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长骨干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4—2017-11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40例长骨干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24例,非感染性骨缺损16例。第一阶段清创填塞含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诱导间隔器表面形成诱导膜;第二阶段在诱导膜内植入自体松质骨,修复骨缺损。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10~15)个月。术后植骨区骨缺损均获得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骨临床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7个月。参考Palay等的方法评估临床疗效,所有患者植骨愈合分级均为优;骨缺损区域邻近关节功能:优32例,良6例,可2例。结论 Masquelet技术治疗长骨干骨缺损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可分期清创和植骨、2个阶段相对独立、植骨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在创伤后骨髓炎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5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术后记录并发症、完全负重时间及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无取髂骨处并发症,无内(外)固定失效,无术后再发骨折。1例第1阶段术后3周感染复发,再次行第1阶段手术后感染得到控制。完全负重时间为14~32周。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标准评定骨缺损愈合情况:优9例,良6例。结论 Masquelet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创伤后骨髓炎,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1采用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治疗的32例感染性骨缺损病例。手术分期进行,第一阶段行病灶彻底清创、置入骨水泥间隔并缝合软组织伤口;第二阶段保留骨水泥间隔8~10周后取除,以髓内钉固定骨折后自体骨移植填充。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6~22个月,平均13.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皮瓣一期完全成活。所有患者骨缺损均在术后平均6(2~14)个月获得临床和影像学愈合。4例术后6个月时复查显示骨折愈合不全,再次取髂骨补充植骨后骨折获得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 Masquelet诱导膜技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对于治疗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在创伤后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2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23例创伤后骨缺损,分2个阶段进行治疗。第1个阶段彻底清创、稳定骨折,第2个阶段一般在第1个阶段手术后6~8周进行,主要是更换内固定或外固定,然后进行有效植骨。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41)个月。第1个阶段与第2个阶段手术间隔时间平均55.3(45~76)d,完全负重时间平均5.2(3~10)个月,骨缺损处影像愈合时间平均5.7(3~12)个月。随访期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次骨折、内固定与外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asquelet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创伤后骨缺损,术后骨缺损处愈合良好,而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采用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的30例感染性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34.5岁。缺损部位:胫骨干18例,尺、桡骨干6例,股骨干5例,肱骨干1例。骨缺损长度为3~13 cm,平均7.3 cm。车祸伤23例,机器挤压伤4例,高处坠落伤3例。手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彻底清创,清除感染坏死骨组织和软组织及血供较差的瘢痕组织、填充骨水泥间隔并覆盖伤口,固定骨折;第二阶段于第一次手术后8~10周去除骨水泥间隔,在其诱导形成的诱导膜内行BMSCs结合自体骨与人工骨移植填充。记录所有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使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对骨缺损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病人随访8~25个月,平均15.5个月。其中28例病人术后平均9.4个月(6~15个月)骨缺损获得影像学和临床愈合。1例术后感染复发,重复应用诱导膜技术后愈合。1例术后12个月时复查显示骨折愈合不全,再次行取髂骨补充植骨术后愈合。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6.7%。结论 采用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愈合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创伤骨科使用Masquelet技术和使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感染性骨不愈合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0~65岁,平均(32.6±11.22)岁。12例采用Masquelet技术,18例采用Ilizarov技术。统计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手术数量、并发症及疗效评价,分析并比较两种技术的优劣。结果两组均获随访。Ilizarov技术组随访时间平均(18.04±3.67)个月,愈合时间平均(19.22±3.52)个月。Masquelet技术组随访时间平均(17.07±2.69)个月,愈合时间平均(6.00±2.17)个月。两组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感染手术次数及骨重建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技术条件,两种术式均可以治疗感染性骨不愈合,但两种术式均有其明显的优缺点。Ilizarov技术可以不用顾忌骨缺损数量,可彻底控制感染;且该技术只需少量植骨或不需要植骨,对周围软组织环境要求较低。而Masquelet技术受制于骨缺损,不仅需要大量植骨,而且不能彻底清创,对损伤软组织需求较高,植皮常常为必要步骤;但其费用低、手术次数少,在治疗过程中更有利于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采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的2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有广泛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9岁(平均38.4岁);病程6~312个月(平均23.6个月);术前软组织缺损13例,窦道形成7例,贴骨瘢痕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两阶段手术:①清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抗生素骨水泥诱导成膜以及小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②感染控制后6~8周,去除骨水泥和固定物,清洗后再次固定断端,膜内植入松质骨颗粒。清创后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3.5 cm~18.0 cm×6.0 cm,骨缺损长度6~12 cm(平均8.4 cm)。应用局部带蒂筋膜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9例(顺行4例,逆行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顺行2例,逆行5例),逆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游离皮瓣2例。术后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6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5例未愈合的患者经再次清创后,3例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再次行皮瓣修复。骨感染控制21例,复发2例(分别发生于二期术后9个月和14个月)。患者骨缺损愈合时间为4~11个月(平均6.2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21例,良1例,差1例。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多种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合并广泛软组织缺损,在兼顾皮肤软组织修复的同时,有利于控制感染、形成完整的诱导膜和骨重建进程,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Masquelet诱导膜技术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在距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0-01诊治的5例距骨感染性骨缺损,一期彻底清创,至骨面出现轻微新鲜渗血,冲洗后置入抗生素骨水泥;待感染控制后,二期手术切开诱导膜,取自体骨完成植骨并进行踝关节融合,最后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6(8~22)个月。4例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皮瓣一期成活并修复创面。术后所有患者骨缺损植骨处均获得临床和影像学愈合,愈合时间平均8(2~16)个月。胫距、距下关节融合后拆除外固定架开始负重行走。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2例,良2例,可1例。结论 Masquelet诱导膜技术联合外固定架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距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后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分型以及修复方法. 方法 2002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42例下肢创伤后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4.2岁.感染性骨缺损部位:股骨3例,胫骨39例.根据其缺损特点分为3型:单纯大段感染性骨缺损(Ⅰ型)、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Ⅱ型)、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并肢体短缩畸形(Ⅲ型),本组Ⅰ型6例,Ⅱ型35例,Ⅲ型1例.所有患者在彻底清创基础上分别应用单纯腓骨瓣移植或移位(6例)、腓骨皮瓣移植(31例)、腓骨瓣+股前外侧皮瓣移植(4例)、骨牵引延长+腓骨瓣移植(1例)同期进行修复. 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6~41个月(平均26.3个月)随访.除2例因移植腓骨坏死而截肢、2例感染未能控制外,其余38例患者骨缺损均得到成功修复,下肢外形及功能恢复均满意.参照Johner-Wruhs疗效评定标准:优17例,良18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下肢创伤后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根据其缺损特点可分为3型;针对性应用不同形式的腓骨瓣,能同期修复下肢各种类型创伤后大段感染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5例采用Masquelet诱导膜技术,25例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Masquelet组中透视总次数、手术切口愈合等级均显著优于Ilizarov组(P<0.05)。早期并发症方面,Masquelet为3/35 (8.57%),而Ilizarov组为9/25 (3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时间(24.54±5.86)个月。Masquelet组恢复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Ilizarov组(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Iowa膝关节评分、Iowa踝关节评分、SF-36得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Masquelet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Ilizarov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Iowa膝关节评分、Iowa踝关节评分、SF-36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Masquelet组骨缺损影像愈合时间显著早于Ilizarov组(P<0.05)。[结论] 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均可有效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但本研究中Masquelet技术的临床效果优于Ilizarov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联合3D打印个体化钛笼、Masquelet技术自体肋骨植骨治疗跟骨感染性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和3D打印个体化钛笼、Masquelet技术自体肋骨植骨等技术治疗5例跟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37.0岁(范围,17~52岁);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碾压伤1例。全部病例采用分期手术治疗,一期骨水泥填塞跟骨缺损皮瓣覆盖创面。清创后软组织缺损:2例10 cm×8 cm,8 cm×7 cm、8 cm×5 cm和5 cm×3 cm各1例。跟骨体部缺损:2例4 cm×3 cm×2 cm、2例3 cm×3 cm×2 cm和1例3 cm×1 cm×1 cm。二期通过3D打印联合Masquelet技术自体肋骨植骨重建跟骨缺损。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植骨愈合情况、跟骨形态、内固定位置,采用Maryland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个月(范围,12~30个月)。一期手术后4例伤口愈合良好,1例于术后2个月发生深部感染,再次清创更换骨水泥后愈合。细菌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各1例。二期采用Masquelet技术自体肋骨植骨和3D打印个体性化钛网植入重建跟骨形状和结构。临床愈合时间4.32个月(范围,3~8个月);影像学检查跟骨植骨区域连续性骨小梁形成时间为13个月(范围,10~22个月)。术后12个月,Maryland评分为92分(范围,86~98分),其中优2例、良3例;AOFAS评分89.8分(范围,83~100分),其中优2例、良3例。1例一期术后发生深部感染,再次清创后治愈。结论3D打印个体化钛笼、Masquelet技术自体肋骨植骨重建跟骨是治疗跟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方法,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6月,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36例37处创伤。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36岁。均为创伤后发生感染性骨缺损,骨缺损位于胫腓骨24例25处,股骨6例6处,尺桡骨2例2处,跟骨3例3处,锁骨1例1处。发病至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时间为0.5~36.0个月,平均6.2个月;其中15例患者为急性感染(病程3个月)。一期手术去除内固定物后,彻底清除感染坏死的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并在骨缺损处填充含抗生素骨水泥块;彻底清创后如果存在骨折不稳,则以外固定支架或石膏予以稳定;术后给予敏感抗生素。二期(一般一期术后6~8周)取出骨水泥,小心保护由骨水泥诱导形成的诱导膜,并在诱导膜内填充颗粒状自体髂骨。结果清创术后患者住院时间17~30 d,平均22.2 d;二期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10 d。16例清创术后行局部皮瓣移位或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者,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股骨骨折患者术后11个月感染复发改行Ilizarov技术治疗;1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感染复发最终行截肢术;1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清创术后感染未能控制,后行多次清创术并最终行踝关节融合;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失访;余32例33处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年。感染控制率91.7%(33/36)。患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7.5个月;均无再骨折发生。其中1例股骨干骨缺损患者侧方成角15°,下肢短缩1.5 cm;7例出现钉道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钉道护理后好转。末次随访时,6例关节周围骨缺损患者邻近关节功能受限。结论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操作简便,不受限于骨缺损大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16例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5例;年龄20 ~67岁,平均36.5岁;右侧10例,左侧6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2型7例,C3型9例.长段缺损5例,腔隙性缺损11例.开放性损伤按Gustilo分型:ⅢA型10例,ⅢB型6例.所有患者先进行清创,将带抗生素的骨水泥植入骨缺损处,并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6~8周后待软组织肿胀消退无明显感染迹象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术.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 ~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和皮肤坏死.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估按照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9例,复位差1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3~58周,平均21周.踝关节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评分为62 ~98分,平均85.6分. 结论 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手术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合并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足下垂13例.术前根据患肢最大周径,内踝到胫骨结节长度,足下垂角度,病灶范围和骨缺损长度设计Ilizarov外固定延长架,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区炎性肉芽、坏死组织及死骨,把外固定延长架套入小腿,在相应胫骨部位进行截骨和穿针,术后8d以1.0 mm/d分3次延长胫骨,同时以3 mm/d的速度矫正足下垂.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胫骨延长段、骨折段均骨性愈合.结论 对于感染性胫骨缺损合并足下垂的患者,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创伤小,避免多次复杂手术,缩短治疗时间和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钉道骨髓炎中采用自制抗生素骨水泥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2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男28例,女24例;年龄23~62岁,平均38.6岁。胫骨骨折后采用内固定38例,外固定14例。骨髓炎病程6个月~20年,中位病程2.3年。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显示阳性47例,其中单种细菌感染36例、混合细菌感染11例。第1阶段彻底清创并去除内、外固定装置后,锁定钢板外置固定骨缺损断端,抗生素骨水泥包裹克氏针填塞钉道。术后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待感染控制后行第2阶段手术。术中去除抗生素骨水泥棒,诱导膜内植骨。术后动态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创面情况,监测炎症指标以及摄X线片,评估术后骨感染控制以及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两阶段治疗。第2阶段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5个月,平均18.3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创面愈合不良,经加强换药后愈合。X线片复查示骨缺损区植骨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感染复发。结论 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钉道骨髓炎时,选择自制抗生素骨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530-1533
[目的]探讨使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4年5月本科使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的56例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护理,未因护理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均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器,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疗效确切,良好的整体护理措施,确保了手术疗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修复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4月,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修复18例小腿及足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3~59岁,平均37.1岁。受伤至该次手术时间15 d~39个月,平均0.9个月。缺损部位:胫骨上段4例,胫骨中段8例,胫骨下段4例,足跟外侧2例。扩创后骨缺损长度(5.7±1.8)cm,软组织缺损范围5 cm×4 cm~13 cm×11 cm。入院后均先行清创处理,待创面好转后,一期手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并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组织瓣修复创面;6~8周后待创面完全愈合、无感染迹象后,二期手术取髂骨或(和)腓骨棒植骨修复骨缺损。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8个月,平均24.3个月。一期术后组织瓣均成活;钉道感染6例,经加强消毒护理及口服抗生素后治愈。二期术后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57周,平均25.3周。患者膝、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二期术后6个月按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定为74~98分,平均89.7分;其中优7例,良10例,中1例。结论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打印修复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Cierny-MaderⅣ型长骨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应用3D打印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的8例Cierny-MaderⅣ型下肢慢性骨髓炎患者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27~79岁,平均54.6岁;缺损部位:股骨干5例,股骨干骺端1例,胫骨干1例,胫骨干骺端1例;缺损长度7.7~15.5 cm,平均10.2 cm。第一阶段:局部感染控制及临时稳定重建(Masquelet技术);第二阶段:3D打印的假体及稳定模式设计;第三阶段:3D打印假体植入及康复。术后记录患者的膝、踝关节的运动范围,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功能。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患者从第一次入院到假体植入完成后出院,总治疗时间为65~125 d(平均91.0 d),其中第一阶段用时13~57 d(平均28.7 d),第二阶段用时30~87 d(平均48.3 d),第三阶段用时28~84 d(平均63.0 d),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7例患者在假体置入术后14.7 d(4~42 d)恢复完全负重活动,1例患者因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术后6个月恢复完全负重。8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的运动范围为0°~100°,踝关节的运动范围为35°背屈至40°趾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优2例,良5例,中1例。结论应用3D打印修复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Cierny-MaderⅣ型长骨骨髓炎骨缺损治疗周期短,患者可以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其中骨延长术是一种通过骨骼牵引矫正肢体长度不均衡而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及骨感染、肿瘤、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综合性技术。目的:探讨骨延长术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性骨缺损的术后缺损部位延长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采用骨延长术治疗的32例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22~52岁,平均(37.9±11.3)岁。患者均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慢性骨髓炎、骨不连,入院前有2~4次手术史,病程12~36个月,平均(24.9±8.5)个月。骨髓炎部位为股骨22例,胫骨10例;缺损大小为2~4 cm,平均(3.2±0.6)cm。清创术后同期行骨延长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X线检查,随访观察缺损部位的成骨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评分对骨不连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28个月,平均(22.6±6.4)个月。本组患者中,治疗效果获优26例,良6例。32例患者骨延长区骨再生情况均良好,患肢骨延长长度为6~10 cm,平均(7.9±1.4)cm,外固定架佩戴时间为5~11个月,平均(8.2±2.8)个月。骨延长术治疗期间,除发生针道感染、术区疼痛外,无软组织感染、血管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清创后行骨延长术可重建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部位的长度,患者下肢骨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缺损的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OVID循证数据库,收集Masquelet技术治疗骨折后骨缺损的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收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STATA12.0软件,依据效应指标为率的单臂研究荟萃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研究,包括594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融合所有研究报道的结果,Masquelet技术治疗骨折后骨缺损的治愈率为87.8%(CI 95%:84.9%~90.4%);术后再感染的发生率为9.2%(CI95%:5.3%~14%);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为5.7%(CI 95%:2.8%~9.5%)。[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缺损有很高的治愈率,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感染复发和骨不愈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