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适宜的皮试浓度。方法按照头孢类药物皮试液浓度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组各32、29、77、81例,分别使用浓度为25μg/ml、350μg/ml、450μg/ml、550μg/mi的皮试液进行皮试。观察并记录皮试结果及用药中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4组皮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青霉素阳性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青霉素阳性患者与其他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用本品稀释后进行皮试简便可行.基于皮试液配制方法的简便性和可操作性.建议皮试液浓度采用250μg/ml。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从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皮试、皮试药物的选择、皮试液浓度的标准、更换批号或再次使用是否重新皮试、皮试阳性和皮试液含增效剂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临床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从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皮试、皮试药物的选择、皮试液浓度的标准、更换批号或再次使用是否重新皮试、皮试阳性和皮试液含增效剂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临床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试仪皮试法阳性反应的结果判断与影响因素。方法对276例皮试仪法皮试阳性患者以皮内注射法进行复测,验证皮试仪皮试法的准确性,并分析假阳性结果的原因。结果 276例阳性反应患者中,非典型阳性反应72例,占26.09%;患者复测后阳性200例,假阳性76例,患者用药后均无药物反应。不同性别、年龄段、最近3d有无连续使用同种类抗生素、有无同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药物种类、其他过敏史、家族过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皮试仪说明书上的阳性结果判断标准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临床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皮试,并重点观察婴幼儿、妇女及未使用过同类抗生素人群,积极预防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液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临床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不做过敏试验或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现状 ,为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对15 0例因感染而需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 ,分别用青霉素皮试液和头孢菌素皮试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青霉素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头孢菌素 ,两种皮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χ2 =9.5 9,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提示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必须以原液对患者行皮肤过敏试验 ,不宜用青霉素皮试液替代。  相似文献   

6.
头孢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否做皮试国家尚没有统一规定。为避免发生意外,临床用药前做皮试已成为常规。但各所医院对皮试液配置浓度及操作程序存在差异,如浓度有300μg/ml、500μg/ml和600μg/ml,且操作步骤也不一致。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药前做皮试,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浓度。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头孢类药物剂量不同(如0.25g、0.50g、0.75g等),配制皮试液之前。常需反复计算,降低了护理工作效率。笔者探索出一种配制头孢类抗生素皮试液简易、快捷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0例,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行青霉素皮试,对照组500例,按常规对病人行青霉素皮试。结果观察组500例,阴性465例,假阳性14例,阳性21例;对照组500例,阴性412例,假阳性65例,阳性23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护理程序能明显降低青霉素皮试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统一头孢菌素类试敏液的浓度与配制方法,改变临床上浓度与配制方法各异的试敏液配制方法,方便护士操作.方法 于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采用统一浓度(250μg/ml)与配制方法的试敏液对1487例患者进行试敏观察;并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采用各药品厂家或经销公司提供的试敏液浓度与配制方法进行试敏的644例患者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试敏阳性率及迟发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采用浓度250μg/ml与两步配制方法进行过敏试验,有容易记忆、简捷方便、安全可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确定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的用量。方法 采用2种方法稀释青霉素钠,常规法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改良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7.33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测量稀释液体积并计算皮试液浓度和含量。结果 常规法80万U和160万U注射用青霉素钠溶解后,其溶液体积分别为4.34 ml、4.67 ml,均大于规定体积,配制的皮试液浓度分别为461 U/ml、428 U/ml,青霉素钠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2.20%、85.60%。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而改良法其溶液体积接近规定范围,皮试液浓度及含量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 ml、7.33 ml分别溶解80万U和160万U青霉素钠,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女性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方法 选择女性甲状腺或乳腺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0~ 55岁,BMI 18~22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A组、B组、C组麻醉诱导时罗库溴铵效应室靶浓度(Ce)为3.5 μg/ml,麻醉维持Ce分别为1.0、1.2、1.4 μg/ml;D组麻醉诱导时Ce为3.8μg/ml,麻醉维持Ce为1.2 μg/ml.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恢复时间、恢复指数、罗库溴铵用量;评估气管插管条件和术中肌松程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和D组肌松程度深,肌松满意率高(p<0.05),B组、C组、D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和C组比较,D组起效时间最短(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和D组罗库溴铵用量、恢复时间、恢复指数降低(P<0.05).B组和D组罗库溴铵用量、恢复时间、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麻醉诱导时罗库溴铵Ce 3.8 μg/ml,麻醉维持Ce1.2 μg/ml,可产生满意的肌松条件,且有利于术后肌松恢复,是一种适用于女性患者的TCI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