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及血清学分型,并对其进行耐药监测,对肿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如何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将三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做血清学分型对比,测定各型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Ⅰ-Ⅳ分离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耐药性依血清型不同有差异。平均耐药率最高的分别为庆大霉素(35.9%)、羧苄青霉素(32.4%)、妥布霉素(29.2%);耐药率最低的依次为多粘菌素B(2.3%)、头孢他啶(6.5%)、头孢哌酮/舒巴坦(8.O%)。结论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各型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特别是血清Ⅰ、Ⅱ型,应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首选。建议临床医生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时应参考实验室血清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DNA对荷瘤宿主淋巴器官过氧化脂质 (LPO )与超氧物歧化酶 (SOD )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纯化提取的铜绿假单胞菌染色体DNA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DNA对荷瘤宿主淋巴器官LPO和SOD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肿瘤生长的关系。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DNA能显著增大荷瘤宿主淋巴器官SOD/LPO比值 (P <0 .0 1) ,并抑制肿瘤的生长 (P <0 .0 5 ) ,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P <0 .0 5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DNA在淋巴器官中的抗氧化作用可能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济南假单胞菌细胞壁组分(PJ—CW)是从微生物新菌种济南假单胞菌中提取的细胞壁组分.本文对PJ—CW的体内外抗瘤作用作了初步研究,并以短小棒状杆菌菌苗(CP)作为阳性对照.结果显示,PJ—CW对肿瘤细胞系EL_4和L_(929)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浓度与抑制程度呈正比,PJ—CW5mg/kg和10mg/kg两种剂量分别延长荷瘤鼠生存期54.1%和73.7%,PJ—CW10mg/kg的抑瘤率为5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PJ—CW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资料来自七个单位,济南假单胞菌苗(PJV)白用于临床癌性胸腹水及转移癌之后疗效明显,92年底获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及试生产文号。PJV治疗病人所产生的发热反应等较为明显,少部分病人达39-41℃为此改进制剂进行了济南假单胞菌第二代产品(PJ-CW)的研究,经小鼠移植瘤H22及肉瘤S180的抑制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济南假单胞菌的发酵工艺,提取路线及代谢产物的制备,观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发酵,提取,分离,结晶,重结晶,得到棕褐色针状结晶。结果:Ps-161 0.25mg/kg和0.55mg/kg对H22,U14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H22抑瘤率分别为54.7%和44.1%,P〈0.01,U14为65.2%和43.9%,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及血清学分型 ,并对其进行耐药监测 ,对肿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如何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将三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做血清学分型对比 ,测定各型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等 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Ⅰ~Ⅳ分离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其耐药性依血清型不同有差异。平均耐药率最高的分别为庆大霉素 (35 9%)、羧苄青霉素(32 4 %)、妥布霉素 (2 9 2 %) ;耐药率最低的依次为多粘菌素B(2 3%)、头孢他啶 (6 5 %)、头孢哌酮 /舒巴坦 (8 0 %)。结论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各型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特别是血清Ⅰ、Ⅱ型 ,应以头孢哌酮 /舒巴坦作为首选。建议临床医生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时应参考实验室血清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 vaccine PA)对肝癌瘤株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并观察其对肝癌瘤株细胞的体外增殖影响及杀伤作用的剂量依赖性。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PA对肝癌瘤株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杀伤作用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PA与肝癌瘤株细胞的结合过程及肝癌瘤株细胞的凋亡过程;双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剂量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肝癌瘤株细胞的凋亡影响。结果:PA能结合肝癌瘤株并进入细胞内部,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癌瘤株细胞增殖和生长,产生杀伤作用,且杀伤作用随着用药浓度增加而加强。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有直接杀伤肝癌瘤株细胞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肿瘤病人假单胞菌感染情况。方法:搜集1991年 ̄1995年住院肿瘤病人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并按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所分离的270株假单胞菌主要以铜绿色假单胞菌为主,次为嗜麦芽假单胞菌,分别占73.7%和23.3%,其余的假单胞菌仅占3.0%;本组菌对11种抗菌素的药物敏试发现,对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高度耐药,而以头孢哌酮的敏感率最高。结论:在肿瘤病人的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9.
周立新 《中国肿瘤》2014,23(11):939-942
铜绿假单胞菌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免疫辅助治疗,全文就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较系统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兼杀菌剂多效唑(Paclobutrazol)经微生物代谢转化后,其活性产物潜在的环境致突变影响,取经过不同时间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作用的含MET(20μg/mg)细菌培养液,待微孔滤膜抽滤后,以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检测致变性;结合对MET可分解转化物的色/质谱(GC/MS)分析和假单胞菌DNA含量测试,  相似文献   

11.
在革兰氏阳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PA)对人的致病作用明显增加,其感染的发生率日趋上升。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具有高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细菌,严重地威胁着烧伤、创伤、癌症患者的生命,从而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现将我院自1992年4月~1993年10月从癌症患者(已经CT、病理学、手术等确诊)571份阳性标本中分离出137株铜绿假单胞菌,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2.
郑朝旭  冯强  徐泉 《中国肿瘤》2012,21(5):379-382
[目的]评价胃癌手术患者术中腹腔放置铜绿假单胞菌制剂的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腹腔置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毕于原手术部位按0.08~0.12ml/kg放置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单纯手术。全部病例均在术前及术后10、20、30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CD19(B细胞)计数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M和IgG),并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围手术期血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后30d,实验组较对照组IgA(P=0.037)、IgG(P=0.044)及CD19计数水平(P=0.043)明显提高。实验组术后10d IgM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胃癌术中腹腔给药安全可行,可增强机体体液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PJ-CW(Pseu-domonas Jinanensis Celwall,PJ-CW)是济南假单胞菌的细胞壁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本文研究了PJ-CW对TIL的扩增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PJ-CW可明显增强TIL对IL-2的增殖反应性,于培养早期(第5天)已有明显的升高,TIL的有效扩增时期明显缩短.TIL的扩增速率明显加快,于培养后第12~16天,细胞可达治疗数量级(10~(10)).2.将TIL悬浮于含500U/ml IL-2、25μg/ml PJ-CW的环境中孵育时,TIL细胞产生IL-2和IFN-γ的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不同处理办法间的差异,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97例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组( 61例)和常规处理组(36例),铜绿假单胞菌组采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局部皮下、残腔及腔周各注射1/3的量.常规处理组则行细针穿刺和置管引流,腔内注入四环素、泛影葡胺或50%葡萄糖等,比较两组患者积液消失的时间.铜绿假单胞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9.836 d,对照组为16.361 d.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局部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可明显减少皮下积液的产生,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假单胞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附1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假单胞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附19例疗效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22002)蒋芹,张为民,杨成喜我们采用济南假单胞杆菌菌苗(PVI)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从1994年3月初至1994年10月底,共观察...  相似文献   

16.
假单胞菌腔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单胞菌腔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0例白厚喜,帅训超恶性心包积液临床较为常见。其预后恶劣,治疗亦较复杂,对免疫力严重低下不能耐受全身或局部化疗者来说,更是如此。近期我们应用假单胞菌注射液心包腔内注射治疗转移性心包积液10例,收到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0例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及90例无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感染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11.2)岁;对照组患者男6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1.3±15.9)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次数、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和应用≥2种类型抗生素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敏感性较高(>80%)。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为60%。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死亡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对不同细菌的在体杀菌效果。方法选取5头小型猪,每只猪背部使用特制打孔器制备36个直径为9mm(面积约为0.64cm3)、深度约为0.3cm的圆形创面,分别为每个创面接种0.05ml浓度为0.5×10^8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液、表皮葡萄球菌稀释液或铜绿假单胞菌稀释液,制成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的动物模型。每种细菌感染的60个创面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10组,3档5s组、3档10s组、3档15s组、6档5s组、6档10s组、6档15s组、9档5s组、9档108组、9档15s组和未处理组。每组6个创面。然后对创面进行细菌定量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个创面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稀释液后48h,均制成感染性创面。经过等离子射频处理后的各种细菌感染创面细菌量均较未处理的创面有明显降低,金葡菌3档0.0034;金葡菌6档0.0128;金葡菌9档0.0058。表皮葡萄球菌3档0.0213;表皮葡萄球菌6档0.0005;表皮葡萄球菌9档0.0012。铜绿假单胞菌3档0.0318;铜绿假单胞菌6档0.0085;铜绿假单胞菌9档0.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档位的不同作用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作用时间越长,杀菌率越高;各作用时间的3档和6档、9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档位越高,杀菌作用越明显。6档和9档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多种不同临床常见细菌均具有明显的在体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毛海婷  张玲  王芸 《肿瘤》2000,20(1):13-15
目的 研究药物作用前后人高转移肺癌细胞中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进一步揭示淫羊藿甙(ICA)及济南假单胞菌制剂PJA抗转移作用的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术及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转移相关基因c-myc、Riam-1`nm23-H1蛋白及mRNA水平有不同程度地升高,药物处理96h后基因水平的变化已反映至其表达产物-蛋白水平上。c-myc及nm23-H1基因蛋白的升降趋势与其mRNA水平相一致(P<0.005),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用佳代胞(济南假单胞菌注射液,PVI)治疗46例癌性胸腔积液的结果,以治疗顺序分组为PVI加化疗组和单用PVI组。按Millar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总有效率(CR+PR)91.3%,两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别。既往局部用药与既往未治者的疗效亦无统计学差异。PVI的副作用主要是发热(67.4%),术前给予吲哚美辛和地塞米松对疗效无不良影响,并可减少发热的出现率(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