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癌患者舌象的临床探讨:附1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癌患者舌象在治疗前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淡白舌(约占0.77%),淡红舌(约占39.07%),红舌(约占42.94%),暗红舌(约占11.03%),青紫舌(约占6.19%)(1)。为了探讨淡红舌(相当于健康人舌象)和青紫舌(相当于血、证病人舌象)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血清中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分布情况、阳性率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生存率和转移率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作者选择了1981年2月至1986年8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121例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继28个单位总结“12448例癌症患者舌象临床观察”后。有11个单位对癌症患者舌象形成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舌象与血液流变性 分析529例癌症患者的淡红、红绛、暗红、青紫等4组舌质,其血液流变性六项指标正常率分别为38.33%、16.75%、11.02%、4.32%,逐组下降(P<0.005)。372例舌脉分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异常等4组中,血液流变性六项指标正常率分别为39.29%、  相似文献   

3.
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舌诊,可以了解病变的所在,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对于推测预后有参考指证。鼻咽癌患者发病时的舌象以舌尖边红为多见,但经放射治疗后,舌质变青紫及瘀斑的较多,且与预后关系较大,现将1971年至1978年期间放射治疗,同时在门诊中医辨证施治,能在1~2年内连续服中草药;并随访观察最短5年,最长12年以上183例,其  相似文献   

4.
36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探索其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2月至2005年12月15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首次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 121例,其中发生第二原发口腔鳞癌患者共3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至2010年7月,36例患者中死亡21例,Kaplan-Meier法统计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总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8.9%、22.2%、11.1%。口腔鳞癌发生在舌23例,牙龈7例,硬腭3例,其他3例。单因素分析第二原发癌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其预后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淋巴结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第二原发口腔鳞癌中发生舌癌的比例较高,T分期、淋巴结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鼻咽癌放疗后5年要警惕第二原发癌的发生,对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进行早期诊断,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梧州市部分职工、干部28745人进行鼻咽癌血清学筛查,发现早期鼻咽癌病人。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测定血清中EB病毒VCA-IgA抗体。结果:(1)EB病毒VCA-IgA抗体阳率4.00%,在阳性者中检出鼻咽癌病人36例,其中16例为放疗后病人。新确诊20例,早期19例;晚期1例,早诊率为95.00%。(2)阳性人群、新确诊和经放疗后病人的抗体GMT分别为11.37、52.78、23.79。(3)放疗后病人的抗体GMT 23.79较放疗前146.80低六倍,而生存期<5年、>5年、≥10年者,其GMT分别为45.95、19.95、13.19。结论:结果表明在人群中进行鼻咽癌血清学筛查可以检出鼻咽癌和早期病人,同时提出能否根据抗体滴度的变化,作为临床判断鼻咽癌病人预后预测病情的指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的临床特点、有效的治疗手段、生存情况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等对本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例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 %、47 %,淋巴结转移率为5.71 %;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χ2=8.89,P=0.00)、T分级(χ2=5.58,P=0.02)、临床分期(χ2=8.51,P=0.04)、治疗方法(χ2=29.37,P=0.00)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法(P=0.00)、T分级(P=0.03)是与预后有关的重要独立因素;手术治疗组较非手术治疗组预后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患者发生第二原发舌鳞癌的风险较女性患者高;第二原发舌鳞癌随鼻咽癌放疗后时间的延长发病率升高。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鳞癌淋巴转移率较低;治疗方法和T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鼻咽癌放疗后需长期随访,早期诊断第二原发舌鳞癌,并给予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以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56例青少年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6例30岁以下的青少年鼻咽癌进行根治性放疗及预后分析,5年生存率51.8%。放疗后鼻咽、颈部有无残存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4例出现较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值得重视。56例发生误诊者27例,误诊率48.2%,提示临床各科对青少年鼻咽癌重视不足,易误诊其它常见病,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8.
Sun CZ  Chen FJ  Zeng ZY  Li QL  Chen YF  Song M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2):938-941
目的探讨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和252例第一原发性舌癌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比较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Kaplan-Meier方法计算累计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第二原发性舌癌与第一原发性舌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性别、原发灶大小、cTNM分期、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5年生存率、原发灶位置、临床和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颈淋巴结清扫、cTNM分期是影响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在原发灶发生部位、临床和病理淋巴结转移率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其预后差于第一原发性舌癌;但鼻咽癌放疗史不是影响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对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患者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可能有利于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56例青少年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56例30岁以下的青少年鼻咽癌进行根治性放疗及预后分析,5年生存率51.8%。放疗后鼻咽,颈部有无残存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4例出现较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值得重视。56例发生误诊者27例,误诊率48.2%,提示临床各科对青少年鼻咽癌重视不足,易误诊其它常见病,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远期(疗后5年以上)局部区域复发情况,以及复发患者再程治疗的预后.方法 2000年前10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接受旨程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384例中局部区域复发350例,疗后至复发时间6-171个月.5年后复发62例,其中鼻咽复发41例,颈部复发19例,鼻咽+颈部复发2例.62例中37例接受了再程常规放疗,其中1例颈部淋巴结复发者再程常规放疗4年后再次复发,接受第3程常规放疗;25例末接受再程常规放疗,其中1例颈部淋巴结复发行外科颈清扫,余因各种原因未接受再次治疗或仅行对症处理.结果 全部随访到的患者(1277例)中复发后无再放疗者中位生存14个月(95%CI=7.1~20.8个月),无5年生存;接受冉程放疗者中位生存44个月(95%CI=30.4~57.6个月),5年生存率达42%.结论 鼻咽癌常规放疗5年后仍有局部区域复发,复发患者再程放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初次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1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放疗前鼻咽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Livin蛋白表达与鼻咽癌近、远期疗效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14例鼻咽癌患者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8%(75/114)。L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和T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放疗后Livin阴性表达者的有效率为94.9% (37/39),高于Livin阳性表达者的72.0% (5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ivin阳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3%和48.0%,均显著低于Livin阴性表达者的92.3%和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ivin表达、临床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放疗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而Livin表达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与鼻咽癌预后有关,有望成为鼻咽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EBV/DNA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血浆EBV/DNA定量分析,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监测放疗后转移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120例初治、90例放疗后随诊患者,其中包括60例放疗后持续缓解,30例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患者的血浆EBV/DNA含量.结果:初治、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血浆中游离的EBV/DNA检出率分别为96.0%、95.0%和100%,显著高于治疗后持续缓解鼻咽癌患者、健康对照者和非鼻咽癌的肿瘤患者;初治鼻咽癌患者各TNM分期之间血浆EBV/DNA拷贝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晚期患者(Ⅲ Ⅳ)期血浆EBV/DNA中位拷贝数显著高于早期患者(I Ⅱ)期;初治患者治疗后已出现局部和远处转移者.治疗前血浆EBV/DNA中位数显著高于尚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初治患者治疗前血浆EBV/DNA≥40 000拷贝/ml与<40 000拷贝/ml两个水平,患者2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6.1%和92.9%,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放疗后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的中位拷贝数显著高于治疗后持续缓解患者.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中游离的EBV/DNA是一种敏感可靠的方法,对于鼻咽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分期、判断预后、监测治疗后复发和远处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可能成为鼻咽癌的血清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艾毅钦  李荣清  刘光贤  王枫  唐翠芬 《癌症进展》2010,8(5):500-504,47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CD10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后2~3个月、随访中出现复发转移患者及2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CD105的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放疗前比较放疗后血清CD105水平明显降低(P〈0.01);临床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CD105水平在T、N及临床各分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随访中出现复发转移患者其治疗前、后血清CD105水平均较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低(P〈0.01和P〈0.05),放疗前CD105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N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且N2~3的患者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性是N。患者的8.975倍。结论血清CD105水平可以作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新指标,血清应当是检测循环中CD105更有用的标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14例(其中仅12例无症状)做食管拉网检查者先行舌象观察,最后确诊为食管癌者151例,其中青紫舌105例,非青紫舌46例,差异显著(p<0.01)。非食管癌者63例,其中青紫舌31例,非青紫舌32例,差异不显著。作者认为用舌诊做食管癌普查粗筛不适宜,因将有1/3患者漏诊。作者对青紫舌的机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放疗后鼻孔闭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与后鼻孔闭锁发生的关系.方法:对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5例患者中,6例为常规放疗后发生,19例为常规放疗加后装治疗后发生.结论:鼻咽癌后装治疗可能增加后鼻孔闭锁发生的可能性,应予以重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中的“舌诊”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中医认为舌头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内脏发生病变,舌头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那么从舌诊是否能发现一些癌症的预兆呢? 上海第一医院生物物理教研组、华山医院对7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舌诊,其中38例为紫舌,占52.6%,1980年曾有人对1046例各种癌症患者进行舌象观察,其中青紫舌占49.6%,约为正常人的4倍。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最新研究报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降低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探讨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2例.西妥昔单抗与放疗或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同时使用,用法:西妥昔单抗第1周初始剂量为400 mg/m2,以后每周维持剂量为250 mg/m2,共8周.初诊或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给予鼻咽部GTV处方剂量D6 975 cGy/31次,6.2周完成.对鼻咽癌转移灶姑息放疗,予转移灶外照射D3 000 cGy/10次,2周完成.结果:2例放疗后多脏器转移患者因病情进展而停用西妥昔单抗,2例初诊鼻咽癌因西妥昔单抗引起的Ⅲ级舌黏膜反应而停药,2例因Ⅲ级皮疹延迟用药1周,余6例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西妥昔单抗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甲沟炎、黏膜反应、疲乏等.10例鼻咽部调强放疗同时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患者中,5例出现Ⅲ级口咽黏膜反应,其中4例同时出现Ⅲ级舌黏膜反应.全组完全缓解7例(58.3%),部分缓解3例(25.0%),疾病稳定2例(16.7%).中位随访14个月,2例死亡,10例存活且肿瘤无进展.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有效,但联合鼻咽部调强放疗时少部分患者出现较重的舌黏膜反应,影响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需进行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首程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率可高达12~42%,是鼻咽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进一步改进放疗技术,提高疗效提供参考。临床资料1980年2月至199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首程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病例中,共有487例放疗结束时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消失,其中96例于放疗结束后不同时期出现单纯颈淋巴结复发,复发率19.7%。其中男性67例,女性29例,年龄在21~74岁。经病理证实者58例,余38例为临床、x线、B超或CT等诊断。96例病人中…  相似文献   

19.
Hua YJ  Chen MY  Hong MH  Zhao C  Guo L  Han F  Luo W  Sun R  Chen YY  Liu H 《癌症》2008,27(7):729-733
背景与目的:鼻咽坏死是鼻咽癌放疗后一种较为特殊的放疗后遗症,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疗效欠佳.本研究采用经鼻内镜鼻咽清创术治疗鼻咽坏死,旨在探讨对鼻咽坏死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20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在鼻内镜直视下进行局部清创治疗,并根据鼻咽坏死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总结其近期疗效.结果:20例患者中5例鼻咽坏死完全修复,12例临床症状如头痛、鼻臭及反复出血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3例鼻咽坏死严重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虽有缓解,但在出现鼻咽坏死后1年内因鼻咽大出血死亡.结论:经鼻内镜鼻咽清创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的一种有效手段,但鼻咽坏死严重,累及大血管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不能手术切除的鼻咽癌放疗后再复发的病人,其治疗困难,化疗疗效差,而单独再放疗只能挽救一小部分病人,本文探讨再放疗并同步使用多西紫彬醇(Docetaxel)在鼻咽癌首次放疗后复发病人中可行性及毒副反应,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1例鼻咽癌足量放疗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复发、而无法行手术及腔内放疗的患者进行了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外照射鼻咽部,分次量为1.8Gy,总剂量为36Gy-39.6Gy。化疗采用Docetaxel,15mg/m2,每周一次,静脉滴注。结果:10%、33%的患者分别出现Ⅲ度、Ⅳ度皮肤反应,18%、10%的病人分别出现Ⅲ度、Ⅳ度黏膜反应,18%患者出现Ⅲ度恶心呕吐,27%的患者出现Ⅲ度-Ⅳ度白细胞下降,10%患者出现Ⅲ度血小板下降。1例患者因严重的黏膜反应致使治疗延迟2周。治疗结束后,9例(82%)患者达到CR,2例(18%)达到PR,反应率为100%。结论:对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3D-CRT同时每周使用Docetaxel是可行的,其毒性反应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