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残胃的发病情况及病因。方法 40例胃癌术后内镜观察分析。结果 残胃复发癌20%,反流性食管炎13%,吻合口炎17%,残胃炎20%,吻合口线头5%,吻合口狭窄7%,吻合口溃疡10%,残遗癌8%。残胃复发癌发生与胆汁反流及局部术后血供障碍有关外,还与消化道重新建方式、癌的浸润程度、胃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及清除的范围有关。结论 我们认为对胃癌术后患者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就有可能早期发现复发癌。  相似文献   

2.
王红军 《陕西肿瘤医学》2011,(12):2496-2498
目的:总结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改进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残胃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首次胃切除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35例,占97.2%),首次手术B-Ⅱ式29例,占80.6%。确诊残胃癌距首次胃切除手术时间平均为17.5年。残胃癌发生于胃肠吻合口者占58.0%,发生于残胃小弯者占35.9%,发生于贲门者占6.1%,根治性切除手术占58.3%(21例)。结论:良性胃十二指肠病变行胃切除手术治疗时应以B-Ⅰ式或Roux-en-Y吻合为首选,B-Ⅱ式吻合需加Braun吻合较为合理。对残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行胃镜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2):2496-2498
目的:总结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改进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残胃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首次胃切除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35例,占97.2%),首次手术B-Ⅱ式29例,占80.6%。确诊残胃癌距首次胃切除手术时间平均为17.5年。残胃癌发生于胃肠吻合口者占58.0%,发生于残胃小弯者占35.9%,发生于贲门者占6.1%,根治性切除手术占58.3%(21例)。结论:良性胃十二指肠病变行胃切除手术治疗时应以B-Ⅰ式或Roux-en-Y吻合为首选,B-Ⅱ式吻合需加Braun吻合较为合理。对残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行胃镜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院子1984年6月至1990年1月,因胃癌术后行内镜检查74例。从内镜检查中发现残胃有多种病变,尤以残胃再发癌,吻合口炎和吻合口溃疡为多,分别占25.38%、70.57%及6.76%。根据残胃再发癌发病早、发病率高以及在临床上与吻合口炎和溃疡等易混淆的特点,建议于术后2年内每3-6个月进行内镜复查一次,2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本文就如何提高残胃再发癌的内镜检查技术进行详细讨论,以便能得到早期诊断及为再次手术切除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外科治疗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近年文献,综述残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合理的根治术式,认为残胃癌的淋巴结清除范围应为①B-Ⅰ式重建残胃癌切除范围为第1、2、3、4sa、4sb、7、8a、9、10、11组淋巴结,必要时清除第12、14、13、8p淋巴结;②B-Ⅱ式重建残胃癌切除范围为胃肠吻合口附近口侧及肛侧空肠各10cm,同时清除空肠系膜淋巴结;③食管受累有望根治性切除病例应开胸并清除第19、20、111、110及108组淋巴结。残胃癌施行治愈性切除可获得较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的外科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癌的可切除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5年至2004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病例的根治性切除率为40%(10/25)。合并腹膜复发者无1例获得根治性切除。非吻合口处残胃复发的根治切除率为545%(6/11),吻合口处残胃复发者为28.6%(4/14)。获得根治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5.7%,未获得根治切除者为0。结论 残胃复发癌不能被根治切除的主要原因是同时合并腹膜复发或肿瘤复发侵犯周围重要脏器。吻合口处的复发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有减低的趋势。复发肿瘤能否被根治切除、是否合并腹膜复发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外科治疗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顾近年文献,综述残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合理的根治术式,认为残胃癌的淋巴结清除范围应为:(1)B-I式重建残胃癌切除范围为1、2、3、4sa、4sb、7、8a、9、10、11组淋巴结,必要时清除第12、14、13、8p淋巴结;(2)B-Ⅱ式重建残胃癌切除范围为胃肠吻合口附近口侧及肛侧空肠各10cm,同时清除空肠系膜淋巴结;(3)食管受累有望根治性切除病例应开胸并清除第19、20、111、110及108组淋巴结。残胃癌施行治愈性切除可获得较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李桂超  章真  马学军  俞晓立  蔡钢  胡伟刚 《肿瘤》2012,32(10):794-79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局部或区域性复发的部位及其规律以及放疗的价值,同时建立新的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分组方法以指导放疗靶区的确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2月共43例胃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局部或区域性复发的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其中10例残胃或吻合口复发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活检予以确诊.对43例患者的局部或区域性复发部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复发11例(25.6%),肿瘤床复发5例(11.6%),残胃复发2例(4.6%),区域淋巴结转移35例(81.4%).中位术后复发时间为胃癌根治术后15个月.放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生存率为59%,2年生存率为31%.N分期越高,术后复发时间越短.中位肿瘤缓解时间为14个月,且与复发部位(P=0.023)和性别(P=0.038)有关.通过拟定新的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分区方法(包含Ⅰ、Ⅱ、Ⅲ、Ⅳ、Ⅴ和Ⅵ区),指导放疗靶区的确定和勾画.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局部或区域性复发部位主要包括吻合口、十二指肠残端、肿瘤床、残胃和区域淋巴结,其中淋巴结转移是主要的肿瘤复发方式(主要发生在Ⅰ、Ⅲ和Ⅵ区).新的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分区方法能够指导放疗靶区的确定,在勾画放疗靶区时应包括上述区域.  相似文献   

9.
内镜扩张治疗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刘文霞副主任医师北京铁路总医院(100038)患者,女,59岁,因胃癌侵犯食管下段,1993年12月行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术后患者很快出现吻合口狭窄及梗阻现象,术后半年内再次行剖腹手术,切除狭窄肠拌并行空肠吻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诊断手段的显著进步,胃疾患、尤其是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初次因胃良性疾病行胃切除术后的残胃发生的残胃癌的早期发现受到重视。本文将从临床病理学角度对残胃癌的好发部位、肿瘤性状及其发生作一探讨。对象与方法日本金泽大学癌研究所外科14年间因胃、十二指肠溃疡、息肉等良性疾病行胃切除术后残胃发生的15例残胃癌(早期7例,进展期8例)进行分析。同时,对经内镜下进行活检的  相似文献   

11.
残胃癌4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43例残胃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残胃癌患者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黑便,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首次手术方式:胃切除比Ⅱ式吻合32例(74.4%),胃切除毕I式吻合11例(25.6%),距首次手术发生残胃癌时间为5-25年,平均12年,发生部;钱胃吻合口25例(58.1%),残胃贲门15例(34.9%,其中3例同时侵犯食管下段),残胃小弯侧癌3例,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6例(13.9%),中分化腺癌6例(13.9%),低分化腺癌21例(48.8%),未分化癌6例(13.9%),黏液腺癌4例(9.3%),25例出现邻近脏器,组织(肝,胰,脾,肠系膜,网膜)转移(58.1%),无转移者18例(41.9%),其中5例癌组织局限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结论:残胃癌多发生于胃切除毕II式吻合术后,胃大部切除术后定期随访,必要时做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可早期发现残胃癌,有效的治疗能延长残胃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残胃癌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8例残胃癌的临床分析,发现残胃癌与胃手术BillrothⅡ式的术式有关.因此,胃手术应尽量采用BillrothⅠ式,或选择尽量控制十二指肠液返流的术式,并警惕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28例残胃癌首次术前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诊断均从既往手术史和病历中获得.本次残胃癌和首次术式均从胃镜和X线钡剂检查所证实.手术治疗20例,切除17例,减状手术2例,探查1例.行残胃全切除、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13例,Roux-Y吻合术4例,空肠残胃吻合术2例.结果生存5年和3年以上者各1例,生存3个月至1年多点时间者有18例,占64.3%,结果很不理想.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手术BillrothⅡ式吻合术,是导致残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49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的外科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癌的可切除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86~2002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病例的根治性切除率为36.7%(18/49)。合并腹膜复发者无1例获得根治性切除。非吻合口处残胃复发的根治切除率为45.5%(10/22),吻合口处残胃复发者为29.6%(8/27)。获得根治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6.7%,未获得根治切除者为0。未合并腹膜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5.6%,合并腹膜复发者为0,结论:残胃复发癌不能被根治切除的主要原因是同时合并腹膜复发.或肿瘤复发侵犯周围重要脏器,吻合口处的复发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有减低的趋势.复发肿瘤能否被根治切除、是否合并腹膜复发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毕Ⅰ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措施。通过分析我院1990年-1998年胃癌根治性切除毕Ⅰ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发生此并发症19例,显示对12例行保守治疗,7例采用残胃空肠吻合加输入袢输出袢侧侧吻合(Braun吻合)术,症状均得到缓解,中分析影响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诸多有关因素,提出治疗措施,重点对再手术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残胃癌20例,其中残胃全切除14例,胃活检6例.男19例,女1例.年龄40~76岁,平均59.1岁,51岁以上占85%.原发病为十二指肠溃疡6例,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息肉1例.残胃癌全切除14例中,首次术式B—Ⅱ式12例,B—Ⅰ式2例.文献记载B—Ⅱ式比B—Ⅰ式的残胃癌发生率高2~12倍.主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10例,吞咽困难,阻塞感5例,吐血、呕血3例,血便2例.残胃癌发生时间;国内文献报道5~50年,平均为15~16年以上.本组为7~40年,平均16.4年.发生部位;吻合口9例,贲门部6例,残胃体5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部位及规律,为术后预防性放疗靶区设计寻找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近8年来130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影像学临床诊断.其腹水28例中10例有细胞病理学诊断,所有浅表淋巴结及腹壁转移均经穿刺组织病理学证实,27例残胃和吻合口复发均由活检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 130例中多部位复发和转移53例,残胃和(或)吻合口复发27例,腹膜转移28例,肝脏转移22例,胰腺转移9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0例,腹壁切口和引流口转移8例,盆腔种植5例,肺转移6例,脑转移5例,骨(主要为椎体)转移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9例,其他少见转移8例.60例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35例,胰周淋巴结转移16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9例.77例原发胃底或贲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33例,40例原发胃体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20例,13例原发胃窦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部位主要发生在残胃或吻合口、腹膜、肝脏及腹腔淋巴结,淋巴结以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因此胃癌术后预防性放疗应包括贲门胃底、胃体和胃窦部,放射野应包括残胃、吻合口及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并且须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17.
我院外科近六年来收集了29例残胃癌,其中2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4%,其中根治性切除占60%,术后病人存活率与胃癌手术相似,残胃癌好发于BillorthⅡ式残胃占84%.BillorthⅠ式残胃占16%,本病确诊距第一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2.3年。文章对残胃癌的病因、诊断,外科治疗作了具体的介绍,提出胃良性病变行胃切除术后十年以上要警惕残胃癌发生,定期作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病变的有效手段,外科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首选方式,不应轻易放弃。  相似文献   

18.
残胃癌一般是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进行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5年以上(有的指10年以上),在残胃部所发生的原发性癌肿。后有作者将胃恶性肿瘤术后20年以上再发生的胃癌,也列为残胃癌。本病首在1922年由Calf-our报道,其后逐被人们注意,到1972年为止,病例报导数累计已达1100例之多(实际数远比此数为高),并提出胃断端癌、残胃断端癌以及胃吻合口癌等名称。近年更有食道癌根治术后,在替代食道的胃内发生残胃癌的报导。在我国,胃切除术病例为数不少,有关残胃癌的问题应予一定的重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和部位,探讨胃癌术后预防性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162例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复发转移均经超声、CT或MRI检查进行诊断,34例腹腔积液中有15例经病理学诊断,所有浅表淋巴结及腹壁转移均经穿刺细胞病理学证实,31例残胃和吻合口复发均由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 162例中63例为多部位复发转移,其中腹腔淋巴结转移76例(46.9 %),腹膜转移34例(21.0 %),残胃和(或)吻合口复发31例(19.1 %),肝脏转移31例(19.1 %),其他部位发生率均<10 %。在7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37例(48.7 %),胰周淋巴结转移24例(31.6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5例(19.7 %);其中97例原发于胃底贲门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56例(57.7 %),48例原发于胃体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29例(60.4 %),胃窦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11例(64.7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发生在残胃和(或)吻合口、腹腔淋巴结及腹腔、盆腔的种植转移, 腹腔淋巴结以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远处转移的部位主要为肝、肺、脑、椎骨、颈部及纵隔淋巴结等。胃癌术后的治疗应以预防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为主,进行全身化疗、腹腔灌注化疗及联合局部区域的放疗。预防性放疗的范围应包括残胃、吻合口及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胃镜和钡餐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率为80.8%,钡餐为50.0%.手术切除的20例中根治性残胃切除13例均生存≥3年;姑息性切除7例,术后生存2年5例,1.5年2例.行胃空肠吻合4例中3例于6个月内死亡,1例生存10个月.2例腹腔内广泛转移者仅行肿块活检术.结论: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钡餐.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