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特征是异位骨形成替代韧带组织[1-2]。OPLL在亚洲人中的发生率高于欧洲人和美国人,有报道[3]显示,OPLL在日本的发生率为1.9%~4.3%,在中国为0.44%~8.92%。目前OPLL的发生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生过程中均起作用。既往研究[4-9]表明,遗传因素是OPLL的主要因素,并且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BMP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A(BMPR-ⅠA)、BMPR-ⅠB和BMPR-Ⅱ,通过Smad信号转导通路刺激成骨细胞分化[10-11]。BMPR-ⅠA是BMPR家族的一种亚型,在BMP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12-14]。既往研究[10]表明,BMPR-ⅠA在异位骨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BMPR-ⅠA在OPLL发展中的作用,评估其是否为OPLL的易感基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压迫脊髓和神经而导致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发生率在东亚人群中较高,为1.0% ~ 4.6%[1-3]。颈椎OPLL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虽临床疗效满意,但术后脑脊液漏、内固定失败、C5神经根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CAF)是由上海长征医院史建刚团队[4]于2017年率先提出的一种治疗颈椎OPLL的新型手术方式。为探讨ACA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对采用ACAF治疗OPLL的临床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对比ACAF手术前后颈肩部及患肢疼痛程度、临床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改变(C2~7 Cobb角、椎管面积、椎管侵占率、椎管脊髓和椎管矢状径)等,总结ACAF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评价ACAF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并不断增生压迫颈脊髓,引起肢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不同程度障碍及脏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在中国其发病率约为0.077‰[1]。虽然颈椎OPLL的传统手术方式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但复杂的长节段颈椎OPLL的术式选择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近年来,随着对颈椎解剖学研究的深化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史建刚[2]团队创造性地通过将椎体与骨化的后纵韧带整体向腹侧平移的方式实现对颈椎椎管的可控减压,即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CAF)。该术式通过磨除部分椎体前柱实现前路直接减压,既可以将椎管内减压转化为直观的椎体前移,又规避了如何处理骨化物粘连的难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颈椎OPLL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45例患者ACAF术后平均随访4个月,疗效满意[3]。近5年的相关文献表明,ACAF在治疗长节段颈椎OPLL导致的颈椎椎管狭窄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ACAF为新兴术式,在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方面仍未达成一定共识;在对于不同类型颈椎OPLL患者ACAF是否适用、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其预防手段方面,仍有较大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或骨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可累及全脊柱乃至全身骨骼,有研究[1]显示,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较女性更为多见。DISH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临床并不少见,但外伤后出现脊髓损伤症状的报道不多,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DISH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韧带骨化的分布特征、临床特征以及颈椎韧带骨化与颈椎活动度(ROM)的定量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诊断为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229例患者,其中单纯OPLL患者71例(OPLL组)、OPLL合并前纵韧带骨化(OALL)和/或项韧带骨化(ONL)患者158例(OPLL+组)。同时纳入64例无韧带骨化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CSM组)。基于CT评估韧带骨化分布特征。收集各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ROM的因素。结果 OPLL最常发生的节段为C5,OALL最常发生于C5/C6水平,ONL最常发生于C4/C5水平。不同韧带骨化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OPLL指数、最大椎管占位率、ROM和尿酸方面存在差异。OALL指数和OPLL指数均与ROM呈负相关(r=-0.308、-0.261,P<0.05)。OALL指数是ROM降低的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为-2.47,95%置信区间为-3.52~-1.42,P<0.05)。结论 OPLL、OALL和ONL主要发生在C5节段周围。OALL指数和OPLL指数与ROM呈负相关,OALL指数是ROM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后纵韧带骨化是机体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于后纵韧带出现异位骨结构形成。可引起椎管、椎间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临床上出现脊髓损害及神经根刺激症状,即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OPLL多发于颈椎,胸椎较少,鲜见于腰椎。本文就近年来后纵韧带骨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伟 《脊柱外科杂志》2009,7(5):316-316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全身疾病的特定表现,因此经常伴发颈椎前纵韧带骨化症、黄韧带骨化症,甚至其他大关节周围的韧带骨化。OPLL一般进展缓慢,目前没有办法抑制它的持续发展。OPLL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病情多数缓慢进展,往往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脊髓神经已经受压很长时间,变扁甚至萎缩。  相似文献   

8.
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脊柱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骨化物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后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的疾病.该病常见于颈椎,在亚洲中老年人群中高发,男性多见,可与其他脊柱退行性病变并存[1].目前认为OPLL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如遗传、代谢异常及机械应力刺激等.本文就OPLL遗传基因研究做一归纳,并阐述了在机械应力环境下易感基因对OPLL发病的影响;此外,本文又简述了微RNA(microRNA, miRNA)在调节OPLL易感基因成骨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探讨遗传因素(OPLL易感基因及miRNA)在OPLL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种好发于亚洲人群的颈椎退行性疾病,由于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从而继发椎管狭窄、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导致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1])。OPLL为亚洲人群颈脊髓受压的常见病因,首先由日本学者Tsukimato于1960年报道~([2])。Fujimori等~([3])通过对1 500例日本病例的CT扫描分析发现,颈椎OPLL的发生率可达6.3%(男性8.3%,女性3.4%)。OPLL根据骨化物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局灶型、节段  相似文献   

10.
孔清泉  陈仲强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435-1437
弥散性特发骨肥大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也称Forestier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型疾病,表现为脊柱前纵韧带骨化和各种脊柱外韧带骨化。DISH病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um,OPLL)和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的病理病变过程均为软骨内骨化;它们均是临床常见的多因素迟发疾病,起病隐匿,男性多见,男女比率为3—1: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颈椎病患者之间颈伸肌肌容量与颈椎矢状位序列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颈椎病患者563例,其中男性304例,女性259例,平均年龄53.3±19.6岁,根据颈椎病的类型分为A组(脊髓型颈椎病,n=208)、B组(神经根型颈椎病,n=194)和C组(颈型颈椎病,以轴性症状为主且无神经受压的临床症状或体征,n=161)。所有患者行颈椎MRI及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通过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系统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序列:C2-7 Cobb角、C0-2 Cobb角、C7斜率(C7 slope,C7S)和C2-7矢状垂直轴(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通过Image J软件对MRI轴位像上C3~7上终板水平浅层颈伸肌截面积(superficial extensor area,SEA)、深层颈伸肌截面积(deep extensor area,DEA)与相应颈椎椎体截面积(vertebra body area,VBA)的比值进行了测量和分析,以SEA/VBA及DEA/VBA作为颈伸肌肌容量。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组间矢状位参数,颈伸肌肌容量进行对比(组间两两对比采用Games-Howell法),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颈伸肌肌容量与矢状位参数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C2-7 Cobb角A组(8.64°±6.19°)显著低于B组(12.55°±6.27°,P0.05)及C组(13.08°±5.77°,P0.05);C7S A组(28.09°±10.16°)显著高于B组(22.26°±7.55°,P0.05)及C组(21.63°±8.96°,P0.01);C2-7 SVA A组(21.77±12.38mm)显著高于B组(17.80±10.82mm,P0.05)及C组(15.54±6.82mm,P0.01)。SEA/DEA比值各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DEA/VBA比值明显低于B、C组(P0.05),其中以C3-5水平差异最为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组C3 DEA/VBA比值与C2-7 SVA (r=-0.379,P0.05)及C7S (r=-0.311,P0.05)呈弱负相关,C4水平DEA/VBA比值与C2-7 SVA (r=-0.478,P0.01)及C7S(r=-0.466,P0.01)呈中度负相关,而SEA/VBA比值与矢状位参数未表现出显著统计学相关性。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矢状位序列较其他类型颈椎病表现出显著的失平衡改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深层颈伸肌体积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深层颈伸肌近头端附着区域的体积与C2-7 SVA及C7S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颈椎病患者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2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Pfirrmann分级评价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情况,将患者分为严重退行性变组和非严重退行性变组。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2~T1各节段椎间角度和椎间盘高度、C2~7前凸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C7倾斜角。分析不同年龄患者(≥65岁和<65岁)颈椎退行性变程度与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C5/C6椎间角度与椎间盘高度正相关(r=0.290)、与改良Pfirrmann分级负相关(r=-0.236)。在62例非老年患者(<65岁)中,严重退行性变组(10例)的C2~7前凸角比非严重退行性变组(52例)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老年患者(≥65岁)中,严重退行性变组(11例)的C2~7前凸角与非严重退行性变组(29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C2~7前凸角和C7倾斜角均大于非老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2~7前凸角与C7倾斜角正相关(r=0.525)。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的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的C2~7前凸角及C7倾斜角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在非老年患者中,严重的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会导致C2~7前凸角减小;在老年患者中,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与C2~7前凸角无关。  相似文献   

13.
李紫艳 《中国科学美容》2011,(14):166-166,180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孕12~18周时,采用宫颈环扎术,术前术后给予防感染及防宫缩安胎处理。结果 52例行宫颈环扎术的孕妇,妊娠达37~38周者9例,占17.3%;38~40周者38例,占73%;大于40周者5例9.7%。均获得活婴。结论宫颈环扎术能够有效防治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习惯性流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0年5月手术治疗的101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人工椎间盘置换和椎间融合两组.其中人工椎间盘置换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6.2±10.3岁)采用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椎间融合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44.8±11.4岁)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防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后症状改善优良率以及C2~C7的Cobb角(C2-C7角)、手术节段脊柱功能单位Cobb角(FSU角)、手术相邻节段活动度等影像学指标进行观察分析,评价患者的颈椎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两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椎间融合组手术时间为149.3±51.7min,术中出血量为213.5±42.6ml;人工椎间盘组手术时间为132.5±44.1min,术中出血量为173.2±56.4ml,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椎间盘组和椎间融合组随访时间分别为24.2±3.2个月和25.6±2.9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现假体或植骨松动及移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恢复,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椎间融合组VAS及NDI评分末次随访时分别较术前下降了65.1%和63.7%,人工椎间盘组分别下降了67.1%和63.6%,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组C2-C7角和FSU角较术前分别下降了28.1%和68.8%,手术相邻上节段和下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分别上升了21.3%和28.4%,差异有显著性(P<0.05);人工椎间盘组C2-C7角、FSU角较术前分别上升了7.7%和11.2%,手术相邻上节段及下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分别上升了5.5%及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2-C7角、FSU角和手术相邻节段活动度术后改变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椎间盘组和椎间融合组术后症状改善优良率分别为91.3%和87.3%,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能够取得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相近的临床疗效,同时手术节段运动功能得到了保留,手术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并无增加,可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的翻修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在我科接受翻修手术的9例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51.8±4.3岁(34~61岁),均在接受颈椎射频消融术后1周内(3~7d)神经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其中5例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程度超过射频消融术前,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提示存在颈椎感染,9例均存在椎间隙感染,3例伴有硬膜外脓肿,1例伴有椎体感染。入院后行翻修手术治疗,均行颈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3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行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测量评估射频消融术前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的高度和椎间盘退变情况,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翻修手术前后的颈部及上肢疼痛情况,用JOA评分评估翻修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前,接受射频消融的11个节段椎间隙相对高度为0.19±0.07(0.14~0.25),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为Ⅲ级4个节段、Ⅳ级7个节段。翻修术后所有患者颈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JOA评分较翻修术前明显改善(P0.05)。平均随访2.8年(1~3.6年)。末次随访时,患者颈部及上肢VAS评分由翻修术前的6.3±1.2分和5.8±2.1分改善到1.6±1.0分和1.5±0.9分(P0.05);JOA评分从翻修术前的9.5±3.8分改善到13.5±3.6分(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植骨不融合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颈椎翻修手术是处理颈椎射频消融术后严重颈椎感染的有效方法。严格控制颈椎射频消融术适应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椎扳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影像学变化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的65例(脱落5例,最终符合方案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0~44(29.83±6.99)岁,行颈椎扳法治疗(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8~43(31.77±5.93)岁,行坐位牵引治疗(每周1次,共4次)。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C2-C7 Cobb角,弧弦距,T1倾斜角(T1 slope,T1S)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结果: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0.3)个月。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C2-C7 Cobb角、弧弦距、T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NRS、C2-C7 Cobb角、弧弦距、T1S分别为(1.67±0.76)分、(16.55±6.01)°、(10.95±4.04) mm、(18.95±4.19)°,对照组分别为(1.40±0.86)分、(10.23±5.94)°、(6.11±4.17) mm、(13.34±4.25)°;治疗组患者的C2-C7 Cobb角、弧弦距、T1S优于对照组(P<0.05);NR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2-C7 Cobb角、弧弦距、T1S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NRS为(1.60±0.62)分,对照组为(4.17±0.70)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评分小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扳法、颈椎坐位牵引可以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但颈椎扳法效果更加持久;颈椎扳法可以纠正异常的颈椎矢状位参数。  相似文献   

17.
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于泽生  刘忠军  党耕町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4):282-284,T001
目的 探讨交感型颈型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了1989-1998年应用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8例,分析了患者产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结果 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9例,3个者3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4例患者术前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11例有效;于不稳定节段行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8.9%,结论 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明确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方法 :本文对 14例颈椎特发性后凸畸形患者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 ,椎间隙植骨和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手术后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改善 ,颈椎后凸畸形由手术前平均 -15 6°矫正为手术后平均 -6 4° ,矫正效果明显 ;手术后患者的短期随访表明颈椎矫正度数在随访中没有丢失。结论 :前路手术 ,延长颈椎前柱能够矫正颈椎的后凸畸形 ,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颈椎中立位及动力位矢状位参数与颈后肌群质量的相关性,探讨颈后肌群在颈椎矢状面形态与平衡的动态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影像学资料上测量过屈、过伸及中立位颈椎矢状位C2~7 Cobb角、C0~2 Cobb角、C7倾斜角(C7S)、颈椎矢状位垂直轴(cSVA)及其变化值,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评估颈后肌群平均功能性横截面积(fCSA)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 C2~7 Cobb角、C0~2 Cobb角、C7S及cSVA在不同位置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后肌群平均fCSA与C7S、cSVA明显相关,与C2~7 Cobb角、C0~2 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颈后肌群平均fCSA与C7S变化量明显相关,与C2~7 Cobb角变化量、C0~2 Cobb角变化量及cSVA变化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颈后肌群肌肉质量与C7S变化量有相关性,中老年颈椎病患者可能通过颈后肌群改变颈椎“底座”倾斜率而非颈椎曲度,实现颈椎矢状面形态与平衡的动态调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采用ACDF治疗CSR患者43例,患者病程为8~28个月,病变位于C4,5节段12例、C5,6节段14例、C6,7节段11例、C7~T1节段6例。评估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部和上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颈椎曲度(C2-7 Cobb角)、椎间高度和颈椎活动度(ROM),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颈椎曲度、NDI、颈部和上肢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椎间高度、颈椎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生脑脊液漏2例,术后血肿及感染2例。结论 ACDF治疗CSR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可改善颈椎曲度,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