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基于美国《护理措施分类》(NIC),初步确定不同心脏功能状态对应的护理措施与活动类目,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 从NIC中初筛护理措施和活动类目,编制心脏专科护理人员咨询问卷;对29名心脏专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咨询及评价.结果 初步筛选出心功能各级别所需护理措施与活动数分别为;Ⅳ级32条(451个)、Ⅲ级20条(237个)、Ⅱ级2条(23个)、Ⅰ级0条(0个).心脏专科护理人员对入选的护理措施条目的意见一致性为93.1%~100%;入选的护理活动条目的赋值均数为4.00~5.00分、变异系数为0~0.25.结论 初步确定的不同心脏功能状态对应的护理措施与活动类目,具有方便交流、系统性、有效性的特点,可作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护理经验,进而提高术后监护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12月施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清醒时间168(60~180)min。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低心排量综合征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大出血再次行开胸1例,心律失常6例,肺部炎症3例,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3.3%,死亡原因为术后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加强对各项指标的监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近远期疗效的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3.
心脏恶病质综合征瓣膜置换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1例心脏恶病质综合征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行围术期护理,手术成功率90.48%.提出术前改善营养状况和心肺功能,术后加强心功能监护、呼吸道管理,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出血,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控制感染,是降低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38例电视胸腔镜下行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苏冰莲 《护理学杂志》2004,19(12):18-19
时38例心脏疾病病人在电视胸腔镜下行心脏手术,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做好胸腔引流管护理,加强术后各项指标的监测及综合护理。结果38例病人住院5-9 d,平均(6.8±1.1)d,仅出现2例并发症(肺不张、喉头水肿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提示术前、术后严密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97例心脏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料表明,心脏外科手术可以使84%心脏病人实现解除病痛,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预期效果。心脏手术后得到专业的监测与护理,能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ICU自2000年以来对97冽心脏病人进行监护,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21例心脏穿透伤患者在气管插管麻醉下急行心脏修补术治疗.结果治愈20例,死亡1例,治愈率95.24%.提出急诊科护士紧急组织抢救,手术室护士快速默契配合及相关手术器械平时处于备用状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机脱机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孙琼 《护理学杂志》1998,13(2):79-80
呼吸机脱机是全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及时中断机械能气治疗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总结对70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脱机的护理,认为脱机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控制肺内感染,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掌握脱机指征并加强停机后拔除气管插管的观察及护理及护理是成功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重症心脏创伤救治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菊珍 《护理学杂志》1997,12(4):214-215
通过6例心脏创伤救治成功的护理配合,体会到到重症心脏创伤的预后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在抢救虽,术前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大量输入液体和血液,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的血容量是剖胸手术抢救孤基础;术后严密监护,维护胸腔引流效能,防止低心排综合征和心脏危象发生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法乐四联症(TOF)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对56例TOF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综合护理。结果 通过TOF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本组56例TOF术后无一例死亡,治愈率达100%。结论 重视和加强TOF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冠脉搭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胸心外科 2009年3月-2010年12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冠脉搭桥术15例,术后进ICU监护,经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病人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冠脉搭桥术15例,术后进ICU监护,一例出现心律失常,经及时处理,症状缓解,其佘病人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13.
<正>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患者妊娠、分娩有一定的危险性。我院从1996年8月以来,共收治了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近分娩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由于我们实施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良好,母婴平安。出院后随访,母婴健康,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8月共收治了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近分娩期的患者。9例患者置换的均为机械瓣,需终  相似文献   

14.
<正>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瘤蒂大多数附着在卵圆窝附近。黏液瘤性质为良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复发率。心脏黏液瘤一旦确诊,必须严格控制活动,以防止患者在等待手术时间出现动脉栓塞或猝死,报道称患者在等待手术期  相似文献   

15.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医学生物工程领域中进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为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正确而完善的护理配合、及时而恰当的术后随访是安置起搏器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重点阐述对术后护理的配合及随访的体会。一、起搏器在护理中的有关概念 (一) 起搏与起搏阈值人工心脏起搏器基本原理是通过起搏器发放电脉冲,经起搏导管刺激心脏,以引起收缩,完成心脏射血功能。心脏能否起搏与电脉冲刺激强度有关,能引起心脏兴奋的最小有效脉冲称为起搏阈值。多以振幅大小表示。影响起搏阈值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起搏导管的位置,在护理中特别重要。当发生移位时,起搏阈值可突然升高,重者可使起搏失效。 (二) 电脉冲信号波与正常起搏图形的识别电脉冲信号波,即起搏信号。在常规速度记录心电图中表现为直上或直下的纵线。电脉冲直接激动心室时,可在起搏信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的心脏直视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对77例心脏直视术后老年患者,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气管插管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做好心理护理,重视拔管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77例患者中一例因呼吸功能不全行二次插管,延长机械通气时间60h,余均顺利恢复。结论注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锡珍 《护理学杂志》2000,15(11):651-652
对11例心脏瓣膜病儿童施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3例,机械瓣功能均良好。护理要点:①术前将患儿心功能控制至最佳状态,指导其练习深呼吸,以利术后肺膨胀;②术后加强呼吸支持与循环监测,观察机械瓣膜功能,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抗凝药剂量,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8.
心脏介入性诊疗术后伤口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预防心脏介入性诊疗术后伤口出血,对我科234例行介入性检查,治疗的患者分常规护理法与改进护理法进行了伤口护理的对比观察。改进组术前除完成常规护理外,重点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并告知术后注意的事项,减少出血机率;术后着重观察伤口纱布及弹性绷带有无移位,绷带松紧是否适度。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乳糜胸是一种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据文献报告发生率为0.2~0.5%,我院自1980年6月~1986年12月共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96例,其中2例并发乳糜胸(发生率2%)。由于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和良好的护理,2例乳糜胸均已治愈。现将临床监护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病例简介例1:男性,8岁,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于1983年3月28日在全身中度低温,  相似文献   

20.
心脏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40例心脏手术发生脑部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并分析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提出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脑部并发症,控制血压及颅内压,尽早实施脑保护,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