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脊柱结核一期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的可行性、重要性.[方法]总结本院40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内固定植骨手术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通过本组40例患者随访1~6年脊柱结核患者都治愈,脊柱畸形得到明显矫正.[结论]高原一期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恢复脊柱稳定性的治疗效果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骨感染     
游离腓骨移植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并长段骨缺损;开放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跟骨骨髓;边缘性病灶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经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L5S1椎体结核;前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3.
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性研究近年来大量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文献,探讨儿童脊柱结核的特点,分析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进展,总结了儿童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指征,分析各种脊柱结核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目前认为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前后路植骨融合往往能获得良好的生长率和畸形校正。椎弓根内固定对儿童脊柱结核是安全可行的。早期积极手术,能防治儿童脊柱后凸畸形。微创外科技术是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43.9%),而在脊柱结核中又以腰椎为最多,胸椎次之,颈椎较少见。多节段脊柱结核在脊柱结核中占10%左右,多伴随脓肿、畸形及截瘫。其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脊柱颈、胸、腰椎多节段8椎体结核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柱结核约占骨与关节结核的48%,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致残率极高。有些学者主张对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尽早手术治疗,预防或矫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我科于1999年3月~2003年9月期间收治的成人脊柱结核病例64例,对其中16例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前路或后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当患者出现脊柱稳定性进行性降低,严重结核中毒症状,严重神经压迫症状时,常需手术治疗。正确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手术治疗的基础。一期前路手术是脊柱结核手术的经典入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验证。近年,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推崇。有效的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以及坚强内固定是脊柱结核手术成功的关键,正确的术后处理及监测复发也是提高手术疗效必不可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总结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植骨内固定,手术前后配合正规化疗,根据X线片观察脊柱融合时间和脊柱后凸角度变化。结果随访时间8~45个月,全部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4.5~8个月。后凸矫正度数为7°~18°。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骨结构重建可靠,治疗过程相对简化,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对脊柱结核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近年来脊柱结核的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手术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简单的脓腔和痛灶清除到强调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逐步出现单纯前路椎间植骨、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椎间植骨前路内固定等术式,明显缩短了病程,降低了畸形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促进了结核病变的愈合。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普及、脊柱内固定技术理论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脊柱结核的治疗水平,但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指征的确定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使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43.9%),而在脊柱结核中又以腰椎为最多,胸椎次之,颈椎较少见。多节段脊柱结核在脊柱结核中占10%左右嘲,多伴随脓肿、畸形及截瘫。其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脊柱颈、胸、腰椎多节段8椎体结核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各种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21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其中内固定9例。结果除1例外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复发1例,未内固定者1例植骨块脱出,内固定者无复发及不融合。结论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加用内固定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施宗祥  朱德智  张少华  杨勇 《骨科》2013,4(1):11-15,18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9年9月经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407例进行随访。其中复发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0~78.0岁,平均36.6岁。未复发患者365例,男201例,女164例;年龄5.0~69.0岁,平均38.8岁。通过对术后复发的42例与同期未复发的365例脊柱结核患者的资料做对比,并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Logistic进入法回归分析,推测可能导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入融合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时机(术前抗结核时间)、病灶清除彻底程度、术后抗结核治疗规范程度、术后制动时间、耐药情况、是否伴有其他部位结核、不利条件(包括女性生育期、重体力劳动者、老年人、贫血或营养不良)7个因素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术中病灶清除彻底、术后抗结核规范治疗、术后手术部位严格制动足够时间、应用敏感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性脊柱结核、加强其他部位结核的治疗、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短期内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患者术后怀孕、纠正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可以减少脊柱结核病灶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7月采用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59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5年。观察结核治愈率,后凸畸形矫正及截瘫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骨性融合、神经症状及后凸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后凸角分别为(29±5)°和(11±3)°,P值<0.01。结论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适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此方法能一次性完成畸形矫形,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脊柱结核患者,在2003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前路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融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颈椎结核2例,胸椎结核18例,腰椎结核15例,前路固定26例,后路固定9例。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早期无局部窦道形成。2例术后3个月结核窦道形成行二次翻修外,余患者结核症状均消失,病灶全部愈合,无复发。椎体间植骨5个月融合,12例术前有神经损伤症状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15例后凸畸形术后平均矫正23°。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路(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可重建脊柱稳定性、缩短卧床时间,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是治疗脊柱结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 10例脊柱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4例行病灶前路清除植骨融合术,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10例均用三联抗痨治疗至术后9~12个月。结果 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及伤口不愈,随访2年后Frankel评分为D级2例,E级8例。后期脊柱后凸畸形2例。结论 及时正确的手术干预及规范化的抗痨治疗是提高脊柱结核治疗效果的关键。彻底的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并一期内固定术可以有效防止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诱发电位监测下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应用可诱发电位监测下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12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3~68个月,痛疼均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采用可诱发电位监测下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在尽可能减少脊髓损伤情况下顺利清除病灶、减压并解决脊柱稳定重建及矫形问题.  相似文献   

16.
骨感染     
高龄颈椎结核合并四肢瘫的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期外科治疗颈椎结核的疗效评价;前后路联合Ⅰ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  相似文献   

17.
脊柱结核合并截瘫再手术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n SB  Dong WJ  Fan J  Lan TL  Guan BQ  Xu SZ  Guan 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37-1239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既往手术治疗失败的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32例(占同期患者的19%),由前路开胸减压手术17例,肋骨横突切除侧后方减压15例;术后22例给予抗结核治疗。结果23例选择前路开胸病灶清除减压术、植骨治疗,有9例行钛板内固定;5例行侧后方经胸廓胸膜外减压术;2例复发病灶清除术;2例行单纯瘘管搔刮病灶清除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其中26例截瘫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再次手术时行开胸病灶清除术解除脊髓压迫效果仍佳,而对于体质或肺功能状态差者可行经胸廓胸膜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合并窦道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9例合并窦道的脊柱结核,连续三次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无混合菌感染,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其中22例同期采用内固定,前路内固定17例,后路内固定5例。结果:经平均79.7个月的随访,参见方先之制定标准,治愈38例,复发1例,无窦道复发。刀口延迟愈合2例,无刀口感染。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窦道的脊柱结核疗效满意,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67,自引:13,他引:54  
目的根据脊柱稳定性状况,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成人胸、腰、骶椎脊柱结核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17~75岁,平均39.4岁;病史1~60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结核破坏程度及手术可能带来的脊柱稳定性改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12例脊柱稳定性无明显破坏的病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8例脊柱稳定性部分破坏的病例采用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术,而80例脊柱稳定性显著破坏的病例则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结果10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5例失访外,其余95例均获得1~7年随访(平均2.9年)。68例前路椎体间植骨病例,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5个月。65例有后凸畸形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2°,随访期内丢失2°~4°。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组1例因抗结核化疗周期不足复发外,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32例有明显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脊柱稳定性改变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71,自引:5,他引:266  
Jin D  Chen J  Zhang H  Zhai D  Wang J  Ji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900-902,I049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及内固定器械植入的安全性。 方法 总结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月期间收治 1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 ,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胸腰椎“Z”形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 经平均 16个月的随访 ,11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 ,无局部结核复发 ,植骨全部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平均为 3.8个月 ,后凸矫正角度 18° ,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 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结核病灶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