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评估球囊扩张与筋膜扩张建立标准经皮肾通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肾结石患者分别采用球囊扩张与筋膜扩张建立标准经皮肾通道,行钬激光碎石取石,观察两组术中建立通道的时间、建立通道一次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球囊扩张组建立通道时间短于筋膜扩张组[(15±7)min vs(27±12)min,P=0.032)]。球囊扩张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也短于筋膜扩张组[(48±14)min vs(70±21)min,P=0.038)]。球囊扩张组建立通道一次成功率为高于筋膜扩张组[(92.3%vs 66.7%,P=0.020)]。球囊扩张组手术出血量少于筋膜扩张组[(58±14)ml vs(110±32)ml,P=0.035)]。但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1.3)d vs(7.2±1.0)d,P=0.425]和结石清除率[(92.3%vs 80.0%,P=0.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可提高一次建立通道成功率,减少术中出血,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泌尿外科内镜腔道内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在良性输尿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40例,按1∶1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20例),应用一种泌尿外科内镜腔道内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进行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手术;另一组为对照组(20例),应用Bard U30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进行手术。收集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输尿管狭窄部位、长度、术前肾积水程度、术前患侧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2.4)min vs.(30.8±5.8)min,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70%(14/20),对照组75%(15/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球囊扩张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Bard U30球囊扩张导管相比,泌尿外科内镜腔道内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可通过输尿管硬镜操作通道直接直视下操作,减少放射性损害,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操作难度,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输尿管狭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与钬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4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术后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扩张组),25例行钬激光内切联合球囊扩张术(联合组),通过比较治疗有效率、肾集合系统分离程度、输尿管宽度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无差异,60例手术施行顺利。扩张组与联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3%和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组术前、术后肾集合系统分离值和输尿管宽度分别为(3.8±0.5)cm vs(2.5±0.5)cm,(2.5±0.9)mm vs(3.8±0.4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的输尿管狭窄长度分别为(1.2±0.3)cm vs(0.9±0.5)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前、术后肾集合系统分离值、输尿管宽度及输尿管长度分别为(3.7±0.6)cm vs(2.0±0.8)cm,(2.3±0.7)cm vs(19.5±0.8)mm,(1.1±0.5)cm vs(0.5±0.3)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输尿管狭窄宽度、长度,肾集合系统分离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术后狭窄较单存球囊扩张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球囊扩张导管在无积水肾建立经皮肾通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使用经皮肾Amplatz扩张器与新型球囊扩张导管在无积水肾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新型球囊扩张导管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14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无积水肾肾结石病例,其中6例采用新型球囊扩张导管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8例采用Amplatz扩张器建立经皮肾通道。结果新型球囊扩张导管建立经皮肾通道均一次成功,使用Amplatz扩张器有2例未能一次扩张成功,一次扩张成功率为75%。新型球囊扩张导管及Amplatz扩张器建立经皮肾通道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8min和28±12min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分别为1.5±1.2g/L和2.6±1.8g/L,前者均优于后者。结论新型球囊扩张导管在无积水肾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的通道建立中优于Amplatz扩张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与预后。方法:选择84例直肠癌患者,其中4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42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完成率(88.1%vs.92.9%)、保肛率(81.0%vs.76.2%)、淋巴结清扫数量[(13.2±7.6)vs.(13.6±7.8)]、肿瘤近切缘距离[(10.2±5.8)cm vs.(10.1±5.4)cm]与远切缘距离[(3.5±1.2)cm vs.(3.6±1.3)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54.6±76.3)min vs.(122.1±57.5)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98.3±47.6)ml vs.(174.4±82.2)ml,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9.2±2.3)d vs.(11.4±4.6)d]、术后排气时间[(2.6±1.1)d vs.(3.5±1.7)d]、术后进半流质饮食时间[(3.6±1.1)d vs.(4.3±1.4)d]、并发症发生率(11.9%vs.31.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2.4%vs.4.8%)及1年(83.3%vs.81.0%)、3年(78.6%vs.73.8%)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及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1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MA结扎方式分为低位结扎组(n=98)与高位结扎组(n=11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清扫淋巴结数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漏、肠梗阻、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及生存情况(3年总生存率、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53.60±8.04)min vs.(149.40±9.71)min]、术中出血量[(79.30±20.61)mL vs.(69.20±20.13)mL]、淋巴结清扫数量[(15.90±2.26)枚vs.(17.10±2.72)]枚、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量[(3.20±1.23)枚vs.(3.30±1.42)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与高位组的肛门排气时间[(24.40±8.54)h vs.(34.20±8.65)h]、住院时间[(9.30±3.43)d vs.(12.50±3.24)d]、医疗费用[(38500±6381.40)元vs.(47700±11888.8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低于高位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76.9%vs.79.5%)、肿瘤远处转移率(11.1%vs.12.2%)、复发率(6.8%vs.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位结扎IMA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低位结扎IMA利于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吻合口漏发生率,提高了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联合高频电刀切除术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会厌囊肿的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最终接受的手术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高频电刀常规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支撑喉镜下激光联合高频电刀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情况和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的比较,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16.76±5.09) min vs.(17.79±5.32) min],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9.71±4.89) mL vs.(5.43±1.20) mL]和术后的出血率(6%vs. 5%)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比较,囊肿复发率(8%vs. 0)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2.69±0.43 d vs. 2.71±0.40 d)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创面白膜消退时间[(8.70±2.53) d vs.(3.09±1.11) d]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双吻合技术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6例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改良双吻合组(观察组,n=61)与传统双吻合组(对照组,n=65)。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80.82±40.93)min vs.(176.75±31.66)min]、术中出血量[(75.57±21.31)mL vs.(74.46±21.29)mL]、术后排气时间[(4.52±0.92)d vs.(4.51±1.11)d]、饮食时间[(4.77±1.02)d vs.(4.82±1.6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11例发生吻合口漏,其中观察组2例(3.28%),对照组9例(13.85%),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吻合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术前CTU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6月采用Mini-PCNL治疗的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CTU组和CT平扫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结石清除率、出血等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U组60例,CT平扫组55例。CTU组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低于CT平扫组[(3.67±2.27)g/L vs.(5.86±3.3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组在手术时间[(100.63±18.26)min vs.(105.50±15.37)min],住院时间[(11.57±2.78)d vs.(12.39±2.85)d],一期结石清除率(81.6%vs.72.7%),二期结石清除率(91.6%vs.89.1%)等方面与CT平扫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U术前定位并结合术中彩超引导穿刺能减少PCNL术中出血量,在肾结石的治疗中具有较明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233例70岁以上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3例接受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低位结扎组),110例接受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高位结扎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手术时间[(175.3±47.2)min vs.(165.2±48.1)min]、术中出血量[(87.5±60.9)mL vs.(82.5±65.5)mL]、肛门排气时间[(2.7±1.2)d vs.(3.0±1.3)d]、进食流质时间[(2.8±1.6)d vs.(3.1±1.7)d]、住院时间[(9.6±6.3)d vs.(10.3±4.8)d]、淋巴结获取数量[(15.2±3.8) vs.(16.0±4.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0%vs. 2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4%vs.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与经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在不孕症患者冻胚移植(FET)助孕中的优势,以期为输卵管积水处理的临床选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9年因输卵管积水行常规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FET前患者的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分为栓堵组(A组,n=37)与结扎组(B组,n=111)。从手术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手术风险、术后第1次FET妊娠结局等方面,对比两种手术的优势。结果:A组手术时间[(46.5±21.1)min vs.(59.7±21.7)min,t=3.274,P<0.05]短于B组,A组术后移植间隔时间[(6.5±8.2)个月vs.(3.0±2.6)个月,t=2.599,P<0.05]长于B组;A组着床率(51.3%vs.75.4%,P<0.05)、临床妊娠率(48.6%vs.77.5%,P<0.05)、活产率(37.8%vs.69.4%,P<0.05)均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总费用、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提高妊娠率方面,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优于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但后者仍可作为复杂盆腔环境患者的腹腔镜手术优选替代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P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PL和PCNL的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有36例和41例纳入研究。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总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等临床特征。结果RPL组有34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PCNL组手术均成功。RPL组和PCNL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99.0±4.7)min vs.(95.0±5.1)min,P>0.05];术中出血量[(35.0±4.0)mL vs.(120.3±18.9)mL,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5±0.1)g/L vs.(1.5±0.5)g/L,P<0.05];结石完全清除率[100%vs.(85.4%,35/41),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3±0.7)d vs.(6.9±0.7)d,P>0.05];总治疗费用[(1.4±0.2)万元vs.(1.94±0.3)万元,P<0.05]。2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总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之PCNL,RPL治疗肾外型肾盂结石更为安全有效,费用相对低廉,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或严重感染上有积极作用,可同时处理合并的解剖畸形,推荐作为优先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桥序贯和单纯吻合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近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2018年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完成大隐静脉顺行序贯吻合438例,与同期165例大隐静脉单纯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序贯吻合组与单纯吻合组各纳入130例患者。序贯吻合组患者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60(52,68)岁。单纯吻合组患者中男80例、女50例,年龄61(52,70)岁。对两组患者的近中期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基本匹配,围手术期资料具有可比性。序贯吻合组与单纯吻合组患者术后死亡率(1.5%vs.1.5%,P=1.000)和并发症发生率(4.6%vs.6.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12~60(28.3±8.9)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vs.4.0%,P=0.796)。序贯吻合组与单纯吻合组平均桥血管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11.8)mL/min vs.(28.0±9.5)mL/min,P=0.597]。序贯吻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单纯吻合组[(142.5±21.2)min vs.(186.3±27.6)min,P<0.001],序贯吻合组引流量少于单纯吻合组[(204.7±39.6)mL vs.(271.3±48.3)m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桥序贯吻合技术优于单纯吻合,可减少主动脉吻合口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引流量,近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85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研究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43.72±10.31)min vs.(152.41±11.6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181.41±13.25)ml vs.(83.65±11.32)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97±0.53)d vs.(1.27±0.45)d]、肛门排气时间[(3.38±1.36)d vs.(1.39±0.83)d]、术后住院时间[(14.46±0.62)d vs.(7.91±1.2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6%vs.8.23%)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有效、并发症少及利于术后康复等显著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行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切除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为ERAS组(n=18)与传统腹腔镜组(对照组,n=19)。对比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术后恢复质量等指标,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ERA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0±5.8)h vs.(46.0±10.6)h,t=6.001,P=0.048]、术后住院时间[(8.5±0.9)d vs.(9.8±1.6)d,t=3.054,P=0.030]、住院总费用[(34.7±3.9)千元vs.(42.9±6.8)千元,t=4.445,P=0.028]、并发症情况(3 vs.9,P=0.04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QoR-15)方面,不同时间点内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47.3±9.1)分vs.(39.4±6.4)分,t=3.065,P=0.004]、第3天[(79.4±14.7)分vs.(61.5±9.3)分,t=4.443,P=0.046]、第5天[(130.7±9.5)分vs.(113.9±12.6)分,t=4.559,P=0.019]ERAS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ERAS模式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经11肋间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在治疗复杂肾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复杂肾结石且已行PCNL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工作通道分为经11肋间微通道PCNL组和经12肋下微通道PCNL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结石清除率、出血等并发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1肋间微通道PCNL组45例,经12肋下微通道PCNL组55例。经11肋间微通道PCNL组手术时间要短于经12肋下微通道PCNL组[(96.8±19.84)min vs.(111.21±16.62)min],两组间在住院天数[(10.75±1.86)d vs.(13.50±3.74)d]、血红蛋白下降值[(3.95±2.56)g/L vs.(6.04±2.59)g/L]、一期结石清除率(80%vs.70.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11肋间微通道PCNL能缩短复杂肾结石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提高一期清石率,在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中具有明显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视穿刺技术联合球囊扩张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我院泌尿结石微创中心采用可视穿刺联合球囊扩张PCNL治疗12例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单发结石1例,肾下盏单发结石1例,肾脏多发结石10例;左侧3例,右侧9例。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建立F24穿刺通道,其中5例采用16G(1.5mm)康鸽穿刺针鞘下结合UMP肾镜(F3)可视观察,7例采用铂立可视穿刺肾镜(F4.8)。10例患者(83.3%)术后选择无管化处理;平均手术时间为(64.9±18.1)min;平均可视化疼痛评分(VAS)为(2.3±0.7)分;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5±0.8)d。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诊复查,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可视穿刺联合球囊扩张标准通道PCNL碎石手术方式,有助于保障穿刺及扩张建立皮肾通道的精确度,促进PCNL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的16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63例,开腹组100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手术资料、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0.7±23.9)min vs.(63.3±20.5)min]更长,手术费用[(2 225.7±252.4)元vs.(1 701.8±397.4)元]、麻醉费用[(1 443.8±342.9)元vs.(1 084.2±425.6)元]更高,但术中出血少[(8.0±7.5)ml vs.(11.5±9.7)ml],总住院时间[(8.3±3.5)d vs.(13.9±7.9)d]、留置胃管时间[(4.3±1.7)d vs.(5.2±1.5)d]、禁食时间[(4.9±1.2)d vs.(6.5±2.0)d]、留置引流管时间[(6.5±1.6)d vs.(9.0±3.6)d]更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3%vs.25.0%)、尿管留置率(61.9%vs.89.0%)低。两组总住院费用[(17 419.0±10 364.7)元vs.(20 412.4±17 450.4)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J管和输尿管导管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制备人工肾积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64例行微创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分别使用双J管(A组29例)及输尿管导管(B组35例)制备人工肾积水,比较两组在通道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集合系统分离程度、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等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微创PCNL。A、B组通道建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0.9)minvs.(7.30±1.8)min,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11.6)mlvs.(28.0±13.8)ml,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23.7)minvs.(89.0±28.9)min,P0.05],术中集合系统分离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4±0.50)cmvs.(3.38±0.47)cm,P0.05],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6%(24/29)vs.80.00%(28/35),P0.05],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9%(4/29)vs.14.29%(5/35),P0.05]。结论:与输尿管导管比较,使用双J管建立人工肾积水,具有通道建立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对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改进方法治疗中度复杂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R.E.N.A.L.评分为中度复杂肾癌(7~9分)并在我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5±10.5)岁,肾脏肿瘤均为单发,其中腹侧12例,背侧72例,肿瘤直径(52±23)mm,R.E.N.A.L.平均评分为(8.1±0.92)分。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其中采用"2+1"法(改良组)48例,标准肾部分切步骤(对照组)手术36例,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04.2±31.6)min vs.(97.0±21.9)min),P0.05]、术中出血量[(81.9±8.7)ml vs.(78.9±7.9)ml,P0.05)]、术后血清肌酐[(91±29)μmol/L vs.(93±42)μmol/L,P0.05)]、术后血红蛋白减少值[(2.2±1.8)g/ml vs.(1.9±1.3)g/ml,P0.05)]、术后住院天数[(6.0±2.0)d vs.(6.0±3.3)d,P0.05]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采用"2+1"缝合法热缺血时间显著减少[(14.1±3.3)min vs.(17.6±4.9)min,P0.01)]。术后尿漏2例(改良组1例,对照组1例);高热(体温39.0℃)两组各1例。术后平均随访(19.6±2.3)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肾功能无持续恶化。结论:"2+1"缝合法改良早期开放肾阻断钳技术及缝合方法,使热缺血时间显著缩短,扩大了肾部分切的适应证,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肾部分切手术方法,值得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