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疗对大鼠肺癌模型凝血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化疗组采用致癌碘油液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大鼠肺癌模型,正常组大鼠仅滴注碘油液。化疗组大鼠采用5 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周5天,连续8周,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给药2 h后检测大鼠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内皮Toll 样受体 4(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PTT、PT、TT缩短,FIB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化疗组大鼠APTT、PT、TT进一步缩短,FIB含量亦增加。ELISA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疗组大鼠血浆中ET-1的含量分别为(35.67±3.89) ng/L、(51.61±4.14) ng/L、(59.57±4.51) ng/L;NO的含量分别为(90.31±10.61) μmol/L、(124.92±13.26) μmol/L、(134.74±12.65) μmol/L;VEGF的含量分别为(105.28±7.65) ng/L、(156.85±8.61) ng/L、(168.13±8.97) ng/L。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疗组大鼠血管组织中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2±0.03、1.02±0.10、1.21±0.09;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1±0.02、1.09±0.12、1.35±0.1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ET-1、NO、VEGF的含量和动脉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化疗组大鼠血浆中ET-1、NO、VEGF含量和动脉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加重大鼠肺癌模型血液高凝状态,使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管内皮ET-1、NO和VEGF含量,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脏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在抗肿瘤药物博莱霉素(BLM)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氯沙坦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氯沙坦治疗组,气管内灌注BLM造成肺纤维化模型,灌注次日开始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动物肺脏病理组织学改变、血浆及肺组织中NO2-/NO3-、ET-1含量、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肺组织及血浆中NO2-/NO3-含量在气管灌注BLM后迅速上升,第14天达高峰(与空白组相比,P<0.01),于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肺中ET-1水平也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P<0.01)。氯沙坦能显著降低肺中NO、ET-1的升高,延缓肺纤维化的发展。结论NO和ET-1在BLM所致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氯沙坦能通过抑制NO、ET-1的产生达到治疗肺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百合多糖联合大蒜素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 BALB/c小鼠腋下注射肝癌H22细胞计数瘤液建立荷瘤模型,分为百合多糖组(100 mg/kg)、大蒜素组(40 mg/kg)、百合多糖低剂量+大蒜素组(50 mg/kg+40 mg/kg)、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100 mg/kg+40 mg/kg)、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150 mg/kg+40 mg/kg)、正常组、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30 mg/kg)。处理7 d后,观察小鼠的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胸腺、脾脏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IL-2、IL-6水平及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大蒜素组、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抑瘤率分别为27.27%、34.68%和30.64%。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和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IL-18水平(P<0.01)。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TNF-α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IL-2水平(P<0.01)。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较模型组降低VEGF水平(P<0.05)。结论:百合多糖联合大蒜素能抑制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并促进小鼠分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18、TNF-α、IL-2,减少分泌VEGF。  相似文献   

4.
胃宁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组、胃宁颗粒低剂量组、胃宁颗粒中剂量组、胃宁颗粒高剂量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指数(PI)、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 胃宁颗粒各剂量组活动、饮食等一般情况好转,肠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端粒酶阳性发生例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胃宁颗粒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指数(PI)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5)。结论 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促进癌前病变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炫化  丁一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225-2228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A549/DDP肺腺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549/DDP顺铂耐药肺腺癌细胞分为CON组(未行黄芪多糖及顺铂处理)、APS组(仅用黄芪多糖处理)、DDP组(仅用顺铂处理)及A+D组(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处理),比较四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和耐药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A+D组细胞d1-d7吸光度、S期、G2/M期和PI均显著低于CON组、APS组和DDP组细胞(均P<0.05),G0/G1期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CON组、APS组和DDP组细胞(均P<0.05);APS组和A+D组细胞MDR1和MRP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均P>0.05),且均显著低于CON组和DDP组(均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显著改善A549/DDP肺腺癌细胞对顺铂耐药性,可能与黄芪多糖显著降低MDR1和MRP有关。  相似文献   

6.
仙人掌果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ang BB  Liu HG  Cao JT 《癌症》2008,27(6):580-584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一些中草药的多糖成分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国外最新研究资料表明,仙人掌果实的提取物能抑制宫颈癌、卵巢癌和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并且能抑制患有卵巢癌大鼠的肿瘤生长。本研究旨在探讨仙人掌果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移植瘤模型,检测分析仙人掌果多糖对各组(仙人掌果多糖低、中、高剂量及环磷酰胺、生理盐水)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以及肿瘤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仙人掌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环磷酰胺(CTX)组的抑瘤率分别是:7.78%、31.13%、49.70%、61.07%。仙人掌果多糖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分别为(2.61±0.43)mg·g-1、(2.65±0.73)mg·g-1,较生理盐水组[(2.22±0.24)mg·g-1]有所提高(P<0.05)。仙人掌果多糖高剂量组脾脏指数(6.45±0.97)mg·g-1,较生理盐水组[(5.42±1.13)mg·g-1]有所提高(P<0.05)。仙人掌果多糖中、高剂量组SOD数值分别为:(303.12±13.03)U/mL、(310.03±18.02)U/mL,较生理盐水组[(280.12±10.01)U/mL]有所提高(P<0.05)。仙人掌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MDA数值分别为(6.56±0.75)nmol/mL、(6.24±1.03)nmol/mL、(5.78±0.90)nmol/mL,较生理盐水组[(7.39±0.51)nmol/mL]有所降低(P<0.05)。仙人掌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NO数值分别为(56.12±8.60)μmol/L、(50.12±10.05)μmol/L、(48.06±8.45)μmol/L,较生理盐水组[(64.14±1.25)μmol/L]也有所降低(P<0.05)。电镜观察显示:仙人掌果多糖作用后的肿瘤细胞间隙增大,核内染色质边集,核仁浓缩或碎裂,胞质内线粒体空泡变性,线粒体嵴融合呈早期凋亡迹象。结论:仙人掌果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诱导凋亡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三参饮(Huang Qi San Shen Yin,HQSSY)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限对小鼠小肠隐窝的效应。方法: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50只连续给药2周,50只连续给药4周。两组又均分为空白组、低、中、高倍剂量组。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芪三参饮,而空白组予以等量的蒸馏水。在连续给药2周及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常规及小肠隐窝,分析最佳服药时间及剂量。结果:各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无明显差异(P>0.05)。小肠隐窝数在2周给药组中,中倍剂量组与空白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剂量浓度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4周给药组中各剂量浓度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剂量浓度时,服2周中药组与服4周中药组间小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倍剂量浓度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服2周中药中倍剂量组对促进隐窝细胞增殖作用最明显。结论:HQSSY对小鼠小肠隐窝有促再生作用,对放射性肠炎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为后续研究的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GC)对大鼠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以及比较GC诱导骨质疏松模型(GIOP模型)与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OVX模型)对大鼠骨量及骨代谢影响的区别。方法 75只4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Sham组,生理盐水灌胃);B组为低剂量GC组(泼尼松龙每天 2.5 mg/kg)灌胃;C组为中剂量GC组(泼尼松龙每天5 mg/kg灌胃);D组为高剂量GC组(泼尼松龙每天10 mg/kg灌胃);E组为卵巢切除组(OVX组)。每天1次,GC组连续灌胃12周。分别于灌胃/去势后第4、8、12周从每组中各随机抽出5只SD大鼠,处死。取股骨干骺端进行不脱钙骨制片;利用显微CT扫描大鼠腰1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静脉血中TRACP、G-ALP、BGP及尿液中DPD。结果 (1)各实验组4周后骨小梁排列渐稀疏,数目开始减少,小梁明显变细,间距加宽。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改变更加明显;(2)骨密度检测:与对照组相比,GC低剂量组骨流失从给药后第8周开始明显(P<0.05),而GC中剂量和高剂量组骨流失从给药后4周就开始显现(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等剂量和高等剂量相比,去势组第4周骨量流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灌胃及摘除卵巢4周后,C组、D组、E组骨形成标记物(G-ALP、BGP)、骨吸收标记物(TRACP、DP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大鼠骨量的流失可随着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2)在OVX模型中,骨重建能力上升,而在GIOP模型中,骨重建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对结肠癌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SD大鼠均颈背部皮下注射二甲肼,每周注射 1次,连续注射5周。随机抽取2只大鼠切取直肠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确定结肠癌大鼠模型建立。将40只结肠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利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SD大鼠10只。奥沙利铂高剂量组(27.2 mg/kg)、中剂量组(13.6 mg/kg)、低剂量组(6.8 mg/kg),给予1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尾静脉注射给药,每3周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2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1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代替。末次给药48 h后,通过颈脱位法处死大鼠。显微镜观察结肠组织中异变腺窝病灶(ACF)的个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肠癌大鼠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变化。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组织中ACF的数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下降。其中奥沙利铂高剂量的效果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均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通过调控CD44V6、VEGF、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水平,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转移、调节结肠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其进一步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模型,观察和测定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400、600、800 mg/kg)单独给药和联合环磷酰胺给药时的抑瘤率和免疫器官指数,并通过测定荷瘤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廓清指数以及吞噬系数来评价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高剂量组有显著抑瘤效果(P<0.05,P<0.01),低、中剂量组对环磷酰胺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P<005,P<0.01)。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以及环磷酰胺化疗导致的血清半数溶血值(P<0.01)、廓清指数K和吞噬系数α值下降(P<0.05)。结论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能抑制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生长,提高环磷酰胺化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用于预防胸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胸科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50例)和未用药组(50例),前瞻性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血液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并记录有无异常出血、胸腔引流液量有无增加等临床症状。结果:血流变及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组手术后各项指标较手术前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发现,用药组DVT发生率为12%,未用药组DVT发生率为2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内,两组均未出现异常出血,胸腔引流量稍增多,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胸科手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降低DVT发生率,用于预防胸科手术后患者DVT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球蛋白(globulin,GL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136例,分为肿瘤组76例,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gkin lymphoma,NHL)19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30例、肺癌(lung cancer,LC)27例。均为初治病例,于化疗后1月纳入统计。非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组(non-tumor deep vein thrombosis,NT-DVT)60例,均为确诊的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后2周纳入统计。对照组90例,来自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经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血球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PTT、PT、TT、FIB、D-D、RBC、HGB、HCT、PLT、MPV及GLO、TG、HDL水平变化。结果:肿瘤组患者化疗前D-D表达水平升高(P<0.05),化疗后下降(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HDL表达水平下降(P<0.05),化疗后升高(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FIB、PLT、GLO表达水平升高(P<0.05)。NT-DVT组治疗前APTT、FIB、D-D表达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APTT延长(P<0.05),FIB、D-D下降(P<0.05)。结论:D-D、FIB、PLT、GLO、HDL水平是反映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用于预防胸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胸科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50例)和未用药组(50例),前瞻性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血液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并记录有无异常出血、胸腔引流液量有无增加等临床症状。结果:血流变及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组手术后各项指标较手术前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发现,用药组DVT发生率为12%,未用药组DVT发生率为2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内,两组均未出现异常出血,胸腔引流量稍增多,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胸科手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降低DVT发生率,用于预防胸科手术后患者DVT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凝血四项诊断乙肝相关肝癌的价值,为临床相关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8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120例乙肝相关良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的凝血四项指标变化、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各自阳性率。结果:试验组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L-岩藻糖苷酶(AFU)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AFP、VEGF、AFU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PT、APTT、TT、FI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凝血四项诊断乙肝相关肝癌,具有诊断简便准确、阳性率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相关诊断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胃癌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2),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及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并根据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判定疗效.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INR、APTT及PT值均较本组术前降低,D-D、FIB水平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观察组的INR、APTT及PT值低于对照组(P<0.05),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NF-α、IL-6、IL-8水平均较本组术前升高,术后24 h,各指标水平均逐渐降低,术后6 h、术后24 h观察组的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炎性因子介质的释放有所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但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大,治疗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栓.  相似文献   

16.
李大伟  董频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9):1721-1722
目的:探讨喉鳞癌患者凝血功能状态与肿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喉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和155例喉鳞癌患者(试验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两组间的差异及其与喉鳞癌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试验组血浆APTT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其中复发组比未复发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血浆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P〈0.05);PT及TT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喉鳞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浆APTT及Fib可能对喉鳞癌术后复发的监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前后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变化对病情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SF-3000以及凝血仪检查乳腺癌80例和良性乳腺疾病80例术前及术后全血以及凝血功能。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组PLT、MP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与对照组PLT、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及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癌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术后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动态观察乳腺癌手术前后血小板参数可能作为一个新的预后因子,而凝血功能变化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发展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对防治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鳞癌患者凝血状态的改变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13例喉鳞癌患者(试验组)与65例喉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hgr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两组问的差异及其与喉鳞癌临床分期、转移的关系。结果:喉鳞癌患者血浆APTT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其中转移组比未转移组显著缩短(P〈0.05);喉鳞癌患者血浆Fib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Ⅲ+Ⅳ期组明显高于I+Ⅱ期组(P〈0.05);PT及TT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喉鳞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检测血浆APTT及Fib有助于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62例NHL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NHL患者APT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与Ⅳ期患者APT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Ⅱ期患者(P<0.05、P<0.01);ⅢB、ⅣA和ⅣB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ⅢA患者(P<0.01),但ⅢB、ⅣA和ⅣB患者之间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L患者尤其是ⅢB~ⅣB期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高凝状态,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