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癌症病人的个体心理、生理、社会角色和生活水平等诸多指标,探讨生活质量的有关因素,施行整体护理,对提高癌症病人,特别是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起到了医疗技术和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1 实施方法 1.1 转变护理观念:功能制护理的缺陷,导致了护士对病人的护理缺乏主动性和连续性,限制了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护理改革势在必行,护理人员的观念一定要适应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Roy适应模式对鼻综合整形患者术后睡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鼻综合整形手术患者9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oy适应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PSQ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干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除入睡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其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y适应模式可有效改善鼻综合整形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提高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门诊进行血透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ROY适应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Roy适应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 (QOL)状况。方法应用癌症疼痛及生活质量调查表对 2 37例晚期癌症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晚期癌症病人癌痛发生率为 72 .5 7% ;生活质量评分 (4 0 .95± 8.2 5 )分 ,良好者 2 8例 ,较好者 93例 ,一般 70例 ,差 2 6例 ,极差 2 0例 ;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以疲乏 (评分 2 .4 4± 1 .2 5 ,≤ 2分者 1 0 8例 )最为显著。结论应控制癌痛和采取缓解疲劳的个体化干预措施 ,以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Roy适应模式用于甲亢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oy适应模式是由美国护理专家SisterCallistaRoy于 1970年倡导的。Roy认为人是一个不断与环境互相协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 ,为了正面适应变化的环境 ,人必须适应。人的适应方式有四种即生理方式、自我概念方式、角色功能方式、相互依赖方式。根据Roy适应模式发展的护理过程 ,一级评估要找出病人在每一个适应模式中的行为 ,二级评估是找出影响行为的因素即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 (包括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 )。Roy适应模式的护理目标是改善护理对象的适应方式 ,以促进病人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受者自我感受负担(SPB)及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处于治疗缓解期、行allo-HSCT的100例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入层流仓后,对照组受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Roy适应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受者进、出层流仓时填写SPB量表。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者年龄、SPB量表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每组受者进、出层流仓时SPB量表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性别、原发病诊断、供受者配型、供受者血缘关系、医疗保险类型和SPB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进入层流仓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者SPB量表评分分别为(31±5)分和(3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出仓时,观察组受者SPB量表评分为(25±6)分,低于对照组(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P<0.05)。观察组受者出仓时SPB量表评分低于进仓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P<0.05);对照组受者进、出层流仓时SPB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P>0.05)。进仓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者SPB发生率分别为92%(46/50)、96%(4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5)。出仓时,观察组受者SPB发生率为74%(37/50),低于对照组94%(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5)。观察组受者出仓时SPB发生率低于进仓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对照组受者进、出层流仓时SPB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观察组受者中性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12.2±2.6) d]显著低于对照组[(17.1±2.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P<0.05)。 结论应用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可改善allo-HSCT受者SPB严重程度,提高适应性,缩短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7.
实习护生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的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的关系,寻求促进护生的适应反应.提高实习效果的最佳途径。方法以Roy适应模式理论为框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2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实习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的相关调查。结果临床实习护生(下称护生)适应状况的4个方面及实习效果的4个方面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带教老师应注意分辨各种刺激,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使所有的刺激都落在护生的适应区内,并预计护生无效反应的发生,尽早强化生理调节器和认知调节器及其它适应机制.帮助她们成功适应,以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疲乏是一种虚弱、缺乏激情及易累的主观感受,多数学者的研究与观察,支持癌症病人较正常人更易疲乏这一临床现象[1]。75%~96%接受化疗的病人[1-2],75%~100%接受放疗的病人[3],33%~89%晚期癌症病人[4]有癌性疲乏。癌性疲乏是癌症病人的重要症状之一,可以由癌症本身引起,也可以是癌症治疗的结果,极大地影响病人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5]。2008-05—2010-03,我们对105例不同程度癌性疲乏的病人进行了观察,通过对活动、休息、睡眠施行护理干预,缓解疲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文红 《护理学杂志》2005,20(10):61-62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操作的最佳模式。方法将2002、2003年各300例新生儿分别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并比较其优缺点。结果实施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后,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发生护理纠纷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氯化锶治疗乳癌转移性骨痛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4例乳癌骨转移病人静脉注射^89SrCl2(1.48~2.22MBq/kg);治疗前后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加强基础护理;做好^89SrC12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正确处理一次性物品及病人的排泄物;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81例,总有效率86.2%。提示^89SrC12治疗乳癌骨转移止痛效果明显,配合适当的护理.可使晚期癌症病人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