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方法的应用选择(附25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很多,应用时需根据病者不同类型骨折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使骨折复位固定后起到稳固的固定作用。方法:本组253 例中,采用梅花型髓内针固定169 例,自动加压钢板71 例, L- 梯形加压钢板13 例。结果:梅花髓内针169 例,治愈161 例,3 例折弯,5 例失稳,治愈率95.1% ;自动加压钢板71 例,治愈69例,钢板螺钉松动 2 例,治愈率97.2% ; L- 梯形加压钢板13 例,全部治愈。结论:应用结果表明,股骨中、上段骨折首选梅花髓内针或自动加压钢板,下段骨折应选用自动加压钢板或 L- 梯形加压钢板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闭合复位不满意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骨折复位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术后6个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13例,良5例,可3例,差l例。结论对于闭合复位不满意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较好地恢复肢体功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及其力学原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院从1986年采用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髁上骨折53例54个骨折,髁上粉碎型(A3)15例(27.7%)及经髁间型(C1,C2,C3)25例26个骨折(48%)占75.7%,随访6个月至8年的44例45个骨折。3例伤口感染,骨折全部愈合,治疗效果优的28个关节,11个良,4个可,2个差,再骨折1例,优良率占86.7%,取两对新鲜尸体股骨,制成SchatzkerⅢ型骨折,分别以L-TCP及AO/A  相似文献   

4.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0月-2002年2月收治的8例病人,采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肩胛颈骨折视复位情况而行肩外展支架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8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10个月,依据Herscovici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2例。结论: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属不稳定骨折,应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以恢复肩悬吊骨性结构的稳定,肩胛颈骨折视复位情况应行外或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8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固定治疗,切开复位32例,闭合复位55例.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复位、内固定满意率、患肢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闭合复位组均明显短(少)于切开复位组(P〈0.01),骨折复位满意率闭合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8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闭合复位组12~42个月,切开复位组12~48个月.部分负重时间闭合复位组明显早于切开复位组(P〈0.01).并发症:切开复位组发生率为22%,闭合复位组无严重并发症(P〈0.01).两组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闭合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0.01).结论 与切开复位PFNA固定比较,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便,患者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6.
甄平  刘兴炎  高明暄  田琦 《中国骨伤》2010,23(5):332-335
目的:探讨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合并冠状面骨折的股骨转子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手术特点。方法:1998年1月至2007年3月,57例合并冠状面骨折的股骨转子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分成两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固定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1.8岁;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1岁。两组的骨折按照AO分类均为股骨转子间A3型骨折。术后髋关节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57例获得随访,时间5个月~9年3个月,平均4.8年;骨折愈合时间8~20周,平均12.8周。Harris评分结果显示:解剖钢板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梯形加压钢板组(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解剖钢板组明显高于梯形加压钢板组(P0.01);畸形及关节活动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冠状面骨折的股骨转子间严重粉碎性骨折因转子外侧部骨皮质完整性受到破坏,以此为力学支点进行穿钉固定的多种内固定物应用受限制,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和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年2月—2002年2月,对12例(13个肢体)儿童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部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梯形加压钢板(L-TCP)内固定治疗,其中6个肢体为粗隆间骨折,7个肢体为粗隆下骨折。结果:12例(13个肢体)随访12-72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5个月,粗隆下骨折1例术后6个月去除钢板乘车时摔伤发生再骨折,余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L-TCP内固定治疗儿童粗隆部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准确稳定,可尽早行功能活动及恢复基本生活能力,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空心加压螺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4年6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及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0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与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仰卧位分二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24例(闭合复位组),男16例,女8例,年龄34~91(55.42±18.25)岁。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22例(有限切开组),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3~87(56.31±14.77)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个月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6(18.2±6.1)个月。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57.92±51.07) ml、(82.08±13.43) min,有限切开组分别为(230.91±87.88) ml、(92.73±12.79)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各2例,经内科治疗后痊愈。术后8个月闭合复位组Harris评分(88.42±6.85)分与有限切开组(88.55±6.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及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分步复位髓内钉固定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2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10.6个月。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局部病理改变及其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方法  3 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 (RASV)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 15例、室间隔缺损 (VSD) 2 6例。补片修补 3 5例 ,其中合并VSD的均以一片法修补 ,合并AI的主动脉瓣置换 (AVR) 6例 ,主动脉瓣成形 4例。手术取材作病理检查 5例。结果 本组 3 6例中手术死亡 2例 ( 5 .6% )。存活的 3 4例病人均经门诊复查或通信随访 0 .3~ 18年 ,其中 2例死亡。病理检查见RASV合并VSD的瘤壁为纤维素样坏死或玻璃样变性。结论 主动脉窦壁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性可能是其形成的病理基础。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探查其病变程度 ,酌情一期矫正 ,瓣膜损伤明显时宜行主动脉瓣置换 ,对主动脉瓣环细小的病例 ,可借修补VSD和RASV的补片扩大主动脉瓣环。  相似文献   

20.
��ͷ��������֮�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一直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其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且远期疗效又甚差。因此,多年来世界各国胰腺外科的同道们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手术方法,以求提高胰头癌治疗的效果。因此,胰头癌的手术方法很多,名称亦多达十余种,如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xtended pancreatoduodenectomy)、改良的或合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性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