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8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交感型颈椎病是颈椎不稳 ,颈椎小关节增生 ,周围软组织炎症、肿胀 ,刺激颈交感系统所引起的综合症状。我院自 1989~ 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自拟颈椎散和中西药口服、颈椎牵引、颈围保护、颈后肌功能锻炼等配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18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8例中男 12 0例 ,女 68例。年龄2 2~ 75岁 ,平均 58 8岁。病程 2个月~ 15年 ,平均5 6年。1 2 临床表现 眩晕、恶心 ,甚至猝倒。眩晕与颈椎活动有明显关系。部分患者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眼胀痛、胸闷及心前区疼痛等。查体可见颈部竖棘肌、…  相似文献   

2.
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颈性眩晕是其最为常见的症状,为临床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采用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8例,疗效颇佳,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8例,男66例,女42例;年龄23~71岁,平均44.5岁;病程2d~12年。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即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84,22(12):719]。诊断依据:①曾有卒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对患有心…  相似文献   

3.
牵引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退行性变合并眩晕,通常被归入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1]、颈性眩晕[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等病。它们的共性是颈椎退行性病变。我们针对这一共性,采用颈椎牵引方法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患者2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7~72岁,平均58岁;病程最短为11天,最长为14年,1年以内14例,1~3年7例,3年以上4例。本组患者均排除了神经系统及外周前庭器官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眩晕。眩晕性质为旋转性11例,摇晃性为7例,站立不稳或倾斜感5例,眼前发黑,头脑不清2例。眩晕发作方式为阵发性(反复发作,每…  相似文献   

4.
伴眩晕的颈椎病临床多被命名为交感型颈椎病、颈性眩晕、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其发病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激惹学说、本体感受器移位学说以及椎动脉扭转学说。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动态的影像学检查,颈椎重定位检查以及颈椎扭转检查是鉴别该疾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重要检查方法。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多有效,存在颈椎不稳或血管神经受压时,可以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是在颈椎间盘退变基础上,受应力作用,发生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改变而致以颈肩痛为主的综合症。其临床治疗以颈椎牵引、按摩、手法、物理治疗等方法为主.本文采用颈椎牵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156例,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颈椎病患者156例.男74例.女82例;年龄22-78岁,平均50岁;病程2天~20年。颈椎病诊断及分型参考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标准[1],其中神经根型93例.椎动脉型25例,交感型15例,脊髓型3例,混合型20例。治疗方法颈椎牵引法采用持续布带牵引。牵引重…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又称颈椎关节综合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笔者自1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应用自拟葛根川芎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127例,临床比较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27例,男83例,女44例;年龄35~68岁,平均51.5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4.5年;颈型34例,神经根型3例,椎动脉型21例,交感型12例脊髓型7例,混合型23例。就诊前曾接受中西药物、针灸、推拿治疗者79例。追询颈部过去有明显外伤史者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颈部疼痛或强硬不适,活动受限,伴有头…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1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98 5年 4月至 1998年 9月 ,对 195例颈椎病人采取穴位注射当归、维生素B12 配合手法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3例 ,女 12 2例 ;年龄 40~ 6 5岁 ,平均 5 2 5岁 ;病程 6~ 180个月 ,平均 42个月 ;神经根型 117例 ,椎动脉型2 5例 ,交感型 18例 ,脊髓型 2例 ,混合型 33例 ;X线表现钩椎关节增生者 87例 ,钩椎关节不对称者 31例 ,颈曲变直 75例 ,颈曲反张 15例 ,颈曲成角 7例 ,颈椎体增生 176例 ,椎间隙变窄 37例 ,颈椎韧带钙化或骨化 2 5例。2 治疗方法当归注射液 6ml,维生素B12 0 5mg ,氟美松 5mg(氟美松只在…  相似文献   

8.
刘中俊  肖艳 《颈腰痛杂志》2003,24(4):255-256
颈性眩晕一般是由于椎动脉缺血及老年性颈椎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眩晕较常见的病因。我院自 1999.8— 2 0 0 1.3采用额—颈椎第 2棘突点旋转复位法并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颈性眩晕 13 9例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3 9例患者中 ,男 67例 ,女 72例 ,年龄为 3 3~ 71岁 ,平均 47岁 ,病程 1个月~ 6年 ,均伴有头晕、头昏沉感 ,眼胀 ,颈部不适 ,一般在头部突然转动或处于一定位置时发生眩晕 ,重者伴恶心、呕吐、耳鸣 ,甚至发生摔倒 ,颈椎 X线片均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钩椎关节增生颈颅多普勒检查 ,为椎动脉血流量减少 ;排除外…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按摩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春生 《中国骨伤》1997,10(1):25-25
当患者感到头痛、眩晕,甚至恶心时,往往多考虑内科疾患,五官科疾患等,而忽视了颈椎疾患。基实颈椎病也是引起头痛、眩晕的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临床上,目前颈椎病一般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推动脉型、交感型等。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容易引起头痛、眩晕。其原因是由于推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脑供血障碍而出现头痛、眩晕、恶心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解剖来分析,椎动脉一般来自锁骨下动脉,自该动脉发出后,第一段在颈长肌和前斜角肌之间上行,进入颈6横突孔。当前斜角肌痉挛时,亦可压迫推动脉而影响其供血。第二段自颈6至颈1的横突…  相似文献   

10.
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以临床体检为主,辅以静态X线颈椎侧、斜位片。但X线片仅提示椎体前、后缘的唇样增生、相应椎间孔略变小、椎间盘变性等,不足以说明颈神经根、椎动脉受压。作者通过对218例颈椎动态斜位X线片进行了观察,提供实测数据,以利于对颈椎病,特别是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临床资料 本组218例全部来自本院骨科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门诊拟诊为颈椎病的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男132例,女86例,年龄28~62岁,平均45岁。单侧症状者196例,左右侧症状交替出现者22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者176例,有轻微外伤史者11…  相似文献   

11.
熊焱昊  杜宁  陈伟珍 《中国骨伤》2006,19(4):207-210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颈椎旋转、半失稳的关系。方法:本组112例,其中椎动脉型38型、交感型36例、神经根型38例,应用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患者每个颈椎椎体的旋转度和在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结果:在C6旋转度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间的C2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间的C4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和椎体半失稳率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中椎体半失稳和颈椎旋转是它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药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梁东辉,黄国志,赖蕴珠颈性眩晕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综合症候群,其发病一般认为与颈椎骨赘、上关节的移位等因素激压椎动脉及血管的退化有关[1,2],近年软组织外科学的研究认为,颈部软组织的劳损是引起眩晕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13.
益气化瘀利水方结合手法和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惠清 《颈腰痛杂志》2000,21(4):331-332
施杞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 ,采用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颈椎病 ,得到广泛赞誉。为评价其疗效并推广应用 ,我们用该方结合手法和牵引为治疗组 ,西比灵为对照组 ,对 42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伴头痛和眩晕症状进行疗效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情况 :选择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 42 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参考潘之清主编《颈椎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组 ,其中治疗组 30 0例 ,对照组 12 0例 ,治疗组中男 12 3例 ,女 177例 ,年龄 2 6~ 6 5岁 (平均 44 .3岁 ) ,病程2月~ 18年 (平均 2 .8年 ) ;对照组中男性 45例 ,女性 …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患者400例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 X线检查所见 ,本文搜集 1983年 8月~ 1993年 8月间确诊为颈椎病 40 0例 ,对其 X线表现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  40 0例中男 2 86例 ,女114例 ,年龄 34~ 82岁 ,以 5 0~ 6 0岁为最多 ,共 30 0例 ,占 3/ 4。临床上分为四型 :神经根型 310例 ,主要表现为颈肩酸痛、手指麻木 ,颈型 6 3例 ,表现为颈痛 ,活动受限 ;椎动脉型 35例 ,表现为头晕、恶心、沤吐 ;脊髓型 2例 ,表现为下肢麻木等。 40 0例均摄有颈椎正侧双斜位片 ,部分病例摄有颈椎过伸屈位片和寰枢椎张口位片。X线表…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对颈椎病作了定义,同时对颈椎病的分型统一了认识,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它型.原先列于颈椎病中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和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另列为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16.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Yu Z  Liu Z  Dang G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81-883
目的:研究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88-2000年收治的20例手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判断有无颈椎不稳。结果:20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和C4-C5,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对大部分患者有短期效果。每例患者均于不稳节段行颈前路融合术,手术有效率为90%。结论: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可有短期疗效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对颈椎病作了定义,同时对颈椎病的分型统一了认识,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它型。原先列于颈椎病中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和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另列为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18.
自1990年来,我们应用颈椎牵引加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3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00例.男172例,女128例;年龄60~75岁132例,46-59岁109例,28-45岁59例;病程10天一20年,平均2年4月;神经根型213例,椎动脉型35例,交感型17例,脊髓型2例,混合型33例;上肢及手部麻木酸痛乏力者260例,颈肩部疼痛215例.头痛头晕者112例。全部病例均经X片或CT确诊,主要表现为椎体边缘增生.椎间隙变窄,小关节紊乱,椎间盘脱出.颈椎生理白度变直等。治疗方法牵引组:患者取坐位,配颌枕牵引带,头前倾20-30“,牵引重量2…  相似文献   

19.
颈椎节段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Li C  Liu X  Ma Z  Yi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30-732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伴有交感型颈椎病表现的混合型颈椎病12例,观察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MRI表现及手术的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颈椎X线表现:7例出现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5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轻度缓解。MRI:7例在不稳定节段脊髓可见异常信号。手术效果:7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为优,7例均为节段不稳的患者;4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轻度缓解,治疗效果为良;1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稍有缓解,治疗效果为中。结论: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于泽生  刘忠军  党耕町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4):282-284,T001
目的 探讨交感型颈型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了1989-1998年应用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8例,分析了患者产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结果 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9例,3个者3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4例患者术前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11例有效;于不稳定节段行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8.9%,结论 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