年间,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16例,颈段食管癌32例,术后病理 鳞癌。其中,经食管床咽胃吻合术25例,经胸骨后咽结肠吻合术23例。采用高位空肠造瘘逆行插管行术后胃肠减压及维持胃肠营养。结果:术后并发症,咽胃吻合口瘘2例(8%),咽结肠吻合瘘4例(17.4%),均治愈。喉返神经损伤3  相似文献   

10.
女性胃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1986—1995年共收治胃癌527例,其中女性140例。本文对140例女性患者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寻找女性胃癌的共同特点及一般规律,从而达到早期诊断,避免误、漏诊和改善预后的目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41例,粘液性腺癌40例,未分化癌28例,印戒细胞癌22例,这四种高度恶性类型共占总数93.57%,管状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3例,高分化腺癌1例,腺鳞癌1例。肿瘤分期:Ⅰ期4例,Ⅱ期17例,Ⅲ期42例,Ⅳ期77例(55%),后两者共占85%。首发的临床表现:消瘦88例,上腹不适72例,食欲不振71例,贫血71例,胃部隐痛43例,腹水42例,…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Earl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ypopharynx is a rare clinical entity. Our objective was to analyze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early hypopharyngeal cancer treated with curative radiotherapy or the combination of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with surgery.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ty-three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hypopharyngeal cancer were initially treated with 30-40 Gy of irradiation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Thirty-two patients (74.4%) who demonstrated a complete response continued to receive further radiotherapy, with a median total dose of 61.2 Gy. Eleven other patients (25.6%) received surgery. RESULTS: Local control with laryngeal voice preservation was achieved in 8 (88.9%) of 9 patients with Stage I disease, and in 23 (67.6%) of 34 patients with Stage II disease. The overall and disease-specific 5-year survival rates for all patients were 70.4% and 89.5%, respectively. The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rates according to the T-category were 100% for patients with T1 disease and 87.2% for patients with T2 disease (p = 0.32). Twenty patients (46.5%) had synchronous or metachronous cancers. Four patients died of hypopharyngeal cancer, and 5 died of second-primary esophageal cancer. CONCLUSIONS: A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early hypopharyngeal cancer was curable. However, second malignancies influenced the overal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early hypopharyn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12.
重复癌是指同一宿主在同一器官或成对器官、同一系统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的原发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下咽和食管异时性重复癌,其中下咽癌发现于食管癌术后内镜复查阶段,临床分期处于T1N0M0。已有学者建议可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下咽癌,有望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因此,该重复癌病例提示内镜医生在常规胃镜检查时除仔细观察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肠部位病变外,还应注意咽喉部特别是梨状隐窝等罕见部位的可疑早期癌变,并且可以应用新型内镜技术提高早期下咽癌的检出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25例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和评价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1975年3月~1997年1月手术治疗老年人早期食管癌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并发症率40%,无手术死亡。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9%(16/18)、800%(8/10)和714%(5/7)。结论:在门诊工作中重视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症状,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对早期食管癌应提倡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中晚期食管癌不仅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食管癌的早诊早治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而胃镜筛查是食管癌早诊早治的关键,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在内镜检查和质控等方面为食管癌早诊早治提供新的辅助手段。文章通过概述人工智能在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归纳了人工智能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研究结果,阐明其应用的重要性,总结了人工智能在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中的难点及问题,并对未来人工智能在食管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提高早期食管癌的确诊率和远期生存率。方法对1977年1月至1997年9月手术治疗的72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X线检查的检出率为81.9%(59/72)、纤维食管镜检查的确诊率为89.1%(57/64)、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为91.7%(11/12);术后5、10、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2%(31/34)、66.7%(14/21)和62.5%(5/8)。结论高度重视早期食管癌的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方法,必要时采用多项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术后食管癌复发和转移是早期食管癌术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对早期食管癌也应按肿瘤外科的原则行食管的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57例行内镜检查取活检经病理学确诊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并行ESD治疗的患者,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照术前与术后的病理结果,并对手术并发症、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57例行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术后病理学诊断黏膜内癌12例(21.1%),原位癌22例(38.6%),重度不典型增生18例(31.6%),中度不典型增生5例(8.8%)。术前术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7.6%,其中有10例不相符的患者为术前活检病理级别低于术后病理级别。结论对于病理学活检、染色内镜及超声内镜确诊为直径〈30mm无肿瘤转移的早期食管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效果良好。黏膜下剥离术是这类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有效方法,且创伤小,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内镜检查诊断考虑为早期食管癌的患者经上腹、右胸二切或加行左颈三切口 ,行标准胸、腹二区域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对不同区域的淋巴结编号进行病理检查。术后进行 5年生存率的调查。结果 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 2 2 4例。总淋巴结转移率为 10 .2 7%,转移度 4.0 1%。不同的病灶部位对早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不同的肉眼分型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原位癌和侵犯粘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4.0 8%和 14 .0 7%,差异显著 (P <0 .0 5 )。病灶范围大小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鳞癌和癌肉瘤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10 .0 %和 2 5 .0 %(P <0 .0 1) .术后总 5年生存率 94.5 4%,无淋巴结转者 96.97%,有淋巴结转移者 72 .2 2 %,一区域淋巴结转移 5年生存率 81.18%,二区域淋巴结转移 5年生存率 5 7.14 %。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范围大小对 5年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早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比较高。早期食管癌的肉眼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是影响其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子。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食管癌 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拒绝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自然发展状态.方法 1985年至1990年间,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现场,完成内镜筛查4800例.按内镜下观察为浅表黏膜病变,经活检病理诊断为原位癌、黏膜内癌或鳞癌的标准,共检出13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其中48例因不同原因拒绝治疗.对48例未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自然发展状态.随访期间,有40例患者曾做过1~4次内镜复查.结果 随访至2005年12月31日,48例患者中,5例仍生存,43例死亡,其中死于食管癌者38例,占79.2%;死于非癌疾病者5例,占10.4%.全组生存时间≥5年者37例,患者的5、10、15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77.1%、39.6%、25.0%和10.4%.结论 食管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时机很有帮助.如果要评价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应充分考虑其自然发展史的领先时间偏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下咽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85例70岁以上高龄下咽癌患者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组68例,非手术治疗组17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拔管率。结果 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8.2%(26/68)和5.9%(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手术组中70~75岁年龄组和>75岁年龄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6%(17/44)和37.5%(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8例手术患者中45例行喉功能保留术,术后均恢复呼吸、吞咽和发音功能;23例未保留喉功能,术后均恢复呼吸和吞咽功能。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2%(28/68),70~75岁和>75岁年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6%(17/44)和45.8%(1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70~75岁和>75岁年龄组的拔管率分别为61.4%(27/44)和62.5%(1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结论 高龄下咽癌患者根据其全身状况及肿瘤的侵犯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