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CRP指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阳)、阴阳两虚4种本证组和兼湿证、兼瘀证、兼痰瘀证3种标证组,并选择5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所有纳入者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与正常健康人50例作对照,糖尿病肾病患者CRP水平(1.73±2.91)mg/dl明显高于NC组(0.54±0.16)m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各本证证型组血清CRP水平的比较显示,随着证型由阴虚燥热、脾肾气(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演变,患者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且阴虚燥热、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分别与阴阳两虚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证中,痰瘀证与NC组、无兼证组与NC组及痰瘀证与血瘀证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CRP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对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718例2型糖尿病患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18例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为9.02%,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中医兼证以血瘀证发生率高;本证、兼证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本证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以阴阳两虚证发生率高,血瘀兼证则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长沙部分地区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低于国内外的报道。在糖尿病肾病的不同阶段,其中医病机及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进行不同中医证候生化指标比较,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比较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DKD分期,收集患者实验室数据,定量主要症状和体征及中西医诊断,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对DKD患者各证侯与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得出:DKD本虚证中CREA值由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呈逐渐递增趋势,GHb A1C只有在气阴两虚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FR在阴阳两虚证和阴虚燥热证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U-TP/24 h在阴阳两虚证和阴虚燥热证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FR在痰瘀证、湿热证、寒湿证、血瘀证各标实证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U-TP/24 h(g/L)在痰瘀证和湿热证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KD中医各证型与GHb A1C、GFR、U-TP/24 h水平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观察相关检验指标对确定中医证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脏病(DKD)不同CKD分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索疾病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68例分属CKD1~5期DKD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DKD各期本虚证分布差异明显,CKD1~2期以气阴两虚为主,CKD3~4期以脾肾阳虚证为主,CKD5期以阴阳两虚为主;(2)DKD各期标实证均以血瘀证最常见,标实证的兼证情况复杂;(3)各本虚证的临床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明显。结论:DKD的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本虚证可能按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的规律演变,并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标实证中血瘀证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寻IgA肾病在临床上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χ2检验对总结出的8 483例病例数据,并以长江为界进行南北方中医证型比较。结果:脾(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为IgA肾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之虚证,瘀血、湿热、风热、风湿、湿浊、外感是IgA肾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之实证,南北地区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就虚证来说,南方以脾(肺)肾气虚为主,北方多以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为主,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南北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实证来说,南方多以湿热、瘀血、风热、风湿为主,北方以湿浊、外感为主。结论:IgA肾病的虚实证侯有其不同构成,且存在着南北差异,对于临床有效辨证论治及进一步制定统一的单病种诊疗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益元保肾方配合福辛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益元保肾方配合福辛普利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及西药组,在基本降糖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益元保肾方配合福辛普利、益元保肾方及福辛普利治疗2月,观察治疗前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并对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益元保肾方配合福辛普利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为89.3%,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6.4%,并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结论:益元保肾方配合福辛普利是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及各证型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本病客观的中医分型标准,为提高中医诊断该病的准确性及对诊断标准进一步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及德尔菲法的调查结果,找出该病种的常见中医证候,制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收集209例IgA肾病患者的病史资料、中医临床症状、相关西医检查报告,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因素统计方法确定IgA肾病的中医分型,以及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临床指标在证型间的关系。结果:IgA肾病的中医证型分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兼瘀型及肺脾气虚兼湿热型。在209例被调查患者中气阴两虚患者比例最大,占33%,其余三型比例分别为肺脾气虚兼湿热型30%,脾肾阳虚兼瘀型25%,肝肾阴虚型12%。在四种证型中,脾肾阳虚兼瘀型24h尿蛋白定量高于气阴两虚、肺脾气虚兼湿热两型(P〈0.01);脾肾阳虚兼瘀型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其他三型(P〈0.01),肺脾气虚兼湿热型肌酐水平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肺脾气虚兼湿热型血红蛋白值大于脾肾阳虚兼瘀型(P〈0.05);四种证型在不同CKD分期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四种证型在男女比例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种证型与尿红细胞计数、年龄、病程、发病季节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AN的中医证候按本研究方法可分为四型,即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兼瘀型及肺脾气虚兼湿热型。本病相关实验室指标在各证型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研究结果对临床诊治该病及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32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及化验指标相关性,探讨中医证型在推断IgA肾病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6月~2016年09月间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232例住院病例,中医证型分布、化验指标及病理特点,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各证型间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232例IgA患者中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0. 52∶1;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为主,阴阳两虚型最少;各证型中最多见的西医诊断是慢性肾炎,以脾肾阳虚型占比最高;肝肾阴虚型临床以尿检异常为多见,气阴两虚型多见肉眼血尿。各证型间Lee氏分级中均以Ⅲ级为主,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脾肾阳虚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 <0. 01)。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脾(肺)肾气虚型患者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P <0. 01),各证型间肌酐水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证型分布与化验指标及肾脏病理有一定的相关性,脾肾阳虚型患者较其余组进展愈快,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或代偿期的IgA肾病中医证型与肾小球免疫物质沉积之间的关系。方法36例。肾功能正常及代偿期的IgA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肾小球系膜区免疫物沉积度定量评分,分析中医证型与肾小球系膜区免疫物沉积类型及沉积度定量评分间的关系。结果肾功能正常及代偿期的IgA肾病患者,肺(脾)肾气虚型以3种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气阴两虚型以4种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在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度定量评分比较中,肺(脾)肾气虚型IgA沉积度定量评分高于气阴两虚型,两证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证型在IgM、IgG、C3沉积度定量评分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脾)肾气虚型向气阴两虚型转变过程中,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种类增加;肺(脾)肾气虚型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度高于气阴两虚型。  相似文献   

10.
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特点,并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方法:对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其分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营养不良程度:本虚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脾肾气虚证最多,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湿浊证最多,其次为瘀血证,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湿热、瘀血、风动证比例逐渐增加。透析充分性与中医证型:本虚证中,Kt/V﹥1.7,脾肾气虚证出现率最高,随着Kt/V值降低,脾肾气虚证比例明显减少,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中,Kt/V﹥1.7,湿浊证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瘀血证、湿热证,随着Kt/V值降低,湿浊证、瘀血证患者比例明显减少,湿热证、风动证比例明显增加。结论:PD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浊瘀血为主。  相似文献   

11.
3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辨证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KD2~3期)的中医证候分型、临床症状、中药疗效以及临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探讨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探索中药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2011年入住我院肾病科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史资料、中医临床症状、相关临床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以及治疗方法。结果:(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型中以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常见;(2)脾肾阳虚型蛋白尿水平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脾肾阳虚型中药治疗有效率最低(66.7%)。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最为常见,脾肾阳虚型蛋白尿水平最高,治疗有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为微炎证状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临床症状调查表”,对151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本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5型,标实证分为无兼证、湿浊证、湿热证、热毒证、血瘀证5型,并收集患者的CRP结果,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本虚证各组间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实证方面组间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主要表现为湿热证组的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且把临床上有明显感染征象的患者剔除后再做统计,结果仍显示湿热证组与其他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湿热证型与CRP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为治疗微炎证状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变化,分析影响证型的相关因素,为中医药治疗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共96例PD患者,记录病史、症状体征与舌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一患者当中医证型发生变化时进行连续性观察,并观察中医证型与透析龄、临床合并症及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证型分布: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为主,分别占43.8%、26.0%,标实证依次为湿浊证、血瘀证、风动证、湿热证、水气证,以湿浊、瘀血证多见;(2)证型的变化:血瘀、湿热、湿浊等标实证可随病情发生变化;(3)证型与透析龄的关系:透析龄<24个月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证与湿浊证多见,透析龄≥24个月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血瘀、风动证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5);(4)证型与临床合并症的关系:发生腹膜炎与非腹膜炎时比较湿热证增多,脾肾阳虚证减少,发生容量超负荷与非容量超负荷时比较水气证明显增多,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脾肾阳虚证患者血Hb明显下降,血CRP升高,阴阳两虚证血Alb下降,脾肾阳虚证血iPTH升高,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证血TG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标实证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的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与脾肾阳虚证为多,标实证主要为湿浊、血瘀证,透析龄、临床合并证及某些实验室指标是影响中医证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慢性肾炎的防治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炎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及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216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体质分型,并收集黏膜炎症及炎症诱因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6例慢性肾炎患者体质以兼夹质30.1%、阳虚质17.6%、气虚质13.4%、阴虚质11.1%为主要类型;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31.9%、气阴两虚22.2%、脾肾阳虚21.8%为常见证型;反复呼吸道炎症在黏膜炎症中最常见(69.9%);脾肾气虚型体质主要为平和质和气虚质(P<0.01),气阴两虚型主要为气虚质兼阴虚质(P<0.01),脾肾阳虚型主要为阳虚质(P<0.01),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为阴虚质(P<0.01),阴阳两虚型主要为阳虚质兼阴虚质(P<0.01),湿热证主要见于湿热质(P<0.01),血瘀证主要见于阳虚质(P<0.01);反复呼吸道炎症在气虚质及阳虚质中多见(P<0.001),慢性皮肤炎症在气虚质兼阴虚质及湿热质中多见(P<0.05),慢性胃炎与长期大便不成形在阳虚质及气虚质多见(P<0.05);气虚质、阳虚质患者易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P<0.01);气虚质、阳虚质及阴虚质患者易受饮食因素影响(P<0.05);睡眠不佳在气虚质、阳虚质中多见(P<0.05);劳逸因素在气虚质中多见(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四者之间密切相关,从优化体质入手,改变生活方式,消除黏膜炎症,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及现代医学方法多靶点防治慢性肾炎,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气养阴方对脾肾气阴两虚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CKD 1-2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脾肾气阴两虚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CKD 1-2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方,对照组加服氯沙坦,疗程为16周;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研究对象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MA/Cr、尿β2-MG、血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白蛋白等指标变化,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益气养阴方能减少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尿MA/Cr、24 h UPro的排泄(P均〈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具有改善症状,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符合CKD2~4期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45例。对入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分为昼夜平均血压正常组(血压≤130/80mrnHg),昼夜平均血压升高组(血压≥131/81mmHg),日间平均血压升高组(血压〉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升高组(血压〉125/75mmHg);并根据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本虚证及邪实证。观察中医各证型在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升高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①昼夜平均血压正常组的本虚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为主,邪实证型以血瘀证为主;昼夜平均血压升高组的本虚证型以气阴两虚为主,邪实证型以湿浊证为主;②在动态血压从日间升高到夜间升高的过程中,本虚证型中阴阳两虚证型逐渐上升,邪实证型中浊毒证型逐渐上升;③随着24h动态血压升高,本虚证型中,阴阳两虚证型逐渐上升;邪实证型中,浊毒证逐渐上升。结论动态血压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医正虚邪实的证候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300例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包括非透析患者126例、血液透析患者114例、腹膜透析患者60例,按SGA评分方法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根据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分析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微炎症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亚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较其他三组均明显增高(P〈0.01或P〈0.05),湿热证及热毒证亚组血清hs—CRP、IL-6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1或P〈0.05),湿热证亚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或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hs—CRP、IL-6、TNF—α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与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湿热、热毒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广东省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中医证型及其影响因素做横断面研究并探讨分析其关系。方法对广东省内各地(广州市、中山市、佛山市、惠州市、台山市等)医院1 453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骨密度、中医证型及其影响因素(年龄、绝经年龄/年限,既往骨折史,髋部骨密度,治疗时间等)。结果最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样本共373例,年龄介于48~95岁之间,平均年龄73.56±9.32岁,其中脾肾阳虚证130例,占34.85%,肝肾阴虚证161例,占43.16%,气滞血瘀证75例,占20.11%,其他证型7例,占1.88%。各年龄段、不同绝经年龄组间、不同绝经年限组间的患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既往骨折史和父母是否发生过髋骨骨折的骨密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脾肾阳虚证的患者髋部骨密度明显高于肝肾阴虚证(P0.05),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的患者活动度改善情况和一般情况优于治疗时间少于6个月的(P0.05),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的患者接受治疗半年以上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超过半年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各年龄段的骨密度有一定的差异性,绝经年龄、绝经年限、既往骨折史、父母髋骨骨折史与骨密度有一定相关性,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不同其效果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19.
固本通络冲剂治疗IgA肾病的疗效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固本通络冲剂治疗IgA肾病的疗效特点。方法:对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息随机分为固本通络冲剂治疗组(50例)及潘生丁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特点分析,疗程3个月。结果:其疗效特点为对病理损害轻,临床表现为持续镜下血尿伴少量蛋白尿,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的病人疗效最好;而对病理损害重,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疗效差。结论:固本通络冲剂对临床表现为持续镜下血尿伴少量蛋白尿,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