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手术适应症,对40例经结肠慢传输试验确诊为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18例行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6例行结肠区段切除术,5例行扩大的左半结肠切除术,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术式治疗,患者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并存在不同的特点。(1)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组有效率为90.9%,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有效率为94.4%,后者高于前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术中失血量、膀胱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顽固性腹泻、尿潴留、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发生率均优于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肠部分切除术组(结肠区段切除术组+扩大的左半结肠切除术组)有效率为81.8%,低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其术后复发率高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术式对慢传输型便秘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以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最为有效,具体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结肠慢传输试验、钡灌肠检查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2.
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吻合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30年来,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或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直肠吻合术(ilealpouch rectal anastomosis,IPRA)已越来越多地被外科医生应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和严重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等疾病,但是在这两种术式如何选择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两种术式的利弊.对正确选择术式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顽固性便秘并继发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顽固性便秘并发继发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便秘病程4~22年,其中74例既往接受过腹部中等以上手术。手术方式:(1)金陵术(结肠次全切除加升结肠-直肠后壁侧侧吻合术)81例,其中24例接受腹腔镜辅助金陵术,18例加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术;(2)结肠全切除加末端回肠与直肠后壁侧侧吻合术18例;(3)结肠全切除加末端回肠临时造口术13例(6个月后行末端回肠与直肠后壁侧侧吻合术)。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在术后6个月予以还纳。结果112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术后早期腹泻90例(80.4%)、肛门疼痛和排粪不尽22例(19.6%)、尿潴留(去除导尿管后24~48 h内出现)16例(14.2%)、吻合口出血9例(8.0%)、吻合口瘘6例(5.4%)以及肠梗阻15例(13.4%),除6例肠梗阻患者接受肠粘连松解术后症状缓解外,其余并发症均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月,不同术式患者Wexner便秘平均评分为5.8~8.3,与术前21.4~28.7比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顽固性便秘并继发性巨结肠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家族性息肉病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采用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ileorectal anastomosis,IRA)和回结直肠切除、回肠J形贮袋成形、回肠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治疗38例家族性息肉病的资料.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半年后的排便次数无明显差异,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排便次数均明显减少,综合排便功能也基本相似.IPAA组治疗更为彻底,有效减少术后息肉的复发.结论 IPAA是治疗家族性息肉病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刘志苏  江从庆 《腹部外科》2011,24(3):136-137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至今国际上尚未制定标准的诊治规范。目前,对于重度结肠STC病人,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TAC-IRA)是最常推荐的手术方式。TAC-IRA术后虽然便秘症状一般得到改善,但术后有41%病人存在腹痛,65%病人存在腹胀,  相似文献   

6.
应用吻合器法改进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回肠贮袋肛管手法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已成为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标准术式,约50%的患者术后出现夜间的粪污。近年采用不剥离直肠黏膜、直接采用吻合器行保留肛门移行区(anal transitional zone,ATZ)的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 anal canal anastomosis,IACA),明显提高了术后的控便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腹腔镜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的S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70~230(平均185)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7~72(平均32)h,住院时间9~14(平均11)d,出血量30~120(平均60)ml,切口平均长度5.4cm。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评定:正常26例(76.5%),基本正常7例(20.5%),不正常1例(3%)。结论腹腔镜下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治疗STC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结肠切除术与便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历史自1908年Lane首先提出结肠切除及回、直肠吻合术是治疗慢性便秘的标准术式,以后应用者逐渐增多。1988年Nicholls总结了以  相似文献   

9.
彭波  吴磊  江从庆  钱群 《腹部外科》2009,22(6):374-375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指直肠排出及盆底功能正常,但结肠运行功能缓慢、肠内容物排出延迟导致的便秘。主要表现为没有便意、大便干结、需依赖泻剂进行排便。绝大多数慢性便秘病人都是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其中有小部分病人对超量的药物治疗或灌肠不敏感,对于这些病人外科手术可能是最后的选择。目前,国内外用于STC的术式有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10.
�᳦�������ͱ��ص���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部分顽固性便秘病人的临床症状,结肠软内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52例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14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34例,左半结肠切除4例。结果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检查可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病人大便次数偏多,多数>3次/日,个别病人半年内每天大便20次左右,半年后次数逐渐减少。左半结肠切除术后仍有排粪困难;而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多数病人大便1-3次/日。结论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人行次全结肠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病人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ST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10例,结肠大部分旷置、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8例,结肠旷置、回肠直肠吻合术4例,结肠旷置、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16例混合型便秘手术及随访资料。13例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直肠悬吊、盆底抬高重建术,3例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直肠及子宫悬吊、盆底抬高重建术。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粘连性小肠梗阻。随访1~3年,每天大便次数为2~4次,Wexner失禁评分(4.8±1.6)。7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9例非常满意。结论结肠(次)全切除、直肠悬吊、盆底抬高重建术是治疗混合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的发病率为1/7000~12000,未经手术治疗的FAP患者都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结直肠癌,因为他们携带了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因此提出了对FAP患者可实施预防性结直肠切除术。其术式主要有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以及结直肠切除、控制性回肠造口术4种。  相似文献   

14.
成人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8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成人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82例成人结肠冗长症极其主要合并症——顽固性便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中66例(80%)有顽固性便秘,28例(34%)有腹痛、腹胀,16例(19%)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82例中74例经x线钡剂灌肠透视,8例于急诊术中确诊。35例为结肠冗长症Ⅰ型;19例为Ⅱ型;28例为Ⅲ型(其中包括4个节段结肠冗长即全结肠冗长18例)。82例中行乙状结肠切除3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右半结肠及横结肠切除4例,横结肠左半及脾曲切除4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切除、将脾曲结肠向下游离与直肠上端吻合15例,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切除、再将肝曲结肠向下游离与直肠上端吻合6例,全结肠切除、回肠末端与直肠上端吻合18例。82例术后无肠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随访率为88%(72/82),疗效满意。结论根据顽固性便秘病史和x线钡剂灌肠透视可确诊成人结肠冗长症,外科手术是治疗成人结肠冗长致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5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20例接受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平行对比.结果 术后患者随访1~7年(中位时间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中位随访4年,结肠次全切除组每日大便次数显著低于结肠全切除组(2.5±0.8比3.4±0.8;P=0.000).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肠全切除组高于结肠次全切除组(5.8±1.9比4.4±1.6;P=0.011).胃肠生活质量评分结肠次全切除组显著高于结肠全切除组(120.7±7.5比111.1±12.0;P=0.005).结论 与结肠全切除术相比,对于慢传输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后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慢传输型便秘外科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3种外科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总结2001年8月至2006年5月手术治疗的2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资料.结果 A组: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治疗5例,术后半年内随访,3例大便正常,但有2例便秘复发.B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治疗8例,有1例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其他患者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7次/d. C组: 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9个病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8次/d,无一例复发.结论 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首选术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术的现状与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Parks等[1]首次报道以来,全结肠切除、部分直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逐渐成为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8.
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普外科(重庆,630037)单治堂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脱加回肠贮袋、回肠肛管吻合用于治疗弥漫性结直肠粘膜病,愈来愈受到病人的欢迎[1]。该术式可以根治无法保留部分直肠的结直肠广泛息肉病、溃疡性全结直肠炎性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ileorectal anastomosis,IRA)和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ileosigmoidal anastomosis,ISA)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IRA组和ISA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止泻剂应用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6、12及24个月时对2组患者的日排便次数、Wexner便秘评分、肛门失禁评分、胃肠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腹痛频率评分和腹胀频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1) IRA组23例,ISA组22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便秘时间、胃肠传输试验阳性滞留的结肠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IRA组比较,ISA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止泻剂使用率相对较低(P0.05)。(3)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术后排便情况及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在术后第3、6、12个月时IRA组的日排便次数均明显多于ISA组(P0.05),至术后第24个月时2组基本接近正常;Wexner便秘评分、肛门失禁评分、胃肠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腹痛频率评分及腹胀频率评分在术后不同时相时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后ISA和全结肠切除后IRA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均安全及有效,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个体化选择,在严格把握指征的前提下,ISA术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储袋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文献报道,25%~3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急性结肠炎、难治性UC及癌变风险。外科手术包括全结肠切除与次全结肠切除,切除结肠后行回肠末端造瘘与回肠储袋肛管吻合(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储袋有“J、K、S、N”等形状。对于慢性UC.目前最佳的手术方式是IPAA.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